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南海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发布时间:2017-06-18 20:34

从古至今,南海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也最早并长期持续地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是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的,国际社会也予以长期的承认。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南海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南海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一

《浅析“南海问题”的成因》

摘要:“南海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过定义,但都很难全面地反映“南海问题”应有的内涵。只有从“原发性”和“诱发性”两个因素深入分析南海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才能很好地破解“南海问题”,这是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

关键词:“南海问题”;“原发性”;“诱发性”

中图分类号:D8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023-02

随着南海局势的不断升温,“南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学术界对于“南海问题”的成因也已达成某些共识,比如利益说、主权说、地区话语权争夺说等。但是,关于“南海问题”却没有形成一个明白的、清晰的共识性的定义。本文力图在厘清“南海问题”的基本内涵的前提下,对“南海问题”深层原因做出分析。

一、“南海问题”的定义及内涵

所谓“南海问题”,是指由于南海周边国家围绕中国南海海域的领土、资源、海域划界、海上航行等方面的利益进行争夺而产生的问题(“原发性”),以及由于美国、日本、印度等域外大国带着各自不同的战略目的介入这一问题而导致的一系列新的问题(“诱发性”),而“南海问题”是这两类问题的“和”。“南海问题”涉及的面较广,在现有的研究中,一部分学者关注的是“南海问题”的第一层面(“原发性”层面),即围绕南海周边国家的主权争端、海域划界、资源争夺等进行研究;另一部分学者则主要从“南海问题”的第二层面进行研究(“诱发性”层面),即从美国、日本、印度等国介入南海战略层面进行研究。对于这些学者来说,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大国关系,“南海问题”也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大国之间的问题。而笔者认为,“南海问题”不仅关乎大国因素,同时也有不可忽视的南海周边国家因素,这个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但它首先是一个地区性的问题。要想真正厘清“南海问题”的成因,就必须全面的把握“南海问题”,分别从“南海问题”的两个不同层次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索。

二、“南海问题”的成因

“原发性”的“南海问题”是指由于南海地理位置、资源情况、周边国家的性质及结构而必然产生的问题。这类问题具有原发的特点,并不是人为的诱导。“诱发性”的“南海问题”是相对于“原发性”而言的,它不是原发的,是部分国家为其某种目的,而对“原发性”的问题进行诱导性的安排,从而产生一系列新的、复杂的问题。从这两个层次入手,本文将“南海问题”的成因分为“原发性”成因和“诱发性”成因。

(一)南海问题的“原发性”成因

“南海问题”产生的“原发性”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来自于南海周边国家,尤其是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另一方面的原因来源于中国。

1.南海周边国家的原因

南海周边国家导致“南海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逐利,按照现实主义的观点,国家是自私的,也是逐利的。南海“有利可图”的现实不可避免地让南海产生“问题”。南海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多种矿物质。据探测,南海海域储藏油气量230—300亿吨,占全球储量的12%,约占中国石油资源总量的1/3,是世界“四大海底储油区之一”,有“第二个波斯湾”的美誉。其中,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盆地的油气储藏量约200亿吨。据科学家估计,南海海底的可燃冰储量相当于中国石油总量的一半。巨大的物质利益驱使部分国家铤而走险,将国际正义和道义抛在一边,“先下手为强”,纷纷掠夺南海资源,并与外国石油公司勾结,在南海开采石油。近三十年来,马来西亚、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五个国家与西方二百多家石油公司合作,在南海海域合作,钻探油井约1380口,年产石油量达5000万吨,相当于大庆油田最大的年开采量。当然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南海问题产生的原因是领土主权争端,而笔者不这样认为,笔者认为领土主权争端只是南海周边国家为了逐利而采取的手段,因为没有主权就没有资源开采权,没有主权,就没有海域划界权。在侵占中国领土方面,越南在1975年4月解放西贡,并占领原西贡政权侵占的中国南沙6个岛屿,同年5月,越南刊登全国地图,把南沙群岛改名为“长沙群岛”,划入其版图。从1975年至1998年,23年的时间里,越南共侵占我国南沙岛礁29个。菲律宾在1970年至1980期间,采取军事行动,先后侵占了中国南沙群岛8个岛礁。马来西亚于1978年开始,在我国南沙群岛南端的一些岛礁上树立“主权碑”,并把南沙27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划入其新版地图。

