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家故事读后感
创业的道路充满着险阻,如今在创业路途中的你是否感到迷茫和疲惫呢?今天我们来看看那些历史上有名的创业名人是怎么克服创业途中的迷茫并且取得成功的。
创业家故事读后感(一)
国外科技网站的一篇文章中,笔者受邀事先观看了乔布斯传,透过主演艾什顿·库奇对这位已故苹果公司创始人有了新的认识,以下为笔者详述:昨晚,我看了艾什顿·库奇领衔主演的传记片《乔布斯》,电影讲述了苹果公司创始人的故事。随后我认识到:乔布斯不能算是一个有颠覆倾向的开拓者。
电影直到8月16日才会正式上映,但发行该电影的工作室Open Road Films邀请了我和ReadWrite网站的团队在旧金山首先开了小灶,先睹为快。之后我主持了一个问答环节,邀请到了艾什顿·库奇以及电影的导演斯特恩。
刚入美国流行文化圈时,库奇里给人的印象可能是一个帅气喜剧人才。但近几年来,他不断朝着成熟演员的方向发展,并成为连接好莱坞和硅谷的天使投资人,支撑着想Flipboard、Path以及Airbnb等创业公司。
库奇和观众说他从未见过乔布斯本人,但一直很喜欢他,为他的过世感到非常痛心。“我喜欢一个我并不了解的人”,他说道,那是因为乔布斯通过他创造的产品在追求人们的爱戴。
追求爱戴势不可挡
如今在硅谷有一种潮流,改变如同洪水决堤一般,将旧的事务一并卷走,辞旧迎新。开创者们高声呐喊着要颠覆几十亿的产业,以此吸引风险资本家们。
但《乔布斯》所传达的思想却截然不同。通过电影了解乔布斯从70年代到新世纪最初几年的故事,其中最出彩的不是他颠覆时的摧枯拉朽,而是在破碎和停滞时的力挽狂澜。
颠覆诚然容易,但并不奏效,只不过是在技术领域的乱发脾气,仅此而已。乔布斯在苹果公司的所作所为正与此相反。
一段变革的简史
如果你不住在旧金山,不住在办公园区或是环境优美的南部郊区,或许你会误以为苹果近年来的创新只是突如其来的改变。经典的乔布斯式营销方式一直在试图将每部产品都打造成革命性的级别,华丽的揭开一个又一个不凡之作。
在短短的两小时内,电影《乔布斯》讲述了苹果早期团队是怎样一步步在上一代产品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的。
比如说苹果一代,没有键盘和显示器(虽然比起当时其它计算机要完整得多)。乔布斯和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就发觉,应该制造一款多功能合一的设备来满足大众市场,于是苹果二代应运而生。
苹果二代在教室的应用为日后Macintosh在该领域市场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而《乔布斯》中的故事就在iMac和iPod推出时结束,这些发明依赖的是在工业设计上数十年的努力以及对于音乐创作者的无比珍重。
接下来诞生的iTunes音乐商店、iPhone、应用商店、iPad都顺理成章,一脉相承。有些可能出乎意料,但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创新接着创新。这中间并没有那种颠覆式的潮流,这些改变都是有节奏的,稳扎稳打,把苹果和所有人一步步带向另一个层次。
在被颠覆中重建
乔布斯的讣闻时常列举了那些被他所改变的产业。但他从未破坏这些产业,我曾说:他每次都在这些产业已经要被颠覆时带着对策参与进来。
就那音乐产业来说,苹果开始涉足这行时,纳普斯特已经要被时代所颠覆。同样,乔布斯看到苹果在阅读领域的契机时,亚马逊已经打破了自身和出版业的均衡。
当乔布斯真心的试着去颠覆什么的时候,就拿Lisa计算机或他的NeXT智能终端来说,他却一败涂地。
最好的发明并不是从天而降。例如支付服务Square,虽未能代替信用卡,但让那些最小额的交易简化了不少。再比如Twitter,从一个古怪的内部聊天工具到世界范围内的虚拟世界诚然是多年努力的结果。这些都不是颠覆性的技术,而是渐进的,需要耐性和愿景来驱动的。
如果要找出一个看《乔布斯》的理由,我会说:它让我们了解到,真正有价值的技术无关颠覆与混乱,而是需要激励团队为了远大目标努力,创建经久不衰的体系与制度。
创业家故事读后感(二)
创业是一个人发现了一个商机并加以实际行动转化为具体的社会形态,获得利益,实现价值。创业作为一个商业领域,致力于理解创造新事物(新产品,新市场,新生产过程或原材料,组织现有技术的新方法)的机会,如何出现并被特定个体发现或创造,这些人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去利用和开发它们,然后产生各种结果。
专精定律即一学定律:一者,谓专精也,用心一也,专于一境也。谓之不偏、不散、不杂、独不变也,道之用也。故君子执一而不失,人能一则心纯正,其气专精也;人贵取其一,至精、至专、至纯,大道成矣。此自然界生产力之不二法则,月牙山人语:管理。
1984年,历经辛苦的马云终于跌跌撞撞地考入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他的成绩是专科分数,离本科线还差5分,但恰好本科没招满人,马云就这样幸运地上了本科,并凭着满腔热情和一身侠气,当选学生会主席。
大学毕业后,马云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语。1991年,马云初涉商海,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结果第一个月收入700元,房租2000元,遭到一致讥讽。
1994年底,马云首次听说互联网;1995年初,他偶然去美国,首次接触到互联网。对电脑一窍不通的马云,在朋友的帮助和介绍下开始认识互联网。当时网上没有任何关于中国的资料,出于好奇的马云请人做了一个自己翻译社的网页,没想到,3个小时就收到了4封邮件。
敏感的马云意识到:互联网必将改变世界!
