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养鳖怎么养 冬季养鳖的关键

发布时间:2017-05-20 10:17

鳖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有清热养阴,平肝熄风,软坚散结的效果。而在冬天鳖要怎么养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冬天养鳖的方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冬天养鳖怎么养 冬季养鳖的关键

冬天养鳖的方法

1、把好水质关。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甲鱼的养殖效果,池水过肥甚至有臭味,不但对甲鱼生长不利,而且影响到其肉质味道。一般情况下,每隔一星期左右往池里注一次清净的河水,总量约占原池的四分之一。定时清洗食台残物。另外,池中种植约占全池一半的水葫芦。这样一方面可以净化水质,另一方面为甲鱼提供隐蔽清静处,尽量满足其自然的生活习性。

2、做好防病工作。排灌方便,防逃设施较好的池塘,每平方米放养大小(50—100克)规格基本一致的甲鱼苗2—3只。平时每隔15天左右每立方米水用30—50克比例的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无十分特殊情况,禁止下池塘踩、捕甲鱼。同时,用竹排搭几个晒台,供甲鱼晒背。

这样饲养甲鱼虽然周期较长,从种苗到500克的商品甲鱼约需3周年,包括两个冬眠期,但其经济效益较好。每公斤饲料成本和种苗费不超过60元,余者就属于收入。该办法适于家庭小水体养殖,对现阶段的种植业来说,是较好的一个项目,值得提倡。

因为甲鱼是肉食性的,所以我喂它吃些小鱼小虾,当然是用剪刀剪随后喂它的,其他的小虫什么的也可以的,比如花鸟市场里买的面包虫,不过你只有一只,那也不必买了,因为小甲鱼食量很小的,你买了多也是浪费,还要喂面包虫呢,另外,比如米虫什么的都可以的,反正只要它吃,就可以喂

不过现在是冬天,甲鱼是冷血动物,温度如此之低,其几乎没什么活动能力的,也不可能进食的,所以你应该弄个小盆,放一点点水,最好是淘米水,然后放在阴暗的地方让它过冬,只要挺过这个冬天,来年开了春,天气逐渐转暖了,大概到4月中旬后,它就又开始恢复活力了,这时可以给它大量进食了,只要吃的多,长起来很快的,可有意思了。

冬季甲鱼养殖防止冬眠死亡

未进入温室越冬的甲鱼,在冬眠期间,有时会发生死亡。

其死亡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甲鱼开始冬眠时,水温太低,遭受冷害;

二是池底有机质太多,产生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

三是入冬前饵料投喂太少,甲鱼体内营养积蓄和热量过度缺乏;

四是甲鱼受伤后进入冬眠。

现就预防甲鱼冬眠死亡的措施介绍如下。

1、甲鱼在产卵期和冬眠前,要投喂新鲜的、营养价值高的优质饲料,并适当增加投喂量。

2、冬眠前的池水应加深,一般水深需达到1.5米左右。

3、在冬眠期间,人畜不要在池边经常走动,以免甲鱼受到外来的惊吓,影响到正常的冬眠。

4、如池底腐败的有机质太多,在甲鱼冬眠前,应进行清塘换水。

5、对受伤的甲鱼,应及时出售,不要留下过冬。

6、对在冬季运输的甲鱼,因有一部分已失去入水能力,应选择向阳暖和处先让其晒太阳,待恢复活动能力后,再放入池中;对个别采用上述方法仍不能自行钻入泥中的,可人工轻轻地将其按入泥沙中。

冬天养鳖关键技术

一、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要考虑到鳖的天然习性和池塘生态系统的负载能力。鳖生性好斗,地盘性强。当单位面积超过其忍受密度时,个体间互咬,使其处于不安状态,降低免疫力,同时咬伤又增加了病原体感染的机会,增加发病率。由于是增温、控温、温度适宜,鳖摄食量达到最大,因而残饵及鳖代谢物污染也最厉害。为了保温、降低能耗,换水、排水、空气流通的机会大大减少。池塘水体的负载越来越大,水质容易变坏。因此,放养密度要根据池塘的容量以及饲养管理水平而定,切忌贪多。放养方式一般采用一次放足,放养密度为5-10克规格15只/平方米,10-20克12只/平方米,20-30克8只/平方米,最佳容量为0.8-1.2公斤/平方米,水泥池因换水、清池较容易,可适当多放。

二、水、空气温度调控

中华鳖的优选环境温度(最适体温)为30℃,此时的食物摄入量与同化量及长肉率最好。据川崎义一(1982)报道,水温30℃时,饵料系数达到最佳水平,可达67%,即投喂100斤饵料可增体重67斤,增肉系数为1.49,35℃时,增肉系数为2.5,25℃时为2.52,20℃为4.39。空气温度也很重要,这是因为鳖用肺呼吸,经常浮出水面,且要晒背,不适宜的生态环境会影响其机能,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从而影响到抗病力,生长速度,摄食能力。因此,温室水温控制在29℃-31℃,气温在32℃-33℃的平衡条件下,更有利鳖的生长。在晴天中午,室内气温高、水温高,可适当敞开门窗,换气降温,夜间温度低,实行加温。

