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反思
教师们在教授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后有什么样的教学反思与感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反思以供大家阅读。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反思(一)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胡仔《苕溪鱼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我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教这首词的。讲完这首词感觉收获、失误都不少。下面就来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关于这首词的字词的解决,主要是通过课前预习和教师的范读来解决的。考虑到时间的关系,没有再拿出来单独识记。
二、教师的范读和学生自读结合。
三、作者苏轼的资料和这首词的写作背景的处理。我们以前对苏轼介绍较多,这里不必说的太多,所以一提带过。关于词的背景则需重点说明,这是深刻理解词的内容及作者感情的基础。对此,我很矛盾,这一部分是理解词的重点,同时又要节省时间,所以再三思考后决定在小序中讲解。先由学生介绍,教师“兼”字引出弦外之音,补充写作背景。
四、上阕下阕的教学。为了顺利得到板书,我先上阕后下阕的顺序讲解,本着讲解和学生发言结合的原则,学生回答到的,我部分的补充。最后得到了我想要的板书,并在讲解中说明什么是想象和联想。
五、在理解的基础上研讨两个问题,升华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六、背诵。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讲解的基础上完成背诵。
七、关于想象和联想的练笔。学生们表现的特别好。时间短,习作却很精彩。
八、再次走进《水调歌头》师生倾听、共唱王菲的歌。
以上是我这节课简单的教学环节,在完成的过程中,我有收获也有失误,反思的东西很多,也许我的笨笔只能写出一二。例如,因为满脑子的时间不够,所以对词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的理解是不全面的,是不深刻的;为了得到板书,我近乎是填鸭,没给学生一点思考的空间;联想和想象的讲解不及时;课堂小结做的不好;没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设计这节课如何教学的时候,我很乱,了解的东西越多就越无从下手,觉得该讲的东西太多太多,一节课我想呈现太多内容,讲完这节课后,本该轻松了。可是,总是无法释怀,觉得重要的东西并没有讲解到位,做教师很可怜,如果她的课上的不舒服,她会好久不舒服。谈谈收获吧,我大胆的尝试范读,好多语文教师不敢做的事,虽说我做的不够好,但是我做了,自己觉得给力,我的不足是大家看在眼里的,收获只有自己知道,在以后的工作中受用。
教学的路还长,我会继续努力,尽全力做好这份让人痛并快乐的工作。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反思(二)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无论是那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都把它列为必读古诗,向来脍炙人口,它的艺术价值和主题思想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宋代诗评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现在许多语文教学参考资料,在概括这首词的主题时都是这样表述的:这首词通过作者欢饮时的联想和想象,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乐观旷达的情绪。对这样的表述,我在教授这首词时,有一些心得体会,现在提出来供各位同仁商榷。
欣赏古典诗词,我们首先要做到知人论诗,知事论诗。从词前小序,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词作于丙辰中秋(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宋神宗即位后,由于北宋的政治经济危机,任用王安石变法,苏轼因为与王安石的政见不同,便自请外放,到杭州任通判,实际上是遭改革派的打击排挤,贬出京城。在杭州待了三年,苏轼又自请到密州做太守。那么苏轼为什么要抛掉湖山秀丽的人间天堂,由南往北到密州去呢?原来苏轼自遭贬后,有七年与弟弟苏辙没有见过面,当时苏辙在济南,为了兄弟之情,所以苏轼自请到密州。但到密州之后,仍不能与弟弟经常见面,对弟弟的思念,对亲情的渴望,在中秋之夜发酵到了极点,故小序最后说“兼怀子由”,这就构成了整首词的感情基调。
词的上片借问天抒发自己对政治的感慨。开篇“明月几时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连续发问,笔力奇崛,排空直入,这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一脉相承,唯东坡才有此问,正说明作者“奋励有当世志”,而又不谐尘俗的怫郁心理。但问天天不语,于是乎,作者想到天上看个究竟,又恐“高处不胜寒”,只好在月光下顾影自怜,翩翩起舞。这里的“天”和“琼楼玉宇”的月宫不就是天子和朝廷的标志么?自古以来,天意难测,伴君如伴虎,朝堂之上,党争激烈,象东坡这样清静如水的文人,又怎能在这尔虞我诈的宫廷中生存呢?一想到这些,作者只能退一步以求自慰,“何似在人间”,这里的“人间”可以比作地方,既然天上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好,只要奋发有为,在地方上同样可以效忠君王,报效国家。这样一想,不也就“柳暗花明”了吗?
