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7-03-20 14:49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人的心理教育经验为基础的,从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绝不是仅仅通过上几堂心理学知识课就能解决的。当代大学生所面对的是一个知识密集,充满激烈竞争和挑战的信息时代。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以下是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学生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浅谈学生期心理健康教育全文如下:

摘要:学生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及行为问题,减少或避免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了探索学生心理需要的发展和变化规律,为学生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途径,现就学生期心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学生期 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及行为问题,减少或避免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了探索学生心理需要的发展和变化规律,为学生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途径,现就学生期心理进行分析:

1 青少年期

青少年期是指个体从儿童过渡到成年,逐步达到生理上和心理上成熟的阶段,一般是指十一二岁至十八岁前。可分为少年期(或学龄中期、青春期,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和青年前期(或学龄晚期、少年后期,十四五岁至十八岁前)[1]。

1.1 青少年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1.1.1 生理特征。青少年期是生长发育的快速阶段,尤其青春期是人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其身高、体重、头面部、肩宽和胸围都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生理功能也迅速增强,脑与神经系统发育基本完成,第二信号系统作用显著提高等。这时下丘脑和垂体所分泌的激素几乎和成年人相同,在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下,男女少年第二性征相继出现,性功能开始成熟。

1.1.2 心理特征。青少年期的认知活动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概括性。随着感知觉的发展,观察力有了新的提高,观察的全面性、精细性、准确性、概括性都有了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逐渐学会了独立思考问题。

青少年有较高的情绪兴奋性,情绪易激动,缺乏自控能力。他们的情感往往表现出某些矛盾和不稳定性。开始自觉、有计划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意志坚强、勇于克服困难的特点,但是他们的意志还不成熟,意志的自觉性、坚韧性、自制性远不如成人[2]。

自我意识存在矛盾,其独立自主的要求是全面性的,从外部深入到内部,从行为表现到人格的独立。丰要表现形式有:①硬抵抗:表现为态度强硬,举止粗鲁;②软抵抗:表现为漠不关心,冷淡相对;③反抗的迁移:有时迁怒于其他人。

1.2 青少年期常见心理问题。青少年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的发展,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青少年期心理活动的矛盾现象可归纳为几点:

1.2.1 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状态:所谓成人感是身体的急速成长、性功能的快速成熟,使其心理上产生自己已经发育成熟的体验并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但实际上,他们在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这仅是一种主观体验而已。此矛盾是造成青少年时期心理活动产生种种矛盾的根本原因。

1.2.2 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青少年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成人,不喜欢老师、家长过多的管束,要求有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决定权。但实际上,由于阅历浅、实践少,青少年在许多方面还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在经济上、生活上和心理上又都要依赖成人。

1.2.3 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发展,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代沟”成为青少年的口头禅[3]。他们不理解长辈的情感,不愿意同长辈交流,实行自我封闭,因而常常产生孤独感。他们普遍认为老师、家长对其不理解,热切盼望得到别人的理解。

1.2.4 情感与理智:青少年的情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冲动。有时因小的成功而狂喜,有时因小的失败而灰心,有时因小的摩擦而争吵。他们的情绪、情感经常处于大起大落的状态。

1.2.5 性意识与道德规范之间的矛盾:性意识开始觉醒,对异性产生好奇。有关注和接近异性的倾向。但由于社会环境的制约,这种朦胧的好奇心和欲望不得不被压抑,往往使青少年处于莫名的烦躁和不安之中。

1.3 青少年期心理健康教育。

1.3.1 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正确,是指能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也看到自己的不足。在对自我的认识、评价、监督、控制等方面部比较客观,有自知之明,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不提出苛刻、非分的期望和要求。同时,也能客观地评价别人,学会面对现实。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确立当前的奋斗目标[4]。

1.3.2 保持稳定的情绪:青少年情绪容易受外界影响,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对于青少年来说,有一定的情绪波动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表现过于强烈,又没有及时有效地加以引导,就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应该帮助青少年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应对挫折。父母和老师应当以中立的态度接受他们的倾述与宣泄,让他们学会在挫折和失败如何获得社会支持和缓解压力。

1.3.3 引导性意识的健康发展:青少年产生性意识活动属于正常现象,性是青少年最为困扰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青春期。应及时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包括性的生理健康、性的心理健康、性道德和法制教育。通过青少年对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的正确认识,消除对性产生的神秘、好奇、不安和恐惧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解决一些特殊的问题,如手淫、性幻想、性梦和失恋等。

1.3.4 消除代沟与预防亲子矛盾:代沟通常产生于青春期,是指两代人之间心理上的差异和距离,一般是指父母与子女在思维、行为尤其是在看待事物的观点上的差异。代沟会引起亲子间的隔阂与猜疑,甚至会引起青少年离家出走等问题行为。对于代沟,要承认它的存在,并及早进行心理调适,双方共同努力来消除代沟对亲子关系的不利影响。

