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机怎么样故障排除
当台式机中了病毒是,用什么方法排除最好呢?下面由小编给你做出详细的台式机故障排除方法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台式机故障排除方法一:
检查主板故障的常用方法
主板故障往往表现为系统启动失败、屏幕无显示等难以直观判断的故障现象。下面列举的维修方法各有优势和局限性,往往结合使用。
1.清洁法 可用毛刷轻轻刷去主板上的灰尘,另外,主板上一些插卡、芯片采用插脚形式,常会因为引脚氧化而接触不良。可用橡皮擦去表面氧化层,重新插接。
2.观察法 反复查看待修的板子,看各插头、插座是否歪斜,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碰,表面是否烧焦,芯片表面是否开裂,主板上的铜箔是否烧断。还要查看是否有异物掉进主板的元器件之间。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借助万用表量一下。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如果异常发烫,可换一块芯片试试。
3.电阻、电压测量法 为防止出现意外,在加电之前应测量一下主板上电源+5V与地(GND)之间的电阻值。最简捷的方法是测芯片的电源引脚与地之间的电阻。未插入电源插头时,该电阻一般应为300Ω,最低也不应低于100Ω。再测一下反向电阻值,略有差异,但不能相差过大。若正反向阻值很小或接近导通,就说明有短路发生,应检查短的原因。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系统板上有被击穿的芯片。一般说此类故障较难排除。例如TTL芯片(LS系列)的+5V连在一起,可吸去+5V引脚上的焊锡,使其悬浮,逐个测量,从而找出故障片子。如果采用割线的方法,势必会影响主板的寿命。(2)板子上有损坏的电阻电容。(3)板子上存有导电杂物。 当排除短路故障后,插上所有的I/O卡,测量+5V,+12V与地是否短路。特别是+12V与周围信号是否相碰。当手头上有一块好的同样型号的主板时,也可以用测量电阻值的方法测板上的疑点,通过对比,可以较快地发现芯片故障所在。 当上述步骤均未见效时,可以将电源插上加电测量。一般测电源的+5V和+12V。当发现某一电压值偏离标准太远时,可以通过分隔法或割断某些引线或拔下某些芯片再测电压。当割断某条引线或拔下某块芯片时,若电压变为正常,则这条引线引出的元器件或拔下来的芯片就是故障所在。
4.拔插交换法
主机系统产生故障的原因很多,例如主板自身故障或I/O总线上的各种插卡故障均可导致系统运行不正常。采用拔插维修法是确定故障在主板或I/O设备的简捷方法。该方法就是关机将插件板逐块拔出,每拔出一块板就开机观察机器运行状态,一旦拔出某块后主板运行正常,那么故障原因就是该插件板故障或相应I/O总线插槽及负载电路故障。若拔出所有插件板后系统启动仍不正常,则故障很可能就在主板上。采用交换法实质上就是将同型号插件板,总线方式一致、功能相同的插件板或同型号芯片相互芯片相互交换,根据故障现象的变化情况判断故障所在。此法多用于易拔插的维修环境,例如内存自检出错,可交换相同的内存芯片或内存条来确定故障原因。
5.静态、动态测量分析法 (1)静态测量法:让主板暂停在某一特写状态下,由电路逻辑原理或芯片输出与输入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万用表或逻辑笔测量相关点电平来分析判断故障原因。
(2)动态测量分析法:编制专用论断程序或人为设置正常条件,在机器运行过程中用示波器测量观察有关组件的波形,并与正常的波形进行比较,判断故障部位。
6.先简单后复杂并结合组成原理的判断法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主板上的控制逻辑集成度越来越高,其逻辑正确性越来越难以通过测量来判断。可采用先判断逻辑关系简单的芯片及阻容元件,后将故障集中在逻辑关系难以判断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
7.软件诊断法
通过随机诊断程序、专用维修诊断卡及根据各种技术参数(如接口地址),自编专用诊断程序来辅助硬件维修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程序测试法的原理就是用软件发送数据、命令,通过读线路状态及某个芯片(如寄存器)状态来识别故障部位。此法往往用于检查各种接口电路故障及具有地址参数的各种电路。但此法应用的前提是CPU及基总线运行正常,能够运行有关诊断软件,能够运行安装于I/O总线插槽上的诊断卡等。编写的诊断程序要严格、全面有针对性,能够让某些关键部位出现有规律的信号,能够对偶发故障进行反复测试及能显示记录出错情况。
