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茶文化历史
潮汕茶文化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渊源,潮汕茶文化有什么礼仪文化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潮汕茶文化历史,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潮汕茶文化的发展
远在4700年前原始社会的仰韶文化母系氏族时期,我国先民便发现茶树并形成饮茶习俗。潮汕人饮茶的风尚,无疑是受到中原饮茶文化影响的。随着中原汉人不断南迁,带来了中原地区的饮茶习惯,对潮汕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以前,粤东地区属百越诸族聚居地,后来有浮滨人、山越人、畲瑶人等,在这土地上栖身山野,繁衍生息,过着“击石取火”、“狩猎网鱼”、“刀耕火种”的生活。畲族聚居潮州凤凰山,以狩猎种茶为生,有饮茶的习惯。潮州市后来逐渐形成产茶区与畲族聚居凤凰山有密切关系。
唐代,韩愈、常衮、李德裕等官员被贬来潮州。韩愈在潮州兴儒学,改民风,传播中原文化,自然也包括茶文化。常衮、李德裕皆嗜茶,自然对潮汕饮茶习俗起到传播作用。加上唐代佛教在潮州的兴起,而佛家常饮茶,久而久之,一部分潮汕人也习惯饮茶。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知州王汉《金汉山诗》有饮茶记载,并在潮州金山南麓的摩崖石刻上留下“茶灶香龛平”的遗迹。又如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潮知州徐璋的《送举人》诗中云:“银钩健笔挥颜书,燕阑欢伯呼酪奴。”(酪奴是茶的谑号)说明了潮州早在北宋时已形成饮茶的习俗,并在宴席间必备品茶的程序。南宋末期,赵宋君臣流亡至潮州,留下了帝昺饮凤凰茶,后被称为宋茶的传说。最少说明了凤凰山产茶的历史悠久。
元代潮州文人贤士往来频繁,市场各种茗茶云集。如潮州总营王翰《游灵山》诗云:“释子不眠供茗碗,幽人无语对棋枰。”从诗中可以看出此时潮州饮茶还保留大碗盖瓯的习俗。
到了明代,由于潮州商业的发展,福建茶叶大量增加,饮茶已成为潮汕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林大钦的《斋居》诗云:“扫叶烹茶坐复行,孤吟照月又三更。城中车马如流水,不及秋斋一夜情。”同时,民间出现早上“点茶汤”,以供奉茶汤,服侍长辈不可少的的饮茶礼节。明代末年,江苏宜兴紫砂陶壶出现,散形茶大量炒制之后,潮汕人就逐步发展了品饮工夫茶的文化,许多茶具也趋于精化。目前,潮州还保留传统的珍宝——茶担。茶担呈六角形(高1.2米,宽0.53×0.3米),一头是茶橱(内有二层)用装贮茶具和茶罐,一头是茶柜(内有二层)装泥炉、木炭或干榄壳、羽扇等。茶担顶层有龙头担臂,二横担固接担臂,按上12厘米的铜环吊,系存放水果糖饼、大桔槟榔等。茶担六面是雕龙画凤的漆金木雕。潮汕地区每逢传统佳节,都有大锣鼓出游,戏剧化装、跳秧歌舞、挑茶担,热闹非常。
清代晚期,潮汕已形成通商口岸,商业发达,四方商人来往频繁,官宦居留潮州众多,相应刺激了饮茶业的繁荣。据明嘉靖二十六年《潮州府志》卷三(田赋篇)云:“饶平县每年须贡叶茶一百五十斤三两,芽茶一百八斤三两”。又据《明史食货志》载:明代贡茶总额四千余斤,不难看出饶平县的贡茶占全国贡茶的0.6%,而清代潮州产茶量更大。随着民众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潮汕工夫茶优良的品茶传统被继承和发扬,茶叶品种不断创新,产量质量不断提升,潮汕茶文化也随之丰富并影响至今。
潮汕茶文化
潮州功夫茶 功夫茶须讲功夫,茶具、茶叶、用水、泡法都十分讲究。茶具以陶质为上乘,且需用炭火烧水;茶叶用乌龙茶;水以清冽的甘泉为好;泡发讲究“高冲低斟、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要领。被誉为“中国茶道的代表”。
功夫茶 饮茶民俗。属富有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功夫”一词,在潮汕话中是作事方法讲究的意思。这里指烹茶品茶方法。潮汕功夫茶有一套讲究茶具、茶叶、用水、冲法、品位的茶经。潮汕功夫茶烹制的方法,以陆羽的《茶经》为典范,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用细白泥制造。壶以宜兴出产为佳,圆体扁腹,弩嘴曲柄,大的可容半升多水。杯盘则多用花瓷器,内外绘有山水人物,极其工致。炉及壶盘各一个,但杯的数量则视客人多少而定。此外尚有瓦铛(小沙锅)、棕垫、纸扇、竹夹。
