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励志文章标题与内容

发布时间:2017-01-12 14:47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像这名言一样励志的人生励志文章标题与内容都有哪些呢,赶紧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人生励志文章标题与内容

人生励志文章标题与内容:如何保证自律生活

作者:徐沪生

辞职后,很多朋友说羡慕我现在的生活状态,无拘无束,没人管,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晚上想玩到几点就玩到几点,早上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自由自在。

但同时有人说,换了他们辞职在家,肯定每天玩得风生水起,一点效率也没。

我能想象那种生活,就跟我大学时候周末放假一样:前一天晚上,打游戏或者看电影到凌晨,上床了还要玩手机,睡到第二天中午,叫外卖,一边玩电脑一边吃,下午宅在寝室接着玩,或者约了同学出去玩,晚上接着打游戏,一天就这么过去了,不知不觉。

生活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刷副本的时候打出了什么极品装备,有什么极品属性,倍有成就感,在网上四处招摇,跟人显摆。

就算老师布置了作业,也是拖到最后一天,找同学这边抄抄那边抄抄,敷衍了事,马虎交差,混个及格就行。在大三找实习之前,我上大学就是在混日子,等毕业,全无效率可言。

那时候好歹要交作业,要考试,有学校老师作监督;在家自由职业,全无外人监督,要是没点自律,还怎么过?每天都要荒废掉。整日打游戏,吃外卖,看视频,搞笑综艺,明星八卦,肥皂剧,电影。一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天黑了,大家都下班回家,而你什么也没干,第二天依旧如此,混日子。

不是胡说,我认识好几个自由职业者,真有人这么荒废了一两年,陷入死循环,不能自拔,偶尔劝他几句,他自己也反省说明天不能这样了,要振作,要干事。但明天还是这样,自欺欺人。

但同样,我也认识一些极其自律、高效工作、劳逸结合的自由职业者。我把我们的生活习性类似之处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希望对渴望自由职业生活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

首先是规律的作息,早起早睡。这是最基本的,最关键的,最首要的。这个做不好,其它很难说。一天之计在于晨,你睡到日上三竿,吃了午饭又觉得困倦,玩会儿电脑,看会儿搞笑视频,不知不觉就晚上了,能有什么效率?别指望深夜效率高,就那么几个小时,搞不好你又要玩掉;而且长期熬夜对身体也不好,来日方长,健康第一。

在大学的时候,学校寝室十一点断电断网,但还是习惯性地拖到十二点才睡。年轻人嘛,都有晚睡综合征。工作后也差不多。辞职后,渐渐养成习惯,逼着自己十点半左右上床,第二天八点左右起床。起初睡不着,躺在床上胡思乱想,但后来也习惯了。我睡眠很浅,容易醒,说是躺在床上九个小时,顶多六七个小时在睡,另外有两三个小时只是休息。

这种休息很有好处,从前起床后头晕脑胀,刷牙时候都在打盹,感觉睡得不踏实;现在早上醒来,很精神,脑子很清醒,吃过早饭立马就能投入工作。

我八点起床成了习惯,就算偶尔前一天晚上跟朋友出去玩,很晚才睡,第二天早上也没办法睡懒觉,最迟八点就要醒,生物钟固定了,再也睡不着。我已经很多年没体验过睡懒觉的滋味,想必以后也没机会。

朋友圈有固定早起的朋友,有的五点,有的六点,每天打卡。我欣赏他们的自律,只觉得太早了,我吃不消。建议最晚也要在九点前醒,一定要吃早饭,且有固定的作息时间。这样对身体好,对一天的计划安排也有益处,不会乱。

能坚持早睡早起,固定作息的人,都是有极强自制力的人,生活都更有计划和规律。所以,早睡早起,规律作息,是自律生活的第一步。

二、

自由职业,不上班,不代表不做事。由于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反而会更有工作压力。保持稳定而积极的工作热情,每天做事,比如对我来说,每天写作,是必须的。从前在公司干活都是敷衍了事,现在辞职在家,干自己的事业,倍有激情,常常一有什么想法,立马记下来。

便签是个好东西。记在便签上,纸条上,贴在墙上。不时看看,提醒自己。计划要干的事,一样一样列下来,做完的,划掉,看还有哪些要做的,按紧要程度排个顺序。便签确实能提高很多效率,不至于遗忘重要事项,也不至于不知道接下来要干嘛。是克服惰性和拖延症的好办法。

