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著书立说的原因
顾炎武著书立说
顾炎武
目从平定三藩之乱以后,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稳定下来了.但是,还有一点叫康熙帝不大放心,这就是怕有些明朝留下来的文人心里不服.于是,他采用一个办法开“博学鸿词科”,命令各地官员和朝廷大臣,把有学问的文人推荐给朝廷,马上封他做官.这一招果然很灵,不少全国著名的学者、文人应召到京城,做起官来了.
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他们是明朝的臣民,到清朝做官是丧失气节的事.他们宁愿冒杀头的危险,也不肯应召.其中有一个是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有人想推荐他应博学鸿词科,他写信回答说:“我这个七十岁的老翁还巴望个什么?欠缺的就是一死,如果一定要逼我应召,我只能一死了事.”
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人,出身江南大族,他的祖父是个很有见识的人,认为读书一定要研究实际.顾炎武受祖父影响,从小喜欢读《资治通鉴》、《史记》和孙吴兵法等书,十分关心时事.后来参加科举,没有考中,就干脆下决心放弃科举,通读历代历史典籍,研究全国各地的地方志和历代名人奏章,开始编写一本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正当他用心治学的时候,明朝灭亡,清兵南下,江南各地人民都组织抗清斗争,顾炎武和他的两位好友也参加了保卫昆山的战斗.昆山军民跟清军激战二十一天后,因为兵力悬殊,终于失败.昆山城陷落的时候,顾炎武的生母被清兵斫断了右臂:抚养他成长的婶母(也是他的继母),听到清兵攻破常熟,就绝食自杀,临死时嘱咐顾炎武说:“我虽然是个女子,以身殉国也是理所应当的.希望你不要做清朝的臣子,我死后也可以团上眼睛了.”
顾炎武痛哭一场,葬了他的继母,离开了他的家乡.他想渡海去投奔鲁王,还没有去成,鲁王政权已经覆灭了.顾炎武隐姓改名,在长江南北一带奔走,想组织一支抗清义军,但毕竟势孤力单,没能成功.
当时,沿海和太湖一带还有零星的抗清活动,清朝官府防备很严,发现有什么抗清嫌疑的人,就要加上“通海”的罪名,打进监狱.昆山有个官僚地主叶方恒,想吞没顾炎武家的田地,买通顾家的仆人,诬告顾炎武通海.叶方恒还把顾炎武抓起来,私设公堂,逼他自杀.
顾炎武一些朋友为了搭救他,去找在清朝做官的钱谦益帮忙.钱谦益本来是南明弘光政权的礼部尚书,又是个出名的文学家,清兵下江南的时候,他投降了清朝,名声不好.钱谦益表示,只要顾炎武承认是他的学生,他愿意保顾炎武出狱.那位朋友知道顾炎武不肯那样做,就自作主张,假造了一张顾炎武的名帖,送给钱谦益求助.
这件事让顾炎武知道了,直怪那朋友多事,非要把名帖讨还不可.朋友不肯讨还,他索性在大街上贴告白,声明那张名帖是假的,弄得钱谦益十分尴尬.
经过朋友们的奔走,顾炎武才被释放出来.叶方恒还不肯罢休,派人追踪他.有一天,顾炎武在南京太平门外经过,遭到暴徒袭击,头部受了重伤,幸亏有好心人救护,才脱离危险.顾炎武知道,在江南他是呆不下去了,决心到北方去游历.
顾炎武到北方去,一来想考察各地的地理形势,风俗民情;二来也想找机会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抗清活动.他在那长途跋涉的艰苦环境里,并没有放弃学术研究.一路上,他用两匹马、四匹骡子,驮着他的书箱.遇到关塞险要的地方,他就访问当地的退伍老兵,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如果跟他在书本上读到的不一样,就拿出书本核对,这样他的知识就更丰富了.
顾炎武从四十五岁起,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在山东、山西、河北、江南来回奔走,每年差不多有一半时间住在旅店里.他还曾经和朋友一起,在雁北开垦荒地.到了晚年,才在陕西华阴定居下来.
顾炎武从小读书有个习惯,有一点心得就记下来,后来如果发现错误,又随时修改;发现跟古人议论重复的,就删掉.这样日积月累,再加上他从调查访问得到的材料,编成一本涉及政治、经济、史地、文艺等内容极其广泛的书,叫做《日知录》.这书被公认为极有学术价值的著作.在《日知录》里,他写了一段精辟的话,他认为社会的道德风气败坏,就是亡天下,为了保天下不亡,每一个地位低微的普通人,都应负起责任(原文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就是这样来的).
跟顾炎武同时代的思想家,还有王夫之、黄宗羲,都是参加过抗清斗争,始终不愿应召到清朝做官的.他们在学术上都有很大成就,历史上把他们合称为清初三先生.
顾炎武著书立说的原因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