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成都市温江区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相关话题
近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10月份房地产市场百城住宅价格指数。根据指数系统对全国范围100个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样本调查数据,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17年成都市温江区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2017年成都市温江区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篇1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2007年11月以来,深圳、广州房价在一路飙升后遭遇了寒冬,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首引发的全国性房地产市场低迷对成都市房地产、温江房地产市场带来了同样的影响;尤其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加剧房地产市场低迷态势,对于成都市周边区、市、县房地产市场起点高、发展快的“金温江”来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发展瓶颈。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08年楼市的波动影响社会的各个层面,09年房地产政策及走势将逐步利好房地产。但温江房地产市场走势如何?温江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前景如何?这一系列问题是本方案研究的重点。因此,深入分析当前温江房地产市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本公司进军温江主城区提供决策依据。
二、08年房地产市场回顾
1、宏观调控三剑齐发。
在2007~2008年相继出台的国家房地产调控措施中,除去70/90政策属于硬性规定以外,其余所有政策的控制权全部集中在地方政府手中,基层政府由于利益或者政绩等问题等影响,在执行上并非严格落实,所以收效并不明显。但2008年底,房地产宏观调控从土地、金融、税收这三方面进行深化,加强了政策的贯彻执行力。
2、市场竞争更趋白热化。
在2008年的关键节点上,房地产开发企业更重视以品牌、品质和服务决胜,房地产市场加剧洗牌,市场越来越细分,精细化发展成为趋势。
3、房价走势。
从前几年投资性购房来看,不少先入为主的投资客确实收益明显。但随着2007年增加交易所得税和第二套房等政策的实施,在挤掉投资购房水分后,不少投资者纷纷撤票。加之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深入影响,2008~2009年温江房价整体出现回落。
三、09年房地产市场预测
1、政策预测:
在经历历时一年的宏观政策调控之后,2009年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控幅度将减小,宏观政策将趋于稳定,但区域房地产市场仍有调整空间。
2、市场预测:
经历2008年房地产市场的洗牌,市场精细化发展,各类房地产市场各显其能,优势化竞争明显,差异化与性价比成为竞争的关键。但温江区域的电梯公寓将面临极大的压力,市场供给量较大,2008年光华大道的急速调整,使得温江区的电梯公寓市场与成都市区的对接出现断裂,这对温江的房地产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
3、房价预测:
经过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房地产市场的整体调整,成都房价出现一定回落,温江区房价整体调低,特别是光华大道区域楼盘,下调幅度较大。预计:2009年温江房价区域稳定,局部时段会出现一定振荡。
四、温江区SWOT分析
1、优势(S) (1)地理位置优越。
处于成都的西面,历来被认为是上风上水的区域,趋向于‘贵’的区域属性,区域认知的心理层次将越来越高。
(2)交通便利。
成温邛高速,光华大道、芙蓉大道使得温江全面对接中心城区,规划中的轻轨,更是让温江与成都无缝接轨。
(3)自然环境丰富。
温江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成都市的天然屏障,拥有13万亩花土资源,区内有江安河、杨柳河、金马河三条河流环绕,构建出最佳的人居环境。
(4)深厚的历史文化。
4000多年前,古蜀国鱼凫王曾建都于此,2007年1月,继鱼凫古城遗址后,两处总面积达10000平方米的商周时期遗址在温江重见天日,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被发掘。
(5)产业经济集中。
温江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的开发与发展,为温江带来了强大的经济支撑与产业支撑。
2、劣势(W)
(1)公建配套未能跟上城市化进程。
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配套未能跟上城市化进程,导致温江居住人气不旺,房屋空置率较多。
(2)房地产市场过度依赖外地人口。
房地产市场发展较快,本地购买能力有限,过度依赖成都、省内其它城市及省外城市购房群体。
(3)本地有影响力的项目较少。
温江区有着丰富的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源,但开发不够,有影响力的项目不多,导致温江的影响力不够。
(4)未形成有影响力的商业。
本地尚未形成有影响力的商圈,离成都20公里,比较近,本地居民习惯到成都进行商业消费,影响了商业的发展,导致本地市民娱乐生活缺乏,这也是温江房地产发展的一大契机。
3、机会(O)
(1)“4+1”西部新城新规划。温江处于“4+1”西部新城核心,市规划局对温江功能将以休闲、旅游、健康为主题。新规划带来新的业态调整,城市重新定位的契机,加速温江融入大成都。(2)城乡统筹试验区。温江是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将会大大加快温江的城市化进程。 (3)“国际花园城市”荣誉。温江被评为“国际花园城市”,也曾获评“最佳人居环境奖”,这是对温江生态环境的高度肯定。(4)“金马湖”项目的启动。“金马湖”大型项目的启动,必将吸引众多市民的关注,使温江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4、威胁(T)