2 青年期

综合发展心理学的观点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的新的年龄划分方法,青年期(又称成年初期)一般指18~35岁,是介于青少年与中年期之间的阶段[5]。青年期是人生中最珍贵的黄金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已达到成熟,精力充沛,富于创造力,开始走向完全独立的生活,同时也要面临许多挑战。 2.1 生理特征。青年的生长发育在22岁左右已经成熟,各种生理功能都已进入个体的最佳状态。此时骨骼已经完全骨化。身高达最大值,脑的形态与功能已趋成熟,第二性征在19~20岁完成,男女体态区别明显。

2.2 心理特征。青年期的个体在心理的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就其心理发展水平来说,是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主要表现在:

2.2.1 认知过程功能成熟:青年期的概括性和稳定性的形成是观察力向成熟发展的重要标志。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注意的稳定性日益发达,感知觉旺盛且富于幻象。智力方面的比较和判断力发展到顶峰时期。

2.2.2 情绪情感丰富强烈但不稳定:青年人的情感体验进入最丰富的时期,同时其情感的内容也越发深刻且带有明显的倾向性。青年人情绪表现出强烈但不稳定的特征,有时还出现明显的两极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情绪情感的自我控制能力在提高。

2.2.3 意志活动日渐增强:青年人是意志过程充分发展的时期。表现为自觉性与主动性的增强。随着知识和经验的增加,行为的果断性也有所增强,动机斗争过程逐渐内隐。随着神经系统功能的发展,动机的深刻性和目的水平的提高,自制性与毅力都有所增强。

2.2.4 人格逐渐成熟:虽然青年人的人格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已经很稳定。自我意识趋于成熟,对自身能进行自我批评教育,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立;也懂得尊重他人,评价他人的能力也趋于成熟。青年期的道德观、人生观已形成,对自然、社会、人生和恋爱等都有了比较稳定而系统的看法,多种能力均先后达到高峰。就智力而言,从出生到青年初期,人的智力一直在发展,25岁左右达到高峰,然后缓慢下降[6]。

2.3 青年期常见心理问题。

2.3.1 自我意识问题:青年人正处在心理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把目光更多地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关心自我发展,塑造自我形象,设计自我模式,更强调独立,有自己的见解、自尊心和自信心,优越感较强,志向远大。然而青年人自我评价能力不足,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出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当他们发现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有差距时,便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安和痛苦。

2.3.2 压力增大:社交方面,进入青年期,人的交际需求有了很大的提升,内心渴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与人际关系的矛盾。就业方面,社会的竞争更是日益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青年人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学习与生活方面,青年人刚刚步入社会,要搞好工作还要不断完善自己,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生活的压力方面主要在不善于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经济拮据。恋爱、结婚生子方面,青年期恋爱的目的性增强,对象的选择更加务实。恋爱、结婚与育子的成本加大,婚后的磨合对青年人也是压力。

2.3.3 情感困惑和危机:青年人情感丰富、深刻,接近成熟但未完全成熟,情感上还存在一些明显的弱点,其内心情感体验十分细腻。性意识的发展以及与之相伴而来的恋爱、婚姻问题,是青年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不善于处理异性之间的关系给青年人带来种种烦恼和不安。另外,失恋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失恋引发的心理疾患也是无法回避的。

2.4 青年期心理健康教育。

2.4.1 情绪情感问题的应对:理想的破灭,人际交往、恋爱和婚姻中的问题,常会造成青年人的情绪与情感的困扰,对此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及时加以调整,尽早摆脱困扰,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调整自我期望值,同时也不要对他人的期望值过高;要增加愉快的生活体验。

2.4.2 适应能力的培养:各种压力使有些青年人在出现人际交往失败时会感到苦闷、自卑,甚至影响身心健康。因此,青年人应该寻找相应的对策来应对,以保持心理健康。青年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正确进行自我评价;青年人还要树立适当的奋斗目标,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心理挫折,减少失败感的产生;促进青年人之间的相互交往,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

2.4.3 性困惑的预防:青年时期是发生性及相关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峰期,对性应该有科学的认识,这是性心理健康的首要问题[7]。应该增进男女正常的交往,两性正常、友好的交往,往往会使青年男女更稳妥、更认真地择偶,会在交往中加深理解,逐步发展,会降低因空虚无聊而恋爱的比例,美满婚姻的成功率会更高。

总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只有深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代洪春.悦纳自我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23(3):108

[2] 吴启迪.以人为本改革管理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J].教育研究.2005

[3] 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 胡凯.研究大学生需要心理,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41-43

[5] 许平.当代大学生需要心理的对策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14(2):52-55

[6] 李家元.浅议构建和谐校园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168-169

[7] 顾东辉.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

相关文章:

1.浅谈对中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论论文

4.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5.浅谈小学生教育心理健康论文

6.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论文

浅谈学生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