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感恩教育随笔,感恩教育随笔

发布时间:2017-02-23 17:04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如何写感恩教育随笔呢?来看看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班级感恩教育随笔,希望你喜欢。

班级感恩教育随笔篇一

本人做班主任已五年,从刚开始的茫然不知所措到现在渐渐进入角色,我常常在反思。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唤醒学生心灵的智者。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学会用温柔而灵巧的“教育之手”,去触摸孩子稚嫩的心灵,去唤醒埋藏在他们心底的良知和潜能,促进其自主地成长和发展。

唤醒,是生命与生命的交融,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教师需要唤醒学生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使他们懂得在创造生活的过程中,享受幸福的人生。一直很欣赏亚米契斯的作品《爱的教育》,翻译者夏丐尊先生曾经说过:“书中叙述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体会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动了流泪。”确实,书中所饱含的教益、慰藉和激荡的情愫让人深深感动。对于自己的学生,我想也应该用爱去打开他们的心灵,教他们感受爱、学会爱。

感恩是生活中最大的智慧。时常拥有感恩之情,便会时刻拥有感恩之心,人生便会充满智慧与幸福。可是看看现在的孩子,很多都像是患了爱的麻痹症,不懂得感恩。例如,孩子上学忘带东西,家长送来时,有一些孩子居然连说声“谢谢”都不会,甚至还抱怨送来不及时。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也让我惊异于孩子们对爱的匮乏和感悟了。当我们认为为孩子做一些小事好像理所当然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我们的教育似乎失落了什么。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对爱的感受近乎麻木呢?

1.父母对子女教育缺乏正确科学的理解

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重物质满足,轻道德教育;更有许多父母认为分数决定一切。一说到培养孩子成才,就联系到智力开发,一讲到家庭教育,就死盯住孩子的学习。这样一来,许多孩子思想品德的引导和教育就被忽略了,导致孩子没有感恩意识,根本不理解父母的真心付出和良苦用心,反而认为父母的任何作为都是理所当然的而坦然受之。这样就不难理解出现类似“留学生刺伤母亲”的事件了。

2.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社会上一些恶劣的风气不断蔓延,对人格和观念都没有定型的儿童造成严重影响。一些忘恩负义、不讲诚信的新闻、事件屡屡发生,加上一些影视传媒在宣传导向上的偏斜,都在混淆着儿童的视听,造成儿童的盲目模仿,价值观倾斜,道德失范,这些都是儿童不懂感恩的重要外部原因。孩子们置身于这种社会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他们不懂得要去感激父母、感激师长、感激社会,也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对父母、对师长、对社会的感激之情。

3.学校教育缺乏正确的引导

在学校教育方面,长期以来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考试成绩为考核导向,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忽视了人格教育。而缺乏对孩子人格的正确引导教育结果是使孩子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他们的心里,考得好分数考个好大学才是自己唯一的追求,而自己所得到的来自父母、师长、同学、朋友的关爱似乎是一种应该。

殊不知,爱是需要回应和反馈的。那么,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学会以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生活呢?

班级感恩教育随笔篇二

本周有两堂大课,中二年级家长会,城区初中毕业生体育会考。

在此背景下,汽车电子55班的班会课主题是“学会感恩”就顺理成章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上课之前,看到前面摆放了好多饮料,就问是干嘛用的。他们告诉我是课堂提问环节的奖品,一个同学很笃定的跟我说,这些奖品他们全都要拿下,因为“我们的班会课几好的,不信你看咯”。确实很好,然后我向在场所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感恩本是人之常情,为何还要“学会”?

这至少说明,1.我们都太自我,不学就可能不会感恩。2.感恩在心里,学会感恩就是要见之于行动。

感恩教育实质上是伦理教育,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规范调整我和他人的关系。

教务处继续关注五一节前把我们一个老师气哭了的那个班级,周一就通知我们去该班听课。我上到四楼挨个教室找过去,一间教室里后面墙上涂鸦的黑板引起了我的注意,特别是醒目的“韵狗真棒”四个字。我笑着问谁是“韵狗”?他们指给我看。我问他被人骂有何意见?他笑答尚未看见。我又问大家:这样恶搞一下同学就开心吗?答说是的。我继续问:如果他不高兴怎么办?或答:我们都玩得起,玩不起的就没人搞他了。

男生的成长过程中,说脏话几乎是必然的一环。怎么介入才是有效的教育呢?

最后,我问今天谁值日?值日生心领神会的把黑板擦干净了。我则想到了梁小斌的诗《雪白的墙》。

这样日有所思的去到听课的班级,是谢老师的数学课,也许是因为男老师上课,也许是因为我们来听课,课堂秩序显然比我们上次来好多了。可是教学效果难尽人意,虽然老师非常耐心,但多数同学显然不懂。文化课怎么开,一直是职业学校很纠结的问题。不开的坏处众所周知,而开的难度几人曾破?