词的下片借问月探索人生的真谛。夜深人静,面对西沉的圆月,作者不禁对月发问“何事长向别时圆”,但明月有情,不会对人有怨恨之意,作者进一步想开去,原来这是自然法则的选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作者由大自然的变化,想到了人生的坎坷经历,每个人的经历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就没有必要面对圆月产生无谓的怅恨。到这里,作者的感情转为理智,从而化悲怨为旷达。既然如此,作者就从自然和人生的法则中找到了慰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要人平平安安,彼此珍重,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一轮美好的明月。这样一想,不又是“峰回路转”了吗?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首词是作者的宽慰之语,排解之辞,主旨在于抒发作者因遭贬谪心怀幽愤之情,努力从大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真谛。作者在熙宁七年(公元1071年)调任密州太守,虽是自愿,实际上仍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他当时是“面貌加丰”,颇有些旷达的表现,有时还“聊发少年狂”,但也难以掩饰深藏内心的孤愤,因此“欢饮”是表象,“大醉”是实质。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苏轼来说,很想在政治上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这也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但残酷的现实一次又一次摧毁他的理想,所以苏轼的一生都在“进”与“退”、“仕”与“隐”之间徘徊,进行艰难的抉择,据说宋神宗读到“琼楼玉宇”叹曰:“苏轼终是爱君。”但入世不易,出世亦难,在这两难境地中,作者只能以退为进,既然人生并非事事如意,我们又何必强求呢?有了这样一种正确对待事物的态度,也就“无人不自得”了。作者摒弃了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的心态,追求一种自然的平和,词中虽有入世与出世、情与理的矛盾,但作者最终还是以理遣情,立足现实,不悲观厌世,在俯仰古今变迁之时,感慨宇宙流转之中,揭示了睿智的人生理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反思(三)
在我校的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中,我上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过程中,我紧扣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围绕新课程改革观念中教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现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进行反思:
古代诗歌教学一直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活的素材,中国几千年来名篇佳作浩如星河,更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家名篇。这些诗词不但有优美的意境和语言,而且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人生的哲理,学习他们就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培养他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追求。《水调歌头》就是这些作品中的佼佼者,她是描写中秋的一朵奇葩,通过学习她,可以让学生重新感受我国传统节日的魅力,这节课,应该是描写传统节日的荟萃,可以培养他们学习我国古典文化的兴趣。
在课下,我首先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利用上网、查工具书等形式,收集资料,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在日后的诗词阅读和鉴赏中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 因为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要做”和“要我做”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被调动起来后,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如语言美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境美有苏轼在月圆之日,表达思念之情等。在教学中,坚持诵读、品味,思考相结合原则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诗词的意境美和内涵美。特别是诗歌教学,教给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诗词的方法,是教学的关键。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诗词知识,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家名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引导学生是一门艺术。有时需要引经据典,有时需要真情流露,有时又需要引而不发。给学生多点拨少废话;多直观少抽象;多启发少替代。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标新立异,允许对诗词内容的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情感的基点。因为“诗无达诂”只要学生阐述有理,就应该适时地鼓励、表扬,以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
另外, 合理、灵活、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教材设置的情境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变平面为立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带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轻松、有兴趣的学习,应该是我们老师追求的目标 。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评价。我想,如果能够达到师生共赢,这节课就一定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学生学得轻松、充满兴趣;老师引导得法、得心应手,其课堂效果一定很好。因此,教师素质的高低,对教材的把握尺度,学生是接受程度,又显得尤为重要。只要我们能潜心于教学与研究,专注于备学生备教材,在提高课堂效率上多下功夫,在个人的知识储备上多下功夫,能够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必将使教育教学工作迈入新台阶。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反思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