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课文预习习题
课文芦花荡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同学们需要掌握哪些重点知识点?不妨预习一下,跟上教师的讲课进度。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芦花荡课文预习习题,一起来看看吧。
芦花荡课文预习习题第一部分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寒噤( ) 仄歪( ) 竹篙( )
飒飒( ) 蹿了一蹿( )
2.找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1)打牙迭嘴 (2)张皇失错 (3)优闲自得
(4)拐弯抹脚 (5)月明风晴
3.指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
(1)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
(2)
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
“我没脸见人。”( )
(3)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
4.孙犁,原名________,现当代________家,散文家。代表作有
小说________、________等,成为广为流传的名篇,文艺界把它们视为“________”派的主要代表作品。
芦花荡课文预习习题第二部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采蒲台的苇
孙 犁
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得是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我渐渐知道,苇也因为性
质的软硬、坚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途。其中,大白皮和大头栽因为色白、高大,多用来织小花边的炕席;正草因为有骨性,则多用来铺房;白毛子只有漂亮的外形,却只能当柴烧;假皮织篮捉鱼用。我来得早,淀里的凌还没有完全融化。苇子的根还埋在冰冷的泥里,看不见大苇形成的海。我走在淀
边上,想象假如是五月,那会是苇的世界。村里是一垛垛打下来的苇,它们柔顺地在妇女们的手里翻动
。远处的炮声还不断传来,人民的创伤并没有完全平复。关于苇塘,就不只是一种风景,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成为冀中的名胜。这里的英雄事迹很多,不能一一记述。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敌人的炮火,曾经摧残它们,它们无数次被火烧光,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
们的清白。
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一次,在采蒲台,十几个干部和全村男女被敌人包围。那是冬天,人们被围在冰上,面对着等待收割的大苇塘。
敌人要搜。干部们有的带着枪,认为是最后战斗流血的时候到来了。妇女们却偷偷地把怀里的孩子
递过去,告诉他们把枪支插在孩子的裤裆里。搜查的时候,干部又顺手把孩子递给女人……十二个女人不约而同地这样做了。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枪掩护过去了,闯过了一关。这时,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从苇塘打苇回来,被敌人捉住。敌人问他:“你是八路?”“不是!”“你村里有干部?”“没有!”敌人砍断他半边脖子,又问:“你的八路?”他歪着头,血流在胸膛上,说:“不是!”“你村的八路大大的!”“没有
!”
妇女们忍不住,她们一齐沙着嗓子喊:“没有!没有!”
敌人杀死他,他倒在冰上。血冻结了,血是坚定的,死是刚强!
“没有!没有!”
这声音将永远响在苇塘附近,永远响在白洋淀人民的耳朵旁边,甚至应该一代代传给我们的子孙。
永远记住这两句简短有力的话吧!
1947年3月
5.请从第1段中找出一个比喻句来,品味其妙处。
6.选文的对话有什么特点?表现了采蒲台人什
么样的性格?
7.“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分析这句话的意思以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8.抗日战争虽已远去,当你
看到这如歌如泣的故事时,有些什么感受?
三、综合运用
9.为宣传人类辉煌文明成果,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校正在开展“庆世博,迎端午”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对联是我国传统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请你围绕活动主题,将下面所给的词和短语组成一副对联。
世博 端午 盛会 佳节 临寰宇 降神州
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学校正在策划“迎端午”活动方案,请你提出两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芦花荡课文预习习题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