课后,谢老师告诉我们:1.今天可能是有人听课,同学们比较沉闷。平常不管对错,回答问题、上台演示都很踊跃。2.同样原因,今天课堂玩手机的比平时少多了。3.数学基础太薄弱,能够及格的只有极个别。

这样的孩子,有一个共性:进教室就蔫,出教室马上雄起。次日,在“鼠标事件”那个班级,《单片机原理》李老师的讲授一如既往的明白流畅,见有听课老师在场,同学们也很尽力,支着身子避免瞌睡。然而,久而久之,终于有人支撑不住,脑袋耷拉下去了。

这个班的许多男生都很活跃,去年“新起航”毕业晚会的舞台灯光就是他们安装的,非常能干能坚持,与教室里的他们判若两人。昨天,刘丹丹老师看了我发到朋友圈的“从义务劳动收获快乐”照片,对其中的男生评论说:**同学真会搞,除了不读书,其它样样好!

这是我们不少同学的真实状况。不能改变他们,就必须改变课堂。我们能做到吗?

我在何家娥老师的语文公开课上,看到了这种改变。公开课讲《雷雨》,勇气可嘉。何老师两点大赞:1.把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自己甘当园丁不争春光。2.突出文本,全部分析都建立在学生亲近文本的基础上。大段并且是多角的戏剧对白由学生分角色诵读,体现了老师对自己学生的充分信任,而一切信任都是值得的!

课文选取的,是堪称《雷雨》戏眼的一段,周朴园与鲁侍萍重逢。这场戏的对白,心理动作感极强,情绪很复杂,以16、7岁的阅历,要领悟把握并且通过语音表现出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何老师依然坚持这样做了,做得好!班上唯一的男生和他挑选的女生,随着戏文的深入,也渐入佳境。敢于信任,必有回报。

重逢相认之后,周朴园提出拿5000块钱予以补偿,侍萍义正辞严的拒绝了。“如何理解侍萍拒收周朴园的钱?”成为理解和把握全剧的关键点。回答问题的同学都表示赞同侍萍的立场,因为这几十年的帐不是钱算得清的。对此,何老师说感到很欣慰。那么,怎么样才能算得清?20年前,我的课堂上,一个女生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先把钱收下,然后继续算账不行吗?

课后我谈了自己的看法。重点已经不再拘泥于语文,而是女孩儿如何自处然后与他人相处。

我认为,尤其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语文就是生活本身。其它学科也不存在所谓学科本位,主动融入教学对象的专业直至生活,比固守其实并不存在的学科本位,要有意义得多。基于这种认识,我只提了一条建议:同学们应该体现自己的专业特色,结合剧情和人物性格,给这场戏的剧中人画出舞美服装草图。然后再跟《雷雨》的各种版本的剧照比较一下,谁的着装更贴切。

语文课的意义,远比字词句篇章结构重要得多。比如课中孩子们诵读对白,就是一门与其人生质量有重要关联的技能——口语表达。当天夜里,忽然想起李宗盛自唱《山丘》,就是一个好样板。http://url.cn/FUhUpf 《山丘》,和《凡人歌》一样,是不可唱的,除了李宗盛自己。吟唱似的念白,是汉语传统最玄妙有趣的部分,却几近失传,作为一个语文老师,羞愧难当。白天听同学们诵《雷雨》,夜里听李宗盛,颇有心得。大家来听听,想想,试试。

从这个意义上说,把周三的家长会看做一堂语文课也无不可。

这次家长会多了一个项目:家长座谈会。单就口头表达效果来看,不如此前举行的两次主题相同的学生座谈会。我们做老师的,恨铁不成钢惯了,不太容易看见自己学生的进步。特别是站在学科的角度,孩子们一辈子都无法达到我们的水平,就更难乐见其成了。

在场家长依次发言,平淡无奇,波澜不惊。不料最后一个来自电商20班的家长给了我们一个大惊喜,他讲话之前先起身向我们鞠了一大躬,说要感谢学校和老师栽培。我当然受宠若惊了,主要功劳都是班主任林志芳老师的。他说两年来我到学校来不下百次,我知道学校和老师为孩子们做过什么。毫不夸张的说,班主任老师比妈妈还做得好。建议加强学生自治,建议成立学生募捐组织,让富裕家庭有机会帮助贫困学生。我愿意出资组织学生去曾国藩故居接受传统教育。

这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家长,也是在感恩。感恩,其最大的价值,恐怕就在于,有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谅,和睦相处。

因此,作为老师,我也要对学生常怀感恩之心。这绝非客套话。体育会考的第二天就碰上了大雨,考试却没有完全停止,而是雨来我走,雨走我来。我看到我们的志愿者同学们,快乐的忙碌着,其中还有那个被刘丹丹叹为“除了不读书样样好”的男生。不仅如此,紧张工作之余,他们还在自己的空间里发励志“说说”,真的让我很感动,他们真的值得我感恩。

我们听课的班级里,都有去做志愿者的同学,他们的功课难免要受影响,但在更大的课堂里,他们又会有更大的收获。

有些孩子,宁愿冒雨去做志愿者,也不愿在教室里上课,我们这些老师心里面难免会有些不好受。其实这样的时刻,我们不妨学会看到另一面:他们乐于服务人,这是多么难得的品质,我们教育他们,不就是为了他们养成这样的品质,创造美好的人生吗?

