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痒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6-12-09 11:40

拔罐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功效。但是有些患者在拔罐后皮肤会出现血点、瘀血、水泡、皮肤刺痒等现象。那么拔罐后为什么皮肤会痒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拔罐后为什么皮肤会痒

拔罐后,边缘会由于局部罐口的刺激和充血而发生紧缩瘙痒感,这是正常的现象。中医表示有风邪和湿气,先痛后痒表示体内有火毒。遇到皮肤痒不必惊慌,是病气外排的必然现象。连续治疗,坚持一段时间,反应自然消失,一般不会很长,有的1--2天,个别严重的需要1--2周左右。

但有一部分是对于罐子材质的过敏而导致的,多数是瓷罐或竹罐,尤其是竹药罐,由于药物的熏蒸会有部分患者出现过敏现象。一般的玻璃管是不会出现过敏现象的,但如果拔的时候罐口太烫或拔得时间长了,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佳,出现红肿、水疱甚至破溃现象。

拔罐后,一般火罐的印子会在3-5天消退,很多在第二天就会出现痒痒的,这是很正常的,这是末梢破坏组织的修复的过程,不用担心。如果症状持续,建议皮肤科就诊,用点外用药物。

二、拔罐常见的6种方法

1、留罐法:是指把罐吸附在相应位置后滞留一定时间的方法。此法适用于治疗风湿痹症、感冒咳嗽、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等病症。

2、闪罐法:是指把罐吸附于相应位置后,用一只手压住皮肤,另一只手握住罐体快速拔下的方法。如此反复多次,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淤血为度。此法适用于治疗局部皮肤麻木、疼痛等病症。

3、走罐法:指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上涂一层凡士林油后,再拔罐。然后,医者用手握住罐子,在涂有凡士林油的部位上、下或左、右往返推动。当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淤血时,将罐起下。此法适用于治疗肌肉丰厚,皮肤平坦部位的病症,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病症

4、刺络拔罐法:即将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行拔罐,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此法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病症。

5、投火法:将薄纸卷成纸卷,或裁成薄纸条,燃着到1/3时,投入罐里,将火罐迅速叩在选定的部位上。投火时,不论使用纸卷和纸条,都必须高出罐口一寸多,等到燃烧一寸左右后,纸卷和纸条,都能斜立罐里一边,火焰不会烧着皮肤。初学投火法,还可在被拔地方,放一层湿纸,或涂点水,让其吸收热力,可以保护皮肤。

6、滴酒法:向罐子内壁中部,少滴1~2滴酒精,将罐子转动一周,使酒精均匀地附着于罐子的内壁上(不要沾罐口),然后用火柴将酒精燃着,将罐口朝下,迅速将罐子叩在选定的部位上。

拔罐后,凡肌体及内脏功能失调者,均会出现不同颜色的火罐印迹,对于诊断和指导保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那么拔罐后的皮肤颜色要怎么鉴别呢?下面的内容会详细告诉大家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的方法。

三、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

1、罐印紧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淤,如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患部受寒较重也会出现此印迹。如印迹数天不退的,通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调理,如走罐时出现大面积黑紫印时,提示风寒所犯面积大,应对症驱寒为主。

2、罐印发紫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

3、罐印呈散在性的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症。

4、淡紫发表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如斑点在穴位处明显的,表明此相关内脏虚弱,比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

5、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或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会出现。

6、罐印呈鲜红散在点的,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提示此穴所相关的脏腑异常或存在病情。我常在临床上走罐寻找此类红点用针刺来治疗、调节内脏功能。

7、罐印灰白,触之不温,多为虚寒和湿邪。

8、罐印表面有纹络且微痒,表示风邪和湿症。

9、出现深红、紫黑或丹痧,或触之微痛兼见身体发热者,提示患热毒证,身体不发热者,提示患淤证。

10、皮色不变,触之不温者,提示患虚证。

11、吸拔后没有罐迹或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者,则多提示病邪尚轻。当然,如取穴不准时也会拔无罐迹。也不能以一次为准,应该多拔几次确认是否有症症。

12、行罐或坐罐,容易起水泡的,提示湿气较重,若在患部出现较多小水泡时,预示由水湿所致,会有理想的疗效,需要连续的多次拔罐。

13、若走罐时出现风团(如急性寻麻疹状),提示为风椰所致,或是过敏性体质。

14、随着病情的好转,罐印也会随着减轻,且不易现罐印,可以预示病情的归转。

拔罐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到一种祛病方式,它不但可以治疗风寒痹痛、虚劳、喘息等数百种内外疾病,而且还可以强身健体,所以深受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欢迎,全国各地的拔罐店也比比皆是。但我们在享受拔罐给我带来健康的同时,也要注意一些健康隐患。

拔火罐痒是怎么回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