(1)成都二级圈层城市定位部分重复。
其它区县都在融入大成都,建设中心城区的配套产业,打造休闲旅游的周末经济,城市定位有部分重复,会造成一定竞争。
(2)其它城市相继崛起,温江关注度降低。
温江前几年的发展领先于成都二级圈层其它城市,现在其它区县也开始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城区科学规划、建设宜居生态环境,并相继招商引进大项目,势必会吸引更多人的关注,相对温江的关注度会降低。
(3)房地产持续低迷,阻碍经济发展。
2008年温江房地产持续低迷,并引发房屋价格大幅度下降,对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障碍。
五、温江房地产市场发展回顾
1、05~08年土地成交情况。 (1)商业用地成交情况
(2)商住用地成交情况
2、05年~08年土地成交分析。
2005年温江土地市场活动频繁,土地成交量较大,招拍挂成交4019亩;2006年、2007年成交量稳定在2000亩以上。受金融危机及地震影响,2008年土地成交量急剧萎缩,仅842亩。预计2009年温江土地成交量将超过2008年土地成交量。
3、08年土地供应有所减少。
2008年全年供地计划约3000亩,比2007年减少15.13%,其中通过“招拍挂”成交月842亩。由此可见,为缓和土地市场供求矛盾,政府已着手减缓房地产用地供应力度,保持区域内房地产市场的平衡与稳定发展。
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回落。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达60.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房地产行业投资过热现象有所降温。
5、商品房供应量有增无减;商品房施工面积达646.57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6、销售量严重下滑;房地产销售下滑明显,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达98.3;六、温江区房地产发展的现状;(一)区域市场整体分析;1、金融危机加剧市场分化,中长期市场格局面临洗牌;5.12特大地震及金融危机的发生一方面将导致短期;2、经历市场洗礼,房地产回归理性状态;08年以来住房的投资性需
5、商品房供应量有增无减。
商品房施工面积达646.57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为181.4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为96.32万平方米。
6、销售量严重下滑。
房地产销售下滑明显,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达98.35万平方米,下降52.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94.22万平方米,下降52.1%;实现商品房销售金额43.81亿元,下降44.9%,其中住宅销售金额达42.29亿元,下降44.5%。明显显示出房地产成交萎缩严重。
六、温江区房地产发展的现状
(一)区域市场整体分析
1、金融危机加剧市场分化,中长期市场格局面临洗牌。
5.12特大地震及金融危机的发生一方面将导致短期内购房行为延后,加剧目前市场低迷态势的延续;另一方面,待市场步入正轨后,随着四座新城规划的实施,加之西城休闲、旅游、健康的主题定位,温江区将增大对购房需求的吸引力。
2、经历市场洗礼,房地产回归理性状态。
08年以来住房的投资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减少,房地产市场将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2008年房价降幅明显,但购房者仍持观望心态,导致市场低迷现象持续。
3、市场供应旺盛,需求有待挖掘。
2008年温江区整体市场供应旺盛,而需求量却有待发掘,03年~07年持续呈现的销售增幅大于供应增幅的局面已发生扭转。08年房价虽然有所下调,但是交易量却急剧萎缩。
4、购房人群结构发生变化,市场推广方向有待调整。
投资性购房比例骤降,从新政前的30%基本降为5%;自住购房影响不大。市场盘整特征非常明显,市场进入休整期。
5、配套设施完善差异导致入住反差明显,削弱了区域整体市场竞争力。
温江各区域生活配套设施差异较大,楼盘入住率总体偏低,人气聚集度低,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后期销售和资金注入,使得成都市二圈层中历来优势明显的温江区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区域竞争力受到削弱。
6、房屋销售缓慢,阻碍经济发展。
由于房屋销售持续低迷,并引发土地价格大幅度下降,不仅影响当年税收任务完成, 区政府的城市改造计划资金难以保证,而且对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障碍。
(二)项目市场研究 (公寓类)
通过对温江主城区的电梯公寓物业进行研究分析:主城区的电梯公寓供应量超过500万平米,按照100万平米的消化速度,还需要3~5年的时间进行消化。温江主城区电梯公寓的均价维持在3100元/㎡左右,但各个楼盘的促销力度较大,成交均价在3000元/㎡左右。
2017年成都市温江区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篇2
楼宇经济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而出现的一种新兴都市特色经济。温江作为一个快速城市化并正在萌芽成为主城区的区域,目前正加快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努力构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体系。主动顺应城市化要求,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破解土地和资源要素瓶颈制约,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应有之义。为此充分掌握和了解这一特色经济形态,更好地促进其发展,近期,区委政研室就此开展了专题调研,摸查了全区楼宇经济现状,并走访学习了成华、锦江、武侯等区的经验,思考了一些具体的对策建议,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楼宇经济的主要特点及对温江的积极作用
