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宝宝1周岁内的安全知识_父母须知的宝宝安全小常识

发布时间:2017-06-02 07:33

小于1周岁的宝宝还不会用语言和肢体语言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遇到危险的时候也不能及时求助或自行避险,所以特别容易遭遇意外伤害,而这些伤害很多都是由于家长的疏忽所致,关于宝宝1周岁内的安全知识有哪些呢?本文是小编整理关于宝宝1周岁内的安全知识的资料,仅供参考。

关于宝宝1周岁内的安全知识_父母须知的宝宝安全小常识

关于宝宝1周岁内的安全知识

一、防呛咳

窒息一般最常造成小婴儿的呛咳窒息的情况有以下4个:

1、被单过多,包裹过严堵住宝宝口鼻;

2、宝宝趴着睡加之婴儿床过软;

3、母亲夜间躺着喂母乳不小心睡着;

4、喂奶后仰面放置宝宝,奶水呛入气管造成吸入性肺炎。

【预防措施】孩子过小不建议和父母同床;在喂奶后要轻拍后背,待胃内空气排出后再放入小床;夜间给宝宝喂奶时,妈妈要坐起,在清醒状态下喂完,待宝宝睡着后再睡。如遇呛咳将宝宝侧身放在大腿上,头低,用手轻拍后背,让呛入的奶汁咳出来。

二、防跌落床下

与父母同睡在无防护大床上,宝宝会发生上下或左右的自体运动,很容易翻滚下床。而家长如果在熟睡状态下,也容易无意识地将孩子挤下床。

【预防措施】选择合格的婴儿床,护栏一般高出床垫50厘米,床栏间宽度5厘米至6厘米,不要让孩子的手或头从栏杆中伸出。宝宝在椅子、玩具或婴儿车上要扣好安全带,不让宝宝离开家长视线。

三、防交通意外

小宝宝的头部很重而颈椎脆弱,汽车在市内正常行驶时速大约是50千米,如遇车祸,撞击所产生的冲击力相当大,而家长如果怀抱婴儿,婴儿很容易被抛出车外或被爆出的安全气囊击中头部。

【预防措施】家长应从宝宝刚出院开始就使用汽车安全座椅。在1岁前,选择面朝后安装婴儿专用座椅。

四、防宠物咬伤

家中有养宠物或者生活的社区宠物较多,小宝宝就会有被大型宠物咬死或咬伤的危险。

【预防措施】家中不要养烈性或大型宠物。若有小动物,要做好防疫工作。一旦被宠物咬伤,先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处,并涂抹碘酒。处理后,应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卫生防疫站接种疫苗。

孩子应知道的安全常识

1、永远记得告知父母你的去处、同行的人姓名和计划返家的时间;

2、去任何人家前都一定要征得父母的同意;

3、如果独自在家,接电话时,别说你独自在家(你应该这么说:“我爸爸在洗澡,麻烦你留个口信,我等会儿转达”等等以暗示挂电话的人家中还有其他人。)

4、无论有无大人在家,任何时候都别给陌生人开门;他们说的任何理由都不要相信,查煤气,修理东西等等理由,记住:爸爸妈妈是不会让修理人员趁他们不在家的时候来的。

5、如果有人撬锁,可以赶紧躲进衣柜夹层,拨打小区保安手机或110明确说出:我需要帮助,告诉警察你的地址、门牌号。不要弄出声音,避免被坏人发现;

6、如果大人或父母没有出面,千万别给煤气公司、电话公司等等穿制服的人开门;

7、在家时千万记住锁门,如果家里装有安全防卫系统,记住将系统启动;

8、未经父母允许,不要进入任何人的汽车;

9、在每个房间都放置一件能充当武器的物品(比如棒球棒或拐杖);

10、如果某人自称警察,请拨打110或当地警察局以确认是否属实;

11、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礼物或糖果等物;

12、不要在封闭性场所或被闲置的鲜有人迹的楼房内部或附近玩耍;

13、如果觉得惧怕某人,那么就依自己的直觉离开他去你认为更安全的地方;

