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致富故事

发布时间:2017-03-22 12:09

农业致富故事 1

因为对家乡有一种难以割舍的乡土情结,初中毕业那年,她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回家创业,走上现代农业创业之路。创业之始,她积极参与父亲的大棚种植,从中看到了父亲的辛苦,感到了经营的困难,也发现了传统的营销模式时时刻刻制约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喇嘛地村也有发展蔬菜冷棚的条件,但是村里建冷棚种蔬菜的积极性不高,眼瞧着别村百姓赚大钱没有自己村民的份,时任喇嘛地村委会委员、妇代会主任的鲍文华十分着急,同村“两委”班子一起决心下大力量,引导、扶持村民发展大棚产业。他们规划设计出了产业发展基地,开始做群众的工作。作为村“两委”班子成员之一,鲍文华也同样走门串户地给群众做工作,引导农民建大棚,可是群众对此都持怀疑态度,他们说:“说得这么好那么好,你们几个怎么一个大棚都不建呢?”这话让小鲍无语,内心十分震动。邻村产业基地挣大钱的消息,鲍文华可是听得多了,每次听到都让她十分羡慕,她真的希望村里也快些建起一片大棚,让自己村的村民也能够通过这一产业发家致富。可是,如果村班子成员们不拿出行动,就没有说服力,群众就只有坐失良机,看着别人挣钱没自己的份。

做给群众看!鲍文华横下了一条心,干吧,没钱借贷款也得干,先把棚建在基地上。

那个时节,她四处奔忙,在镇村两级的支持下,顺利借到了贷款。在村里规划的蔬菜产业基地里,她投资26万多元,依靠租地换地等办法,率先成功建了17亩蔬菜冷棚,并栽植了硬果番茄。

以后给群众做工作就顺利多了,在她的带动下,全村一下建起来100多个棚,成了全镇一个新兴的设施农业大村。

凭借镇里技术力量的支持,再加上种植户不辞辛苦的劳作付出,待蔬菜成熟,喇嘛地村的硬果番茄获得丰收,价钱一路走高,所有产业户都挣了大钱,小鲍也成为其中的一员,她不仅收回了投资,还每亩收入2000元,手里不但有了棚,还有了钱,成功地挖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喇嘛地村的蔬菜产业冲破了这一潭死水后,焕发了勃勃生机。仅在几年的时间里,全村的蔬菜大棚产业从最初的100亩发展到现在1500多亩。她自己建的大棚成为王爷府镇首屈一指的硬果番茄产业发展基地。产业有了,又雇了10多个工人,这些人都是家里没有多少地,没有一技之长人员,他们每年在大棚里就能收入2万元左右,解决了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喇嘛地村的专业合作社也成立起来了,鲍文华成为其中的中坚力量,她凭借着做事干脆、诚实守信的性格,得到了外地老板和乡亲们的信任和尊重。多年的历练,让她变得更加理性和成熟,成为当地颇有影响的蔬菜经纪人。每年蔬菜上市的季节,她都会帮助老板收蔬菜,不仅老板收到了新鲜无公害的蔬菜,种植户也不用犯愁蔬菜卖不出去,不出家门就卖个好价钱。她凭着自己的聪慧,使喇嘛地村的蔬菜交易在当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形下勇立潮头,帮助乡亲们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现如今,喇嘛地村蔬菜大棚成为村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每亩大棚每年可为农户带来5000元至1万元的稳定收入,特别是2015年,每个棚的收入均达3万元,增加收入的同时,也使本村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减少。

鲍文华这个纯朴的青年农民凭着一股不甘人后、敢打敢拼的劲儿,脚踏实地地用勤劳的双手和汗水谱写出了光辉的创业历程,为自己也为乡亲们圆了致富的梦想。

农业致富故事

农业致富故事 2

雪未消融,地未解冻,每年此时都“猫冬”的阿城区双丰街胜祥村新化屯的农民们,今年可没闲着。忙啥?记者到屯里一探究竟。

走进村民白凤霞的家,她正坐在炕上系塑料袋,“以往秋收后,我们就‘猫冬’,在家打牌、玩麻将、走西家串东家,要等到来年春天才开始种地。”她告诉记者,“自从村里办起了景超食用菌种植基地后,我们都忙起来了。”说着话,手上干活的速度却不慢,一会儿的功夫,身边系好的塑料袋就摞成了一堆,“这些塑料袋是用来装食用菌原料的,系一个袋0.01元,一天我最多能系3000袋,能赚30元。”

白凤霞讲的景超食用菌种植基地,是该村村民白景超和其他四户农民共同创办的,记者跟随他走进了栽培食用菌的温室大棚。

大棚内,记者看到菌袋整齐摆放在一排排架子上,一台农田小气候观测仪器显示温度8℃、空气湿度77%,白景超拿起喷头开始为食用菌浇水,他告诉记者:“一般温室大棚的温度不低于零下5℃就可以,为了控制好棚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晚上要起来好多次,虽然辛苦,但毕竟这是自己的事业。”

创业前,白景超在外省一家食用菌种植户家给人打工,一边打工一边学习种植技术,凭着吃苦耐劳的韧劲,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掌握了食用菌种植技术,而这期间的收入也在不断水涨船高,本应可以过着安逸的生活,然而他并不满足于现状,他说:“我能明显感觉出来,从咱国家到地方政府,对农村、农民、农业的扶植政策越来越好,如果不好好利用这些政策,我觉得对不起政府、对不起自己。”就这样,他毅然回乡创业,实现自我价值。

