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7-06-03 17:54

艺术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人们普遍意识到,艺术世界是奥妙无穷的世界,艺术经验对丰富人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艺术与人性中最深层的东西息息相通。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艺术教育探究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艺术教育探究论文篇一

《浅谈科学发展观之下的中国舞蹈艺术教育》

摘 要:中国舞蹈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人民大众的劳动和生活紧密相连,在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社会主义舞蹈艺术教育事业,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舞蹈教育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29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7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讲话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正式将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中国艺术教育文化事业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与积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形势、新背景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要积极探索中国艺术教育的科学发展之路,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在人类发展史上,任何社会都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的有机整体。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总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在社会的有机体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和重要保证,文化则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反过来又给予经济和政治以巨大影响。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

中国舞蹈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人民大众的劳动和生活紧密相连,在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社会主义舞蹈艺术教育事业,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舞蹈艺术教育,说到底,是对“人”的教育,所以,在整个舞蹈艺术教育过程中,应始终把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科学、全面、可持续的科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牢记教师职责,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贯彻到教学每一个环节,平时多关心学生,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不仅关心优生,更要关心后进生,与学生做朋友,与家长做好沟通交流。21世纪的社会,科技水平都在迅猛发展,作为教师,本身的角色和社会职责也发生了变化,过去老师是知识的载体,老师就意味着知识,知识就意味着老师。现在的老师已经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载体和途径了,而慢慢变成了老师起主导作用,通过老师,引导学生去学习知识,而不是授之以鱼似的直接灌输。要转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变传授知识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舞蹈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兴趣和舞蹈感觉的培养

(一)舞蹈教育,首先是建立兴趣,对兴趣的培养是舞蹈教育的基础。

也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前提和集中体现。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课堂导入,同时,语言、动作的配合导入,更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对舞蹈动作的兴趣,激发他们想学习的愿望和兴趣。这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足以说明,兴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最大力量,也是学生继续学习的最大的内在动力和意义,甚至可以成为学生学生自主创造发挥的诱导因素。培养学生对于舞蹈艺术的兴趣,对他们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激活和激发他们自身的潜在能力和适应、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教育改革家魏书先生说“兴趣像柴,既可点燃。也可捣毁。”如果在舞蹈教学当中使用正确新颖有趣的方法引导学生对舞蹈课的内容发生兴趣。随之,学生的思维也就会跟这边的活跃起来,同时,学生的记忆效果伴随着就会提高。反之,没有兴趣的学习,会让学生把学习看成为负担,精神压力变大,学习效果必然降低。因此,作为教师,应综合全面观察思考,从多方面、多方式来培养、提高学生对于舞蹈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创造能力,促使他们成才。

所以,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积极改变或修正原有的教学理念和行为,利用各种方式或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始终处于兴趣学习的阶段,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力,让学生始终有愿意学习的强烈愿望,同时,注意学生每一次的表演或表现,当学生取得成功时,及时适当的给与学生肯定和鼓励,给学生营造一种成就感。让学生从最初的兴趣,逐渐演变到热爱,进而更加努力。培养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善于学习的好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舞蹈教育,其次是舞蹈感觉的培养。

舞蹈感觉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对于学生舞蹈技能和舞蹈表现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个词,舞感。我们经常会说,某某同学舞感很好,某某同学舞感一般,那我们要问,舞感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即指学生对舞蹈动作表现时的感觉。确切一些讲,所谓舞蹈感觉,是指学生本身的感觉,而不是老师的感觉,因为展现动作的人是学生,学生本身对动作展现的感觉才是舞蹈感觉。舞蹈是表演艺术,老师所教的舞蹈动作或作品,最终都是由学生通过自己的的接受程度来反映和体现。也是他们对于作品的理解和呈现。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是有舞蹈感觉的,区别在于,每个人的感觉和理解不一样,从而表现的结果也就有所区别。也即是说,舞蹈感觉相关因素有两点:一是学生天赋,而是老师的后期培育。

然而,对学生舞蹈感觉的培养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造就的,必须是在长期坚持的舞蹈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慢慢积累逐渐形成。因为舞蹈是肢体语言,学生的感觉是一种抽象的主观感受。培养学生舞蹈感觉,要让学生明白舞蹈感觉所需要的各项要求,比如身心的机能要求,文化素养的积累,以及对主观、内在、外在等各种感觉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影像结合法,即一边播放舞蹈影视作品,一边向学生做讲解、分析。分析作品中演员的每一个动作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感情。让学生更形象、更直观的感受舞蹈感觉的存在。

二、舞蹈教育,对象是学生,所以在舞蹈教学中,时刻应该突出“以人为本”

(一)突出“以人为本”,要善于引导和利用好学生的不同的个性体现。

舞蹈教学过程,本身就突出教育学的概念,教与学要相辅相成,不仅要教学生动作、感情,还要着力对于学生个性的发掘和培养,这是学生自主创新的源泉。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观察并保护学生的不同个性,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表现,从而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纠正,把学生当做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参与者、发挥者,而不是单纯的教学活动的机械接受者。注重开发他们在艺术创作上面的巨大潜力,给与肯定和支持,这样,更加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轻松自如的演绎、表达各种作品和情感。因此,这就要求老师不仅仅局限于上课交流,更要注重课下与学生的相处,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感受,鼓励学生敢于表达,并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和突破动作和表演方式。

(二)突出“以人为本”,就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创造、引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

每一个舞蹈作品都表达不同的感情和意境,但由于学生经历有限,有时无法准确把握作品要求和动作体现,这时,作为老师,就应提示学生主动去查阅相关影音文字资料,自主学习,摸索经验,慢慢总结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老师从旁加以修正,以达到最好效果。

(三)突出“以人为本”,就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给学生灌输团队概念,让学生深刻体会并理解团队协作的发展理念。

舞蹈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个体演绎,也可以是群体表演,特别是在群舞的教学排练过程中,团队合作体现的尤为重要。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优秀舞者,除了要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更应拥有的品质就是团队合作意识。这其中包含了课堂中和老师的配合,作品排练、表演中与同学之间的配合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计一些需要学生群体合作才能完成的动作或剧目要求,增加师生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接触的机会,同时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更好的配合,并给与积极鼓励合理性建议。促使学生在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过程当中同时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国舞蹈艺术教育也随之不断发展更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应紧密结合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根据我国舞蹈教育实际情况,不断总结探索一条科学、全面、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2]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王伟光. 科学发展观干部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4]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一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专题研究班结业式的讲话.2004.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艺术教育探究论文

艺术教育探究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