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中的和静怡真_茶道的核心
南北朝时,佛教兴起,僧侣们提倡坐禅饮茶,饮茶之风渐盛。历史上有茶“兴于唐,盛于宋”之说。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的核心,一起来看看。
茶道的核心
对于茶道的基本精神,中国人认为“和、静、怡、真”四个宇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
“和”在儒家眼里是中、是度、是宜、是当,是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儒家对“和”的诠释,在茶事活动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泡茶时,“和”表现的是“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时,“和”表现的是“奉茶为礼遵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礼之伦;在饮茶过程中,则表现的是“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礼;而在品茗的环境和心境方面,“和”所表现的则是“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俭德之行。
“静”是中国茶道于百年来修习的必备途径。如何从小小的茶壶中去体悟宇宙的奥秘?如何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味人生的真谛?如何在茶事活动中来明心见性?如何通过茶道的修习来洗涤精神,锻炼人格,超越自我,只有一个字“静”。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出一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设想一下,当茶的清香开始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个角落的时候,你的心灵便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便会感到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天乐”境界。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玄妙。”
“怡”是指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它体现于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它不讲形式,不拘一格。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历史上文人学士讲茶道重在“茶之韵”,意在饮茶来托物寄怀,激扬文思,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重在“茶之德”,意在用饮茶来去困提神,参禅悟道,修心养性。老百姓则重在"茶之味",意在涤烦解渴,享受人生。可见,无论什么人都可以从茶事活动中取得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舒畅。从古至今,参与中国的茶道,可抚琴歌舞,可吟诗作画,可观月赏花,可论经对弈,可独对山水,可潜心读《易》,亦可置酒助兴。中国茶道所独具的这种怡悦性,与日本茶道追求的“清寂之美”的风格截然不同,它没有严格的仪式可循,一切都追求自然、随意,由此奠定了中国茶道的极广泛的群众基础。
“真”被喻为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它有三重含义其一,追求“道之真”,也就是通过茶事活动来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以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目的。其二,追求“情之真”,即通过品茗述怀,使得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坦然流露,从而达到茶友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其三,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地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以达到“全性葆真”。“爱护生命,珍惜生命,让自己的身心都更健康、更舒畅,让自己的一生过得更真实”,这是中国茶道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道教思想与中国茶道
老庄之道思想,强调自然,超凡脱俗,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和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欲求长生不死,变化飞升,不信天命,不信业界,以生为乐,在静观默察 中,清静无为,坐忘虚心,以素朴人性与诸物本性自然契合。道教戒酒戒杀生,要求静坐息心,无思无虑,茶有破睡之功,固道教离不开茶。道教发详地在巴蜀,其形成时期,巴蜀的饮茶习俗已广为传开,因此茶成了成仙的灵药,西汉壶居士《食忌》中说“苦荼 ,久食羽化”。
南朝齐梁时道家人物陶弘景在其《杂录》中说: “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启服之”。丹丘子是一位仙人。卢仝七碗茶诗“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说明茶与道教关系,喝了七碗茶,就可飞到天上,羽化成仙了。中国人这种神仙观念是别的民族所没有的。反映在茶文化中,“乐生”精神是中国人所独有的。强调自然,是道家思想,中国茶道没有严谨的规范,其道理也在于此。因为自然之道乃变化之道,心通造化,使自然妙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法无法,有生命的无秩序。喝茶的时候忘记了茶的存在,快乐自足,泡茶不拘于规矩,品茗不拘于特定的环境。一切顺其自然,因势而异。
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之一是清与淡,要求心无杂念,忘却自我和现实世界的存在,追求虚无飘渺的极乐幻境,淡泊人生,无所追求,以脱尘世苦海。这个清淡精神就是源出于道家思想的,茶生于天地之间,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来源于自然,加之泡茶用水选用泉水,高山流水,一杯在手,给人以一种将自身溶于秀丽山川感觉,天人合一。飘然欲仙。茶之本性清淡幽雅,这是与道家思想十分贴近的。
因此道家十分爱茶,栽茶品茗,自然成了道士们平日的乐事。同时,宫观道士不但自己以饮茶为乐,而且提倡以茶待客,进而以茶作析祷、祭献、斋戒的供品。
茶道中的和静怡真_茶道的核心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