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遗迹四年级作文
世界上现存的许多遗迹,其中都蕴藏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是人类珍贵的物质遗产,我们应该不竭余力地保护它们,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们整理的介绍遗迹四年级作文,供大家参考!
介绍遗迹四年级作文 篇1
千百年来,古代人民给我们留下了多少瑰宝:苏美尔人开辟了最早的农业文化,至今仍在使用;古巴比伦人的红色染料,历经千年仍不褪色;拿破伦。波拿巴金戈铁甲横扫欧洲;古埃及人民制造的金字塔、帝王洞、木乃伊,至今仍然完好无损;还有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古人的神奇智慧真令人费解。现在,让我们走进神奇的古遗迹馆,参观古人神奇的遗迹吧。
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城堡的模型,你可能会好奇地问:“一座城堡模型有什么神奇之处呢?”你可不要说这样的话,它是新巴比伦城的城堡,里面藏有特殊的取水系统,只要将国王的床体旋转,便会使幼发拉底河的水送入射水管内,把水闸的发射口打开,水便汹涌而出,把敌人淹死,因为现代科学技术都想不到这样引水,而他们却想到了,真是一个奇迹。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飞机模型展厅。这个绑着鞭炮、拴着风筝的藤椅便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飞行器,可惜,它的主人万户却在试飞中牺牲了,但是,它的设计原理却启发了后来的科学家;再看这个宽大的、酷似鸟翼的滑翔伞,曾经让勇敢的试飞英雄短暂地在天空中翱翔过。瞧,这个仅有两片薄翼、几根钢架靠汽车发动机驱动的“小家伙”,便是当年莱特兄弟研制成功的第一架飞机。而那个张牙舞爪的“怪兽”则是二战时英国的烈火式战斗机。
看了这两样,你就目瞪口呆了吧?现在,我们继续往里走……
介绍遗迹四年级作文 篇2
每到一个城市,必看的是它的博物馆。那些古朴的文物,穿过千年的时光,静静地躺在展馆里。博物馆中所藏的,是一个城市记忆。目光触及那些文物时,心中总会生出些别样的情愫。每一件文物都是有故事的!这一枝花簪曾为哪一家姑娘添过颜色?那一把刀剑又曾为哪一位将士增过英姿?然而我们看得见文物,却看不见历史。
历史没有真相。谁也不能亲见历史,除了我们正在创造的这一段,甚至连现在的这一段,我们都是看不真切的。史学家考古学家再怎么努力,也不过是在一步步地接近历史,因为永远无法到达。
网上新流行一种文体,叫穿越,大略写的就是穿越古今的故事。先不论这种文体的优劣,至少这种文体的出现反映了许多人的一个愿望,一个一窥历史的愿望。
而那些文物,墓葬,遗址,这种种遗迹为一窥历史开了一扇小小的窗。尽管看不真切,至少还能想象。古人喜欢怀古。刘禹锡在建业城外感慨曾经“一片降幡出石头”,辛弃疾在北固亭上想象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今之视昔,亦犹后之视今。今世也终会化作一堆陈迹,供后人凭吊。历史在这样不断前进。大明宫的遗迹存在着,我们便能想象盛世的辉煌,圆明园的遗迹存在着,我们便能体会那一场烈火带来的耻辱。看得见的遗迹,将看不见的历史,通过我们的想象,一幕幕地呈现。虽是仅存模糊的旧影,依然震撼人心。
一直想去茂陵。想看看“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想看看那个盛世王朝所留下的遗迹。对着如阴山如祁连的大汉长平侯之墓冠军侯之墓,想象当年的鲜衣怒马羽林郎,想象那个融入河朔草原的辉煌背影,想象“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少年豪情。这种令人热血沸腾的体验,会唤醒身上沉眠的汉家魂汉家魄。但也许不用去茂陵,我们也能体会这种感觉。有一些遗迹是看不见的,它深深地镌刻在我们心里。汉匈之战所留下的尚武精神,一如儒家文化的尚和精神,从一开始就在我们心里刻下痕迹,成为一个民族的图腾信仰。
看得见的遗迹,看不见的遗迹,在历史中存活,构成了我们的民族记忆。
介绍遗迹四年级作文 篇3
五一放假了,爸爸带我到西峡恐龙遗迹园玩。
到了恐龙遗迹园门口,门口站着两只非常大的恐龙,好像在给我们打招呼呢!进到园里有很多恐龙雕像,它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有坐着的、躺着的、立着的,我最喜欢看霸王龙,它张着血盆大口,显得待别凶猛。
导游阿姨又带我们来到恐龙蛋化石博物馆,里面有许多恐龙蛋化石,听阿姨介绍说:“西峡出土的恐龙蛋化石,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分布之广、保存之好,堪称“世界之最””。还有鸭嘴龙、禽龙、原角龙、肉食龙等恐龙骨骼。
导游阿姨还说这里有一个动感4D影院,我很想去看,爸爸就带我去看,看4D电影可真刺激呀!里面的恐龙像真的一样,好像一伸手就能摸到它们,看电影的时候,我们的椅子还在不停的晃动,像在坐飞机,我们的椅子底下还不停喷出雾气,真像把我们带到了白垩纪的恐龙王国里。接着又参观了时空隧道,我们是从恐龙模形的嘴里滑出来的。
看了恐龙博物馆,我想:“像恐龙这么强大的动物怎么会轻易灭亡呢?”听导游阿姨说: “科学家还没有真正解开恐龙灭绝之迷。”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解开这个迷。
猜你感兴趣:
1.故宫的介绍400字作文5篇
2.关于故宫的介绍的作文400字5篇
3.介绍动物4年级作文400字
4.描写学校景色的作文300字
5.自我介绍4年级作文400字
6.四年级优秀自我介绍作文
介绍遗迹四年级作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