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地理知识提纲

发布时间:2017-06-19 09:54

学习七年级地理提纲,可以使人获得信心和勇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七年级下地理知识提纲,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地理知识提纲(一)

日本

一,位置:属于东亚,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东面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东海同中国,韩国, 朝鲜,俄罗斯相望北有鄂霍次克海。

日本国土南北狭长,并与经线斜交,日本大部分处在23oN——46oN之间,跨经、纬度广,将使日本的地

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如跨纬度广,日本的南北温差就大,跨经度广,东西地方时间差就大。

二,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四大岛组成,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本州岛,

(将位置和组成中的海洋和岛的名称在书上18页图7.2找到位置并记住)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神户和横滨是日本最大的两个对外贸易港口,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三,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富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是一座活火山,也是全国的最高峰。山麓樱树成林,景色迷人。最大的平原为关东

平原。

四,多火山,地震。被称为“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

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五,气候;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较为丰富,太平洋沿岸夏季多台风。

六,经济类型:加工贸易型经济(“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模式)。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大量进口原料、燃料,然后依靠高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对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制成高品质的工业产品,再销往世界各地,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有美国、中国和欧洲。

特点:对外依赖严重,对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品

国情: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日本地域狭小,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产品大部分靠出口。

●日本发展经济的的优势:a、岛国多港湾,海运便利;b、劳动力素质高;c、科学技术先进,管理效率高。

●日本经济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有利的影响是可促进日本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可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从而使日本的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不利的影响是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必然使日本的经济受到沉重的打击。

七,工业区的分布:

●分布特点: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便于原燃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

●主要工业区主:有以东京,横滨为中心的京滨工业区,以名古屋为主的名古屋工业区,以大阪和神

户为中心的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以北九州为主的北九州工业区(将工业区和所在的城市在书上23

页图7.13中找到并记住)

●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好处:①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②加入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国际市场的竞争;③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减缓资源消耗,保护本国资源;④减少运输成本的投入。 对其它国家的影响:①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②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

八,文化: 民族构成单一,以大和民族为主,既有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七年级下地理知识提纲(二)

东南亚(南洋)

一、位置:东南亚在亚洲的东南部,地处亚洲与大洋州,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陆上邻国:中国,印度,孟加拉国

二,马六甲海峡:

1, 位置;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2, 重要性: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把它称为“海上生命线”。

三。组成:1,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两大部分

(请将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南海,太平洋落实到书上27页图7.18)

2、国家:共有11个,其中与中国陆地接壤的是:缅甸、老挝、越南;惟一的内陆国是老挝;岛国有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被称作“千岛之国”),新加坡(有花园城市之称),菲律宾;

四、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

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

全年高温多雨

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

四季都有收获

热带季风气候

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

全年高温,分 旱季和雨季

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五 农业生产:

1、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原因:水稻是一种高产的粮食作物,但它的生产需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并且要求有高温多雨的条件,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因地制宜的必然条件。)

2、热带作物:东南亚是世界橡胶,油棕(“世界油王”的称号),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3、东南亚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①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②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③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④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

六、东南亚的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山脉由北向南延伸,河流由北向南流

七、东南亚的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如湄公河(澜沧江)、萨尔温江(怒江);河流上游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而土质肥沃的河口三角洲。

湄公河是流经东南亚国家最多的河流

八、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原因:土壤肥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我国的重庆,武汉,上海)

九、河流与城市的关系: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有什么好处和弊端:

好处:A.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B.河流是水运通道,对外交通便捷;C.为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充足水源;D.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E.环境优美;

弊端:A.洪水会给城市造成损失;B.城市污水会污染河流;C.过量取水会破坏流域内水的自然循环和更新。

十、中南半岛上的首都和国家:河内(越南),金边(柬埔寨),万象(老挝),泰国(曼谷),仰光(缅甸)。

十一.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其中新加坡华人比重最高。

十二,旅游: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

七年级下地理知识提纲(三)

1.地理位置:

① 亚洲的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但它又同时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② 亚洲的纬度位置:亚洲大致位于10°S——80°N 之间,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③ 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亚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 大小: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原因是 : 1) 面积最大 2) 跨纬度最广 3) 东西距离最长 )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 地理分区:习惯上把亚洲分为6 个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各个地区和国家如下表所示:

地区 国家

东亚 中国、蒙占、朝鲜、韩国、日本

东南亚 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尼、东帝汶

南亚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西亚 土耳其、以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科威特

北亚 俄罗斯的一部分

4. 东亚的国家有: 中国 蒙古 朝鲜 韩国 日本

6. 亚洲地形的特点:1)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 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3) 地面起伏大

7. 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西面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

8. 亚洲气候的特点1) 复杂多样2) 季风气候显著3)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记住P76.9各种气候在图中的分布)

●气候特点解析:

①气候复杂多样: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西南深人到亚欧大陆内部;地形复杂多样。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②季风气候显著:亚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力差异十分显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手风气候都有分布,其中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惟独亚洲有分布

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温带大陆性气候几乎占亚洲的一半):亚洲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亚洲内陆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夏季内陆升温快,冬季降温也快,因此冬冷夏热;由于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因此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在亚洲,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尤为突出。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区,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也较少。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形成旱灾。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雨热同期,使农作物得以旺盛生长,但常受不稳定的夏季风影响而发生旱涝灾害,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

9. 在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少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10. 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常受旱涝灾害的影响

11. 非洲气候的分布特点以赤道为界,南北对称,由赤道向北向南是热带雨林,热带草原,亚热带和热带沙漠,地中海气候。

12.亚洲河流的特点: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主要河流如下表奔流人海:

河流 流 向 特 征 注入海洋

长 江 自西向东 长度、流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太平洋

黄 河 自西向东 长度5500千米,中国第二长河 太平洋

湄公河 自西北向东南 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太平洋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自南向北 位于亚洲北部,纬度较高,冬季河流冰期较长 北冰洋

恒 河 自西向东 位于亚洲南部,流经印度、孟加拉国 印度洋

印度河 自北向南 位于亚洲南部,流经巴基斯坦 印度洋

七年级下地理知识提纲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