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感悟自然复习题及答案
进入到高一后,语文这一科在平时要如何去做练习呢?别着急,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做份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感悟自然复习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感悟自然复习题及答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脾性/稗草 诅咒/咀嚼 肖像/惟妙惟肖
B.倘若/徜徉 肋骨/勒索 笼罩/笼络人心
C.迁徙/歼灭 砧板/粘贴 哄骗/哄堂大笑
D.暴发/瀑布 逶迤/倭寇 重量/量力而行
解析:选C。C项,分别读qiān/jiān,zhēn/zhān,hǒnɡ/hōnɡ。A项,分别读pí/bài,zǔ/jǔ,xiào/xiào;B项,分别读tǎnɡ/chánɡ,lèi/lè,lǒnɡ/lǒnɡ;D项,分别读bào/pù,wēi/wō,liànɡ/liànɡ。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目前,我国男性烟民数已高达不可思议的3亿人,另有7.4亿不吸烟人群遭受二手烟侵袭,每年归因于烟草死亡的人数约为120万。最新发布的《控烟与中国未来》里面的一组揭示中国控烟乏力现状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至2011年1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已生效5年,然而中国的履约绩效情况却责无旁贷地排在缔约国后列。专家认为,控烟在中国是公共卫生议题,是社会发展事业,但无庸置疑更是经济发展问题,限制烟草行业的发展是实现控烟的根本方式。
A.不可思议 B.触目惊心
C.责无旁贷 D.无庸置疑
解析:选C。C项,“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A项,“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B项,“触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D项,“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西方一些国家在私家车普及之后,人们反而更多的选择将自行车作为自己短途出行的首选方式。在上海世博会中,丹麦城市最佳实践区就成了该国自行车交通体系的展示舞台。
B.“教育救助”应该作为一个公共事业为全民服务,教育部门应该形成一套完整的监测、评价、救助、跟踪的科学体系和操作程序,让学生沐浴更多的阳光。
C.英国BBC刊文指出,美国政府在鼓动“封闭社会”的人民争取互联网自由并对这些国家政府的新闻管制提出质疑的同时,却在本国设立法律封锁,以缓解维基揭秘网发起的挑战。
D.正如网络媒体 的兴起对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三网融合由于涉及几个行业的利益格局,也预示着传媒业新一轮的洗牌与重构即将拉开序幕。
解析:选B。A项,中途易辙且成分赘余,首句说“西方一些国家”,次句说“人们”,可在句首加“在”;第二句删除“选择”。C项,“缓解……挑战”搭配不当。D项,成分残缺,“正如……一样”。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 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也许是由于狭窄弯曲的加查峡谷把顺谷而上的印度洋暖湿气流断然截住,翻过布达拉山,放眼一望,景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__________
①村庄和小镇散落其间,到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东一堆西一堆的沙丘散布在宽阔的河谷里,如同一个个令人头疼却又无奈的脓包。
③很多村子里还保留了许多刷了白灰的土坯老房子,低矮而狭小,简洁而朴素,一如“x藏”在人心里的印象。
④一块块田地铺在河谷里,田埂上高大的柳树一排排纵横林立,为这些珍贵脆弱的耕地防风护沙。
⑤山上的灌木更少了,山坡上薄薄地覆盖着一层干黄的草皮。
⑥宗教建筑已经遍地皆是了,不经意间寺庙的鲜艳红墙就鹤立鸡群般从灰白、低矮的藏式民居里脱颖而出,以极大的反差显示出了自己地位的尊崇。
A.⑤②④①③⑥ B.②⑤④⑥①③
C.②①③④⑤⑥ D.⑤④②⑥①③
解析:选A。注意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和顺序,由上到下,由面及点。作者站在布达拉山从上往下看,当然首先看到的是从“山上”到“山坡”的景色,故⑤在句首,然后是凸起在田地上的“沙丘”,即②,再是沙丘下的“田地”,即④;①③⑥写田地上的村庄和建筑,其中①句是总写,③句写民居,⑥句写散在民居中耀眼的宗教建筑。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王英,字时彦,金谿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读书文渊阁。帝察其慎密,令与王直书机密文字。与修《太祖实录》,授翰林院修撰,进侍读。