2.中国方面的原因

南海自古以来就中国的,中国对南海拥有历史主权的理由充分、证据确凿。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的南海成为列国争夺的焦点呢?分析下来中国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中华民族具有传统的大陆性。中国强大的时候,要么闭关锁国,高傲自大,要么是在南海进行宣威,并不想走出南海像其他西方列强一样殖民其他国家,长期以来中国对海洋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并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传统的陆地国家。二是中国综合国力的起伏。尤其海上力量的起伏也是导致南海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自中日甲午海战过后,中国海上力量开始一蹶不振,其他殖民国家开始纷纷乘隙而入,导致中国南海许多岛礁被他国占领,比如现在中国与越南有争议就一部分属于越南从西贡政权继承的。而今天中国发展了,变得强大了,肯定不能让这种耻辱继续下去。清华大学阎学通先生对日本将钓鱼岛问题国有化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大意是强盗霸占民宅居住了几十年,由于害怕房主强大后来追讨房屋,干脆先向房主索要房产证。这一比喻也基本适用于南海问题。如果中国从强大开始就不再衰弱,这个问题就不会出现,同样,如果中国从衰落开始就一直衰落,不再强大,南海各国也不用这么耗费心机,因此,可以说南海问题成因中,中国国力的强盛与否占有很大的比重。

(二)南海问题的“诱发性”成因

“南海问题”产生的“诱发性”主要来自于域外大国,主要是美国、日本和印度。美国、日本、印度等域外大国诱导“原发性”的“南海问题”产生新问题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中国的战略牵制和战略围堵,另一个方面是逐利。 1.美国关于南海问题的“诱发性”成因的因素

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围堵和战略牵制主要是面对中国的迅速崛起,为了保障自己世界霸主地位的战略。作为现有国际体系的最大受益国,美国不可能将此等殊荣拱手相让,肯定会对中国百般阻挡,四面挖坑,处处埋雷。当然对于美国来说,南海就是一个绝佳的场所,让南海产生“问题”,就成为美国诡计的诞生地。因此,“南海问题”变得如此这般复杂,可以说很大的原因是美国的战略诱导和牵引。在南海,美国一个方面是发展美国与菲律宾的盟友关系,将菲律宾打造成南海地区的“雷区”和其围堵中国的前哨阵地,美国预计在菲律宾部署4000~4500人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并帮菲律宾升级更新现代武器系统,于2010年3月,美国赠送6艘配置重机枪的美军舰艇给菲律宾海军,2010年,美国将菲律宾正式纳入其“全球合作伙伴计划”,承诺向菲律宾提供军事安全保障和军备支持。另一方面美国不断加强与东南亚国家之间在军事互访、武器销售、军事培训、后勤支援等方面的合作。美国在南海逐利主要体现在对战略通道的控制上。南海早就被称为“亚洲地中海”,处于菲律宾苏比克湾和越南金兰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交通要道,是东亚通往中东、南亚、欧洲、非洲、必经的国际航道。通过南沙海域的船舶总吨数相当于世界船舶总吨数的一半,占世界石油运输量的一半,其通航量是巴拿马运河的3倍、苏伊士运河的2倍。当今世界,有95%的国际贸易通过海上运输,海上通道安全也就等于大国的生命线安全。目前,中国有39条航线通向国外,其中21条经过南沙群岛海域,全国对外贸易总量的60%经过南沙群岛。因此,对于美国来说,确保该通道畅通或者控制该通道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利益。

