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励志先锋刘杰鹏的故事
“海西励志先锋”,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个人荣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海西励志先锋的故事,供大家参阅!
海西励志先锋刘杰鹏的故事
刘杰鹏是漳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系2013级软件技术专业一名大三学生。由于小时候家庭贫困,他的求学经历曲折复杂。但这一切却阻拦不了他成为一个优秀的青年。他不仅成绩优异、在学校担任学生干部,还多年来热心公益,用勤学和爱心谱写了一段穷且益坚的青春故事。
刘杰鹏成长于一个单亲家庭,在他出生刚满三个月的时候,母亲就离他而去。因此,家里的重担就落在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父亲一人身上。父亲不能干重活,平时只能在家做些简单的手工活,收入勉强糊口。家庭经济困难致使他读完小学一年级就辍学在家,平日里做完家务,他就会拿出向邻居小孩借来的书本看。
2013年,通过刻苦学习,刘杰鹏考上了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他边学习边兼职,虽多处兼职,但也不曾落下专业学习。他每次兼职下班回到宿舍总是筋疲力尽,但依然坚持完成功课才休息。有时候实在太累了太困了就趴在书桌上眯一会儿,但这一会儿就是三个小时过去了,醒过来已经是凌晨三四点,然而,他仍旧继续完成剩下的功课。
坚持付出总有回报,在2013-2014学年中,他的专业成绩及综合测评分都位居班级前列,获得了学校三等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习和打工之余,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因勤学肯干,从中学时代就开始在班级或学校担任主要学生干部。
临近中秋,刘杰鹏和其他漳州义工协会的队友们从漳州的爱心人士那里筹得善款,购置了月饼、面包等礼品,要献给福康医院、漳州儿童福利院等需要节日温暖的人。
刘杰鹏说,从小到大父亲都告诉他要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要感谢每一个对他们伸出援手的人,每次一想到父亲把他抚养长大,他就觉得要更加努力学习还有工作来报答父亲。
在校期间,刘杰鹏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漳州市优秀志愿者”、“厦门市志愿者先进个人”、“厦门市爱心志愿者”、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届“感动校园人物”、“学风建设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取得中国创业SYB合格证书。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律师,帮助这个社会需要帮助的人。他坚信,风可以吹走一大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苦难中走出的“海西励志先锋”
“我想当个老师,教孩子们做个好人。”
父亲骨瘦如柴,全身瘫痪,不能说话,什么事都不能自理,只能睁大双眼不断地大声哼哼着。
母亲患了十多年类风湿,膝盖无法弯曲,只能拄拐行走,下个台阶都要靠人搀扶。
生长在这样一个不幸的家庭,19岁女孩叶秋盈却从未抱怨命运的不公,从未丧失对生活的希望。她用瘦弱的双肩,担起了家庭的担子。她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2012年,她被提名为首届“海西励志先锋”候选人,最后获得厦门市提名奖。一场高烧让父亲全身瘫痪
同安莲花镇后埔村,村里有许多村民自建的豪华楼房。一座两层小楼,显得很不起眼,这就是叶秋盈的家。
两层小楼,实际上只有一层住人,二层建好后没有装修,还是毛坯。
叶秋盈的父亲叶英德瘫坐在客厅一角,双眼盯着来访的导报记者,不住地大声哼哼。母亲叶智恋坐在另一边,她的椅子很特殊,在一把塑料椅上多放了一个板凳。她的腿是僵直的,只有这样垫高才能顺利坐下。十多年类风湿,让她的膝盖无法弯曲。
叶秋盈五岁那年,叶英德发了一场高烧,早期还能勉强走路,后来就走不动了,到现在全身瘫痪,也不能说话,吃喝拉撒都要靠人伺候。
父亲瘫痪,母亲残疾,这家人失去了全部生活来源,只能靠低保金和亲朋的救济艰难度日。叶家的房子,也是亲戚们帮忙筹钱盖的。父亲激动的目光让她心怀感恩
父亲病倒时,秋盈才五岁,弟弟刚出生。洗衣、煮饭,照顾弟弟,给父亲喂饭、喂药、洗澡……她小小年纪,就要学会担起家庭的重担。
但秋盈从来没有埋怨过命运的不公,反而还充满着感恩。
今年高考,秋盈的成绩不算很漂亮,480分,但比本二线408分高出72分,考上一所师范类院校,问题不大。“我真的考上大学了!”当听到女儿的这句话时,叶英德原本还平静的脸庞抽搐起来,目光变得十分激动,虽然不能言语,但他用很大力气,特别大声地哼哼起来。“爸爸虽然不能讲话,但他能听得懂我说的话。”她明白,父母虽然失去了劳动能力,父亲甚至连话都说不出来,但对儿女的爱,却永远也不会消失。获“海西励志先锋”提名却只字未提
正是一颗感恩的心,让秋盈身上充满了阳光。在高中,她非常活跃,高一时就担任了班级团支书,常组织同学开展志愿者活动,到社区打扫卫生捡垃圾,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2012年,省委教育工委等14部门联合开展了首届“海西励志先锋”评选活动。在贫寒家境中依然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叶秋盈,得到了学校的推荐,并成为厦门市的四位正式候选人之一。
