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廉洁广播稿3篇

发布时间:2016-11-30 23:05

自古以来,清政廉洁的人数不胜数,接下来请听故事《周恩来的廉洁自律》。下面小编整理了关于廉洁广播稿3篇,供你参考。

关于廉洁广播稿范文一

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了“廉洁文化进校园”,学校把廉洁教育作为我们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各个班级通过班队课等让廉洁教育进课堂,培育大家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加强学校的廉政文化建设。

为了更好地落实“廉洁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争取每个人都成为正直的人,六(4)班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如“节俭廉洁手抄报比赛”、“廉洁文化知识大比拼”、“背诵廉洁警句比赛”等。

关于廉洁广播稿范文二

近日,六(4)班开展别开生面的“廉洁文化十二个一”活动,即:每周班队课前3分钟播放一则以“敬廉崇洁”、“廉洁修身”为主题的广播;学唱一首廉政歌曲;编一首廉洁童谣;开展“小眼睛盯大眼睛”活动,当好家长的廉洁监督员;每月开展一次“廉洁文化”手抄报评比活动;每天讲一个廉洁故事,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发送一份“家庭助廉”倡议书;开展一次“廉洁文化”格言警句征集活动。在全班开展主题为“节俭廉洁”的征文评选和格言警句征集活动,体现廉政文化的亲和力。“八个一”活动的开展,将廉洁文化有机地渗透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使学生和家长进一步加深了对校园廉洁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廉洁意识,提高了广大师生明辨是非、抵制腐-败的能力,构筑了校园反腐倡廉的防线,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顺利开展。

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把廉洁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之中,与学校德育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落实。利用每周一国旗下讲话,把廉洁文化教育融入其中。向学生宣讲廉洁教育小故事,培养学生尊敬廉洁人物,推崇廉洁行为的情感。狠抓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结合班队会开展“节约资源四个一”(即节约一度电、一粒米、一张纸、一滴水)活动,使学生懂得了“廉洁”涵盖清廉和节俭之意。开展以廉洁文化为主题的课外活动。搜集廉洁格言、唱新童谣、4-6年级讲廉,政故事比赛、廉洁教育黑板报比赛、学生制作廉洁文化手抄报。举办“廉洁清风进校园”绘画展览,红领巾广播站开辟了廉洁文化教育专栏,每周播放一则以“敬廉崇洁”、“廉洁修身”为主题的广播稿。

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校园主体楼上,“一身正气廉洁治校,一身正派清白执教,一身正直诚信尚洁”的宣传标语时时警醒和鞭策着领导、教师和学生。教学楼走廊装框上墙了师生的廉洁书画作品,办公楼走廊配有廉洁诗词,所有办公室和教室门牌均有廉洁名言警句。制作了500多平米的廉洁文化宣传专栏,定期张贴相关文章、图片、漫画等资料,营造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同时,各班教室布置了图文并茂的专题黑板报,每期黑板报板书一条廉政警句。

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廉洁文化进校园读本》3―6年级学生做到人手一本,并认真使用,做到了“三定四有”,即:定教材、定教师、定时间;有计划、有教案、有活动和有成果。我们充分运用现有各科教材,挖掘文本中的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凸现、补充、强化有关教育点,落实“廉政文化”教育。

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学校将廉洁从政、廉洁从教、廉洁自律纳入教师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考评规则,并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和评优评先的依据之一。利用每周教师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引导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把廉洁从教落实在行动上。教师人人签订廉洁从教责任书,提炼出一句廉洁从教格言,督促每位教师时时遵守廉洁从教格言,做好学生的榜样。

与校务公开相结合。积极#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http://www.gkstk.com end#构建“阳光校园”,将涉及教师、学生、家长利益的重大事项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公开,接受监督,为教师教学和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以学校为主阵地,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敬廉崇洁的思想,同时还分年级段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一、二年级讲廉洁小故事,学生将收集来的廉洁故事进行整理,先参加班级的故事比赛,之后孩子们把廉洁故事带回家,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中高年级开展了“争当家庭廉政监督员”活动,学生寻找发生在家长身上的不廉洁行为,再通过给家长写一封信的形式,让学生的小手牵起家长的大手,以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

关于廉洁广播稿范文三

甲:敬爱的老师 乙:亲爱的同学们 合:下午好!

甲:我是主持人 。 乙:我是主持人 。

合: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啦!

1:本次红领巾广播的主题是:“以廉为本,勤俭节约”。

2: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大国。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哺育着中华儿女。

1:中华民族是一个诚实守信、勤俭节约、正直无私、自律自强的民族。自古以来,清政廉洁的人数不胜数,接下来请听故事《周恩来的廉洁自律》。

关于廉洁广播稿3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