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教学心得反思如何写
导语:《林海》这篇文章选自老舍访问内蒙的游记《内蒙风光》,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兴安岭的美丽的风光,作者一次次产生亲切与舒服之感,抒发了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热爱,赞美了大兴安岭在祖国经济建设和政治稳定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和所做的贡献。
林海教学心得反思如何写
《林海》一课的教学结束了,有几点值得思考的问题,现在记录如下。
1、工具性和人文性该怎样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两个基本特征,新课程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要统一”。有一个比喻: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像硬币的两面一样,是密不可分的。我想,这样的“密不可分”应该是用语言承载人文、或者说是用什么样的语文的方式来承载怎样的人文思想。就像“林海”的题目一样,一个“海”字,点明了大兴安岭的树木数量之巨大。而这,又是比喻的修辞方法。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我首先结合题目让学生去想象那广阔无边的树木的景象,再以朗读的形式突出“海”字。这个环节的设计我觉得挺有新意的,但在教师的语言方面还需要加强——本来是配了很好的图片的,为什么不设计更加精彩的语言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林海之广袤呢?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说出来“岭之海”、“花之海”,以及它们的特点。学生在老师的教学设计下被牵引着走,这节课的痕迹比较重,所以到后面有些冷清。
这节课,总体上是注重了对文章的写作思路(从三方面描写),以及运用精彩的写作方法(比喻、对比、拟人)的教学渗透的。但觉得做得还不够。这就我常说的“有血有肉”方面,仍然是我的缺陷。在备课的时候还要细化、再细化,细到一个句子的表述、细到补充材料的运用、细到对语言文字的精心编排的设计,只有如此,才可能再提高一个层次。
写到这,我越发觉得,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实际上只要做到在语言文字中体会人文情感、同时指导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再加以程度适合的训练,就是一个双向促进的过程。在人文因素方面,还要教师的情感引导、精彩的语言、适当的课外资料深化作为手段。现在的孩子信息量广,我们手里拿的又是旧教材,如果老师不出些新内容让学生听所未听闻所未闻,仅凭几张电脑中的图片,长此以往,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肯定会日益的降低。所以,语文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备好课文里的内容,还要真的把目光放开。
2、语文教师的语言应如何精彩?
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手好文章,这就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煽情”的功力还是不够。比如说,在刚开始配乐朗读课文第一段的时候,我觉得情境很美。美到什么程度呢?如果录下来去听听,肯定是种享受。不过这样的精彩瞬间太少了,后面的语言,有的是临时组织出来的,未免有些磕绊。不过胜在自己对于课文的内容很熟,所以以书中的语言串连下来,倒也不显突兀。到底应该怎样才能时刻抓住学生容易分散的心思呢?是设计悬念、还是妙语连珠、还是要……我想,这些都需要一点点吧。
现在设想对于教学的设计改动如下:
紧抓林“海”,深入体会、研读第3、4自然段;带着这部分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主体会岭、花段,最后再进入情感升华体会“兴国安邦”的境界;在体会每一个部分的时候,各自有特点:岭的温柔,绿的数量,花的美丽,在对比中去体会“亲切与舒服”,好像作者就像见到了老朋友一样。为什么呢?大兴安岭这么好、又有这么巨大的作用、人与山林相处这么和谐,自然就是“亲切与舒服”。要点集中了,讲解减少了,学生的自主性就更加能够得到发挥了。
除了引入环节的情境不变色,抓住4个动作这样细致的描写,让学生也如同走进了大兴安岭一样,去看一看、摸一摸、走一走,身份有点像导游,这样的情境性会更强。
看来,我对于教材的理解还是比较深入的,在教学设计方面还要再多揣摩,多补充资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能学习的效果会更好些吧。
林海教学心得反思如何写
《林海》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选自老舍访问内蒙的游记《内蒙风光》,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抒发了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并由景展开了联想,赞美了大兴安岭在祖国经济建设和政治稳定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
教学本课,我首先抓住了情感主线——亲切与舒服,步步深入激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最后使学生达到情感的升华,整个教学过程中
1、抓文章精髓,教师教的思路跟着学生的学习意愿走。
让学生寻找文中作者把参观林海的全部情感凝聚成的两个内涵极深,并在文中多次出现的“亲切、舒服”这个词从而抓住了文章的精髓,让学生自己谈怎样做才能与作者产生同样的情感,这样教师的教学思路随着学生的学习意愿走,而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从而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服务,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2、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林海》自然风光片的播放使学生进入情境,亲眼目睹了兴安岭的美丽风光,直观的感受激发了学生对美景的赞叹与喜爱的情感,更为理解课文语言文学的意境美打下了基础,同时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观赏得很认真,不时发出惊讶和赞叹之声,学生真正全身心投入欣赏。
3、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朗读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围绕自读指示学习课文,喜欢同一景物的同学可以自由组合互相讨论、合作探究”这一环节的设计,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度,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也体现了新的学习方式,在这段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得积极踊跃,讨论热烈,学习效果良好,课程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真正地都动起来了。
4、跨越学科界限,考察理解能力和绘画技巧。
为了了解兴安岭的“岭”的特点,让学生通过简笔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一设计既考查了学生对课文语句的理解情况,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绘画的能力,从而也打破了学科的界限,学生画得比较投入,而且画得准确、美观,从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
5、情感升华、推向高潮。
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林海的爱”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顿时课堂活跃起来,画画的、写诗的、朗诵诗的、唱歌的、签名的……将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林海教学心得反思如何写
我在教学本课,首先抓住了文中作者的情感主线——亲切与舒服,步步深入激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最后使学生达到情感的升华,使整个教学过程感到比较成功之处有:
1、抓文章中作者情感。
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作者多次出现的“亲切、舒服”,通过图片和影像反复有感情朗读,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同样的情感,从而赞美了大兴安岭在祖国经济建设和政治稳定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和所做的贡献。
2、在教学中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整体感知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法,在小组读,然后全班读,抽学生进行评价,然后再反复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度,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也体现了新的学习方式,在这段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的积极踊跃,讨论热烈,学习效果良好,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真正地都动起来了。
3、角色表演。
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就是角色表演时,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林海的爱”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顿时课堂活跃起来,朗诵诗的、写诗的、唱歌的、画画的将……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学生对大兴安岭的美景了解不够,再加上学生的朗读水平还不高,对朗读的指导还需加强,以情动人的“品读”还不够,大胆放手的“自读”,读写结合的“创读”等还不够,在资料汇报方面,许多学生家庭没电脑,可查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有限,不能让学生对大兴安岭有更多的了解。
林海教学心得反思如何写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