经过几轮评选,她没能入围全省“海西励志先锋”,获得了厦门市提名奖。不要小看这个提名奖,全市也只有四人获得。
“海西励志先锋”,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个人荣誉。可是,秋盈在采访中却只字未提,导报记者返回后在网上搜索,才知道她的这个荣誉。
“海西励志先锋”获得者吴振旭:烧伤阻挡不了追求
他对未来满是憧憬,却因一场无情的火灾造成了左手残疾和面部烧伤。他永不放弃,在迷惘中点亮希望之灯,一步步带着梦想前行。他有个梦想,毕业后回家当个普通乡村医生,回报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就是福建省首届“海西励志先锋”人物获得者——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学生吴振旭。
成长苦难创伤幼小心灵
今年24岁的吴振旭,个子不是很高,脸部有着烧伤的疤痕,不过给人从容乐观之感。在吴振旭一周岁的生日当天,由于一次意外的火灾,致使他全身严重烧伤,再加上后来的治疗不到位,导致左手残疾和面部烧伤。小时候,他除了对自己的爸妈喊疼外,并没有意识到命运已悄悄为他关上了一扇门。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慢慢地在别人态度中读出了“与众不同”。于是他变得不爱跟其他人交流,经常一个人默默独处,有时候甚至一度因残疾而低沉。
不过他的父母从没放弃他,而是教他一步步去学着生活自理。在吴振旭3岁的时候,他父母就开始教他基本生活技能,诸如吃饭、刷牙、洗脸、洗澡等。在这个过程中,他尝尽了苦楚,有时候刚把碗端起来,一不小心就摔破了,甚至连简单的拧毛巾对他而言也是个大难题。在父母的鼓励和手把手的教导下,吴振旭渐渐地学会了基本的生活技能,虽然不是很娴熟,但对于他来说已经很不简单了。
虽然有着父母的呵护,但吴振旭还是难抑内心深处的自卑。读小学和初中时,内向封闭、沉默寡言的他经常和同学闹矛盾。“充满阴暗、充满绝望”,吴振旭用八个字来形容那段生活。
迷惘中恩师指引成才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高一那年,他遇到了一个活泼的英语老师何老师,也正是何老师让他燃起了生活的信心与热情。“是她让我有了一个彻底的改变。”吴振旭说,在教学过程中,何老师一次次地与吴振旭促膝谈心,用坦诚、鼓励的话语,感化着吴振旭的内心。
多年过去,当时老师跟吴振旭讲了什么,他几乎都忘记了,但是其中有一句话他却一直记到了现在,那就是“命运在你面前关上一扇门,你也能会为自己打开一扇窗。”“那句话对我的感触真的非常大。在老师的鼓励下,我渐渐地变得开朗起来了,学习成绩也提了上来。真的非常感谢那位老师,如果没有她当时的苦口婆心,我就不会有那么大的转变。”吴振旭的话语里满怀着对那位恩师的感激之情。
转眼间,吴振旭迎来了高考。经过一番考虑,他填报了漳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并被顺利录取。
带着医学梦想勇敢挑战
2010年9月,吴振旭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大学报到。对于刚从农村走出来的他,新的学校处处都很新鲜。但是,慢慢地他听到了一些质疑声——“左手残疾的人能把医学学好吗?”面对质疑,他并没有轻易放弃,也没有一丝颓废,反而激起了“斗志”。那时候他对自己说了一句话:“别人学得会,我也一定学得会,不管什么困难,只要面对就一定会解决。”
“大火只是烧伤了我的脸和手,烧不灭我的医学梦想。”吴振旭一直这么坚信。但是乍一开始学医,他要面对的现实依然残酷。学习过程中,他总会碰到用一只手解决不了的状况,怎么办?吴振旭绞尽脑汁把这些问题都一一化解了。比如在内科体格检查时,吴振旭就尝试用左手去体检。尽管刚开始和标准相比有些误差,不过这并不影响结果;在叩诊时候,起初他也曾不知所措,到后来别人用右手叩诊,他就用左手去叩,虽然声音不响,但慢慢地也可以鉴别;之后的那些操作实验,更是充满挑战,但他从不退缩,遇到问题都逐步去尝试、解决,始终没有放弃对外科的学习,争取把基本的操作都学会。
经过不懈的努力,别人用两只手才能完成的事情,吴振旭一只手也能做好。专业学习上他不甘人后。学习之余,他还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有一年为迎战第十四届大学生运动会,他每天早上六点起来晨跑,有时候跑十几公里后还得接着去上课,等到傍晚时分又继续训练。吴振旭坦承,跑完感觉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了,还要面对队员的竞争,在跑圈的时候想过放弃,但怀着“我不比别人差”这个信念,他一坚持就三四个月。训练时,为了增强体能,他还得通过举杠铃加强锻炼,而这对于只有一只手可以握东西的人而言,更是难上加难。不过他坚持由轻到重慢慢练,最后在他人的惊讶中,吴振旭一举把75公斤的杠铃举了起来。最后在大运会上,他以自己残缺的身躯与那些健全的运动员同台竞技,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的荣誉称号。
转眼间吴振旭已经读到大三,谈及今后的打算,他说,“自己是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毕业后也将选择到农村,当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以此来回报乡亲和社会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支持与帮助。”
海西励志先锋刘杰鹏的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