聊天时,白景超哈欠连天,“食用菌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丰富市民菜篮子的同时,更能让村民们在冬季不用外出也能赚到钱。”睡眼惺忪的他说:“昨晚我们一直采摘食用菌,一直干到将近凌晨2点,今早装车已经运往哈达市场销售。”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在该合作社打工的都是本村的农民,“全屯有40多户人家,有一半以上的人家都在合作社里打工”,农民既可以来合作社帮忙,又不耽误耕种自家的土地,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一位在这里打工的村民告诉记者:“在合作社打工70元/天,每个月满勤还给100元奖励,比在家里闲着强多了。”

不仅如此,白景超还把种植技术传授给广大青年,带领更多群众共同发家致富,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又有5户青年种起平菇,而每户都是他在技术上手把手地教,去年这5户每户利润都在30万元以上。

为啥要帮助别人?马景超实在地说:“自己创业哪那么容易?我们合作社刚创建时,没赚钱不说,还一个劲往里赔,资金周转不灵,当时真都想放弃了。但是后来,区里农业部门知道后,积极帮助协调信用社为我贷款30万元,帮助我解决了资金上的缺口,更帮我找到了生产经营上的不足,这才让我们合作社重新步入正轨。你说别人有困难咱能干瞪眼?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如今该合作社的土地规模已经由原来的1600余平方米,发展到现如今的5000余平方米,食用菌年产量也从最开始的10万公斤左右,增长为现在的20万公斤左右。除了种植食用菌,合作社还在棚室内套种叶菜等经济类农作物。

谈到合作社未来的发展,“现在咱政府鼓励自主创业和‘互联网+’,我一定要好好把握这次机遇。”白景超说:“今年我打算上一条烘干线,将新鲜食用菌处理后,准备试水网上销售。”

采访中,记者从哈尔滨市农委劳转办了解到,农民创业不仅能够帮助农民解决自身就业问题、提高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他们更将资金、技术、先进的市场理念带回家乡,这些都使得优势资源由城市向农村流动,为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而近年来,哈尔滨市更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全市五百万农民创业创新活力,依托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村电商等系列生产经营主体,以及农民工、退伍军人、大学生等农村创业先锋,充分发挥哈市农村的资源优势,加快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开发适合消费者需要的农产品,而这必将对不断调优哈市市场供应端的结构、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农业致富故事 3

2007年,陈子贵借了2万元启动资金,修缮了猪圈,买了50头小猪,开始了他的养猪创业路。从此,无论冬夏,早晨5点,是陈子贵夫妻准时起床的时间。随后,喂猪、清粪,仅这两项工作就要忙到中午12点以后,简单吃两口饭之后,下午俩人又要开始忙活着配料。晚上,若有母猪生产,还要寸步不离地守着。

这就是陈子贵夫妻的一天,简单、忙碌而又单调。不过,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因为每次看到一头头吃得滚圆满圈撒欢的大肥猪,陈子贵就仿佛看到了希望。

希望也有失望的时候。2008年春猪圈里的小猪染上了口蹄疫,这对借钱创业的陈子贵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除了每天给猪蹄抹药水消毒,陈子贵夫妻干脆在猪圈旁铺了床,搬来跟猪一起睡,每晚起来两三次看有没异样,在他的悉心照料下,猪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但也死了差不多一半的猪。有人悄悄告诉陈子贵,可以把死猪卖给工厂加工成火腿肠减少损失,被他一口拒绝了。在陈子贵看来,养猪一定不能昧了良心。人社局工作人员听说他的情况,为他的这份对养殖业的热情和诚信所打动,主动找到他对他宣传小额担保贴息贷款政策,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他落实了小额担保贴息贷款。

陈子贵把猪圈拆了,建了两个猪场,建筑了120立方的沼气池,承包荒山种植了40亩纽荷尔脐橙与160亩玫瑰香柑。从此,陈子贵在果树下面种牧草作为猪食给生猪改口味,每天生猪排出的粪便直接流入沼气池,经过发酵产生的沼气用来做饭、照明,沼渣和沼液成为有机肥用来喷施果树。这就是“猪—沼—果”循环生态农业。陈子贵说:“现在我每年出栏生猪1500头,玫瑰香柑每亩产量平均6000斤,纽荷尔脐橙每亩产量平均3000斤。”

尖山村村民何新莲看到陈子贵种植纽荷尔脐橙和玫瑰香柑富了,她也想种,但是没有资金;村民莫长龙看到陈子贵养猪富了,他也想养猪,但是他也没有资金;村民陈亮云想像陈子贵一样走“猪—沼—果”农业循环生态路子,他同样没有资金。陈子贵热心对村民们说:“人社局有贴息的贷款,不要抵押,只要有担保人就可以办理,人社局就是我们农民的财神爷!”陈子贵更是耐心地给村民讲解果苗的生长习性与养猪经验,甚至手把手地教会了村民栽种和管理,他的热心、耐心赢得了村民们的充分肯定与高度信赖。

目前,尖山村共发展了生猪养殖户48户,其中规模生猪养殖场28户,年出栏达30000头,年产值达5000万元。40多户村民建设了沼气池,用上了清洁能源;全村460户、2200人,种植玫瑰香柑1万亩,实现人均近5亩玫瑰香柑。

农业致富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