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探讨论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近10多年来全国区域经济布局更趋合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取得了更大的成效,已初步形成城市群区域发展基本格局。以下是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关于县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探讨相关论文。文章仅供参考阅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关于县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探讨全文如下:
近些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快,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年升高,国家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于民生的战略性产业提升到国家发展层面。作为一个拥有众多农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加速我国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以哈尔滨为例,对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展开探讨。哈尔滨作为大冰雪、大森林、大农业、大湿地资源异常丰富的大型旅游城市,其众多的旅游资源都处于城乡之间,各区县之间、各县域之间,相互交叉的资源成为哈尔滨旅游发展的主体资源,这对于县域旅游整合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县域旅游协调发展的意义
1.县域旅游协调发展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协调城乡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是影响我国新城镇化道路发展的根本性因素。2013年,中国提出了把旅游业发展作为服务于民生的战略性产业的任务,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内旅游业将会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考量而获得巨大的支持。加速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都是为实现广大农村落后地区的经济而提出的,国家要通过发展旅游来加速城镇化发展的思路是明确的,所以加强县域旅游协调发展,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对于促进城镇化发展有积极意义。
2.县域旅游协调发展对实现城市旅游产业新布局、实现旅游产品升级提档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近些年,城市旅游发展很快,但是由于所属县域旅游资源同质性较强,产品近距离重复建设现象比较突出,从而形成恶性的竞争,拿哈尔滨来说,前几年的亚布力滑雪场就属于这种情况。加强县域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对城市县域旅游统筹规划,实行打造特色龙头品牌,分片布局,协调发展,对于改变城市周边旅游项目多、品牌少问题,实现旅游产业新布局具有现实意义。
二、哈尔滨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方式
哈尔滨县域旅游协作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有利于优化配置城乡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城区要素进入各县域,加速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县域旅游的协调发展可以为哈尔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为哈尔滨旅游业科学合理进行整体规划,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哈尔滨县域旅游协调发展方式应该在旅游产品规划、旅游产品建设、旅游产品消费方面实现目标统筹,通过产业共兴、项目共建、资源共享、环境共保等方式统筹发展,最终走区县旅游文化多元化、项目特色化协调发展之路。
三、哈尔滨县域旅游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规划与哈尔滨旅游总体发展规划往往不协调。
哈尔滨很多县请国家或省内专家做规划,有做总规的,有做详规的,有做单个项目规划的,但是县域旅游规划的制定同哈尔滨旅游总体规划之间存在差异,这就造成很多重复性项目的上马建设、资源浪费情况存在。这一方面同市(县)旅游主管部门的决策地位不高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市(县)旅游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定位不明确,造成很多时候项目决策存在割裂现象。
2.哈尔滨县域旅游职能部门行政地位不高,作用发挥不突出。
虽然旅游业现在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但是作为基层职能部门的县域旅游局的作用发挥范围仍旧比较小。前些年,在一些县,尤其是相对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的县域,旅游局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职能部门,有的挂靠在县政府办公室、有的在招商局、有的在文体局等。现在局面有所改观,但是旅游局在地方行政机构中仍旧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编制少,人员的素质也不高,专业性人才极其缺少,对于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整体策划能力很弱,缺乏旅游政策制定和项目建设的论证能力,造成县域旅游项目的开发往往取决于领导的简单决策。
3.哈尔滨县域旅游公共服务缺位。
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能够体现一个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我们曾经对上海和杭州等地的区县旅游进行过实地调研,发现这两个城市不仅仅在中心城区有非常完善的城市旅游公共服务系统,而且在下属的各区县都配有相对独立的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如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等。哈尔滨县域旅游这个层面旅游公共服务系统缺失,尤其在县域缺乏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对游客的疏导影响很大。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县旅游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之间旅游产品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
目前,哈尔滨市周边游路线产品丰富,但是却无重点,线路较为混乱,缺乏层次性、合理性,缺少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哈尔滨旅游文化形象多而不具,形象多造成支持它的旅游品牌主次难定,品牌产品很难被重点突出,导致旅游线路和产品缺少层次性;另一方面,各级行政单位很难把旅游产品建设同《哈尔滨旅游规划》统一起来,在产品打造的时候疏于总规的考虑,都从各自区域的利益出发,造成同质雷同现象出现,旅游产品生产中都有的东西相当于都没有。此外,哈尔滨各县旅游资源同质性也是造成产品同质化的原因之一。
5.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中大项目建设与经营参与度低。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多种旅游发展形式实现统筹县域旅游发展的目的,最终都是为了解决农村贫困落后的问题。很多坐落于县域的高禀赋旅游资源,在进行大项目的开发建设及经营管理时,县域旅游部门或旅游企业很难介入,本地社区老百姓的参与度很低,受益率也很低。这是一个在县域旅游开发中较为普遍的现象。
四、哈尔滨县域旅游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1.哈尔滨县域旅游协调发展要做好统一规划工作。
旅游规划是指导旅游业发展方向和建设内容的总体性计划。哈尔滨县域旅游协调发展要坚持让关系全市旅游全局的大规划引领和指导各县旅游及个别项目建设的小规划相结合。大规划对全区旅游资源及发展项目有总体的把握。比如,哈尔滨周边县域的冰雪旅游发展,应该在明确县域资源特点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建设,而不是分散经营,遍地开花。要以亚布力这个品牌为龙头,对资源根据其特点进行细分定位,避免近距离盲目建设,恶性竞争。县域旅游小规划在大规划的整体布局下,可以依据自身的优势,设计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务必要杜绝近距离、同质化模仿。各县旅游职能部门要根据自身旅游资源区位、旅游交通区位、旅游市场区位、旅游经济区位等多方因素考察上马项目。
2.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要不断提高县域旅游部门的职能地位。
根据国家和哈尔滨市的总体战略发展的需要,哈尔滨很多县把旅游业定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努力挖掘自身的自然和历史文化内涵,突出资源特色,发展县域旅游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有战斗能力的管理服务团队做基础保障。我国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旅游管理服务部门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杭州的旅游局多年前就已经变为旅游管理委员会,扩大了职能范围。哈尔滨县域旅游局要设置完整的编制,招纳专业的人才,在县域产业发展中要有话语权,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规划要有建设性建议。
3.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要加强旅游公共服务功能的完善和基础设施联网建设。
国家为扶持农村经济发展而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的4万多个旅游景区(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5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 000亿元;“十一”和“春节”两个旅游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1亿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
县域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接待地,需要大量接待和疏散游客,加强县域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建设,同城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实现联网协作,对县域旅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要加强县域旅游基础设施联网建设,提高县域旅游协调发展的整合能力。建设重点应放在共享旅游资源和客商资源信息、共建跨区县重点旅游线路、旅游项目建设、加强跨区域的旅游市场营销宣传等。
4.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要为城区旅游提供支撑点。
建议各县以“据点”式与“点―面”式相结合的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县城或重要景区、景点为依托,培育县域旅游优先发展的“据点”,逐渐由“点”到“面”,推动县域旅游的整体发展。鼓励县域以自身为一个旅游中心点,通过调动县域自身财政力量和社会力量,建设小城镇旅游活动集散中心,成为哈尔滨旅游集散中心的辅助点。
5.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要重视社区参与。
县域旅游发展的目的是实现城乡统筹,走新城镇化发展道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无论是大的旅游项目建设,还是小项目建设,政府都要牢牢把握住一根主线,就是以社区发展为主,我们现在已经走过农村辅助城市发展的时期,步入城市反哺乡村阶段。任何政府部门都没有为了招商引资而损害农村社区利益的权力。所以社区化参与是县域旅游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
关于县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探讨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