2.日本关于南海问题的“诱发性”的因素

日本对南海问题的影响,在域外国家中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日本积极展开穿梭外交,挑拨越南、菲律宾等国,插手南沙争端,达到使“南海问题”久拖不决的目的,在牵制中国崛起的同时扩大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争夺东南亚地区话语权。同时,日本诱导“南海问题”朝国际化方向发展,也有为其在钓鱼岛问题上争取主动的战略考虑。

3.印度关于南海问题的“诱发性”的因素

印度搅局南海和诱导“南海问题”的战略目的主要是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复杂化,极大地消耗中国的力量,为其在中印边境谈判以及“克什米尔问题”等方面争取主动权。印度逐利方面主要是近年来,印度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从南海获得石油和天然气的利益驱动就成印度诱导“原发性”的“南海问题”产生裂变的主要原因。

三、结语

“南海问题”从其“原发性”的角度看本身是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其成因也相对简单,主要是南海周边国家受物质利益的驱动,进而对中国领土提出主权要求以及中国为维护领土完整而与相关国家之间进行博弈,从而导致的“南海问题”。从其“诱发性”的角度出发,南海问题就变得相对复杂,而其成因也是相互交织。有美国、日本、印度等国的战略目的驱动,也有这些国家为谋求物质利益的利益驱动。看清楚“南海问题”的成因,针对“南海问题”产生的不同原因,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有可能有效地解决“南海问题”。“南海问题”是中国崛起和中国发展的绊脚石,是美国等体系大国围堵中国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同时,有效合理地破解“南海问题”对于培养中国的领导能力、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的能力都大有帮助,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剑锋.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及我国面临的挑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3).

[2]越南、菲律宾等国抢采南海油气资源[J].国土资源,2012,(7).

[3]金永明.论南海问题法律争议与解决步骤[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2,(1).

[4]娄亚萍.南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J].云南社会科学,2012,(4).

有关南海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二

《中越南海争端问题浅析》

摘要:南海因其占据了重要的地理位置,具有的战略和经济意义是举足轻重的。因此南海诸岛以及海域逐步受到周边区域内外诸国的“关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海被邻国抢占瓜分,造成南海局势混乱,周边各国因此产生了南海问题,其中尤以中国和越南之间的南海争端为重。中国应对南海争端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坚持和平共处原则;明确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关键词:越南;南海争端;因素;中国应该采取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D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3-0019-02

从各种大量的历史史料记载以及丰富的证据中,我们不难知道南沙群岛是由中国最早发现及命名的,周边海域也是由中国开发和治理的。南海,也称作南中国海,是世界第三大海。早在西汉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在南海航行,发现了今天的南沙群岛。三国时期,万震所著的《南洲异物志》和康泰所著的《扶南传》,都有关于南沙群岛地貌的记载。唐代后,中国人越来越多地到达南海海域从事捕捞,自此至清代,中国历代政府都有对南沙群岛进行管辖。在此数百年中,南海周边国家不具备远航能力,所以谈不上对南沙群岛的发现以及主权的拥有。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人和法国人曾经到过南海诸岛进行殖民活动,中国政府曾经提出过交涉。后于1947年委派肖次尹和麦瑜二人为西沙和南沙群岛的专员,前往二岛接管,并树立了主权碑。1947年,中国内政部重新命名南海诸岛,并且将南海归入广东省管辖范围。不难看出这种行为实质上是在对南海行使主权的表现,根据史料,在当时南海周边各国并未提出任何异议。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郑重宣布拥有南海诸岛主权。1951年8月15日。冷战需要,为扩大中国和台湾的分裂以及防止中国大陆得利,美国草拟制定的《旧金山合约》只是确定了日本对南海诸岛权利的放弃,但是并没有确定其归属权。所以这也是导致了后来南海问题里中国处于被动的一个隐患。

