有关于茶文化与佛教的论文

发布时间:2017-06-15 08:32

中国茶文化总的思想趋向是热爱人生和和乐感的,而佛教精神强调的是苦寂。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有关于茶文化与佛教的论文,一起来看看。

有关于茶文化与佛教的论文1

论佛教与中国茶文化

摘 要 文章通过对中国佛教茶文化形成过程的历史考察,揭示佛教与中国茶及茶文化的内在联系,分析佛教对中国茶文化所作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 佛教 佛教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

佛教发源于印度,后经长期发展,才逐步构筑起庞大复杂的唯心主义宗教体系,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茶的故乡在中国,约在南北朝时期始向外传播。如今,茶已香飘世界,味布五洲,成为世界三大饮料(茶、咖啡、可可)之一。在中外文化关系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中国改革开放与世界各国经贸关系日趋紧密、商战方酣的今天,进一步探讨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与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叶有什么联系,为什么会有联系,联系的结果怎样等问题,将不仅是一个饶有趣味的工作,而且是一个深具现实意义的工作。

中国茶文化是指茶艺、茶道、茶的礼仪、精神以及在各阶层人民中的表现和与茶相关的众多文化现象。它不是单纯的物质文化,也不是单纯的精神文化,而是二者巧妙的结合,即中介文化。同时,它又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换着自己的内容。本文拟通过中国佛教茶文化形成过程的历史考察,揭示佛教与中国茶及茶文化的内在联系,分析佛教对中国茶文化所作的重要贡献。

一、“养生”、“清思助谈”,佛与茶开始结缘

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由于佛教教义与僧侣活动的需要,佛教很快就与茶叶结下了缘分。佛教的重要活动之一就是僧人坐禅修行,“过午不食”,不能饮酒,戒荤食素,以求清心寡欲与超脱。同时要求做到:“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这就需要一种既符合佛教规戒,又能消除坐禅引起的疲劳和补充因“过午不食”而缺乏的营养物质,以解决其矛盾。茶叶中的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提神生津的药理功能,自然使其成为僧侣们最理想的饮料。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产茶、饮茶历史十分悠久。相传4000多年前,“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说明茶的最初功能是药用疗病。《神农本草》说:“茶叶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东汉名医华佗在《食论》中也说:“苦茶久食,益意思。”世界茶坛宗师,我国唐代茶叶科学家陆羽在《茶经》中对茶的性能与功能作了高度概括,指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有“解渴生津、止痛去烦、舒筋活骨、明目等功效,宜于精行俭德之人”。僧侣毕生修行以求功德圆满,自然属于“精行俭德之人”,故最适宜于饮茶。以后,宋元明清各代对茶有益于人体健康均有许多论述,“饮茶养生之术”由此逐渐形成。可见,饮茶是最符合佛教道德观念的。茶的“养生”、“清思助谈”之功效遂成为佛与茶结缘的最初与最佳媒介。

不过,在汉代,中国人饮茶尚不普遍。茶仅是皇家、贵族及士大夫的一种高雅消遣。加之,初入中国的佛教,因语言文字的障碍及中外文化的巨大差异,一下子难以为中国人理解、吸收,以为佛教只是与道教、神仙等差不多的东西。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也乐得中国人如此误解以利传播。但汉代佛教对中国影响不大,与尚未普及的饮茶也就更谈不上有何关联了。

佛教坐禅饮茶,有明确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晋代。是时,清谈之风盛行,玄学占上风,佛教便与玄学攀关系,相表里。一些人把佛学与老庄比附教义,甚至把一些名僧与竹林七贤之类相比。为布道,僧侣们乐与道士、文人名流相交往。因道士、文人皆爱喝茶,清谈家也爱喝茶,于是僧侣们也开始饮茶。东晋怀信和尚在《释门自竟录》中说“跣足清谈,袒胸谐谑,居不愁寒暑,唤童唤仆,要水要茶。”这是我国僧人饮茶的最早记载。又据《晋书?艺术传》载,东晋敦煌人单道开在后赵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昭德寺修行时,室内坐禅,不畏寒暑,昼夜不眠,诵经40多万言,经常用饮“茶苏”的办法来提神防睡,补充营养。这说明此时寺院打坐已开始饮茶。

南北朝时期,佛教有了很大发展,开始摆脱先前依附中国原生文化的地位,以独立的面目出现。但就饮茶一事,佛教仍未有什么新的创举,僧人饮茶仍然停留在养生、保健等药用与自然物质功能时期,并未与自己的思想、教义相联系。而此时,中国茶文化已开始萌芽,文人以茶助文思,政治家以茶养廉对抗奢侈之风,帝王以茶祭祀。早期促进茶文化思想萌芽的是儒家,道家、佛教落后了一步。只有当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出现之后,佛理与中国茶文化的结合才有了可能。