随即,不安分的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要做一个网站,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
此时,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马云已经是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校长还许诺他外办主任的位置。但是,特立独行的马云挥挥手,放弃了在学校的一切地位、身份和待遇,毅然下海。
此时,互联网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还是非常陌生的东西;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也刚刚开始发展:大洋彼岸,尼葛洛庞帝刚刚写就《数字化生存》、杨致远创建雅虎还不到一年;而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教授钱华林刚刚用一根光纤接通美国互联网,收发了第一封电子邮件。
在这样的情形下,远在尚未开通拨号上网业务的杭州,马云就已经梦想着要用互联网来开公司、下海、盈利。这个想法立即遭到了亲朋好友的强烈反对。
1995年4月,马云和妻子再加上一个朋友,凑了两万块钱,专门给企业做主页的“海博网络”公司就这样开张了,网站取名“中国黄页”,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3个月后,临近杭州的上海正式开通互联网,马云的业务量激增。在各企业纷纷忙着建立自己主页的时候,马云的先见之明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当时,制作一张主页,中英文对照的2000字内容、一张彩照,开价就是2万元人民币。不到3年,马云就轻轻松松赚了500万元利润,并在国内打开了知名度。
1997年,在国家外经贸部的邀请下,马云带着自己的创业班子挥师北上,建立了外经贸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国家级站点。
1999年初,开阔了宏观视野的马云返回杭州,进行二次创业,他决定介入电子商务领域。
就这样,1999年9月,马云的阿里巴巴网站横空出世,立志成为中小企业敲开财富之门的引路人。当时国内正是互联网热潮涌动的时刻,但无论是投资商还是公众,注意力始终放在门户网站上。马云在这个时候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在国内是一个逆势而为的举动,在整个互联网界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被国际媒体称为继雅虎、亚马逊、易贝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模式。阿里巴巴所采用的独特B2B模式,即便今天在美国,也难觅一个成功范例。
领导者的艺术, 是要懂得去做干部, 懂得去做领导, 懂得和他人谈话, 还要尊重规则,尊重制度。还有,创业者要多去看别人失败的原因,因为成功的原因千千万 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知道别人失败的原因,看看自己有没有也在那一步做错,要及 时绕过去。而盲目去学习别人成功的地方,你可能就一败涂地了。天底下的陷阱,无非就是 贪婪,无非是做了不开心的事,要懂得绕过去,不要活生生的掉入陷阱里。
创业家故事读后感(三)
1950年,年仅22岁的李嘉诚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湾创办长江塑胶厂。“长江”取意于“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办厂初期,曾经出过质量事故,李嘉诚在表妹庄月明的鼓励之下度过了难关。
1955年,长江塑胶厂终于出现了转机,产销渐入佳境。1957年,李嘉诚阅读新一期的英文版《塑胶》杂志,无意看到一则消息: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塑胶原料制造塑胶花,正全面倾销欧美市场。这则消息使李嘉诚意识到:塑胶花也会在香港流行。于是李嘉诚到意大利考察,回港后率先推出塑胶花,随即成为热销产品。
李嘉诚在香港快人一步研制出塑胶花,填补了香港市场的空白。李嘉诚走物美价廉的销售路线,大部分经销商都非常爽快地按李嘉诚的报价签订供销合约。有的为了买断权益,主动提出预付50%订金。李嘉诚掀起了香港消费新潮流,长江塑胶厂由默默无闻的小厂一下子蜚声香港塑胶业界。
1957年岁尾,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公司总部由新莆岗搬到北角,李嘉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厂房分为两处,一处仍生产塑胶玩具,另一处生产塑胶花。李嘉诚把塑胶花作为重点产品。塑胶花为李嘉诚带来数千万港元的盈利,长江厂成为世界最大的塑胶花生产厂家。不久,他又积极开拓世界市场,并成为“塑胶花大
王”。
懂得做人 品德高尚是成功之本。会做人,别人喜欢你,愿意和你合作,才容易成事。习惯于能真诚地欣赏他人的优点,对人诚实、正直、公正、和善和宽容,对其他人的生活、工作表示深切的关心与兴趣。在向旅馆老板推销铁桶时,李嘉诚选择先与老板儿子交朋友,一起看赛马,这可以说李嘉诚头脑机灵,更可以说他善于把握人际关系,将自己的人际能力运用到自己的推销工作中,是成功的推销人员提高自己业务量的一大利器。
创业家故事读后感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