除了查资料和联系人有事情,不时的断网、关手机是很有必要的。不然很容易刷着刷着,聊着聊着,半天就过去了,要吃饭了,而你什么都没干。劳逸结合很重要,但是,该工作的时候就工作,要保证效率。如果有自己的小房间,关门关窗关手机,安安静静,专注于工作,不被外界环境打搅,那最好不过。如果周边有图书馆,一定要去。之前住三林,我常去浦东图书馆,效率非常高。

三、

保持大量阅读。很多人说:“我没时间看书。”他们却有很多时间看电影,唱歌,喝酒,旅游。都是借口。懒惰的借口。对于我们写作的,阅读很重要,提升文笔,刺激灵感。对于其他自由职业者来说,同样重要。在家工作,少了培训和交流的机会,书籍,尤其一些专业类的指导书籍,是提升技能的最佳方式。有持续的知识输入,才能保障稳定的知识产出。思而不学,空想主义,是干不出事来的。

从前上班有借口说没时间读书,现在自由职业,整天在家,你还有什么借口?忙到连自我提升的时间也没吗?磨刀不误砍柴工。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即便出门在外,挤地铁的时候也可以看看啊。现在电子书这么发达。而且一天到晚做事情也很累的,阅读可以作为精神上的调节,偶尔涉猎别的书籍,也许能触类旁通,再不济,长长见识也是好的。

四、

锻炼身体很有必要。长期在家办公,一天到晚坐在电脑桌前,少走动,少与人交流,会导致身体状况变差,精神状况也不好。刚辞职的那段时间,我每天在家看书写稿,脊椎痛,眼睛痛,同时精神萎靡,郁郁不振,见了朋友,话都不会说,非常阴沉。

后来养成习惯,每天出门骑车一小时,附近小区转转,塞着耳机听听歌,跟着节奏抖抖肩膀,扭动摇摆,看看路边来往的男女老少,精神状况明显不一样。来回一趟,出了汗,身体在燃烧,感觉很有精神,神清气爽。

后来开始锻炼,从起初的俯卧撑,只能做三五个,到后来买了哑铃,做卧推和深蹲。每天下午抽出一个小时左右来锻炼。肌肉酸胀的同时,感觉整个身体都苏醒了,不像从前昏昏沉沉,了无生趣。到现在,无论身体上,还是精神上,明显感觉比从前有活力,有斗志,有激情。饭量大了,胸肌也大了,侧面看,居然有一条中缝。

虽然热爱写作,但我不喜欢文弱书生,我喜欢海明威的硬汉形象。健康第一,无论为了身体,而是为了精神状态,锻炼都是很有必要的。认识好几个朋友,都是通过锻炼身体改善了精神状态,身体的燃烧使得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有了本质的提升,更自信,更热情。工作也更能投入。

五、

适当娱乐。我一直提倡劳逸结合,工作的时候就认真工作,玩的时候就尽兴地玩,这样才有效率,良性循环。上课的时候不好好听课,开小差,打瞌睡,回头放假了再去花大价钱上补习班,有什么意思呢?我不懂这种学习方式。

我时常在周末时候喊几个朋友去酒吧喝酒,从前我喜欢唱歌,可惜我的朋友们都不爱唱,我一个麦霸也没劲。但总要有个娱乐方式啊,就改喝酒了。不管酒量好不好,多少都能喝点。我是什么时候都能去喝酒的,只是朋友们都有正常工作,做五休二,得迁就他们。

礼拜六晚上,酒吧桌台上,昏暗的灯光下,吵闹的舞曲乐盖着,彼此大声问候最近的工作、情感,聊聊天,说说笑,喝喝酒。当是发泄工作的压抑。一个礼拜七天,每天都在工作,太无味了,就算是自己喜欢的事业,也太压抑,需要释放。

对我来说,喝酒是最佳途径,一杯长岛冰茶、一杯莫吉托喝下去,晕乎乎的,什么忧虑都没了。再来一杯朗姆可乐,有点迷糊了,甚至调情搭讪,给别人摸我胸肌。回头第二天醒过酒了,拼命喝水,休息半天,下个礼拜继续投入新一轮的工作,阅读,写作,锻炼。

从前在公司,要干什么都是上司安排好的,你按部就班去做就行。自由职业不同,自己就是老板,下达命令,自己也是员工,执行任务。要干什么,你得有计划;要去做了,你得有执行力;要有良性循环,你就得有自律。什么时候该工作,什么时候该放松一下,都得有考量,不能太压抑,也不能太放纵。说实话,我很少见到整天卖命工作的自由职业者,更多的,是整天缠着电脑手机不放,娱乐至死。

