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静脉血栓形成是各种原因引起小腿静脉回流压力降低,导致血栓形成。那么,有什么治疗方法吗?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分享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
1.治疗目的 使病变局限化;消除水肿;预防肺栓塞发生。
2.一般疗法 卧床,抬高患肢,应用湿热敷,待疼痛消失和体温脉搏恢复正常后2周左右,即可下床活动。用弹力绷带缠肢3~6个月,可有效地减轻下肢水肿。
3.病因疗法 积极处理或去除感染灶如扁桃体炎和癌肿等。
4.全身疗法
(1)抗凝剂:如肝素和双香豆素类药物不仅可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继续增长,而且能阻止其他部位新的血栓形成。应用时必须每天测定凝血时间和血中凝血酶原含量。
(2)溶栓剂:在发病3~5天内,可应用人纤溶酶,促使血栓溶解。尿激酶和蝮蛇抗栓酶也可使用。
(3)低分子右旋糖酐:为血浆增容剂,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作用,可改善微循环,减轻疼痛。剂量5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0~15天为1疗程,7~10天后可重复。副作用为偶然可致过敏性休克,有人认为有促进肾功能衰竭的危险,有出血倾向或肾功能不全者忌用。
(4)非甾体类抗炎剂:可用吲哚美辛(消炎痛)和保泰松等。
5.手术疗法
(1)交感神经节阻滞术:该法可减轻疼痛和水肿,对伴有动脉反射性痉挛者有良好的作用,尤其是在深部大静脉血栓形成的急性期应用,疗效更为显著。
(2)静脉结扎术:在血栓的上方结扎静脉,可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3)血栓摘除术:当急性静脉血栓形成时施行血栓摘除术,可缩短病程和预防肺栓塞,还能减少和减轻在非手术疗法或结扎静脉后所遗留的静脉功能不全现象。
(4)静脉剥离术:可行隐静脉系统剥离术。
中药疗法:
(1)单味中药:如丹参注射液(4.0g/2m1)8~16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5%~10%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或丹参注射液2~4ml,肌内注射,1~2次/d;或丹参片3~4片,口服,3次/d。
(2)辨证论治:
①湿热蕴毒型:治以化湿行痹,清热解毒。方用生苡仁、黄芪、板蓝根各30g,金银花、连翘各15g,黄柏、玄参、当归、苍术、甘草各10g。水煎取汁,每天1剂,天服2次:
②湿热瘀阻型:治以清热祛湿,化瘀通络。方用丹参、黄芪各30g、黄柏、当归、赤芍、金银花各15g,苍术、红花、玄参、甘草各10g。水煎取汁,每天1剂,日服2次。
③血热瘀阻型:治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方用紫草20g,丹皮、赤芍、益母草、毛冬青各15g,广西角10g。水煎取汁,每天1剂,日服2次。
④阴虚瘀阻型:治以养阴清热,活血化瘀。方用黄芪、水牛角各30g,白芍、生地、金银花各15g,丹皮、红花、当归、蜈蚣、全蝎各10g。水煎取汁,每天1剂,日服2次。
⑤气血两虚型:治以补气养血,调和营卫。方用黄芪30g,党参、白术、当归各15g,白芍、茯苓、熟地、川芎、肉桂、甘草各10g。水煎取汁,每天1剂,日服2次。
(3)针刺疗法:上肢取曲池、内关、合谷,下肢取足三里、三阴交。每天或隔天1次,每次30min~1h,10~15天为一疗程。
静脉血栓的预防方法
静脉血栓形成后,若局限于小腿静脉内,血栓可渐渐机化,血流再通,多数不遗留症状,少数向上蔓延至股静脉或髂股静脉,因此过程常为渐进,不易及时诊断,最终发展成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肢体肿胀不易消退。因深静脉瓣膜在血栓形成及炎症过程中受到破坏,即使血流再通,重力作用产生的静水压力,使组织内纤维素积聚,脂肪结缔组织硬化,皮肤产生淤滞性皮炎的改变,甚至发生静脉淤滞性溃疡,造成肢体一定程度的病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易于脱落。若栓子大,栓塞于左右肺动脉主干,可造成大片肺栓塞,这常是猝死的原因之一。因此,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十分重要。
对年老、肥胖及既往有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尤应注意加强预防。鼓励骨折、外伤及术后患者主动活动肢体,行深呼吸运动促进静脉回流。尽可能早期离床活动。盆腔及下肢手术时,操作应轻柔,避免损伤血管,术后穿着弹力袜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对手术的患者,为对抗术后可能发生的血液高凝状态,可使用肝素或右旋糖酐以降低血小板的活动。深静脉血栓形成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可减轻疼痛,促使局部炎症消退。为防止血栓蔓延,应用肝素及香豆素类药物进行抗凝治疗。为防止血栓引起静脉功能不会,在发病早期就应开始溶栓治疗,常用药物为链激酶和尿激酶。
为预防肺栓塞,髂静脉血栓形成后48小时内可行静脉血栓取除术。对病程稍长,血栓不易取除而又有肺栓塞危险者,可在下腔静脉腔内或腔外安置滤栓装置以防止发生肺栓塞。
静脉血栓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