台式机故障排除方法二:
3、 改注册表
病毒会修改注册表键值,将其键值指向病毒文件。当用户运行 inf,bat,cmd,reg,chm,hlp 类型的文件,打开 Internet Explorer ,或者双击我的电脑图标时,会触发病毒文件,使之运行。
病毒还会修改注册表键值,用于使文件夹选项中的“显示隐藏文件”选项失效。
病毒会删除值,使快捷方式的图标上叠加的小箭头消失。
病毒会修改注册表键值,开启所有磁盘的自动运行特性。
病毒会修改键值,使病毒可以开机自启动
4、 遍历文件夹
病毒会递归遍历各个盘的文件夹,当遍历到文件夹之后,会将文件夹设置为“隐藏 + 系统 + 只读”属性。同时创建一个快捷方式,其目标指向 vbs 脚本,参数指向被病毒隐藏的文件夹。
由于病毒修改的注册表会使查看隐藏文件的选项失效,也会屏蔽快捷方式图标的小箭头,所以具有很大的迷惑型,让用户误以为打开的是文件夹。
5、 关闭弹出光驱
每当系统日期中的月和日相等的时候(比如说 1 月 1 日, 2 月 2 日……以此类推),病毒激活时,会每隔 10 秒,打开并关闭光驱。打开光驱的次数由当前月份来决定(如 1 月 1 日,每激活一次病毒,就会打开并关闭光驱 1 次; 2 月 2 日,每激活一次病毒,就会打开并关闭光驱 2 次)。
6、 会锁定计算机,使用户无法操作。
7 、遍历进程,如果发现有 regedit.exe 、 taskmgr.exe 等进程,就结束进程,使用户无法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和任务管理器等一些基本的系统工具。
杀毒方法:
首先利用工具,结束掉所有 wscript.exe 以及路径在 C:windowssystemsvchost.exe 的进程。
运行“regedit”,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找到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Windowsload” ,查看其内容所指向的路径。在命令行下,运行 del 命令删除脚本文件。
使用 NTFS 文件流相关工具,删除附加在 explorer.exe 和 smss.exe 中的文件流。
使用文件关联修复程序,修复被病毒修改过的文件关联。
删除每个磁盘根目录下的 autorun.inf 以及 vbs 文件。
鉴于此病毒创建病毒文件、路径还有自启动方式都都相当复杂,建议使用杀毒软件自动查杀。
台式机故障排除方法三:
故障一:内存条与主板插槽接触不良、内存控制器出现故障表现为:打开主机电源后屏幕显示“Error:Unable to ControlA20 Line”出错信息后死机。
解决方法:仔细检查内存条是否与插槽保持良好接触或更换内存条。
故障二:自检通过。在DOS状态下运行应用程序因占用的内存地址冲突,而导致内存分配错误,屏幕出现“Memory A11ocationError”的提示。
解决方法:因Confis.sys文件中没有用Himem.sys、Emm386.exe等内存管理文件设置Xms.ems内存或者设置不当,使得系统仅能使用640KB基本内存,运行的程序稍大便出现“Out of Memory”(内存不足)的提示,无法操作。这些现象均属软故障,编写好系统配置文件Config.sys后重新启动系统即可。
故障三:Windows系统中运行的应用程序非法访问内存、内存中驻留了太多应用程序、活动窗口打开太多、应用程序相关配置文件不合理等原因均能导致屏幕出现许多有关内存出错的信息。
解决方法:此类故障必须采用清除内存驻留程序、减少活动窗口、调整配置文件(INI),重装系统和应用程序等办法来处理。
故障四:Windows系统中运行DOS状态下的应用软件(如DOS下运行的游戏软件等)时,因软件之间分配、占用内存冲突出现黑屏、花屏、死机现象。
解决办法:退出Windows系统,进入DOS状态,再运行应用程序。
故障五:程序有病毒,病毒程序驻留内存、CMOS参数中内存值的大小被病毒修改,将导致内存值与内存条实际内存大小不符、内存工作异常等现象。
解决办法:采用杀毒软件消除病毒;CMOS中参数被病毒修改,先将CMOS短接放电,重新启动机器,进入CMOS后仔细检查各项硬件参数,正确设置有关内存的参数值。
故障六:电脑升级进行内存扩充,选择了与主板不兼容的内存条。 .
解决方法:首先升级主板的BIOS,看看是否能解决问题,如果仍无济于事,就只好更换内存条了
台式机怎么样故障排除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