楼宇经济是以楼宇为载体, 吸引一些机构公司入驻进行办公、研发和商务活动的经济形式,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总体来看,楼宇经济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楼宇经济是都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生存发展与城市的规模、地位和综合经济实力有明显的正向关系,城市规模越大,经济社会发展越快,集聚力和辐射力越强,越能促进经济要素的聚集。二是楼宇经济一般具有较高的投入产出回报。一般一栋高级商务楼里众多公司所产生的效益,往往胜过一占地面积很大的工业企业。三是楼宇经济必须以一批基础和配套较为完善、建设标准和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楼宇为载体,而且这些楼宇应相对集中,最好是有一些CBD区。四楼宇经济所吸引入驻的多是一些企业本部、研发中心和销售中心,所从事的多为管理、研发和商务活动,无论对服务业的升级还是高端人才的聚集,都有十分明显的推动作用。
基于这些原因,国内外很多城市都曾先后把楼宇经济发展作为成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抓手。如国际上的有美国纽约的曼哈顿、法国巴黎的拉德方斯、日本东京的新宿、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环铜锣湾等;国内比较突出的青岛、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市内的青羊、武侯、锦江、双流、都江堰等区(市)县。都这方面进行过很多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供温江的发展进行借鉴。
就温江当前的现实而言,主动顺应快速城市化的趋势,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对推动温江的发展跨越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能极大地促进资源节约,缓解我们用地、用电、用气等紧张的矛盾。二是能有力地促进我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档升级,使温江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并且是主要是高端的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三是能聚集和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刺激和带动周边诸如金融、餐饮、购物等更多产业的发展,培育和形成温江经济新的增长点。四是能通过一大批高品质楼宇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使温江的城市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形象得到明显提升。
二、温江楼宇经济发展现状及主要差距
研究温江楼宇经济发展,必须首先对全区楼宇经济现状有一个仔细的了解。为此,我们通过借鉴其它地区的经验和标准,对全区建筑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务商业楼宇(含商务办公楼、商业卖场、宾馆酒店)、企业购地自建用于办公或租售的楼宇(含工业园区、科研楼等)、营利性科、教、文、卫办公楼宇、城市综合体等四种类型楼宇,分已建成、在建、计划开工三种情况进行了相应的统计分析。
统计显示:目前,全区已建成的各类商务楼宇共计56座,建筑面积约72.1万平方米。其中,商务商业楼宇(含商务办公楼、商业卖场、宾馆酒店)48座,建筑面积57.8万平方米,占80.2%,在全区已建成的商务楼宇资源中占主导地位;企业购地自建用于办公或租售的楼宇(含工业园区、科研楼等)3座,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占10.5%;营利性科、教、文、卫办公楼宇2座,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占7.5%;城市综合体和其它商务楼宇3座,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占1.8%。
温江区已建成楼宇资源情况统计表(一)
全区计划开工的各类商务楼宇共计18座,建筑面积约165.7万平方米。其中,商务商业楼宇(含商务办公楼、商业卖场、宾馆酒店)8座,建筑面积82.1万平方米,占49.5%;企业购地自建用于办公或租售的楼宇(含工业园区、科研楼等)7座,建筑面积39.8万平方米,占24.1%;营利性科、教、文、卫办公楼宇1座,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占6.0%;城市综合体和其它商务楼宇2座,建筑面积33.8万平方米,占20.4%。
调查表明,温江作为一个快速城市化并正在萌芽成为中心城区的重要区域,处于成都西向城市群的重要节点,是名副其实的“成都西向交通枢纽”,发展楼宇经济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近年来,随着我区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体系、大力“兴三优二、一三联动”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全区教育、医疗、体育、金融、保险、商务服务、旅游等高端服务业发展开始起步,资本、科技、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逐渐汇聚,楼宇经济也呈现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展示了巨大的空间和潜力。目前全区已建成和在建、计划开工的各类商务楼宇共达97座344万平方米。而且从其空间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光华片区,之后是科技园片区、医学城片区和体育城片区,4个片区楼宇面积占全区总数的98.7%。不仅从总量上足以承载和支撑起我区楼宇经济发展,而且从空间上主要分布在配套较为成熟、产业规划较为商端的区域版块内,这对我区楼宇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服务业的培育,无疑是十分有利的。尤其是随着西部新城建设的快速推进,其积极作用将更加凸现。
