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情的作文素材
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有那充满美好的亲情,这些亲情往往会给人莫大的快乐和安慰,因为她维系着我们的一生,包容着我们大部分的生活。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关于亲情的作文素材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亲情的作文素材一
亲情,如一杯浓浓的热奶,捧在手心,让它在寒夜里用醇香的温暖驱赶冰冷的孤寂。“常回家看看”,当它作为一首歌时,红遍了大江南北,而当它作为一条法令时,宣告社会意识已经觉醒。
一个人,如一棵树,带着一丝莫名其妙就神奇地来到世界,然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然而人与树又不尽相同,人会漂泊,而树永远扎根。是的,当我们长大了,都要到远方漂泊,如长翅的鸟儿,离巢腾飞。但我们那如树一样的根,却深深地扎在父母给予我们的那片土地上,我们流着他们的血液,呼吸着他们的呼吸,我们是父母用爱筑就的艺术。然而,当我们飞走了,离巢了,那满满的空虚就无情地留给了他们。我们得到了生命,经历了成长,难道就只能给他们留下一个空巢?
面对亲情和工作,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因为亲情可以等待,而成功的机会却稍纵即逝,俗话不也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吗?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否只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亲情?记得季羡林先生在《永久的悔》中就感慨于自己对母亲的忽视,字字动人肺腑,引人深思。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有多少个“等待”?我们拥有长长的一生,而给予我们这一生的人难道只能在白发苍苍时站在我们的身后,眺望着我们远去的背影吗?当然不能。他们的给予,足够换取我们为他们献上的温暖。把亲情捧在手心,用心的温度去温暖,让它成为一股暖流,流淌在子女和父母之间。
《老年法》写上子女“常回家看看”,不得不说,这使我们的社会更具人情味。在物质至上的今天,许许多多的人只会向“钱”看,对于情的淡薄,对于心灵的冷漠已经习以为常。其实,很多人在拥有了丰富的物质后,又何尝不感到一无所有!因为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他已经远离了温暖的人群。“常同家看看”,今天的社会为我们立了一块温馨的提示牌,提醒我们,即便走到很远的地方,也别忘了家的存在和父母望眼欲穿的等待。这样的提示,我们应该鼓掌喝彩。
把亲情捧住,捧在手心,当你对茫茫前程感到畏惧和无助时,体会一下它的温暖,当那股熟悉的暖流流淌过心灵,那就是父母微笑的鼓励!
关于亲情的作文素材二
世界上最可贵的情,莫过于家庭的亲情。多少人热情地讴歌它,多少人等到失去可它,才知道可惜。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它,因为家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归宿。
父亲是家里一座坚固的大山,母亲是一条小河,山拥抱着小河,小河滋润着大山,而我正是生在山里,长在河边的小树。大山为我遮风挡雨,小河为我灌溉,大山和小河为我撑起一片浓阴,使我快乐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父亲个性刚烈,不太爱说话。他这个人样样都好,就是脾气坏了点。但是,他有时候也会豁然开朗,给我讲笑话,经常逗得我捧腹大笑。看着我笑,父亲也会开心的笑起来。但一会儿工夫,他就变得严肃起来。他经常讲他从小到大走过的人生道路上的坎坎坷坷给我听,他教育我要好好做人,不能做有违背良心的事。对于我的学习,他是不会多说什么的。当我考试不理想时,父亲总会说:“没关系,你父亲我在你这个年龄时,考试顶多60分而已,你这样已经够多的了。”说完,便默默地抽了一口烟。我知道,父亲的那个年代,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父亲的文化不高,他会这样说,是想鼓励我好好学习。有时候看着沉没寡言的父亲,心中总有些伤感,我想,他的内心世界,应该是很孤独的吧。为了我们能过上好生活,父亲每天奔波在外,有时候碰到不顺心的事,他总会对我说:“等你长大了,总有遇到不顺心的事的时候,到时候,你一定要自己处理,不能依赖别人,知道吗?”看着父亲为这个家所付出的一切,我感到了家的温暖。
而母亲呢,她是一个个性开朗的家庭主妇。她和父亲的个性刚刚相反。没事的时候,她喜欢和小孩子打成一片,有说有笑的。对于我的成绩,她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这几天考试了没?考的怎样?学习紧张吗?”母亲总是这样询问着我的学习,每天没完没了的问我,有时觉得她真的很烦,但回头想一想:母亲这样也是为了我的前途着想,我不应该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她。母亲教育我要好好学习,要记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上悲。虽然她很唠叨,但是,她关切的一字一句,也让我感到家的温馨,家的爱。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都发自他们慈爱的心。这无形的爱,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
我要歌颂人世间最可贵的情——家的亲情!
关于亲情的作文素材三
对那幅照片我一直不满意,是爷爷的一幅肖像照片,家里人都说挺好,后来以那幅照片为蓝本又做了瓷版画,但与记忆中的爷爷相去甚远。
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在他们身边八年,记忆如磐石,刻骨铭心。两位老人早已离我远去,眼前却总模糊着爷爷踉跄的脚步,耳畔回荡着奶奶的哭泣,永红什么时候再回来啊?
尽管不能诠释内心记忆,但那幅照片我一直珍藏。后来,学会摄影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翻拍那幅照片并放大,现仍在我的书房里挂着,那是记忆中爷爷唯一一幅照片。
岁月更替,手中有了相机,并从胶片到了数码,科技改变了一切。房间一角堆积的胶片、影集远远不如桌子上那个4T的硬盘所承载丰富,但点滴的记忆,前者所占更为丰满。
于是,内心常彷徨:我们少了什么?
胶片到数码,科技改变的不仅是摄影方式,更是生活方式。一部手机搞定一切,拍照、上网、购物、缴罚款……不经意间,地铁上人手一份的报纸悄然滑落;机场旅客手中的书籍寥寥无几;亲朋聚餐,开心的是这盘菜又可以发朋友圈。
科技是时代发展的产物。1912年,拉蒂格父亲送给他一部小相机的时候,很是稀罕新潮,那时起,他拍摄了他的上流社会家庭亲情。在那个大动荡时代,其行为仅如低头走路一般平凡甚至平庸,几十年后,这些照片成为整个法国社会的时代记忆,入展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说到这里,我感觉,关于“胶片时代与数码技术时代”这个命题实则是个伪命题,最新的科技发明的确取代了旧技术,或许也取代了许多美好,但这些东西,或旧古董或新科技,永远只是一个工具。工具掌握人还是人掌握工具,这是个关键。或者说,这才是命题所指。
于是,悄然问自己,我,能做什么?
急剧变化的经济社会面前,我们是否眼光放得太远,而无力顾及身边——父母的健康,亲人的需求?
前天,在江西老家的三弟,把手机视频聊天功能打开,这是父母第一次使用,看到我在画面里,妈妈兴奋地说:“我看到你了,胡子又没刮。你看到我了吗?”镜头里,父母满面喜悦,绽放的笑容,抑制不住流淌。
有段时间没回家了,我想,得回去了。对了,父亲一直说要爷爷那幅照片,家里没有,这次也得带回去了。
关于亲情的作文素材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