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学论文综述

发布时间:2017-06-05 09:13

生物制药是目前制药业中发展最快、活力最强、技术含量最高的领域之一。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生物药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生物药学论文综述篇1

浅析生物技术在我国制药业中的应用

摘 要:作为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药品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提高,药品在生产制作中对制作工艺和艺术的选择,也趋于多元化。其中,通过采用各种技术措施与方法来对动植物进行微观处理和加工的生物技术,已经逐渐成为现阶段制药企业应用的重要技术措施和方法,对我国现代化制药的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就我国制药业发展中生物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生物技术;制药业;原理

生物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催生了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也为现代化制药企业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就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而言,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生物技术都随时为人类发展创造着不可估量的财富,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技术项目之一。尤其是近几十年,仅仅是在医学药品领域,生物技术不断提升药品的质量和效果,就为人类生命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时至今日,生物制药的迅猛发展,更是为临床医学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在疾病治疗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效果。

一、生物技术概要

生物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性都很强的学科,在上个世纪中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在近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生物技术主要是通过改变动物和植物体内的DNA或者是生物细胞,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系统的生物理论为核心,对其进行有效物质的提取和人工的加工的过程。生物技术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医疗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无疑会对传统的医疗事业造成极大的冲击和影响。这种影响是有着正面意义和积极的作用的,是其能够在这种挑战竞争下,不断更新技术、加强科技创新。传统生物技术实际上只是一个对生物细胞进行加工的过程,而现在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生物技术的研究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开始扩宽其领域,培养新的物种、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而植物基因正是在这个环节中被广泛的采用了。相关研究人员开始把植物当做是主要的研究对象,将植物的相关细胞进行改造和人工加工,通过这些科学技术的运用,来提高植物的抵抗能力和生命力,使其能够适应恶劣的环境和不断变化的气候。

二、生物技术制药技术的原理

生物技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也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科学技术。归根究底,其就是一种微生物技术,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对微生物的生活习性、生理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的过程。作为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生物制药技术即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对各种微生物和微元素进行辨析和处理,进而提取能够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成分,最终加工成质量和效果更为显著的药品的过程。在当前的制药工艺中,通过不断对各种生物技术进行引进和利用,就能够更有力地保障各类病菌得到合理科学的抑制和消除。在现今的社会发展中,制药技术关系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与人类生存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随着各种病菌的不断变化和各种病状的变动,传统的医疗措施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各种病症的需求,以基因工程、微生物技术等多个方面为基础的综合性制药措施和原理,则逐渐成为现代化医疗发展的核心观念。同时,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种药物需求不断增加,也加速了各种生物技术在药品制作领域的引进和利用。

三、生物制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受近现代国情及其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我国的生物技术发展与应用,起步晚,起点低,仅有短短的二十余年历史,技术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根本无法比拟。不过,自生物技术在我国开始发展以来,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扶持,现阶段的生物技术应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不过,在生物制药领域,相比世界先进国家的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在不断加大对生物制药产业的扶持力度,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建设行业和高新技术的支柱产业,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在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业、研究开发、服务创新、教育培训和风险投资等方面进行发展和创新,为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一些科技发达或经济发达的地区,正在不断建立国家级生物制药产业基地,并初步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对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这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总体而言,中国生物制药领域的前景非常广阔,产业也将呈持续增长态势。

四、我国生物制药的前景

1、生物制药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

作为现代化的高科技产业,生物制药不仅需要在基础设施、上下游配套产业等方面得到相应的支持,还需要同教育培训、专业服务、技术转移中心等相关服务进行全方位立体组合,才能发挥最大化的优势和效应。当前,在生物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浪潮的推动下,借助政府有力的扶持和引导,我国部分地区已经构建出了比较完善的生物技术应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对于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集群使得生物制药的整体产业链得到优化,在生产效率方面得到大幅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以此为基础,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已经在生物技术、人才、资金密集的区域,逐步形成了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其后,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仍会朝着这方面快速发展,政府也将会加大投资力度、重点建设产业集群区,以提升产业的市场规模。

2、生物医药技术向产业化推进。

就现状而言,我国生物医药技术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显然没有实践应用所取得的成果丰硕。在科研未能大规模转换为生产力价值的状况下,很多社会及科学资源被浪费,生物医学的生产实践跟不上研发,造成了高科技高疗效医药生产的滞后,以及生物医学整体发展水平的滞缓。因此,将生物医药技术从科研转向产业化生产,即是科研的重要目的和最终方向。通过委托外包策略,建立技术同盟,与相应的企业形成优势互补,使自身能够专注于专长和优势,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优势。这一方式,既是生物医药技术向产业化推进的要求,也将是国内生物医药研究机构与药品制作企业互利发展的主流模式。