三、投料管理

营养丰富、均衡的饲料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粪便的排放,还可增强鳖的体能,增加鳖的抗病能力。投饲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投饲,以饱食量的90%为原则,最好实行水上投喂,饲料要紧贴饲料台,避免滑落到水中,残饵要及时回收,避免腐败酸败污染空气和水体。

四、水质保养

随着温室饲养鳖的生长,负载量的增大和投饵量的增加,水中的溶氧量下降,氨氮、亚硝酸盐升高,有机物耗氧量增加。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鳖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病害频发。加之药物使用,极易造成鳖内部组织器官的损伤,以至慢性中毒。水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色、透明度、溶氧、pH值、氨氮,调控措施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方法。调控目的使养殖用水符合鳖的正常生长。

1、水质管理内容

水色。养鳖池良好而正常的水色应为油绿或深绿色,浮游生物以绿藻门、蓝藻门、甲藻门、裸藻门、硅藻门的浮游植物为主,它们能对鳖起隐蔽作用,对水质起到增氧和净化作用。

透明度。理想的池水透明度为25-30厘米。透明度过大,池水清澈见底,不仅会引起鳖栖息不安,相互争斗,诱发疾病发生。透明度过小,表明水中生物量较大,水质开始恶化。

溶解氧。要求大于3毫克/升,高溶氧能增强鳖的摄食能力,提高饲料的转化率。水中的鱼类、藻类等均要溶氧,充足的氧气是水质稳定的必要条件。水中的硝化细菌、硫化细菌在有氧条件下,可将有毒的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甲烷转化为无毒的硫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起到用生物的方法改良水质的作用。

pH值。pH值应在6.8-8.2之间。在酸性水中,鳖活力降低,代谢下降,同时细菌、浮游植物生长受到抑制,不利良好水色形成,在高碱性环境中,鳖的皮肤容易受损。

氨氮。温室水体氨氮应小于3毫克/升。水中氨主要是残饵、粪便及排泄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而成。鳖虽以肺呼吸为主,但具有鳃组织,高浓度氨引起鳃组织病变,肝脏肿大,使鳖腐皮,产生疖疮,生长变缓,饲料效率降低。水中氨的减少主要靠浮游植物的吸收。

2、水质调控措施

鳖鱼混养。鲢鱼、鳙鱼、鲮鱼、鲫鱼、罗非鱼等分别以藻类、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微生物菌胶团为食,能够有效地消耗池塘中的各种生物,同时促进这些生物、微生物再繁殖,从而达到加速池塘的净化速度,有效地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延缓养殖水体的老化过程,减少病害的发生。是池塘养殖过程中水质控制最简便、最科学、最有效的措施。

适时增氧、充气。

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微生物可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加快氨氮、亚硝酸盐向硝酸盐转化,以有益于藻类繁殖。正常水体中,存在此类菌,随意使用,反而破坏了平衡,同时活菌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光合细菌需要光照,无氧,有机物丰富;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却需要溶氧,氧气不足只能降低氨氮,不能降亚硝酸盐。外用时应针对具体情况,加以选用。内服产酶益生素能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粪便中的有害物质,从肠道不断排出的活菌能稳定地净化水质,不会因外用活菌的突然进入破坏生态平衡,而且成本低。

五、正确使用药物

1、慎用生石灰。生石灰作为提高水体的pH,改良底质及促进藻类繁殖起到一定作用,但正常用量,起不到杀毒杀菌的作用,反而使用不当会造成水变。尤其是藻类丰富,pH较高的水体,用后引起藻类的大量死亡,造成死鳖;另外在水体氨氮较高时,使用引发氨中毒。在养殖水体中,氨态氮以离子铵NH4+和非离子氨NH3的形式存在,两者在水中可相互转化。当水温30℃时,pH为8.0时,非离子氨的百分比为7.5%,pH8.5时,为20%,pH9时,为45%,pH9.5时,为72%,pH10时,为89%。由于NH3不带电荷,其半径较小,容易穿透脂质性生物膜的疏水性微孔进入生物体内,造成鳖的氨中毒,其毒性可达NH4+的数十至数百倍,养殖中经常会出现死鳖体表无症状,细菌培育无病原体,肝脏肿大,淤血,鳖失血,底板发白,为非寄生性肝病的典型病症。病因是慢性中毒。

2、不主张定期使用外用消毒剂,有病时则根据病情和水质状况用药。

3、灵活运用增氧药物。当水质突变后,底质恶化或使用消毒剂后使用,能缓解水质缺氧情况。

冬天养鳖怎么养 冬季养鳖的关键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