但是,如果进一步作深入分析比较,我们也会发现,我区商务楼宇虽已初具规模,但自发配臵的特征比较明显,与其它中心城区和先进城市的楼宇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在发展规模、功能配套、发展层次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特色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综合楼宇多而特色和专业楼宇少。我区现有楼宇大部分都是综合性的,商务、商业、住宅混
建混杂现象突出,商业楼宇占比较大,商务楼宇占比较小,对于发展总部、医疗、体育、金融、信息、商务服务、创意等高端服务业的带动作用不强,现有楼宇的结构远远不能适应区委选择的健康产业、文化产业、信息服务业、现代商贸业四大产业主攻方向。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楼宇已经呈现出产业集聚和专业分工的态势。如福州鼓楼区的力宝天马大厦已有省国旅等10多家旅行社入驻,五四路和湖东路一带楼宇集中了全省约1/3的律师事务所,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中介机构汇聚地;武侯区拥有纯写字楼宇11座,面积86.3万平方米。楼宇特色不鲜明,专业化不强,就必然导致入驻企业关联度低,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和集群效应。
二是综合配套不完善。从外部环境来看,交通、停车、市容卫生等问题影响着楼宇的发展。老城区虽然商业、生活配套比较完善,但楼宇建造时间较早,硬件设施老化,普遍存在电力供应紧张、停车泊位不足、物业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新城区楼宇主要沿光华大道两侧开发,在硬件条件上有了很大改善,但也存在着功能定位不明确、生活配套不完善等问题。从内部环境看,商务楼宇的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及物业管理水平不高,影响了整个商务楼宇的档次。目前,按照市商务局牵头制定的《成都商务写字楼等级指导标准》,我区还没有一座甲级写字楼,甚至没有一座乙级写字楼。而锦江区现有甲级写字楼7座,占全市13座甲级写字楼的53.8%。楼宇档次低,就难以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龙头企业入驻温江。
成都商务写字楼评定标准
三、温江楼宇经济发展不够理想的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梳理,我们认为,温江楼宇经济发展不够理想,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重视不到位。通过调研,我们看到成华、锦江、武侯区都先后制定了楼宇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出台了完整的楼宇经济配套政策,成立了楼宇经济办公室,专门负责楼宇经济的管理和招商工作,有力推进了楼宇经济的发展。与之相比,我区楼宇经济发展工作尚未“破题”,全区上下对充分挖掘楼宇资源、加快发展楼宇经济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还不够,对楼宇经济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体系中的作用认识模糊,对楼宇经济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是机制不健全。发展楼宇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联动。而我区尚未建立系统的楼宇经济工作机制。目前,我区楼宇经济的建设管理职能分散在发改、建设、商务、工商等多个部门,难以形成工作合力,部门、片区、业主、入驻企业、物业公司等各方面的关系也未完全理顺。同时,在考核激励方面,目前我区尚未制定楼宇经济考核办法,没有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基层发展楼宇经济的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我区目前对楼宇经济的“家底”尚未有全面具体的掌握,特别是对楼宇资源的界定、楼宇企业入驻状况、楼宇税收情况等不清,对楼宇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也不能及时予以协调化解。
三是政策不配套。楼宇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政策体系。杭州市政府出台了《加快楼宇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明确提出到2010年力争全市新投入使用商务写字楼220座,其中高档写字楼70座,实现“亿元楼”30座等一系列目标,并制定了“五个一批”的具体工作安排,有力地促进了杭州市楼宇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区虽然也已出台了促进现代服务业、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等相关扶持政策,但专门针对楼宇经济的政策措施还是空白,特别是引导楼宇经济有序集聚发展、推进楼宇招商、调动各方发展楼宇经济积极性方面的政策欠缺,这将不利于楼宇经济的快速科学发展。
四是宣传推介力度不够。成华区在建设龙潭总部经济城的过程中,加强商务楼宇的整体包装策划,大力宣传推介重点楼宇,创新楼宇招商方式,探索建立了政府、业主、物业公司、中介合力招商的联动机制,加大对品牌集团公司的引进,以吸引更多的产业链企业入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而我区宣传工作做得少,缺乏针对性的重点推介,造成楼宇品牌不响,知名度不高,聚集效益不明显。