二十年扈从北征。师旋,过李陵城。帝闻城中有石碑,召英往视。既至,不识碑所。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馀。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碑阴刻达鲁花赤等名氏。具以奏。帝曰:“碑有蒙古名,异日且以为己地,启争端。”命再往击碎之。沉诸河,还奏。帝喜其详审,曰:“尔是二十八人中读书者,朕且用尔。”因问以北伐事。英曰:“天威亲征,彼必远遁,愿勿穷追。”帝笑曰:“秀才谓朕黩武邪?”因曰:“军中动静,有闻即入奏。”且谕中官勿阻。立功官军有过,命勿与粮,相聚泣。以英奏,复给予。仁宗即位,累进右春坊大学士,乞省亲归。
宣宗立,还朝。是时海内宴安,天子雅意文章,每与诸学士谈论文艺,赏花赋诗,礼接优渥。尝谓英曰:“洪武中,学士有宋濂、吴沉、朱善、刘三吾,永乐初,则解缙、胡广。汝勉之,毋俾前人独专其美。”修太宗、仁宗《实录》成,迁少詹事,赐麒麟带。母丧,特与葬祭,遣中官护归。寻起复。正统元年命侍经筵,总裁《宣宗实录》,进礼部侍郎。八年命理部事。浙江民疫,遣祭南镇。时久旱,英至,大雨,民呼侍郎雨。年七十,再乞休。不许。十二年,英子按察副使裕坐事下狱。英上疏待罪。宥不问。明年进南京礼部尚书,俾就闲逸。居二年卒,年七十五。赐祭葬,谥文安。
英端凝持重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馀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裕后累官四川按察使。
(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既至,不识碑所 识:知道
B.赏花赋诗,礼接优渥 渥:深厚
C.英上疏待罪。宥不问 宥:宽恕
D.居二年卒,年七十五 居:居住
解析:选D。“居”,意思是“停留、过了”。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①帝 察其慎密
②毋俾前人独专其美
B.①每与诸学士谈论文艺
②母丧,特与葬祭,遣中官护归
C.①异日且以为己地
②朕且用尔
D.①因问以北伐事
②以英奏,复给予
解析:选C。C项,都是副词,将要;A项,①代词,他;②代词,那些。B项,①介词,和,跟,同;②动词,赐予,给予;D项,①介词,拿;②连词,因为。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英“慎密”的一组是(3分)( )
①令与王直书机密文字
②师旋,过李陵城
③沉诸河,还奏
④汝勉之,毋俾前人独专其美
⑤正统元年命侍经筵,总裁《宣宗实录》
⑥时久旱,英至,大雨,民呼侍郎雨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④⑤⑥ D.③⑤⑥
解析:选B。此题可用排除法。“慎密”,为认真细致谨慎之意。在所给的六个句子中,②讲述北征的部队凯旋,经过李陵城,与王英无关;④是皇帝对王英的勉励和期望;⑥讲述王英到南镇祝祭的奇遇,与他的“慎密”无关。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英随皇帝北征路过李陵城,被召去查看石碑,王英发现碑阴刻有达鲁花赤等名氏,担心日后起争端,就将石碑击碎,沉入河底,受到了皇帝的赞扬。
B.皇帝询问王英北伐之事,王英认为皇帝亲征,敌人定会远逃,希望皇帝不要穷追。皇帝认为这是王英讥讽他穷兵黩武,因此怀恨在心。
C.宣宗之时,天下安定。天子常常与学士们谈论文艺,赏花赋诗,曾勉励王英,向宋濂、吴沉、解缙等学习,不要让前人独专其美。
D.王英细致谨慎,端庄稳重,正直宽容,受四位皇帝恩遇。正统十二年,其儿子按察副使王裕因事获罪入狱,王英上奏章等待治罪,皇上不问其罪。
解析:选D。A项,错误比较多,“北征路过”应为“北征凯旋,经过李陵城”,“担心日后起争端”的是皇帝而不是王英,“将石碑击碎”是皇帝的命令,原文只说“帝喜”,没说到“受到了皇帝的赞扬”;B项,“皇帝认为这是王英讥讽他穷兵黩武,因此怀恨在心”,原文没有“讥讽”之意,亦没有“怀恨在心”;C项,“向宋濂、吴沉、解缙等学习”原文无此意。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英 端 凝 持 重 历 仕 四 朝 在 翰 林 四 十 馀 年 屡 为 会 试 考 官 朝 廷 制 作 多 出 其 手 四 方 求 铭 志 碑 记 者 不 绝 性 直 谅 好 规 人 过 三 杨 皆 不 喜 故 不 得 柄 用
解析:断句的前提是准确理解文意,找出表示语句停顿的关键词,使每个分句都句意完整。
答案:英端凝持重/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馀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馀。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立功官军有过,命勿与粮,相聚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两句话翻译的重点是文言实词、虚词。“出”,露出;“发”,挖出来;“乃”,表判断。“过”,过错;“与”,给;“相聚泣”应补写出主语。
答案:①然而城北门有块石头露出地面一尺多,王英把它挖出来,发现是元朝时李陵台驿令谢某的德政碑。
②立有功劳的官军有过失,皇上命不要给他们粮食,他们相聚而泣。
参考译文:
王英,字时彦,金谿人。永乐二年(1404)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入文渊阁读书。皇上考察发现他办事缜密,令他与王直抄写机密文件。他参与修撰《太祖实录》,被授予翰林院修撰,进升侍读。