3、生物制药新兴技术将不断应用于产业发展。

生物制药产业需要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不断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满足医药水平提升的要求。因此,生物制药新兴技术的发展,将会不断应用到产业发展中,从而促进产业技术水平和社会医疗水平的提升。

五、结束语

作为近现代兴起的综合性技术学科,生物技术为我国制药业提供了宝贵的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并由此成为提高我国制药业生产水平和生产工艺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以及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趋势和重要基础。随着生物技术的持续发展,其在我国制药产业将得到更全面、更深入的应用,也将为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健聪.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律与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邹鲜红.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0.

生物药学论文综述篇2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税收政策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目的:完善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税收政策,加速其发展。方法:通过分析生物制药税收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其相应的对策。结果:尚未制定针对生物制药的税收优惠政策,增值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中存在一些不足。结论:建立相应的税收政策;实行生产流通领域的增值税减免政策;完善企业所得税;加强个人所得税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生物制药;税收;问题;对策

生物制药是把生物技术应用到制药领域的过程,也是目前制药业中发展最快、活力最强、技术含量最高的领域之一。自从生物制药产业起步以来,政府十分重视其发展,将生物技术列入高新技术产业,享受税收优惠。

1 生物制药产业现状及特点

1.1 生物制药产业现状

1989年第一个生物技术药物基因重组人干扰素α1b的上市标志着我国生物制药产业正式拉开帷幕。在政府财税政策的支持下,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生物制药产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8年其增长速度高达30.65%,比上一年同期增长速度高8个百分点,也比高技术产业同期增长高16.55个百分点。

从整体来看,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仍处于实力较弱、发展较快的成长初期,在制药产业中比重还不高,不到10%,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融资困难、渠道单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生物技术产品市场竞争力弱;技术成果转化率低;科研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等。政府十分重视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其产业投入了大量的科研资金,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论在研究开发还是在其资金投入上都以企业为中心,这是以后的主要趋势,从这个方面来看,引导资金流向的税收政策较政府支出更重要。但生物制药产业的这些问题,说明其相应的税收政策中存在一些不足,不能满足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要求。

1.2 生物制药产业特点

生物制药产业是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依托,属于高技术、高投资、高风险、高回报和长周期的产业,其进入壁垒高、预期利润高,也存在明显的正向外溢效应。生物制药产品从研发到上市一般需要7-10年的时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其产品开发成功率却不足10%。对于基因产品,从发现新基因到开发成产品,一般都需要15-20年,所需资金会更高。

2 生物制药产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2.1 尚未颁布专门针对生物制药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在国务院颁发的税收优惠的办法或规定中,没有专门针对生物制药产业的内容,只能在促进科技进步或高技术产业等规定中,寻找符合生物制药产业的部分。生物制药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平均速度,带来的利润是电子软件产业的2倍,同时存在明显的正向外溢效应。其需要的除研发外的固定资产投入也非常高,以占其最主要市场份额的治疗性抗体来说,一般一个抗体产品的生产线需要3-5亿美元的投资,每克抗体生产成本在2000-5000美元。生物制药产业在研发阶段要求的投入也非常高,再加上它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更加需要专门针对该产业的具体税收政策扶持,引导资金的流向,降低投资风险。

2.2 增值税

财政部、国务院颁发的有关规定中指出:一般纳税人销售自产的用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制成的生物制品,可选择按照简易办法依照6%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但在实际操作中生物制药企业却难以享受该种优惠,原因在于一般该企业选择经销商代理销售,在流通领域中代理企业都是以17%增值税率计算销项税额的,在进行进项税额抵扣时,会要求生物制药企业开具17%的增值税发票,这就导致生物制药企业不得不以17%的税率来登记。如果其上游的原料企业开具的是6%的增值税发票,这就意味着,不仅不能享受该优惠政策,反而加重了生物制药企业的税收负担。

2.3 企业所得税

第一,优惠对象针对性不强。所得税是以企业为优惠对象,但企业产品并不是一直处于初级阶段,或企业并不都是生产技术含量高、风险大、需要政策扶持的产品,如果企业产品已经成熟阶段利润非常高,仍享受政策优惠,就不符合政府颁布优惠政策的本意,也会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

第二,税收优惠的统一规定限制了各省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生物制药产业各省份发展状况是不同的,但是其优惠政策的立法权在国务院手中,由它制定统一的标准,不利于各省份按照其实际情况发展生物制药产业,也不利于通过个省间的竞争来发展生物制药产业。