一、越南介入南海争端的历史回溯

冷战结束后,越南认为国家安全面临两方面的威胁:一是各种敌对势力继续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二是在海上、岛屿以及周边界地区的形势变得复杂有引发局部武装冲突的危险;再次,随着越南的飞速发展,其民族主义和图谋东南亚小霸权的野心在慢慢膨胀。再者,相对于邻国中国在经济以及军事上的崛起,一直在模仿中国发展路线的越南,相比较下由于经济的困难,军事的落后而使得民族自卑心理屡次在作祟。这些原因导致了越南对于南海问题上的出尔反尔,屡次侵犯我国领海。为确立在南海的既得利益和建立全民国防系统,越南先后加强了沿海防御,确保对北部湾、南海和泰国湾的控制。此外,战略部署也变为南北兼顾,陆海并重,重点防御北部、西南部和中南沿海方向。

二、越南介入南海争端的战略手段

1.制定海洋法律体系

20世纪70年代后期,越南国会先后通过《关于越南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声明》等法律来确定对南沙群岛等地拥有主权的“法理性”和“正当性”,以这种法律的依据来保护其对海洋经济的发展,以便最大程度地获取南海的利益。

2.加大海上军事力量

扩充军备,快速发展越南海上军事实力,先后在南海诸岛建立防务,武装夺取南海诸岛。

3.越南政府鼓励移民投资到南海诸岛

越南政府提倡让大量的渔民到南沙、西沙群岛上定居,并将此二岛划分至越南管辖区下,建立居住区等各种民用设施,地方政府并对在南海海域从事捕捞的渔民出台各项优惠政策。

4.利用外交政治手段和国内舆论攻势推动南海问题的升级

为了能长期占有南海诸岛所获得的利益,在外交上,越南主要围绕两个方面来进行:积极发展和东盟国家关系;把一些区域外的大国引进南海地区。如美国、日本和印度等。以此来使南海争端国际化,牵制住中国。

三、越南介入南海争端的原因

其一,南海占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具有战略和经济上的双层意义。南海作为欧亚海上交通的重要枢纽,对我国经济及政治影响重大。同时,南海也是周边大国重要的贸易与能源通道,对于有效控制南沙及其相关海域至关重要,成为直接威胁外来势力的一柄利刃。

其二,南海具有丰富的石油及可燃冰资源。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南海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越南在南海海域开发的三个油田,白虎、青龙和大熊油田,这也使越南从以前的石油进口国跃升为石油出口国,加速了越南经济的发展。

四、越南介入南海争端的消极影响

当前世界性的争夺已不仅仅局限于地域权益的争夺,已经由陆地转移至海洋和天空的争夺,由争夺军事目标转变为更多地争夺经济利益目标,由争夺军事战略海区转变为重点争夺海洋资源丰富的海区和岛礁。南海问题实质就是海洋权益的争夺,南海问题是否成功解决将直接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问题以及国土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

1.不利于中国东盟摆脱安全困境,以及南海争端解决机制的制定

首先,由于现如今世界缺乏一个很好的对话协商机制,导致各国对于各自的意图捉摸不清楚,而妄加揣测,使各国间不信任感加强。越南的加大近海防御,想要绝对控制南海诸岛礁,导致周边各国闻风而动加强海上军备。这样就使得南海问题更加棘手,南海各争端国不信任感增强,导致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东盟国家陷入安全困境。

其次,南海各国纷纷加快占领海洋资源和南海诸岛礁的行动,导致各种争端层出不穷,难以应付。随着南海局势的越来越复杂化,使得中国东盟摆脱安全困境和南海争端机制的制定越来越不利。

2.不利于中国主权完整和领土安全

越南介入南海问题以来,种种行径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完整:经济方面,占领岛屿、岛礁,私自开采石油,驱赶合法作业的中国渔民,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政治方面,越南介入南海问题,影响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友好关系。南海是中国经济以及领土安全的一道天然屏障和通道。南海问题也导致了中国在国防安全上受到影响。越南的大肆介入南海问题,会在各种程度上导致东盟各国对中国政策产生猜疑与误解。

