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类研究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17-05-26 08:42

教育教学信息采集、统计与分析是检查、诊断和指导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方法,并能够监控教育教学运行状态,促进教育教学管理,进而实现其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教学类研究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教育教学类研究毕业论文篇一

《 创新教育下高中信息技术数据库教学研究 》

摘要: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中应当运用数据库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进而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数据库

1前言

数据库教学具有实践应用性和理论基础强、技术前沿等特点,而传统的数据库教学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如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具备系统性的课程设置,教学资源较为简单等。为研究数据库课程的真实特点,分析数据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师应进行调查研究,归纳总结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改方案,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获得预期的教学成果。由于数据库技术所需的教学周期较短,因此,只有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来说,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教学理念,运用国内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的方式向学生传授信息技术新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先进的数据库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信息技术教师要适当布置课下作业供学生思考与研究,既能使学生巩固课堂上学的新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夯实理论基础,为日后的学习做铺垫。

2丰富的教学资源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展数据库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学习与交流平台,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教学平台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将资源网站作为技术平台,增加教学的内容(课程标准、教学计划、讲义、课件、教材等)。教师与教师之间要进行及时的沟通,相互分享教学经验,及时更新自我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

2)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熟读教育部门发放的课程标准,并根据课程标准与学生的情况,制定讲义、教材、课件等。为避免做重复的工作,需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相互分享教学资源。

3)为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我国很多高中纷纷更新了教学机制,为学生创设快速、方便的平台。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数据库技术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并将教学内容上传到校内网上,供学生学习、研究之用。努力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同时形成一种师生交流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如为便于学生查阅学习,重庆邮电大学已在校园网上传14项资源,如课程介绍、授课计划、教学管理、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电子教材、网络课件、教学视频、课堂讲义、教学案例、课后作业、文献资料、学生考核等;学生还可通过网上留言的方式,将不懂的知识传达给教师,教师也会通过网络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助于第一时间解答疑难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除此之外,要设置专业的人员来管理与维护校内网站,及时上传最新的教学资源,便于学生及时搜索所需资料,进而提高学习成绩[1]。

3多角度的教学方法

1)要敢于改革授课方式。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主要采用理论讲授、实践训练与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教师通常会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讲解,讲解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并敢于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要科学合理安排例题讲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控制课堂教学节奏,打开禁锢学生思维的枷锁,拓展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独立自主设计与开发程序,提高动手操作能力,锻炼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根据信息技术教材内容,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快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的速度;还可不定期为学生开展讲座等,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尽早与前沿科学接触,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与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此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课下作业,并及时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通过作业更加清晰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再适当调整教学方案,满足新课改提出的要求。

2)数据库经历了从层次型到网状型、从关系型到对象型、从网络型到决策型的转变过程;“系统”“用户”是数据库技术的两个端点;数据语言与数据模型的演变,以及数据模型由实体联系图最终发展成为UML类图的过程,是数据库贯穿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四条线索。高中生通过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能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内容,掌握并应用数据库系统,明确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技术,了解我国前沿的数据库研究技术,认清数据库系统在国内及国外应用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明确未来的奋斗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为未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信息技术教师要多开展课堂活动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与实践技能,培养创新意识与团队合作意识。设置课堂活动时,以“系统”与“用户”这两个端点为中心,加强上机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来说,其关键是课程设计。教师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数据库技术,掌握管理、加工、使用数据库技术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课上会认真倾听教师讲解,课下会通过自己的努力预习功课,探索数据库技术的奥秘,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增强综合素质。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合理的考核方法,如开卷、闭卷、提问等,通过这种方式掌握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闭卷考试主要应用于期末考试,而平时授课时最好采取开卷答题与课堂提问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问题。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程序设计,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整个过程,培养创新思维,提高综合能力。

4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模式

1)教研室要建立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信息技术教学队伍,主要负责制订数据库系列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

2)要分清教学成员的主次,以责任教师为主,创建教学团队,在不同教学层次间相互讨论教学方法,分享教学经验,鼓励教师利用新型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

3)以培养优秀人才为目标,创建科研队伍,善于利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并将其与信息技术教材有机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题活动,培养创新意识与团队合作意识。

5结语

总之,为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学校要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数据库技术的重要性,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材有机结合起来,制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阎凤桥.高中信息技术数据库教学思考[J].科技风

教育教学类研究毕业论文篇二

《 主体性教育下大学生安全教育研究 》

导读:现代社会,生活中各种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安全风险如影随形。高校应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理念,增强对大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强化大学生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其自我防范能力,发挥大学生校园主体作用,以适应当前安全形势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深刻的变革以及全球化、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人们日常生活领域中各种影响安全的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高校与社会高度融合,各种安全问题也深刻影响着大学校园,面对新的安全形势特点,高校在强化各种安全管理,落实各项安全责任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树立主体教育理念,发挥大学生在维护校园安全中的主体作用。