所以,我们不如跟孩子们一道,学会感恩吧。

明天(5.11)是母亲节。在我所看到的孩子们的个人空间里,各种贴心话动心图已经络绎不绝了,他们一直在学习感恩。

哪怕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仇恨,我们依然会感恩母亲。哪怕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抛下了我,母亲依然会守在身边。让我们用母亲的眼光和胸怀看待这个世界:我生养了你,你就是我的永远!

让我们感恩。

班级感恩教育随笔篇三

当一曲《感恩的心》唱遍大江南北,唱响神州大地时,诗一般的语言,画一般的旋律,不知拨动了多少人灵魂深处那根善良的心弦,感化了多少颗寂寞冷酷的心,然而,当今学生感恩孝道意识缺乏,近年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领航者,担负着全面提高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重任,因而,在班级管理中处处渗透感恩与孝道教育是为人师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感恩是道德良性互动的润滑剂,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慧和方便的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春秋的《诗经》中有“投桃报李”之说,文人墨客也曾留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还有“知恩不报非君子”,“吃水不忘挖井人”等经典辞句,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对感恩孝道的认同和崇尚。

然而,当今社会,由于父母对子女的过度溺爱,由于学校教育中德育的残缺,由于网络文化的侵蚀,培养了不少任性、自以为是、娇气的“公主,少爷”,他们缺乏责任感,更不懂感恩与孝道。在物质享受上,他们追求高消费,喜欢吃零食、爱攀比,图享受,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在人际关系中,他们以“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在精神追求上,他们迷恋电视、上网聊天、交友,缺乏正义、良知、敬业精神等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他们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阳光、雨露,却肆意破坏着朝夕相处的环境。

我认为,要在班级管理中开展感恩孝道教育,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感恩孝道意识,其次还需告知如何去做。让学生明确想要回报首先你得付出,知道怎样付出。这就需要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感恩,需要教育的导引和环境的影响,需要时时渗透,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也常以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和重点,引导学生思索爱、寻找爱、回报爱,逐步培养学生感恩孝道意识,促进了学生道德发展,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一、认知层面——培养意识。

现在的学生,大都娇生惯养,父母长辈、老师、社会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在他们眼中都成了理所当然。在每周班会课上,我会通过召开感恩孝道教育主题班会,播放相关教育影片、讲名人故事、学唱感恩歌等,将感恩孝道的思想植入学生的心灵。教育学生懂得只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在我们周围就会有很多值得感恩的事。大家一起阅读背诵感恩诗歌“感激生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感激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感激帮助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度过难关。感激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温暖。感激鼓励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力量。感激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开化你的蒙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孝道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了学生主观意识,积极营造出班级感恩孝道文化气息,有利于学生的和睦相处,更有利于班集体的互助团结!

二、 实践层面——践行感恩。学生只有将道德原则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成为自己的原则,越来越少的依赖成人给与他们的道德引导。反复讲道德行为付诸实施,德育目标才会实现, 结合学校开展的感恩孝道教育,在班级中又开展了一系列的感恩活动。1、平时以感恩为主题制作手抄报、黑板报。2、向帮助过自己的人讲感谢的话或写感谢信。3、在节日期间,给父母、老师、同学,朋友或有过帮助的人发送祝福短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4、碰到老师大声说声老师好!5、开展“弯腰”活动6、布置亲情作业。

我们应教育学生学会以实际行动感恩,不辜负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在应该表达感激之情的时候真诚地说声“谢谢”,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要做到感恩孝道,不一定非得是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要更多的是要时时心存感激,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比如过生日时,切蛋糕吹蜡烛收礼物,想想谁赋予了生命;教师节到了,想想老师对自己的付出,能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在学生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孝道的思想,感恩于赋予自己生命的父母,感恩于给自己知识的老师,感恩于帮助、关心和爱护自己的那些人,感恩于祖国,感恩于大自然……就在学生的心灵中播种了爱心和希望,消融了许多的不满与不幸。再把这种感恩之心付诸于行动,并长期地坚持下去,我们就收获了学生高尚的品格,实现了我们的育人目的。

班级感恩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1.感恩教育精选随笔

2.感恩教育随笔

3.班级工作随笔

4.班级工作随笔(2)

5.班主任班级工作随笔

6.关于感恩学校的散文

7.学生班级随笔

8.感恩随笔

9.爱的主题教育随笔

10.有关感恩的随笔

班级感恩教育随笔,感恩教育随笔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