14、紧急情况时拨打110并明确告诉他们“我需要帮助”,如果当时的情况不允许谈话,就摘下话筒放在一边,以便警察追寻你的行踪;

15、别停止反击,时刻注意寻找逃跑的机会;

16、学习并练习1-15安全技巧。

17、如果你的处境使你觉得不对劲,不论何时何地,请拨打电话通知父母(不论时间多晚或距离多远);

18、不要搭便车;

19、不要为了抄近路而走小巷、鲜有人迹的公园或建筑物;

20、不要独自行走,要与至少一个伙伴同行;

21、记住可疑的车牌号,最好将车牌号抄下,如果没有本子或笔,就地取材,可写在雪地上、土地上等;

22、相信自己的直觉,及时识别并报告可疑的行为;

23、如遭到袭击,请放弃首饰或现金等;

24、夜晚务必靠近灯光并在公共场所及敞开的地方行走。

25、学习并练习以上安全技巧。

儿童安全小贴士(对象:父母)

26、培养你的孩子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7、创造一个使你的孩子能够自由表达想法的宽松的家庭环境,聆听孩子的话语;

28、与孩子谈可能遇到的困境的话题,没有事先被告知的孩子是最容易受到攻击的;

29、教会你的孩子识别危险信号或诱拐迹象(比如:你能帮我找一下丢失的小狗吗?);

30、结识你孩子的朋友和他们的家长;

31、不要让5岁以下的孩子单独呆在某处;

32、不要让孩子的名字出现在玩具或衣物上;

33、对照顾孩子的保姆的情况一定要彻底调查;

34、确保孩子有所有相关的和在紧急情况下需拨打的电话号码,将它们写在纸上贴在屋里的几处;

35、告知孩子家中的安全隐藏处;

父母须知的宝宝安全小常识

父母始终是宝宝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然后可根据宝宝不同阶段认知能力的发展进行适当的、反复的安全教育,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隐患。

情景一

宝宝满月了,姑姑来看她,还送了一个好大的玩具熊。妈妈把熊放在床边,一家子人就去吃饭了。不久,玩具熊倒下后遮住了宝宝的口鼻,导致宝宝窒息„„

情景二

奶奶带着2岁的小孙子去医院打针,出来后把宝宝放在窗台上给他穿外套。奶奶并没有发现窗户没关严,宝宝一闹腾,从五楼的窗户掉了下去。

情景三

豆豆1岁半了,妈妈开始教豆豆:“插头不可以碰!剪刀很危险!”认真地教了半天,豆豆也记住了。可是第二天,豆豆又去抓电线了。

调查显示,我国0-14岁的儿童每年至少有约1000万人受到各种形式的意外伤害,且其高发年龄集中在4岁以前。如何有效地保证宝宝的安全?宝宝对危险的认知是怎样的?家长平时可以对宝宝进行哪些安全教育?让我们听听专家怎么说。

构筑宝宝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儿童的安全保护有三个要素:成人的社会责任、完善的社会安全保障体系,以及儿童自我保护能力。0-3岁宝宝受生理、心理条件的限制,对危险的认识不足,自我保护能力弱,因此,宝宝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要靠父母构筑。父母(包括其他家庭成员)的疏忽是造成宝宝意外伤害的根本原因。父母要时刻提高警惕,不但要有安全意识,还要行动起来,不断充实自己的安全常识,排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保护宝宝。

避免错误的安全意识

1.父母永远是宝宝的第一保护人,不要把责任转移到爷爷奶奶或老师身上。没有人会像你那样全身心地对待你的孩子,并且有些幼儿园对教师的安全培训本身就存在空白。而有些老人的经验和能力已不能承担保护宝宝的重任,稍一疏忽,便给宝宝带来很大的伤害。

2.很多人认为家庭是最安全的,但家庭其实是最危险的。据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推算,我国受到意外伤害的儿童中,60%-70%的伤害就发生在我们认为最安全的家中。父母不要让宝宝离开自己的视线,同时还要经常对家庭环境进行安全筛查——

* 从宝宝的视角查看有无掉落的针、线、小球、药片等危险品;