1主体性教育理念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倡导主体教育。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的重要体现,是人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教育目的是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唤起学生的主体责任,成为教育活动和自我发展的主体,使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成为大学生自我实现的目标追求。[1]在主体性教育理念引导下,高等教育注重“以生为本”,即从注重传授理论和知识转向注重对学生能力培养,从单纯的应试教育向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主体性教育理念,对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而言,一是帮助大学生建立起维护校园及公共安全的责任担当和主体意识,自觉地维护校园安全秩序,主动地参与安全文化建设;二是帮助大学生增强在防范安全风险时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以及相互协同配合的精神。

2主体性视阈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

目前高校积极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着与现实不相适应的地方,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主要是:全教育的内容着重于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教育模式是课堂教育和节假日,或某个安全问题突出时期的警示性等单一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安全目标偏重于关注学生个体的人身、财物等安全。因此,大学生对安全的认识侧重的是以个人的角度作为出发点,更多的是关注自身的安全,并以自身的安全来看待环境安全,大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充分有效发挥,表现为:

2.1安全责任缺乏

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是维护校园安全的基础保障,大学生作为校园的主体应自觉遵守并率先垂范。但从统计数字看,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在校园屡见不鲜,而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生在校园的火险及火灾事故,90%是由于大学生违规使用各种电器引发。[2]

2.2防范意识薄弱

据调查数据显示,校园盗窃案占案件总数的90%,而其中的80%是由于大学生疏于防范,安全意识薄弱所致;[3]各种诈骗活动通过网络等途径进入校园,因此,大学生上当受骗案件时有发生。大学生防范意识薄弱,无形中给违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给校园安全环境和良好秩序带来了不利影响。

2.3安全技能欠缺

由于高校在安全教育中,对实战安全演练尚未形成制度和建立相关机制,大学生在现实中安全技能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较弱。2008年上海某高校大学生宿舍发生火灾,四名大学生选择跳楼方式逃生,全部坠亡。这也使我们反思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在知识宣传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实战演练,才能真正增强大学生维护安全的主动性。

2.4安全观念弱化

2015年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令人震惊,36个年轻生命的逝去令人痛心,其中也包括大学生,同样类似事件也曾发生在大学校园。由此可见,尚未充分认识到个体安全与整体安全,现实安全与未来发展的安全关系是大学生安全观念较弱的主要原因。

3主体性视阈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路径

针对高校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有效应对新的安全形势出发,高校对大学生安全教育需要在主体性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进行创新。

3.1完善安全教育内容,培养大学生安全责任担当意识

高校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上,应从安全知识的教育拓展到对大学生安全责任和整体安全观的教育,不断开拓大学生的安全视野,树立大安全观念,充分认识各种安全因素间的关系及其相互转化,以及人在安全因素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人的主体作用对安全的积极影响。帮助大学生认识到树立整体安全理念,共同营造安全环境和氛围的重要意义,切实担当起维护校园安全的主体责任。

3.2社会实践与校园安全管理相结合,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实际,增强自身能力,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高校应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校园安全管理有机结合,建立相关工作运行体制和机制,使大学生通过参与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维护校园安全工作等实质性地参与校园的安全管理。通过设置大学生社会实践岗和志愿服务岗的方式,为其提供有效参与学校安全事务的空间。

3.3建立安全实战演练机制,提升大学生安全防范技能

防控安全风险和应对安全危机,需要大学生具备危险来临时的逃生技能,对此,高校应将安全教育演练制度化,并建立起长效工作机制,将组织安全实战演练列入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针对现实中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风险,开展多种安全实战训练。高校需广泛利用社会机构场地等相关资源,聘请专业机构人员进行组织和现场指导,开展训练,切实提高大学生应对安全危机能力。同时,通过演练培养大学生协同配合,相互合作精神。

3.4开展宣传安全文化活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由学生组织并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第二课堂。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与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通过大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及自我管理,可以挖掘其自身潜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各种安全理念和知识渗透到大学生日常活动中,使对美好生活及安全和谐氛围的向往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

参考文献

[1]胡喜海.主体性教育理论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4)136

[2]葛冬冬.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安全责任培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2(6)19

有关教育教学类研究毕业论文推荐:

1.有关艺术教育教学毕业论文

2.浅谈基础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3.高校教育教学毕业论文

4.教育管理方向专业毕业论文

5.数学教育类毕业论文

教育教学类研究毕业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