自己的人生自己要负责,这话说给每个自由职业者听,最适合不过。不要辞职一年了,说是创业,结果什么也没干,白白荒废大好的光阴。要自律。

人生励志文章标题与内容:微笑着继续前行

作者:宜默

导读:我知道离开时,会留下眼泪,不是因为难过,而是因为不舍,可我终将需要挥手告别,迎接新的环境,改变很痛,但是仍旧要微笑着继续前行,相信未来的我,会比现在更好看。

1、即使时间有限,我依旧选择加倍珍惜

早在半年前,就知道自己的工作岗位会有所调动,因为是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所致,所以尽管对目前的岗位有千般不舍,却也不得不坦然面对这一天的到来。

以前在电影或者电视剧里看到,当一名医生告诉病重患者时日不多的时候,有些人选择在恐惧和不甘中度过,直至最后晃晃而终。而有些人则选择更加珍惜最后的时光,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微笑着,更加充实地过完最后的日子,到最后,即使有不舍,倒也多了一份释然与无悔。

这两者间,我更欣赏后者的心态和选择。自从知道自己在这个岗位上所待的日子有限时,我更加爱惜所剩的每一天,尽心尽力地完成最后的工作,不让自己留下遗憾。

但是,当真的接到通知的那一刹那,内心的滋味翻江倒海,莫名的怀念席卷心头,还没离开,却开始想念。

在静默了整整10分钟后,我站起来,向直属领导汇报了调动岗位的通知,领导对我的离开也表示了惋惜,毕竟他将少去一个卖力的帮手,也算是直接受害人。

接着,我便开始认真整理自己的工作内容,我知道即便已经知晓要离开,也要负责任地离开,那么当前,最重要的则是把工作如期交接好,安顿好。

即使情况再糟糕,但凡明智的人,都不应该忘记“责任”二字,把自己当作接手的人备足万全之策,而不是当作离开的人草草了事。

2、离开前,让我最后一次把你打扮地一尘不染

离开前的那个周末,我一个人来到了办公室,整理自己的工作用品,键盘、鼠标、笔记本、文件夹、计算器、订书机,每一样平时再普通不过的不起眼物品,在这一刻都变得如赋予生命般鲜活动人。

它们整整陪伴了我三年多时光,留下我多少体温与触摸,唯有岁月知晓。

如果它们也有意识,是否也会不舍我的告别,突然觉得自己感性十足。

每每想到要离开,即使新的部门距离原先单位并不远,岗位级别也算平调,谈不上吃亏,而且因为工作联动关系,今后也有机会仍与此地有接触。

可是一向重情义的人,对于离别,又怎会只局限于客观条件的对比,又怎能做到轻松挥手。

我之所以选择在人少的时候,整理和打包自己的物件,有三个原因。

一是可以不耽搁工作时间,从而避免扰乱别人的工作情绪。

二是在整理过程中,可以一个人安静地回忆过往,回首走过的路程,以便自己在下一站走出更完美与矫健的步伐。

三是预想着等到下周,可以轻松和同事们告别,不拖泥带水,不徒留空悲,便是最美的画面。

把落寞放在空旷里,把微笑留在人眼中,寂寥的桌子会读懂我的不舍,墙角的盆栽会记住我的温暖,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也是我当下的心境。

离开的方式有千万种,因人性格不同,无所谓是非对错,只要在将责任一贯到底的前提下,都是自己的选择而已。

物品整理完毕,擦干净了桌子,最后一次把办公室的地板拖干净,即使要走,也要把你打扮地一尘不染。

3、如此不舍离开,最关键的是因为害怕改变

其实安静下来,仔细思考自己的情绪,才深层地发现,在岗位级别和薪酬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之所以会对岗位调动如此不舍,归根到底,是因为害怕改变。

虽然不可否认,对于一个从事三年之久的岗位,这其中必定存留下不少情意,但是我自己内心知晓,实际上,最关键的原因则是面对新的岗位,持以忐忑,怀抱着对于改变的害怕和惶恐。