3.不利于南海周边国家的自身发展,以及整个区域的稳定

南海区域各国本来在经济、军事、科技力量、历史文化上就差异悬殊,越南对南海问题的介入无法独当一面,为巩固一己私利,导致了美国等非南海周边国家的介入,使得本来复杂的南海局势更加扑朔迷离。这样就导致南海周边各国自身的发展以及在军事上的安全问题更加复杂,难以控制。

五、中国应对南海争端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1.坚持和平共处的原则,开展积极友好的外交

目前,南沙群岛的大部分被别国侵占,其丰富的资源被掠夺性开采,各争端国不断侵犯中国的合法权益。中国政府应认识到,这是周边争端国家海域划界之争,更是一种国际政治与军事力量的较量。这是法律问题,更是具有经济意义和地区安全性的问题。面对当前日益复杂的南海争端局势,中国要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对于东盟各国,应开展友好、健康、稳定的外交,坚持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争议,坚持反对外部势力的武力干预。使周边各国认识到中国在减少危机中所起的良好作用,真诚愿意与中国搞好双边关系。

2.继续宣扬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海域拥有无可争议主权的历史与法理依据

为防止其他争议国家在联合国或国际法庭采取行动,中国政府应提前组织力量,做好充分的法理准备,为开展有理有据的法理对抗打下基础。另外,坚持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一贯主张和立场。按照《联合国宪章》第2条和第51条的规定行使权利,为维护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尽可能采取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但是也要申明一旦受到武力攻击时,绝不放弃行使自卫的权利。

3.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早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解决原则。而在1997年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再次重申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因此,我们要加强捍卫海洋国土的意识,坚定“主权属我”的原则。同时也要坚持运用灵活多变的外交方针,与其他争端国家进行协商沟通,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为指导,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4.坚持主权属我原则,坚持中国对南海诸岛以及附近海域无可争辩的主权

美国夏威夷东西方研究中心研究员曾经说过:“南海的争议主要不在石油,而是群岛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在那里的主权声称。共同开发可能是建立信任的有效措施,它可以使该地区非军事化。但是,这些声称者是国家,而不是石油公司,国家必须做长期和多方面的考虑,特别是涉及领土问题时。因此,声称国能否因分享到石油而轻易放弃争议值得怀疑。”所以,共同开发只是临时措施,南海争端的解决最终还是必须通过划界谈判。坚持中国对南海诸岛无可争辩的主权,是我们同周边国家进行平等协商的基础所在。另外从长远利益考虑,我国应该在积极促进共同开发的同时,也要抓紧对南海的地质状况等方面进行详细调查、收集、整理有关各项档案资料,特别是对南海断续疆域线的法律地位研究等等,为今后的划界谈判做好充分准备。

六、结语

南海因其占据重要的地理位置,具有的战略和经济意义是举足轻重的。南海诸岛及海域也正逐步受到周边区域内外诸国的“关注”。不难看出,越南作为南海问题事件的当事国,对于南海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影响。除了了解越南介入南海争端的历史、战略及其原因,还需要对越南进行长远深刻地分析,以及对于各项国际相关法令的深入研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致力于和平解决南海争端。

参考文献:

[1]谭显兵.南海问题中的越南因素研究初探[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9,(2).

[2]蒋晓俊.中越南海争端的地缘政治研究[D].湖南大学,2009.

[3]王礼茂,李红强.中国与周边国家在油气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及其地缘政治影响[J].资源科学,2009,(10).

[4]葛勇平.南沙群岛主权争端及中国对策分析[J].太平洋学报,2009,(9).

[5]李金明.南海问题的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J].东南亚研究,2010,(1).

[6]刘中民,腾桂青.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南海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有关南海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