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的职场励志经典文章

发布时间:2017-02-24 12:05

我们在工作之余,时不时地抽出一点时间来看一些简短的职场励志经典文章总是好的,那么简短的职场励志经典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简短的职场励志经典文章

简短的职场励志经典文章:在团队中,你已经走到哪一步了?

“这事我负责!”=团队领导人

做大事,当领导,就要有担当,就要有魄力,作为整个团队的掌舵人,如果连这点担当都缺失,还能指望团队勇往直前所向披靡么?

“这事我顶着!”=团队顶梁柱

抗压能力强且有耐性的人;不计较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人;心胸博大,有境界,有奉献精神的人;到最后都可以享受到胜利的果实。

“这事我来做!”=领导左右手

做事有责任、有思路、有条理,知道公司的事做好了,受益的是自己,同时真心为公司操心的人;

“这事我不会!”=最基层员工

领导安排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安排就坚决不做,就是只领工资不爱做事,安排与自己无关的工作不愿干,属庸人之列;没有学习能力,不求上进的人。

“这事怪我吗?”=团队的拖累

遇事逃避推卸责任,还满腹牢骚,抱怨和埋怨团队就是打自己耳光,说自己无能,更是在放弃机会!这样的人只会拖累团队。

.......

“这事找谁啊?”=团队的白痴

“这事不怪我?”=团队垃圾

“这事为什么我来做?”=团队寄生虫

“这个锅我来背!”=临时工

简短的职场励志经典文章:职场该注意的潜规则有哪些

1:你可能要很努力,而且努力很久才能让你的上司/老板知道,因为有些时候,有的工作并不是你的功劳。

2:私事越传越大,公事越说越小。

3:大多数非公事聚会/商聚,聊得内容往往有些是比较敏感的,涉及人员调整/某人的私事较多。

4:不要得罪那种工作踏实并且处事不惊的老员工。

5:你干的多,有可能越干越多,这未必是坏事(是不是好事另说)。但是你如果爱偷懒又缺乏资历的话,你可能会成为一些人的“榜样”:杀鸡给猴看的故事听过吧?

6:人走茶变凉,但是这个茶未必是不能喝的,凉茶去火。有的人和事即使定性了,也别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7:你受到表扬,可以谦虚,但别虚,落落大方才能让人觉得你有真才实学;同样你受到了批评,可以失望,但别失态,对自己失望或者对一些人或者事情失望,你有动力去改变或者是去适应,要是失态,你只能成为别人的笑柄。

8:必须站队的时候,站在信任你(先分清是信任还是利用)的一队,但是尽量不要站队,尽量。

9:对事不对人会让旁观者认为你很客观,容易得到更多的有关自己和整个企业的消息;什么事情都要分个对错的是孩子,成年人讲究什么来着?利益。

10:看不清没关系,一定逼着自己保持清醒。

简短的职场励志经典文章:3000工资与8000工资的区别

曾有个月薪三千的女孩子,编的稿件漏洞百出,老板怒拍桌子,她却回了句:“一个月三千块工资,你还想怎么样!”琢磨她这话挺有意思,就像我们买了件便宜货,用不了两天就坏了,于是宽慰自己:就花那么点钱买的东西,你还想怎么样?当然,她的潜台词是,你给我八千,我自然就做得好好的。但问题是,老板付薪水也是一分钱一分货,你必须在拿三千工资时,先体现出八千的价值,老板才愿意买单。

当年我刚入职时工资也是三千,但第二个月就涨到了八千。因为每次老板要的文案,我不仅写到位了,还会拿出两个以上的版本让他挑:一个是按他的要求写的,其它则是我建议的方案。

当时我没有去想其中的关窍,只是因为喜欢写作,就会琢磨怎样写会更好;又因为珍惜自己的文字,所以觉得出自我手的文字,都关系我个人的品牌,于是很用心。在我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带过二十多个中文研究生后,才发现这种态度很稀缺。那些比一般人多念七年语文的人,竟连自己写的东西都不愿多看一眼,文字、标点、语法的错误触目惊心,对相关的知识背景一无所知,更别说去关心版式好不好看,配图美不美了。

他们关心的是要不要加班,而想做好文字工作的人,是不会去考虑这件事。因为打磨文字所下的功夫,是看不到底的——不然曹雪芹也不会“加班”十年,还写不完一部红楼。试问,要做好哪项工作不是如此?以“要不要加班”来评价一份工作好不好的人,绝不是企业需要的人才,因为他对工作的态度就是“做了”而不是“做好”。

举个例子,我公司附近的麦当劳门口,有个看自行车的大妈,夏天时她都会给所有的车,覆上自己带来的塑料布。顾客取车要走时,她还会笑着拧一把湿布,帮你擦擦坐垫,降降温。她从来没有开口,但很多人会主动多给她一块钱,还连声道谢。大妈和其他看车人的区别,就是“做好”和“做了”的差距——在金钱上,差距是一倍;在成就感上,差距无法估算。

我完全了解有些新人的想法:又不想在你这久混,干嘛那么卖力气?其实,谁会在一家公司干一辈子?在中国可以活到3年以上的企业不到10%,向更好的企业、更好的工作迈进,是我们每个人的征程。不同的是,优秀的人在哪里都会垫下坚固的基石,所以越走越高。

成为世界五百强的CEO,应该是每个职场人的向往吧,但对于新人而言,小公司也有小公司的好。大公司就像蔡京家的厨房,岗位细分到切葱花都要一个专职的厨娘,你可能老长时间连切肉的大活都没机会沾手,更遑论学会做一整个包子。而小公司人力资源紧张,同样三千工资不可能只让你切葱花,所以你必须很快学会做包子,还得会做很多种包子——当然,前提是你愿意学。

如果你第一份工作就进入大公司,庆贺之余也要提醒自己,公司看到的只是你光彩夺目的学生时代,在职场上你还是一个零,有可能变成正数,也有可能变成负数。很多人错把所在机构的强大,当作自己能力的强大——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离开央视的主持人,很快就被人淡忘。白岩松曾说,让一只狗天天上央视,就能变成名狗。但要知道,没了央视的舞台,不用多久它就会变回土狗。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个“业”不妨这样解:一是做得好的技能,一是想做好的态度。有这份“业”在,不愁找不到舞台。但这份“业”不是白来的——在你月薪三千的时候,就要像月薪八千那样做事,那没到手的五千,就是修炼这份“业”的学费。

简短的职场励志经典文章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