从心理学上来讲,人对于固定和熟悉的环境有着明显的安全感,一旦脱离了这种环境,或是发生了变迁,会对新事物、新环境持有不安的心态。

事实上也是如此,当我们熟悉了一份工作或是习惯了一个环境后,会从潜意识里将这种感受烙印在内心的柔软处,并自然而然地将这种感知当作自己身体感官的一部分。

所以当自己感受到这份熟悉时,能使自己从容淡定。反之,面临新的境遇,则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最常见的莫过于不舍难安、烦躁惶恐、茫然焦虑等,并且能轻易将自己推入一种伤感的漩涡中,一时之间难以解忧。

所以,对于我来说,除去这三年来对于这个岗位和同事之间的情谊外,最让我惶恐的则是对于新岗位的茫然,简言之,是改变让我不安。

新的环境、新的同事、新的工作安排,我心里琢磨着,天知晓将会遇到多少不同的人和事,而我是否能够淡然面对呢?

未知面前的惶恐,实属正常,但是如果因为害怕改变而失去迎接未知的勇气,那就是怂货一枚了。

我自然是不想成为怂货的。

4、深呼吸后,将未知当做挑战,为不安注入动力源泉

柏拉图说,没有什么东西是稳定的或永恒不变的,只存在不断变动和运动的事物,世界总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运动和变化。

世界在不停地变化,幻想着顽固地停滞在一个固定不变的环境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变化挡不住,那么但凡你不想自甘堕落,自暴自弃,最好的选择就是顺应变化。并且抓住改变这一契机,注入新鲜源泉,把不安转为动力,挑战新事物,争取早日成功将它制服,才是真正的王道。

那么在迎接改变,告别当前的时候,哪些环节需要我们注意和值得思考,结合本人案例,与君共勉。

(1)明确改变是正常现象

这一点至关重要,只有从潜意识里真正明白,任何改变都是人生的正常现象,即使带着遗憾和不舍,都应该坦荡面对生命中的任何变迁,我们才能在接受“改变”这一事实后,由衷而真诚地去应对改变所带来的种种新事物。

列夫·托尔斯泰说,所谓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变化着的。

赞格威尔指出,所有一切都在变化,唯有变化不变。

是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们又怎能因为今夜的月色太美,而拉着她美丽的衣角不放,去阻止日出呢?

我们没有这个法力,也没有这个权力去破坏万象变更的正常现象。于自然如此,那么于我们自身的所遇,便也是这般道理。

在确保自己认真负责、尽心尽力地维护一份美好的前提下,这份美好可以是爱的人、喜欢的工作、在乎的友情、喜欢的环境等等,因为一些主客观多重原因导致改变,即使我们内心有诸多不舍情绪,还是应该释怀和坦荡面对。

与其抱着难舍止步不前,不如放开心胸坦然迎接。或许下一站,并不会那么糟糕。

当你怀着感激变化的心去看待,持以加倍努力去珍惜,那么未来的你,肯定会比以前更有魅力。

(2)将负责意识贯穿到底

这一点主要针对工作而言,这也是我个人十分看重的一点。

无论对于他人还是自己,我始终坚信,一个对于工作负责任的人,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至少他/她还有责任心。

当一份工作即将结束,绝对不能因为它的一切不久便与我无关而任由其自生自灭。

正确的做法,是哪怕在位一天,也应该谋职一日。该交接的工作,需要认真交待好,以便下一任同事方便接手。特别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文件和资料,更加需要整理清楚,归档完好,不能因为自己心情低落,而出现严重错误。

如果你前面很优雅地走了九十九步,却在最后一步上出现差池,你仍旧是亵渎了先前的责任心。

做这些带着“责任”帽子的后续工作,并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么豁达和成熟,而是因为,这本来就是应当如此。

我曾经遇到过一些离职的同事,在离职时,许多工作不交接好,收尾工作更是马虎地草草了事,导致下一任接手的人十分被动,还得打电话给前同事询问,搞得这边抱怨连连,觉得前任不负责,那边牢骚阵阵,觉得我都辞职了还来烦我,真是可笑。

归根到底,都是不负责任引起的。我自然是看不惯那样的行为,我想,大多数有责任心的人,应该也不希望碰到那样的前任同事。

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做你不喜欢的类型,这也是对自己和他人最好的选择行为。

(3)独自感怀,轻松离场

但凡离开一个自我感觉不错,且已产生依赖的环境时,要说没有不舍,必定是虚伪的,当然不排除那种特别豁达、凡事轻松放下的牛人,自是我等凡人不可企及的境界。

但是根据我个人的调岗经验来说,即使有再多不舍和伤感,在他人面前最好不要过分流露。

你可以和同事吃个散伙饭,为旧情谊划上圆满句号。也可以和他们吐露你的不舍,希望今后依旧保持联络。

但是,亲爱的你,请务必记住,除去工作关系实在好到已经晋升为朋友级别的人之外,你要明白,很多事、很多人仅仅只局限在同事关系里。一个转身,你们就有可能永远成为前尘往事,太过投入,但凡没有得到对方相等的不舍或者祝福回赠,你会失落,会徒增伤感,那又何必呢。

