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泼水节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个陌生的节日,那么你知道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是使用傣历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年节。其中以傣族的泼水节最为盛大。
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主要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德宏、西双版纳和红河一带。他们的聚居地土地肥美富饶。傣族的民族特色鲜明、突出,人们普遍爱好歌舞,舞蹈形象生动,感情细腻,动作多为动物形态的模拟和美化。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之一,由于傣族群众在欢度新年佳节时,要举行别具特色的泼水活动,相互泼水祝福,因此其他民族便称这个节El为泼水节。泼水节期间人们相互泼水,具有消灾去病,祈求幸福吉祥的内在含义。而泼水节在新年又蕴含新的生命、新的希望。
关于傣族泼水节的形成,应从“泼寒胡戏”说起。向达先生在《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一书中言及“泼寒胡戏”的起源时说:“所谓苏莫遮之乞寒胡戏。原本出于伊兰,传至印度以及龟兹;中国之乞寒戏当又由龟兹传来也。”“泼寒胡戏”又名“乞寒胡戏”,有的史学家认为,古代早已有以浇泼净水为戏的风俗,最早记载见于《周书·宣帝纪》:北周宣帝(579)时,曾经“集百官及宫人内外命妇,大列妓乐,双纵胡人乞寒,用水浇泼为戏乐”。
可见,“泼寒胡戏”曾得到最高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此后,这个风俗由宫廷传到民间,至唐中宗(705—709)时,已经盛行于我国中原地区。后来“泼寒胡戏”传人掸、傣民族后,促成泼水节的形成。
泼水节是傣历新年,多数在傣历的六月下旬,少数年份在七月初,传统的过节时间,一般是3天(有时为4天)。民间泼水节的过程是这样的:节日来临之前,家家要缝新衣,买新伞,备办节日盛装。每个村寨都要制作高升、礼花、装饰龙舟,开展划船训练,青年人还要排练节目,作歌舞表演。节日的前一天,男女老少都要沐浴更衣,清晨,要到山上摘来鲜花以备彩礼花房和洒水之用。节日第一天称为“麦”,相当于阴历的除夕,各户要打扫卫生,准备过年的食物用品,吃年饭。清晨,人们抬着象征吉祥的白象绿马,各种佛幡和佛像等物,一路游行到寺院。把供品和鲜花献给佛祖,然后端坐聆听佛爷诵经,称为赕佛。赕佛之后,人们将一尊佛像抬至院中,为之滴水,称为浴佛。接着把清水倒进木雕彩绘十分精美的龙背槽内,流人龙口,浇泼在龙口下花房中的汉白玉佛身上,这便是“龙喷香雨泼佛身”的形象演出。再浇泼在谷穗和鲜花上面,祈求五谷丰登,生活似锦。当中午烈日当空,人们便开始相互泼洒清水,以示去灾免难,相互祝福。这时候,广场和街道上年轻人尽情泼水游戏,青树下男女青年丢包求偶,江边上围观放高升,赛龙舟。放高升,据说,这是邀请神仙来人间过年的请柬。入夜,要放孔明灯,唱傣戏和演出各种文艺节目。孔明灯,据说是古代的傣族用来测量风向,观察气象的。
节日的第二天称为“脑”,是个多余的日子,不计算在旧年内,也不计算在新年内,称为空日,传说这天就是捧麻点达腊头颅腐烂之日。这天通常要举行泼水活动,纪念为民除害的天女,以圣洁之水消灾免难,互祝平安幸福。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说就是帕雅晚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称为日子之王来临。
按照古俗,这天要“赶摆”、放高升、划龙船庆祝新年的来临。第二天和第三天,中、老年人,每天上午仍需到寺院去听经拜佛,以求神佛保佑全家人清吉平安,五谷丰登。在节日里,家家要杀猪宰牛做年糕,准备丰盛的年饭,宴请亲朋好友。
泼水节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