* 浴室门插销的高度要保证不能让宝宝够到;

* 排查厨房中的易燃品、危险品(有的宝宝1岁就能把液化气缸瓶上的开关拧开,宝宝的能力是父母想象不到的);

* 不要把小床摆在窗台边,不要在窗台上摆放东西,同时要保证窗边没有可供攀爬的凳子和桌子等物品,防止宝宝高空坠落等等。

3.父母要对既有的安全知识重新思考,避免一些错误的习惯。例如43%的家长认为乘车时大人抱着宝宝是比较安全的,事实上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宝宝非常容易冲撞到车内的坚硬物体,或者有可能被弹出的气囊撞伤。因此要为宝宝选择合适的安全座椅。空气里的铅大多沉淀在土壤或接近地面的地方,用手推车推宝宝过马路较易受到铅污染,所以最好抱着宝宝过马路。

学习安全和急救常识

宝宝最易受到的伤害是窒息和跌伤。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应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并认真学习一些急救知识,同时还要对生活环境保持一种警觉性。

口鼻遮盖、食道异物、溺水等情况都可引起窒息,父母具备一些安全常识,可及时排除这些隐患。宝宝会走路之后,活动范围扩大,很容易导致跌伤;而乐于攀爬的宝宝还有可能会发生高空坠落。因此家长更要加强对宝宝的保护,不要让宝宝离开自己的视线,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安全习惯,为宝宝营造一个安全的家庭环境。

总之,0-3岁的宝宝存在知行反差,知道却不一定能做到,对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进行安全教育是收效甚微的。父母始终是宝宝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然后可根据宝宝不同阶段认知能力的发展进行适当的、反复的安全教育,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隐患。

宝宝的“心理平安经”

意外伤害关键词:窒息

这是1-3岁的宝宝常见的意外事故。婴儿的自卫能力还很差,他们更多地依赖于外界的照顾,自我防护的能力还没有建立起来。另外,刚出生到1岁的这个阶段,在精神分析心理学上被称作“口欲期”,处于这一阶段的婴儿,“口”是他们的兴趣中心,他们吮吸乳汁,不仅仅是为了吃饱肚子,也是获得快乐的方式。当然,除了吮吸母亲的乳汁,他们还很喜欢将玩具等物品放到嘴里。可以说,这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如果家长粗心,孩子就很容易发生因吞咽异物而窒息的危险。

安全提醒:

切勿让宝宝玩塑料袋、气球等可能会捂住口鼻的物品。

不要搂着宝宝睡,或躺着给宝宝喂奶。妈妈睡着后,宝宝很容易被妈妈的身体或乳房堵住口鼻,结果导致意外的发生。最好的办法是买安全环保的婴儿床,让宝宝一个人睡,夜间也坐起来给宝宝喂奶。

购买质量安全有保证的玩具,玩具上的小零件要结实、不易脱落,否则会造成宝宝误食,引起气道堵塞。

不要给小宝宝吃瓜子、花生等食品,可以打成粉给宝宝吃;也不要给宝宝吃果冻等黏稠的食品。

宝宝吃东西时,切勿逗弄,以免他把食物碎屑误吸到气管中。

意外伤害关键词:跌伤

90%的婴儿到了四五个月,都会从侧卧到侧身,这就意味着婴儿在照顾者不注意的情况下,会摔到地上。而到了七八个月,有些婴儿已经开始会爬行,从床上摔到地上的比率更加上升,这是因为,刚学会爬行的婴儿还没有深度知觉。所谓深度知觉,指的是人通过视觉估计对象的距离或它的深度而产生的知觉。在深度知觉没有发展起来之前,婴儿常常不管不顾地向前爬,就算到了床边,也继续爬。学过一阵子爬行之后,婴儿就渐渐有了深度知觉,这个时候,爬到床边才会停下来。当然,由于婴儿注意力范围有限,即便是有了深度知觉之后,不小心掉下床的危险依然存在。

安全提醒:

