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崩瓦解的成语故事

发布时间:2017-06-02 07:48

成语产生的年代很早,当中保留了许多的古汉语特点,这些特点尤其体现在字词方面。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土崩瓦解的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土崩瓦解的成语故事

土崩瓦解的成语故事的主人公简介

帝辛(约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5年 ),中国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帝乙少子。子姓,名受 (一作受德),谥号纣,世称殷纣王、商纣王。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帝辛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

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 ,深得其父帝乙欢心。帝辛继位后,重视扩张领土 ,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把中国疆域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国土则扩大到今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中,周武王击败商军,帝辛在鹿台(今河南鹤壁)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后世对其评价褒贬不一。

《吕氏春秋·当务》记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

毛泽东曾评论商纣王:“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

土崩瓦解的成语故事的典故

商纣王是商朝的末代君主,是一个暴虐无道的昏君。他贪恋酒色、荒淫无度,整日花天酒地,寻欢作乐,不理朝政。

他听信谗言,重用奸臣,残害忠良,戮杀无辜,他强征暴敛,动用巨资,强迫百姓为自己修建宫苑,他惨无人道,制造种种酷刑,以观看人受刑后的痛苦为乐。在他暗无天日的统治下,百姓无不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虽说商朝的疆土辽阔广袤[mào] ,左起东海,右至杳无人烟的沙漠,南从五岭以南的交趾,北至遥远的幽州,军队从容关一直驻扎到蒲水。士兵不下数万,但打起仗来,因为兵士不愿意为纣王战死,所以“倒矢而射”把兵器扔在一边。商朝军队士气如此低落,商朝的政权自然是岌岌可危了。

所以,当周武王左手擎[qíng]着用黄金作装饰的大戟[jǐ],右手节用牦牛尾装饰的白色旌[jīng]旗、坐着战车,势不可挡地杀来时,所到之处,无不披靡,讷纣王军队的溃败,商纣王政权的垮台,就如瓦片的碎裂,泥上倒塌,迅速而无法挽救。

土崩瓦解的成语故事的启示

凡是没有让人们过上好日子,反倒是怨声载道,苦不堪言,这样的国家必定只会有一个结局——灭亡。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做人一定要有好的品质,首先你的面子决定了别人愿不愿意与你做朋友,而你内在的品质是决定你们能不能长期做朋友的因素,如果你毁坏了自己的名誉,那么你建立起来的关系也是很容易瓦解的哟~

土崩瓦解的成语故事的延伸

【注音】tǔ bēng wǎ jiě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

【解释】瓦解:制瓦时先把陶土制成圆筒形,分解为四,即成瓦,比喻事物的分裂。象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比喻彻底垮台。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近义词】分崩离析、四分五裂、分化瓦解、支离破碎、豆剖瓜分

【反义词】坚如磐石、安如泰山、固若金汤

【年代】古代

【例句】溃军~,早无斗志,纷纷夺路逃命。

土崩瓦解的成语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