二、“明心见性”,以茶助禅,“茶禅一味”

中国茶文化形成于唐代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佛教的大发展。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文化,佛教要想在中国生根、发展,必须寻求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办法,否则无法生存。于是,出现了天台宗、华严宗等与中国思想文化相接近的宗教,但均不如禅宗中国化得彻底。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禅,梵语作/禅那”,意为坐禅、静虑。其主张包括:以坐禅修行的办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即说,心理清静没有烦恼,此心即佛。这种办法实际与道家打坐炼丹接近,也有利于养生;与儒家注重内心修养也颇接近,有利于净化思想。逢苦不忧,得乐不喜,无求即乐,这也与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接近。后来,禅宗第六代传人慧能又将其进一步中国化,主张“顿悟”,即心下清静空无即是佛。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也。这自然符合中国人的愿望。他又主张“相对论”,与道家阴阳轮转思想相接近,也为儒家的中庸思想所容纳。他还主张佛在“内心”,过多的造寺、布施都算不得真功德,在家也可以念佛,不必都出家为僧。这对统治者来说,免得寺院过多与国家争土地、争人口、争赋税;对一般人来讲,修行也容易做到;对佛门弟子来讲,可以免去诸多清规戒律,比较贴近正常人的生活。故而禅宗得以迅速发展。尤其是中唐以后,士大夫朋党之争日趋激烈,禅宗给苦闷的士大夫指出了一个解脱的办法,又可以不必举行什么宗教礼仪,便可作一个自由自在的佛教教徒,何乐而不为?于是,佛教徒与饮茶的士大夫终于在精神上找到了相通之处。自此,佛理与茶理也才有机结合起来了。

从哲学上看,禅宗主张“顿悟”即“明心见性茶能使人心静,不乱不烦,有乐趣,又有节制,与禅宗变通佛教规戒相适应,以茶助禅,最后达到“茶禅一味”的精神境界。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唐朝僧人种茶、采茶、饮茶的记载。陆羽本人就出身佛门,当过十来年的小和尚。他的师傅积公大师也是个茶癖。他的好友,著名诗僧皎然极爱茶。皎然的诗多处描绘他与陆羽共同采茶、制茶、品茶的情景,因此,陆羽的茶文化思想不可避免地吸收了许多佛教原理。他所撰写的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一问世,中国茶文化的基本构架也就大致确定,突出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首次将我国儒、道、佛的思想文化与饮茶过程融为一体,首创中国茶道精神。其中,佛教从茶中“了却苦难,得悟正道”,谓之“茶道”,形成中国茶文化中一支重要的精神力量佛教茶文化。随后经历代僧侣们的不断补充和发展,中国佛教茶文化更加走向丰富,走向社会。

唐朝是中国佛教茶文化的形成时期,许多高僧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譬如从谂禅师常住赵州观音寺,由于嗜茶成癖,因此,每说话之前总要说声“吃茶去”。《广群芳谱》引《指月录》载道,有两个和尚欲师从从谂禅师,禅师问他们以前到过观音寺否?一个说没有到过,一个说到过。对此截然相反的回答,禅师却都要求他们“吃茶去”认为只要吃茶,就能/悟道”,就能佛理与茶道一并得悟。自此,“吃茶去”便成为禅林法语。再如,由于禅宗的变通,致使唐代文人学士在家念佛者日众,于是儒、佛、茶三位一体,有利于佛教茶文化的发展。著名诗人白居易一生爱茶,以茶养生,助文思。有人统计,白居易晚年又喜与佛道交往,自称“香山居士”。居士是不出家的佛门信徒。从他的大量诗作中,我们不难看到他对茶的嗜好及其对茶理、佛理的融会贯通。例如他在《何处堪避暑》一诗中写道:“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从心到百骸,无一不自由,” “虽被世间笑,终无身外忧。”以茶陶冶性情,于忧愤苦恼中寻求解脱。

三、佛教对中国茶文化的贡献

茶文化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的中介文化。茶对于人来说,首先是以物质形式出现,并以其养生保健的实用价值发生作用,倍受人们欢迎;在中国,当茶发展到一定时期便被注入深刻的文化内容,产生精神和社会功用。饮茶艺术化,使人得到美妙精神享受,是为茶艺;茶艺中贯穿儒、道、佛诸家的深刻哲理与高深思想,这不仅是人们相互交往的手段,而且使人达到修生养性的目的,是为茶道。循此思路,佛教对中国茶文化的贡献主要在于:

第一,僧侣大量饮茶、植茶,为普及饮茶、推动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要使茶成为社会文化现象,首先要有大量的饮茶人。唐代佛教发达,僧人云游天下,比一般人传播茶艺更快。唐人封演所著《封氏见闻记》载:“南人好饮茶,北人初不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皆许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僧人饮茶,获清心保健之功效,故其多长寿。据宋钱易《南部新书》记载,唐大中三年(公元849年)时,东郡进一僧年120岁,唐宣宗召问其长寿之秘,僧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到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佛教寺院多建在群山环抱的幽谷深处,那里生态条件优越,十分适宜茶树生长,这就为爱饮茶的僧侣们植茶提供了条件。《庐山志》载,早在晋代,庐山上的“寺观庙宇僧人相继种茶”。僧人植茶十分讲究精耕细作,故唐代许多名茶出于寺院,如/普陀佛茶”一直到明代,僧人们种植相传不断。“天下名山僧侣多”,“自古高山出好茶”,反映了名茶与佛教的天然因缘。

第二,“茶禅一味”,创造了饮茶意境,佛教茶文化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佛教对中国茶文化的主要贡献。僧侣们饮茶如果只停留在养生提神、清思助谈的阶段上,则佛教远谈不上对中国茶文化的贡献。随着禅宗及中国茶文化的兴起,僧侣们饮茶开始由茶的养生医疗物质功能向佛理与茶道相结合的文化精神功能过渡,通过对饮茶意境的营造,把禅的哲学精神与茶道精神有机结合起来,茶禅一味。在我国历史上精于茶事、工于茶艺、乐言茶道的高僧不乏其人。唐代著名诗僧皎然,一生爱茶,作有许多茶诗。他特别推崇其十世祖谢灵运,中年参谒诸禅师,得“心地法门”,把禅学、诗学、儒学三位一体来理解。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咏道:“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清尘;三碗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所谓道者,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也。得道,即把握本质规律。皎然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和宇宙融为一体,在饮茶中求美妙的韵律,精神爽朗。这与禅宗的“静心”、“顿悟”思想相一致。在饮茶中得到一种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故言饮茶者可以得道,茶中有道,佛理与茶道即合二为一。宋代的南屏禅师,深通茶事,自称对茶“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能对茶“得心应手”者,必是精于茶道之人。

因为饮茶成了寺院佛事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到唐宋时期,我国寺院中也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庄严肃穆的茶礼和茶宴。在僧侣多达千人的茶宴上,要坐谈佛经,也谈茶道,并赋诗。茶宴有一定程式,先由主持僧“调茶”,以表对全体佛众的敬意。然后由僧人一一献给宾客,称“献茶”。宾客受茶后闻香品尝,再评茶,称赞茶叶好,主人品德高。这样把佛教清规、饮茶礼仪与佛学哲理人生观皆融为一体,开辟了中国茶文化的新途径。

第三,为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中国茶文化在唐宋以后不仅占领了整个东亚文化圈,而且在15世纪以后逐渐传到欧洲,传向世界各地。第一个从中国学习饮茶并把茶种带回日本的是唐朝时日本学僧最澄。第一个把中国禅宗茶道带回日本的又是日本僧人荣西。其所著的《吃茶养生记》奠定了日本茶文化的基础。元明时期,日本僧人仍不断来华,继续将中国植茶、制茶、饮茶技术和茶道精神等方面引进,并根据自己的民族特点加以改造,形成闻名世界的日本茶道文化。中国茶文化传入朝鲜约在公元7世纪的新罗时期,在朝廷的宗庙祭祀与佛教礼仪中运用了茶礼。

参考文献

1、陈兵《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张曼涛主编《佛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

3、陈祖槼编《中国茶叶历史资料》,农业出版社,1981年版

4、庄晚芳《中国名茶》,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5、茶人之家编《茶与文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6、王冰泉主编《茶文化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7、王玲《中国茶文化》,中国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

有关于茶文化与佛教的论文2

茶文化与茶具设计关系研究

摘要:陶瓷茶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茶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陶瓷茶具造型设计的发展研究,对中国的饮茶之风与茶具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以期对我国的茶文化传承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茶文化;陶瓷茶具;造型设计

