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后的自恋心理与仪式感
导语:当一个人失恋的时候,尤其是经过长期相处的情侣,失恋后,彼此往往都很难走出阴影。尤其是一方明确要分手,另一方被迫同意的。
失恋后,立即开始一段新的恋情,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因失恋而带来的空虚感,然而在与新的恋人相处中,也难免会不时的想起旧情人,也会新爱、旧爱进行对比,甚至产生自我怀疑。这也为新的恋情埋下了不稳定的因素。
作为被迫失恋的一方,往往更难走出阴影。在这段时期中,个体会对恋人产生各种复杂的情绪。
例如沉浸在过去的甜蜜中,不愿意接受现实。此类人通常会不断的想要获得恋人的信息,并对恋人的生活产生强烈的干预的欲望,俗称纠缠。因此会对过去的感情造成再次伤害,这种伤害不仅仅是针对一方的,而是双方都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自我怀疑,相互指责,结果只能是给双方心灵上都造成绝望和怨恨的情绪,不能发泄,从恋人变成仇人,留下终生的遗憾。
这种情形,其实是双方的一种自恋心理。分手的原因往往很简单,如移情别恋、对未来绝望等,但这种简单的原因是我们所不愿接受的。我们在心底里不愿意相信对方可以因为这样简单的理由而放弃这么多年的付出(还有对不确定未来的恐惧等)。我们相信一定有其他的原因,如果没有其他的原因,我们也要为分手创造其他的原因(潜意识的需求),这就是后来一系列无法自我控制的相互伤害行为的更深层心理动力。
这样的互相伤害,是彼此内心都需要的,它有自己独特的意义。它可以帮助主动分手的一方获得良心上的安慰,让自己明白,原来他是这样的人,自己的决定真是正确无比。不仅如此,还可以让自己在开始下一段恋情的时候,更加提高警惕,以避免重复受到伤害。而对于被迫分手的人来说,它可以让自己获得情绪上的发泄,从而使心情更加容易平复,能够将伤害相对容易的降到最小。并且由于是被迫,自己也会产生一种清白无辜感,自我站在道德的一方。
人们无法走出失恋情绪,还有另外一个影响的因素就是仪式感。
如果爱情走的太快,没有一个过程,那么彼此都会缺乏一种仪式感,而后来的相互伤害,也正是弥补仪式感的缺失。
仪式,通常是为了贯彻某种意志而产生的固定方式的行为、言语过程。仪式感是人类的一种带有强迫性质的固执的情感需要。在某种(这里指恋爱)对人生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中,经历其中的人缺乏仪式感,则会有不得安宁的感受。
为了弥补这种仪式感的缺失,获得心灵的宁静,个体通常会有个性化的行为和言语方式的体现。如我们通常看到,失恋的人,会有一段时间,通过喝酒、破坏、突破自己等方式,来表达自己。而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否对自身有伤害,或者影响他人,都不能阻碍这种行为的进行。这个过程,个体的目的不是对外界,而是向内,针对自己的内心,是交给自己的一种答案,代表着一段生活的离去,新的生活的到来。
结束一段恋情后,如果人们忽视了内心的仪式感需求,则会为以后的生活埋下隐患。个体无法很好的区分新的生活和旧的生活的界限,这就容易为新的生活造成阻碍。个体的自我力量感也会受到减弱。而过去的恋情,不能成为自己成长的资粮,反而是会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的体验到缺失感。
仪式感的完成,是个体的自愈。仪式感如果不能满足,人们则会陷入不断去完成仪式的循环中,不能正常生活。
在这篇文章中,无论是对自恋心理的分析,还是对仪式感的说明,其实都是在提醒人们,成人个体的成长,离不开对自我的觉察和互动。要想成为一个强大的人,不能仅依靠外界的资源,忽视自我觉察。若如此,人生就如拉车的毛驴,只能看见悬挂在眼前的萝卜。
失恋后的自恋心理与仪式感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