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精神养生

发布时间:2017-01-12 16:42

心理养生是指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心理健康精神养生的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心理健康精神养生

心理健康介绍

世界卫生组织这样给“健康”下定义:健康是指一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达到一个完好的状态,只有同时具备健康躯体和健康人格的人,才能适应多变的社会。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口号是:“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心灵健康介绍

催眠本身并不具治疗效果,其功用乃是使人在催眠状态下,更容易接受治疗,达到节省时间的效果而已。故催眠疗法应视为辅助疗法,不宜过度期待其功能,更不可给予神秘魔术性的外衣,夸大其功能。在民众高度好奇心的驱使下,催眠秀确实吸引了不少观众,因此从伦理的立场,催眠秀应严守界限,不可越界涉及医疗问题。

催眠中利用年龄退化法,以了解病人精神障碍与其儿童期之心理创伤之关系,并进而纾解其情绪,改善症状,乃精神科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必需谨慎处理在此状态下所获得的数据。因在催眠下,病人所陈述的故事不一定真实可靠,有时故事内容只是病人的幻想或随意编造的。催眠状态下所获数据仅供治疗者参考,以配合运用于治疗,而不是做为事实认定的证据,这一点必需严守。至于有人因相信有前世,而利用年龄退化法建立所谓前世疗法的做法,从生命科学的立场来看,只不过是披着假科学外衣一种新世代运动,无法通过科学的检验。

心灵的健康是要长期努力,方能逐渐发展建立,千万不可期待藉催眠像变魔术般,快速达成。在这个社会动荡,不确定感弥漫的世代,披上假科学外衣的宗教、学说或活动很容易吸引人的兴趣。前世今生、脑内革命等似是而非的书轰动畅销,正说明快餐文化下现代人心灵的干渴。因此,如何使我们的同胞,以一步一脚印的态度看待事务,达到心理健康,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心理健康精神养生的方法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当的估价。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4.不脱离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在符合集体的要求下,能积极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心理健康疗法

在快节奏的社会里,亚健康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有时晚上辗转难眠。

·睡不安稳,或入睡后惊醒、多梦。

·经常有不明原因的头痛。

·经常感觉到莫名的情绪压抑,总觉得心里不舒服。

·在面对压力与冲突时,内心挣扎着各种声音,让人不知所措。

·面对目标与理想蓝图,有深厚的无助感与脆弱感。

·生活在压力、焦虑和紧张之中。

“亚健康”和“疾病”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如何才能将自己调整到健康、快乐的生命状态?我们可以从我们的身体中得到一些什么样的讯息。传统观念中,人们往往容易物化地看待自己:包括自己的身体。我们将自己视为疾病的受害者,身、心、灵分离。我们对自己的失察,导致了生命不同层面的症状:生理上的亚健康、心理上的压力、焦虑、自恨,无法排遣的孤独感。它更反映在我们的关系中:我们对他人充满了指责、愤怒与抱怨的能量。

“亚健康”这个概念在生理疾病中有,其实在心理疾病中也有,那就是一个人的心理介于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之间,而且更多的时候人们的生理“亚健康”还是由于心理上的“亚健康”引起的,例如:有一部分人整日里心烦意乱,茶不思饭不想,睡不好觉,由于没有及时找出原因而导致身体的体质下降,生理疾病便趁虚而入,这样就导致了大的疾病的产生。

心理健康精神养生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