1茶文化发展概述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茶文化与历史发展背景与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以茶文化为代表的民俗民风也成为中华民族最亮丽的风景。陶瓷茶具是茶文化中的重要代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茶文化内涵。陶瓷茶具不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同时也被赋予了深刻的精神内涵,充分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特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人类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陶瓷茶具也显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和特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通过对茶文化习俗的介绍,以及陶瓷茶具造型设计的分析探索,能够对中国传统茶具设计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我国是茶的故乡和发源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从种茶、制茶到饮茶,与茶相关的每个环节都展现了丰富的茶文化特色,体现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民俗特色。我国茶叶种植面广,茶叶种类丰富,有红茶、绿茶、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和再加工的花茶、速溶茶、茶饮料、保健茶、花草茶等,不仅饮茶方式丰富多样,而且不同茶类表现出不同的茶性特点,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内涵。茶叶有色泽翠绿、味道醇香等特点。在古代,人们最早将茶看作药用材料,古籍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尝遍百草,在遭遇七十二毒后以茶解毒。随着人们对茶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饮茶的好处也不断被开发出来。

茶也从最早的药用逐渐转变为饮用。茶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既能清热化痰,提神醒脑,也可延年益寿。据研究证明,茶叶中含有五百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主要有氨基酸、维生素、茶多酚等物质,能够起到降血脂、降血糖、抑制肿瘤的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一些爱茶之人,更对茶叶爱不释手。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我国茶叶种植面积较广,因此,茶也带有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气息。从古至今,历代文人都与茶有着不可言说的微妙关系,对茶的喜爱不言自明。唐代李白、苏轼等文学大家都是爱茶之人,他们将对茶的喜爱渗透到文学创作中,先后创作了大量关于茶的诗词作品,为后人所传诵。现代作家鲁讯、郭沫若等大家也以茶为题创作了不少的文化佳品,为世人贡献了大量的茶文化精品。此外,民间还流传着许多丰富多彩的茶歌茶舞,使茶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加灵活多样。饮茶是中国人最喜爱的休闲活动之一,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都对饮茶十分喜爱。中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饮茶风俗和习惯,茶与茶具种类也各不相同。例如广东福建地区喜欢饮功夫茶,即茶具较小,茶汁较浓,用小火烹制,慢慢品尝,细细感受茶的清香以及茶具的精美,以感受饮茶的闲情逸致。功夫茶对于茶、水和茶具等都十分讲究,饮茶不仅品的是茶,更是茶具及一种闲适的心情。功夫茶的水多选自山泉之水,茶具以紫砂陶瓷为主,更突出了功夫茶的高雅品质。四川、江苏、北京等地区也各自有着独特的茶文化特色。各类茶社、茶馆等场所也成为人们休闲饮茶的好去处,人们在这里可以获得身心的放松,与好友沟通感情,互通信息,加深友谊,使精神得到更大的满足。丰富的饮茶形式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和雅兴,体现了人们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从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茶与陶瓷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亲密。饮茶之风的盛行有效地推动了陶瓷的应用与推广。

我国许多的陶瓷产区不仅有天然的原料和工艺,而且大都也是茶叶产区,这种天然的自然地理优势,也使茶与陶瓷得到了很好的融合,产生了陶瓷茶具,不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观赏性,而且散发出浓厚的茶文化气息。例如越窑和浙江茶区、景德镇陶瓷和婺源的茶等。在唐代以前,饮茶要放一些香料,例如盐、姜等,将茶叶捣碎然后烹煮,叫茶粥,饮茶时将茶叶一起喝下去,茶香弥漫。到了唐代,饮茶讲究饮纯茶。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对茶进行了十分详细的分析介绍,其中提到“邢州瓷白,茶色红;岳州瓷青,茶作红白之色;寿州瓷黄,茶色紫……”由此可以看到,古代对于陶瓷茶具与茶之间的对应性做了精辟分析。唐代的饮茶之风盛行,茶盏普及,而且还出现了盏托,使饮茶的工具更具专业性和实用性,有的茶具还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由此可以说明,唐代饮茶不只是饮,更在于品,品的也不仅仅是茶,还包括茶具的品评。景德镇在唐代既是产茶区也是产瓷区,这里的茶具既有越瓷、邢瓷,又有黑釉、彩釉等,不仅色彩丰富,而且造型多样。到了宋代,开始流行斗茶,茶盏也是斗茶的专用茶具,是将半发酵的茶饼碾成茶末,沏入沸水,轻轻搅拌,茶叶则显现泡沫。斗茶是通过茶汤水痕及水温耐久性的比较决出胜负。斗茶讲究茶的色、香、味、形,也讲究茶具造型的艺术美观性。宋代的饮茶法对今天的日本茶道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明代的饮茶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团茶改为散茶,煮茶改成沏茶。饮茶风俗也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茶具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这也有力地推动了陶瓷茶具的发展,明代最流行的陶瓷茶具是宜兴紫砂壶和景德镇青花瓷。清代的茶具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完善,茶盏不仅有了托子和茶盖,而且出现了茶碗套具。民国之初,饮茶开始流行盖水杯,不仅兼容了杯和壶的优点,而且容量适当,携带使用方便,一直应用至今。