所以,即使再性情中人,记得保留几分情绪。我的建议是,自我淡然伤感,人前轻松挥别,可以拥抱、可以挥手,甚至可以流泪,但是不要抱怨离别,不要责怪缘浅,更不要一步三回头貌似生死离别般地情深意重。潇洒地转身,留给他人,也留给自己最优雅的背影,岂不更好。

或许有人会说,何必压抑自己来装逼,但如果在别人低看和自我潇洒之间,我选择后者。

5、改变或许会痛,但是未来的你,会比现在更好看

改变真的会痛,就像拔除深入指尖的刺一样揪心难耐。

但是,变化是万物之规律,许多事情,因为客观原因而发生改变,应当试着坦然接受。

雨果说,进步,意味着目标不断前移,阶段不断更新,它的视野总是不断变化的。

所以,新的改变,特别是带着挑战能让人更快成长的改变,其实也是一种新视野的拓展。在付出殷切努力后,必定会收获更大的成果。

变化是生命之所在,我们谁都不要妄想去阻止变迁的人和事,而是应该放眼看开,明白许多改变实际上都是一种更好的发展。所以,面对工作岗位的调动,我也这样勉励和开导自己。

也希望自己的真切感受能够帮助每一个正处在矛盾和改变中的朋友,也能更好地走出纠结,微笑着迎接新的朝阳,明天的你,会收获更多。

我以为离开时,我会哭泣,结果真的在整理物品时留下了泪,不是因为难过,而是因为不舍。既不舍熟悉的环境,也感怀逝去的年华,那些熟悉的桌椅和文件,倾注了这些年的心血,满满都是回忆。

但是终将我选择微笑着挥手告别,迎接新的环境,未来的我,只要还是一如既往地去用心努力,一定会比此刻更美丽。

人生励志文章标题与内容:生活曾经用这5句话拯救我

作者:阿何

从小到大,除了家里有点穷之外,我很少经受什么挫折。直到大学毕业,经历了若干年的打工+若干年创业,碰得头破血流,才逐渐悟出一点道理。

回望过去10年的职业+创业生涯,我发现其实很多时候自己原本可以做得更好,却因为这样那样的情绪给破坏了:比如被合作伙伴背叛时的愤怒、一而再再而三碰壁时的沮丧、对自我产生怀疑时的不自信,等等。

发现什么了吗?其实这些情绪都是非常常见的,也是正常人遇到类似事情之后的正常反应。但是有时候“正常”就是最大的不正常,那些能让我们变得更好的,恰恰是如何用理智和智慧来控制生物本能这种“反常”。每次迷茫的时候、痛苦的时候、自大的时候、狂妄的时候,现实都一再用血淋淋的事实给我留下惨痛的教训。而在领悟的无数个教训中,下面5句总结是我印象最深的。从某种角度说,它们拯救了我。

1、你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重要

有人说过:“人会长大三次。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终究还是有些事令人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

可即便是成年人,都经常自觉不自觉地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从而产生很多完全没意义的负面情绪。

回想下,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你想要打车的时候,发现总是一辆空车都没有;你带伞的时候经常不下雨,你不带伞的时候经常下雨;当一件倒霉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总是一连串倒霉的事情接连发生。

总之,有时候仿佛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这样的事情会使得我们异常愤怒与沮丧。但其实这只不过是个错觉,我们只不过无限地放大了自己遇到的挫折,将自己摆在太重要的位置了。世界很大,而我们太渺小了,渺小到其实根本没人会刻意为难我们。

将自己看得太过重要,还会让我们不敢尝试,害怕犯错。因为一旦犯错,仿佛全世界都会嘲笑我们。但其实没有那么多人在乎你的成功或者失败,敢于去做的人总比临阵退缩的人能得到更多尊重。可因为将自己看得太过重要,我们失去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2、没有成功不是你运气不好,而是努力还不够

无意煲鸡汤,也从不认为“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但就我观察,大部分人的失败确实是因为努力和坚持还不够。

