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7-01-03 10:17

钢琴教育,作为一种高雅艺术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钢琴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钢琴教育论文范文一:钢琴教育的学科建设思路

【摘要】近来年,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来源于欧洲的经典乐器——钢琴迅速进入了大家的视线,并在国内迅速发展。但目前国内钢琴教育的学科建设略显薄弱,本文对钢琴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以及主要内容进行阐述,以促进钢琴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钢琴教育;学科建设;重要性;主要内容

一、钢琴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一)钢琴教育学科的建设,有助于钢琴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善性,有利于受教育者更好地驾驭钢琴。由于钢琴教育学科的建设讲求系统性,所以一旦钢琴教育学科系统完善后,受教育者不再是浅尝辄止,不仅积极学习钢琴教学内容,更把一部分精力放在钢琴的整体构造和发声原理的研究上,由“艺术生”转换为“机械师”,这一角色的转变,一方面有利于钢琴演奏者演奏出更为和谐优美的乐曲,使演奏更具张力[1];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学科间的交叉和互补,丰富知识内容。比如,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踏板的重要性尤为显著,控制不好踏板,一切的演奏将略显生硬和突兀,在钢琴教学中,如果能够系统引入踏板的机械构造和发音原理的教学,钢琴教学者稍微再加入踏板的技巧,这时,受教育者将会轻松掌握技巧并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

(二)钢琴教育学科的建设,有助于钢琴教学目标的明确完成。目前,大部分的钢琴教育学科建设参差不齐,在钢琴教学目标的制定上,现实钢琴教学情况与目标定位严重脱节,钢琴教学目标不明确。另外,很多钢琴教学者的能力高低不一,对受教育者的目标定位没有统一的标准。钢琴教育学科的建设,一方面有助于钢琴教学目标的完善,利于受教育者对教学目标的完成;另一方面,钢琴教育学科的建设,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对钢琴教学工作者提出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要求,促进钢琴教学工作者授课能力的提高。

(三)钢琴教育学科的建设,有助于对钢琴演奏作品的系统把握和钢琴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钢琴自18世纪发展起来之后,已有近300年的历史,这期间各个时期也有各自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2],为了在演奏风格上更好地体现原创作者的神韵,需要用原有的琴弦或风格相近的琴弦进行原作品的再现,例如对海顿、巴赫、莫扎特等钢琴作品的演奏,有助于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钢琴作品的系统把握,这也归功于钢琴教育学科的系统建设。另外,随着钢琴教育学科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钢琴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更好地指导钢琴教学实践,促进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钢琴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钢琴课程内容的建设。钢琴教学学科的课程内容包括三个方面[3]:第一是欣赏作品内容,第二是技巧方面的内容,第三是知识方面的内容。在欣赏作品内容方面,要依据系统性,选择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钢琴作品作为欣赏内容,让受教育者在思维方面得到启发,明白古典美与艺术美的差别,提高受教育者的欣赏鉴别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渐把不同风格的钢琴作品系统归类,针对不同风格,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在技巧方面,不同的作品在不同的时期艺术特点迥然不同,例如肖邦、莫扎特、巴赫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差别较大,在实际演奏中也有较大不同,在技巧内容方面的建设,要结合丰富的文化作为背景材料,充分利用技巧内容去体验经典作品。在知识内容方面,要体现理论思考的高度,强调艺术理论知识和技法理论知识。

(二)钢琴教学思路的建设[4]。钢琴教育学科在以人为本教育模式下,要体现出系统的思路。思路决定出路,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果没有好的钢琴教学思路方面的建设,一切都将成为空谈,未来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将岌岌可危。钢琴教学思路的建设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内容:第一,钢琴教学思路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钢琴教育发展实际,进行思路方面的规划;第二,钢琴教学思路要体现前瞻性。第三,钢琴教学思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钢琴教学的大众普及化,才能真正体现钢琴对人最本质的功能。

三、结语

未来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钢琴学科的建设。在钢琴教育学科的建设过程中,不能忽略教育的本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钢琴受教育者能力和素质的整体提高。另外,钢琴教学学科的系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规划并重视钢琴理论水平方面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牟媛.中国的钢琴教育历程探究[J].艺术探索,2008,(03):71-72.