四、温江楼宇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分析温江楼宇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我们认为,要加快温江楼宇经济的发展,在总体工作部署上,必须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强化相应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温江区楼宇经济领导小组,定期分析全区楼宇经济发展状况,对重大楼宇招商项目、楼宇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并督促各单位层层落实责任,及时掌握楼宇发展状况,以全面促进楼宇经济的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全区楼宇经济发展情况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工作和重点项目、重点楼宇的服务、协调工作,处理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2、合理规划布局。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相关产业规划,加快编制温江区楼宇经济发展规划,细化各功能片区发展规划。在空间布局上坚持“点块结合、以块为主”,合理布局全区楼宇经济的基本版图和发展内容,形成以光华片区、科技园片区、医学城片区、体育城片区等为核心,以光华大道为主轴的楼宇经济集群。大力发展特色楼宇,聚集一批健康产业、文化产业、信息服务业、现代商贸业等现代服务企业,逐步形成一批区域性的特色主题楼宇,如在医学城片区大力发展医学产业楼宇,在科技园片区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楼宇。
3、制定配套政策。借鉴上海、杭州等发达地区以优惠的政策吸引商家、留住商家、扶持商家的普遍做法,进一步完善和实施鼓励楼宇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楼宇开发,对示范性和带动性强的楼宇项目,在符合土地、城市等相关规划的前提下,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对新开发高档商务楼宇的,通过设臵相关前臵条件并实行保证金制度,在土地招拍挂时给予限地价等政策倾斜;对改造现有旧楼、配建停车设施、提升物业水平的,按开发面积或投入情况给予奖励补助。对提高楼宇出租出售率、企业注册率、本地纳税额,或者单幢楼宇年税收贡献上一定规模的,对有关工作主体予以相应奖励。
4、提升功能配套。从提升物业品质入手,狠抓硬件改造着力改善商务楼宇的交通、停车、电梯、电力、内部装修等方面的问题,大力提升楼宇内部智能化、信息化和便捷化程度,完善配套服务和设施,形成各种楼宇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格局。针对部分楼宇物业管理不到位,附加功能、个性化服务不够等问题,积极引入在社会上具有良好口碑和市场品牌、有成熟管理经验的物业管理公司对写字楼进行管理,形成区域性特色商务楼产业链,做优楼宇外部环境。同时,加快完善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改善楼宇配套状况。
至于具体的推进途径和工作措施,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1、加大在建项目的促建力度。健全项目推进责任机制,加快推进重点楼宇项目建设,对成勘院总部项目、香港巨龙国际酒店等已经完成主体工程的楼宇项目,促使尽快投入使用;对省水电集团、成都新城西商业中心等在建项目及时跟踪了解项目进度,帮助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对天来酒店、海科信息产业园二期等计划开工项目,促进其尽快开工建设。
2、强化现有资源的盘活、挖潜。要实现我区楼宇经济的新突破,盘活用好存量楼宇是最现实、最快捷、最经济、最有效的
3、快产业升级转型步伐,实现由普通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双重升级,打造集工业生产、总部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于一体的科技产业新城。这一过程将释放出大量的楼宇需求,建议进一步挖掘海科信息产业园、SBI创业街等项目的潜力,同步实施闲臵标准厂房的清理、改造,积极引进和新上一批工业总部经济项目和服务于园区工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研发、工艺设计、中介服务、配送服务、销售服务等公司、项目、行业,促进工业楼宇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楼宇经济的发展。
4、加大新建商务楼宇的力度。围绕健康产业、文化产业、信息服务业、现代商贸业等产业聚集发展的需要,整合楼宇地块资源,积极引入管理水平高、设计理念超前的房地产开发公司,高起点、高标准新建一批智能化程度高、设施齐全的特色、精品商务楼宇。尤其要按照全市的标准,尽快设计建设一批甲级写字楼,实现温江楼宇档次的大幅提升。并且可以考虑选择新城区中心位臵和黄金地段,按照“政府引导、社会投资、长期租赁”的模式,由国有公司引导建设一座城市标志性大楼,作为温江楼宇经济的样板工程,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全区楼宇经济的发展。
5、加大招商营销力度。“一流的商家建造一流的楼宇”。只有投资方财力雄厚、建设方经验丰富、管理方运作规范,才能确保楼宇定位准确、设计科学、施工规范、功能完善。因此,招商营销工作是发展楼宇经济的重中之重。坚持政府主导、业主主体、市场配臵,创新楼宇招商机制,建立专业招商队伍,强化企业总部引进力度。全面掌握楼宇资源状况,加强整体包装策划,编印楼宇经济招商手册、建立对外推介网络平台,利用各种媒体及时发布信息,提高商务楼宇对外知名度。加强与外商联系,积极与各类知名中介机构合作,适时在香港、上海、北京等城市组织温江宇经济专场推介招商活动,努力引进高层次企业入驻。
2017年成都市温江区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