1.对于刚学会爬行的宝宝,对爬行的兴趣异常强烈,不妨在地上铺上毯子或垫子,让宝宝练习爬,学一阵子,再把宝宝放到床上,家长看着他爬。前后对比的环境有利于宝宝尽快发展起深度知觉,避免一些摔床事件的发生。

2.床边最好放有地毯,这样宝宝即便一不小心摔下来,也有一个缓冲力。同时避免在床边放坚硬的物品,以防宝宝不慎掉床磕到物品上摔伤。

3.家中的地面要保持干燥,在洗手间摆放防滑垫,防止宝宝滑倒。床缘、家具尖角加装防护设施,防止宝宝跌倒时磕在上面受伤。

宝宝安全教育情景大演练

我们都知道0-3岁的宝宝还不具备保护自己的能力,爸爸妈妈或者监护人应该时刻保护着宝宝,可即便如此也会有偶尔疏忽的时候,宝宝往往处于危险之中。常常进行安全情景演练可以帮助你把危险系数降低哦。

寻找super man

防范指数:★★★★★

防范危险:走失

演练场所:商场、超市、公园、街头

适合年龄:1岁半以上

谁是super man?

商场、超市、公园的工作人员!他们什么样?他们身穿制服!他们佩戴工作牌!他们常常出现在这里!咱们一起找一找吧!找到之后,应当进行确认,就可以得到一个小红花贴纸哦!如果在找到后,跟super man们打个招呼,宝宝会对他们产生亲切感和信赖感。

商场、超市、公园等地方人来人往、环境比较复杂,宝宝活泼好动,在人群里钻来钻去,爸爸妈妈即使看着也不一定跟得上。几乎每天都有宝宝走丢,节假日走丢事件就更多了。

带宝宝熟悉你们常去的公共场所,跟宝宝一起寻找当地的工作人员,如:他们是穿什么衣服的?佩戴什么标志?常常出现在什么地方?找到后跟他们打个招呼,让宝宝对他们产生亲切感。告诉宝宝,万一找不到爸爸妈妈的时候不要着急,他们会帮助你的。外出时你也可以给宝宝挂上联系卡,这样能够方便super man给你电话哦。

动动手小能手

防范指数:★★★★

防范危险:意外险情

演练场所:家庭

适合年龄:1岁半以上

大部分安全事故都来自家庭,由于宝宝好奇动手造成的,如玩刀被割伤、爬高坠落、玩插座被电到等。你会发现,越是你禁止的,宝宝越是感兴趣,这可怎么办?有些东西可以收藏起来,而有些东西就没办法了。

与其让宝宝因好奇而错误操作致险,不如教会宝宝安全使用。宝宝最感兴趣的是插座,你要教宝宝如何拿插头插进去,在你的监管下反复练习。首先告诉宝宝这是插座,跟插头一起配合用来给电视啊、空调啊通电的,然后看妈妈是捏着插头的塑料头把插片插进插座的孔。每个步骤都要仔细告诉宝宝,最后手把着手教宝宝操作,直到他完全掌握。

千万别忘了反复叮嘱宝宝,请在爸爸妈妈的看护下使用。通常宝宝对自己已经掌握的技能会失去狂热的冲动,危险系数就降低了。

TIPS

1.3岁之前的宝宝可以掌握以下技能:安全剪刀、插座、电器开关、清洁碗盘。

2.有些食物和玩具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冻、花生可能会引起窒息;玩具上的零配件也可能弄伤宝宝。除了细心排查险情外,一定要教会宝宝如何食用和使用。

3.如果你不确定是否危险,最好的办法是让宝宝在你的监管下操作。事实上3岁以下的宝宝是应该在成人的监护下开展活动的。

4.不管是任何一种教育都不应该以危言耸听来吓唬宝宝,平和略带喜剧的态度更能让宝宝接受,即使是事关安全的教育也不例外。

5.要反复地对宝宝进行安全教育。但是即便如此,家长仍然不能放松警惕;也不能因为教过宝宝了,而宝宝没做好,就责备他,这样他反而会更紧张,更容易出错。

关于宝宝1周岁内的安全知识_父母须知的宝宝安全小常识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