[2]卫昕,刘宇红.浅谈国内外钢琴教育[J].大众文艺,2011,(15):228-229.

[3]周锦利.钢琴教育的学科建设初探[J].艺圃(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4,(01):26-30.

[4]李浪.近代以来钢琴教育在中国的萌芽与发展[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338-339.

钢琴教育论文范文二: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策略

在高校钢琴教育中,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掌握钢琴基础知识和弹奏技巧,而且需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从钢琴教育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真正从心底热爱钢琴,乐于学习钢琴。因此,探讨高校钢琴教育,汇总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对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行系统性教学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可以自由地分享学习钢琴的心得体会,全身心地沉浸在钢琴创造的音乐海洋中,感受到学习钢琴带来的愉悦感、成就感和满足感。例如,钢琴教师可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举办钢琴音乐会和戏剧表演等,让学生准备钢琴弹奏节目,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在钢琴教学中,每个学生在音乐素养、理解水平和钢琴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直接影响着钢琴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课程和教学方式。所以,钢琴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多与学生沟通,对学生实际情况有清楚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教学大纲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既有利于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进行钢琴理论知识的讲解,就无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钢琴的魅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无从谈起。因此,高校钢琴教师需要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钢琴教师可以结合音乐创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从音乐类型、风格和体裁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音乐的内涵和形式逻辑,让学生不再感觉钢琴教学的枯燥单调,乐意学习钢琴,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在利用钢琴教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时,教师需要注意发挥音乐欣赏的作用与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加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识,让学生可以全方位地去欣赏音乐。钢琴教师需要言传身教,使学生体会到音乐感知的过程,如可与学生交流对音乐作品的感悟,鼓励学生多参加音乐活动,给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钢琴教育的实践性较强,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锻炼和展示的机会,通过演奏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师可在理论知识讲解结束后进行示范演奏,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演奏中的盲点与误区,又有利于纠正学生演奏时的不足之处,为提高学生独立演奏的水平创造有利条件。又如,教师可让学生配合演奏,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演奏时的心理体验,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指导学生进行演奏时,教师既要让学生熟悉演奏曲目和作品结构,又要让学生准确把握作品中的情感倾向,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个人情感融入到演奏中,努力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打动听众。钢琴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摆脱对音乐作品的简单复制弹奏,使其形成独特的个人弹奏风格,真正实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

四、注重手指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即兴演奏能力

手指能力主要指学生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每个手指的独立活动能力,以及手指的力量和灵活性,对学生弹奏音符的流畅度、均匀度与清晰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钢琴教师需要注重学生手指能力的训练,如让学生练习滚硬币,增强手指的灵活性;将力量集中于指尖,按压桌面或者墙壁,增强手指力量;将食指与中指、无名指与小拇指用橡皮筋绑起来,只在练琴时解开,增强手指的独立性等。通过这些训练途径,让学生手指在弹奏钢琴曲目时做到得心应手。高校钢琴教师还需要提高学生即兴演奏的能力,让学生把握好情绪、速度与效果在钢琴即兴演奏过程中相互结合的重要性。情绪主要指学生在即兴演奏过程中情感需要贯穿于整个曲目,将个人情感与作品情感倾向充分融为一体;速度主要指学生的反应要准确迅速,练习时间掌控得当,把握好即兴演奏的节奏;效果则指即兴演奏想要达到的水平,既要求学生即兴演奏时情绪饱满,又要求学生体现出自己的风格与演奏水平。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和声基础与乐理基础,才可将这三点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合格的演奏者。总之,高校钢琴教育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陶冶学生情操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演奏技巧、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钢琴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钢琴教育类论文

2.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论文

3.浅析在钢琴演奏中音乐与技术的结合论文

4.浅谈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演奏者的乐感论文

5.钢琴教学中手小学生手指素质的锻炼探讨论文

6.对巴赫钢琴复调作品教学的思考论文

钢琴教育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