茶具 完整的有十二件:宜兴产紫砂陶壶(或本地产瓷盖瓯)、白瓷杯、锡罐(或陶罐,装茶业用)、小沙锅(当代多用钢精小茶锅)、茶洗(上有孔盘,有人称为茶筛,有塑料制者)、茶碟(放茶壶或盖瓯用)、泥炉(当代多用酒精炉、煤油炉或电炉)、羽毛扇(或竹扇,煽火炉用)、龙缸(贮清水用)、水壶、风炉柜、茶橱。一般用的主要茶具如:茶壶、茶筛、瓷杯、水壶和小水锅。使用几件茶具,依各人的条件而定。
用茶 功夫茶所用茶叶,只限于半发酵的福建茗茶、溪茶和潮汕的凤凰水仙一类的青茶。其他的茶叶如绿茶、红茶、砖茶等,若用功夫茶冲法,往往苦涩不堪入口,均不适合。习惯上多数人喜欢引用福建武夷山的岩茶、乌龙茶和闽南的溪茶铁观音。潮汕本产茶业也仿效福建茶制法,最有名的是潮安县的凤凰山单丛茶和饶平县岭头的白叶单丛。
用水 功夫茶讲究用水,以山间的泉水为上等,江水位中等,井水为最差。功夫茶喜用山泉水,取其清纯无杂质。但在城镇中不易取得山泉水,只能大体取呈请的自来水。
冲泡 功夫茶出名的最重要操作。有好茶、好水和珍贵茶具,但不善冲泡,就会全功尽废。潮汕人总结出一套“高冲低筛、刮沫淋盖”的方法,称为八步法,即:纳茶、侯汤、冲泡、刮沫、淋盖、烫杯、洗杯、筛点。每一步都有讲究。
品尝 功夫茶重在品味鉴赏。闲暇时两三位良朋闲谈,品茶,捧起小杯,慢饮细酌,啜毕还以杯口移近鼻孔,品其香味。一般人虽没这样温文儒雅,但喝功夫茶的过程,的确有许多讲究。任日本口福会会长的日籍华人陈东达教授,在其所著《饮茶纵横谈》中说:“据说,日本的煎茶法来源于功夫茶的饮法。”他未作出论证,但至少说明日本茶道和潮汕功夫茶是世界上最讲究的饮茶法。
潮汕茶文化礼仪
一、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到,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所以一般茶只倒八分满。
二、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喝茶是长辈的,用中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
三、先客后主,司炉最末
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四、强宾压主,响杯檫盘
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随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五、喝茶皱眉,表示弃嫌
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的茶不好,不合口味,会让主人尴尬,还显得不尊重。
六、头冲脚惜(闽南语脚气的意思),二冲茶叶
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因为早时做茶用脚踩,怕茶叶有脏不宜喝饮,本地有头冲脚惜,二冲茶叶之说,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七、新客换茶
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八、暗下逐客令
主人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
九、无茶色
主人待茶,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无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二是由于上一点引申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著。
十、茶三酒四惕桃二
潮汕人习惯于在茶盘上放三个杯,是由于俗语茶三酒四惕桃二(两人恋爱游玩)而来,总认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须四人为伍,便于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风景游玩就以二人为宜,二人便于统一意见,满足游兴。
各个地方有自己的特有习俗或有趣的礼仪方式,就不全部赘述,有兴趣的茶客可自己多留意了解。
潮汕茶文化历史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