第三,优惠力度不够。首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通知》(财税[2006]88号)中规定,自获利年度起2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免税期满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考虑到生物制药企业研发周期约8-10年甚至更多,而且其市场开发也较难,企业在初期利润甚微,该条款给企业带来的实际利益不大。“二免三减半”政策企业也同样难以享受。其次,对企业购进专利技术的优惠力度不够。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差,政府应该积极促进其进行研发的同时,鼓励购进新技术,但除对技术转让收入免营业税外,对技术购入方的优惠力度不够。

第四,没很好的使用增量抵扣来引导企业。在适合生物制药产业的税收政策中,很少使用增值抵扣实施优惠。对研发费用、固定资产或创业投资等实施增值抵扣,对生物制药企业有很到的导向作用。

第五,在关于研发费用优惠中有些不足。首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通知》(财税[2006]88号)中规定,科技开发费用按实际发生额的150%在税前予以扣除。此项规定优惠力度很大,但方式单一,建议采用全额扣除、一定比例的加计抵扣和增量抵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优惠。其次,对科研人员的培训不够重视。在科研中要求的员工知识层面较高,其不断的在职培训非常重要,但在对科技开发费用的具体规定中,没有包含科研人员的培训费用,表明对其在职教育的重视不够。最后,未对其个阶段进行详细的说明。不但没有对新药研发的临床前、临床试验(包括Ⅰ期、Ⅱ期、III期)详细列出应税项目,而且对Ⅳ期临床试验也没有做说明,因为该阶段比较特殊,是在新药上市后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加强监测,可能产生与研发无关的费用。

2.4 个人所得税

从优惠方式上来说,基本都为直接优惠,主要是免除技术转让收入和科技奖金的个人所得税,对生物技术研发人员工资收入没有优惠规定。从实际来看,我国不是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税,其税率不太高,此项政策并不能调动个人研发积极性。

3 生物制药产业税收优惠的对策建议

3.1 建立生物制药产业的税收优惠制度,给予各省一定的优惠立法权

政府对生物技术投入了大量资金,其相应的优惠政策也应予以配合,而且指定专门针对生物制药产业的优惠政策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将一部分税收政策的立法权交由各省,国务院、财政部制定主要的优惠政策和方针,各省根据自身情况,在不违背国务院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可以制定一些特殊规定促进其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

3.2 在生产流通领域给予生物制品减免税优惠

鉴于增值税中性和其链条机制,需要对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制成的生物制品,不论在生产还是在流通阶段均实行低税率的优惠政策,促进其发展;对治疗艾滋病、帕金森综合症以及一些疑难杂症的生物制品予以零税率优惠。

3.3 完善企业所得税税制

第一,建立以项目为优惠对象的税收政策。实行以技术进步、科技创新的项目和活动为对象的优惠政策的同时,可是适当的降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标准,使一些没有高技术认证、但积极提高创新能力的企业也能享受优惠政策。

第二,加大优惠力度。实行“五免五减半”的优惠政策,降低生物制药产业研发风险;鼓励生物制药企业购进专利技术,将购进专利支出的摊销费用计入科研费用中,享受50%的加计抵扣,或在购入当年给予一定比例的专利支出的抵扣;充分利用增量抵扣的引导作用,对固定资产、风险投资增量超过10%的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抵扣;实行风险基金制度,在税前计提一定比例的风险基金。

第三,完善研发费用优惠政策。建议现阶段实行全额扣除、50%的加计抵扣和增量抵扣的优惠政策,研发费用增量超过10%的企业可以享受10%-20%的税收抵扣。生物制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适当调整加计抵扣的比率;将科研分院的培训费用列入科技开发费用中,激励企业加大对科研人才的再教育投入;对生物制药产业的临床前、临床试验享受优惠的应税项目进行详细的列支,避免企业钻空子、逃税漏税等行为的发生。

3.4 增强对生物制药企业的个人所得税优惠

建立税收优惠对个人的激励机制,可以考虑对转让征收小部分税款,加上政府财政支出,构成科技奖金,由政府管理;在计算科研人员以及其他人员工资应税时,计提个人研发奖励基金,由企业管理,对在企业有重大研发贡献的个人予以奖励,促进个人研发的积极性。

4 结论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处于发展的初期,需要政府财政和税收支持,现今适应生物制药产业的优惠政策中存在一些不足,阻碍其发展,需要建立针对生物制药的政策,并加大优惠力度,从而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子凡,王义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特区,2006,(6):267-268.

[2]张喜凯,李小龙.美国的生物技术产业[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6,26(3):93-97.

生物药学论文综述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