成功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称之为天才型成功,一种则是努力型成功。

任何一个领域,想要进入到前3%的顶尖行列,除了必要的努力和坚持之外,其实天赋、运气等因素也非常重要。也就是说,这个区间不是你单纯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的。(比如说就算你每天24小时锻炼,也基本没有可能跑得比博尔特更快)。

但是如果我们足够专注和努力,进入到一个领域的前15%-10%是完全有可能的,而这在大部分人看来已经算是巨大的成功了。

问题在于:大部分人都只盯着前3%的那一小撮人,却连前30%的人的努力程度都未达到,最后却将自己的失败总结为运气不好。

3、情商低是假的,懒惰+自私是真的

你不会说话,你很难打交道,你将这些问题归结为“自己情商低”,潜台词是情商是天生的,所以这些不好都别怪我。

别再骗自己了!就我所见,只要人不傻,只要稍微有点进取心,绝大部分人都可以很好地与周围的人相处好,绝不至于成为大家所厌恶的“难搞”的人。

之所以乐滋滋地满足于“我就这样”,一种可能是你懒得改变自己,还有一种是你享受这种感觉。人与人相处,总是你退我进。你处处谦让别人,就意味着很多地方你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和感受。有人就是喜欢别人迁就自己,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但就是不改,这其实就是自私。对这种人,“我天生不会和人打交道”只不过是个幌子而已。

只要你想变好,你一定能做得比原来好一些的。

4、超过80%的痛苦源自欲望和能力的不匹配

无数次痛苦纠结的时候,我都会在深夜客观分析现状,以及审视自己的内心。结果发现其实事实往往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糕,痛苦更多来自于自己想要的太多,多到超出实际情况和自己能力范围。

比如有一段时间,我陷入严重的焦虑状态。那时候,我在运营一个公众号,并且进入一种类似强迫症的奇怪状态:每隔10分钟左右,我就要查看一次公众号的后台,看看粉丝数。早上推送文章后症状更加严重,几乎每分钟就要看一次文章阅读数的增长情况。

事实上我干得相当不错,公众号各方面的发展情况都是非常理想的。但是每次我看到诸如罗辑思维、Papi酱、十点读书之类行业标杆账号当初发展的数据情况,我就会对自己的工作感到相当不满。却很少去思考这种对比是否合理,背后有什么问题。

总是将行业标杆作为自己工作的比照,这其实是不对的。因为你不知道人家在这方面的积累、为此投入的人力物力、在运营过程中的时机运气……等一切因素,却妄想直接达到行业的顶级标准。除了不知天高地厚外,实际也是因为自己的欲望远远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范围。

我们希望改变自己的现状是无可厚非的,但我觉得它同样需要过程,有个限度。无限制地让自己的欲望膨胀到完全脱离实际,是大部分人感到痛苦的主要根源之一。

5、你的大部分烦恼都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总是非常容易烦恼,比如为抉择而烦恼,为不尽如人意的结果而烦恼,为感情而烦恼,为不确定的未来而烦恼,等等。

倘若你能够为不够好的现状感到烦恼和不满,并且积极地寻求改变的方法且为之做出努力,这样的烦恼其实是有益的。事实上不满和欲望正是人类进步的最大动力。

问题是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在产生毫无意义的烦恼。我们对自己的情绪缺乏控制能力,任负面情绪在我们脑海滋生蔓延,最后彻底毁掉我们原本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我们不仅为自己的错误而烦恼,还为别人犯下的错感到愤怒;我们不仅对现在尚可以去改变和创造的未来感到烦恼,还对已经发生不可更改的过去感到懊恼。我们在事情未取得进展的时候烦恼于停滞,在事情取得进展后又烦恼于它的速度不够快……

如果将我们的烦恼进行归类总结的话(事实上本人确实这样做过),你会发现大部分情况下它们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它既没法让事情变好,也无助于你得到进步。

从人的生理、心理健康来说,我们的负面情绪需要得到宣泄,烦恼是其中一种。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非得沉浸于这种状态,最终让情绪控制我们。

连自己的情绪都总是控制不住的人,往往也控制不住任何事情。

坦白说,这5句话并未让我具体地学会什么。它们对我真正意义的帮助,是让我更加理性、客观地认识了自己以及这个世界。到最后我才发现:

即便你多谦卑,仍大大高估了自己在这个世界的重要性。

即便你再强大,仍大大低估了取得进步和成功的高难度。

人生励志文章标题与内容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