2陶瓷茶具造型设计分析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精华和缩影,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茶具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陶瓷茶具为迎合时代发展需求,展现出独特的时代风貌,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对陶瓷茶具的设计就要充分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人们的消费喜爱和心理,丰富陶瓷产品的种类,从色彩、造型和材质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使陶瓷茶具能够适合不同的消费人群,扩大陶瓷茶具的使用范围。茶具是人们日常生活用品,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实用功能和经济功能,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设计师要以茶文化为基础,充分把握好茶具的造型、功能、材质、审美等因素,使茶具体现出完美的比例和高雅的品质。其中,茶具的实用性是其基本要求。例如要喝功夫茶,则不能使用一般的茶具。由此,茶具的功能要与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相适合,当前茶具市场上有一种过滤套杯,功能齐全,十分适用。此外,茶具还要考虑拿放方便,壶把手与壶之间的距离要适当,同时壶嘴的设计要使倒水更流畅。公共所场的茶具也要考虑到其特殊的使用功能,结构、容量都应符合一定要求,可以设计出不同的造型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在茶具造型设计中,美观性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优雅美观的茶具造型能够给人愉悦的精神享受,人们可以通过直观的视觉体验,从茶具的色彩、工艺等外在形式来评判茶具,进而达到心理和情感上的沟通,以决定消费者是否购买。在茶具设计中,设计师要以传统茶文化为基础,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通过开阔的思路和方法,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形成更加美观和谐的设计造型。陶瓷茶具造型设计是由不同元素构成,简单的直线设计给人以简洁明快的体验;曲线造型更加流畅柔和。一般在古典造型中运用的曲线造型较多,以突出其工艺特性,在现代造型中运用的直线形设计较多,以突出其简洁大方的特点。古典与现代造型的结合使线型更丰富,在不断的长短、强弱变化中形成整体的统一,使茶具造型更加和谐含蓄。在茶具的装饰中,诗词绘画和文字运用较为广泛,这些传统文化元素能够充分展现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简洁、流畅的茶具造型配以古色古香的诗词装饰,再运用细腻的陶瓷材质,堪称成功的茶具设计。例如一款茶具套装中,在茶具外层绘以梅、兰、竹、菊的画面,整个茶具造型小巧流畅,以玉青釉装饰,人们在饮茶时不仅感受到浓浓的茶香韵味,同时也在茶具中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从中体会到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此外,在茶具造型设计时,还可以运用不同材质进行设计,例如在设计提梁茶壶时,可以选择金属、藤竹等作为主要材料,不仅色泽淡雅美观,而且极具品味,提升了茶具的品质。如今的陶瓷茶具不仅造型多样,而且功能也逐渐扩大,除了饮用功能外,更多的成为了人们室内的装饰品,尤其是一些精美的陶瓷茶具,还有极高的收藏价值。陶瓷茶具的材质也在不断拓宽,主要有骨瓷、白瓷、精陶等,其中的紫砂壶收藏价值较高,也是爱茶之人的必备茶具。对于茶具设计师来说,体现茶具的艺术美感是设计的最高境界。

3结束语

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对陶瓷茶具的产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影响作用。陶瓷茶具是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不仅是单纯的饮茶器具,还具有独特的艺术性。陶瓷茶具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与消费需求有着密切关系。陶瓷茶具设计师要根据市场发展需要以及消费者的喜爱及生活水平选择合理的设计元素,既充分体现出陶瓷茶具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同时也满足了市场消费需求。陶瓷茶具造型设计是以茶文化为基础和依托,通过现代理念与技术和传统文化的融合,制造出更具时代特色的陶瓷茶具,以推动茶具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寇丹.茶中的美与禅———应韩国《茶的世界》杂志特约而作[J].农业考古,2004(4):209-210+218.

[2](美)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付秋芳,程进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李雨苍、李兵.日用陶瓷造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4]何晓佑,谢云峰.现代十大设计理念—人性化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08

[5]樊佳.传统文化理念下茶的器具审美设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09.

[6]聂桂平,姜佳稚.后工业化时代陶瓷茶具造型语言的多元化[J].设计,2012(2):82-83.

有关于茶文化与佛教的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