永乐二十年(1422),他随从皇上北征。部队凯旋时,经过李陵城。皇上听说城中有石碑,召王英前往查看。王英到后,不知道石碑在哪里。而城北门有块石头露出地面一尺多,王英把它挖出来,发现是元朝时李陵台驿令谢某的德政碑,碑的背面刻有达鲁花赤等名氏。王英回来把情况详细地上奏皇上。皇上说:“碑上有蒙古名,将来会说是他们的土地,引起争端。”便命王英再去把碑击碎,王英还把它沉入河中。回来汇报时,皇上很高兴他这么细心,说:“你是二十八人中读 书的人,我将任用你。”便问他北伐的事。王英说:“皇帝亲征,他们一定远逃,希望不要穷追。”皇上笑道:“秀才是说朕黩武吗?”便对他说道:“军中有什么动静,听到了你立刻告诉我。”还传谕宦官不要阻拦。立有功劳的官军有过失,皇上命不要给他们粮食,他们相聚而泣。因王英上奏后,才又给予他们。仁宗即位后,王英累升为右春坊大学士,请求省亲归家。
宣宗即位后,王英回朝。这时海内平安,天子雅好文章,常常与学士们谈论文艺,赏花赋诗,对他们的礼遇非常优厚。皇上曾对王英说:“洪武年间,学士有宋濂、吴沉、朱善、刘三吾,永乐初年,则有解缙、胡广。你要自勉,不要让前人独专其美。”太宗和仁宗《实录》修成后,王英被进升为少詹事,被赐给麒 麟带。母亲去世时,皇上特给予祭葬,遣宦官护送归乡。不久命他回来任职。正统元年(1436),命他侍奉经筵,总裁《宣宗实录》,进升为礼部侍郎。正统八年命他处理礼部事务。浙江百姓染上瘟病,皇上派他到南镇祝祭。当时久旱,王英到后,下起大雨,百姓欢呼称侍郎雨。他七十岁时,一再请求退休,皇上不许。正统十二年,王英的儿子按察副使王裕因犯罪入狱,王英上疏待罪,皇上宽恕不问。第二年升他为南京礼部尚书,使他能有闲逸。过了两年,他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赐给祭葬,谥号文安。
王英端庄稳重,历仕四朝。他在翰林院四十余年,多次担任会试考官,朝廷制度多出于其手,四方来向他求铭文碑记的不断。他个性诚信正直,也好规劝别人的过失,三杨都不喜欢他,所以他不能掌大权。王裕后来积功升官为四川按察使。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陆 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 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1)词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梦中图景?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阕,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找出本词描写的景物特点,结合作者的报国志向分析即可。
(2)从词的内容看,作者将梦中和梦醒后的情景加以对比,以梦醒后的寂寥反衬自己当年的雄心壮志。
答案:(1)诗人抓住雪、笳、铁骑等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描绘出一幅莽苍雄阔、有声有色的关塞风光图。
(2)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以梦醒后一灯荧荧,斜月在窗,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的环境反衬出诗人人老心未老,报国的火焰在熊熊燃烧的雄心壮志。
参考译文:
下过雪的清晨,有清幽笳声响起,梦中所游之地,不知道是什么地方。铁骑无声,望过去如水流淌一般绵延不绝。我猜想这样的关河,应该在雁门关西边,青海的边际。 在寒灯残焰下睡醒时,更漏声已经滴断了,月光斜斜透过窗纸。我自许可在万里之外的战场封侯,但有谁能知道呢?我鬓发虽残败灰白,可我的杀敌立功报效祖国的心却并未死去!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6分)
(1)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不以物喜,不 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答案:(1)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2)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2011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美和美的东西
蒋孔阳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诗、一曲音乐,我们觉得美;穿的衣服,用的家具,我们都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说它们美不美。但是如果认真追问一下:究竟什么是美?我们却往往会瞠目结舌,不知所答。
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把美的东西当成美。这是因为我们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时候,差不多总是先碰到具体的美的东西,然后再从美的东西概括出美的概念来。
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谈论美的专著。其中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用一位漂亮的小姐、一匹漂亮的母马、一只漂亮的汤罐等等,来回答“什么是美”。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一回答,说他所要探讨的,不是“什么东西是美的”,而是“什么是美”。“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为美”。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感叹地说:“美是难的。”
这个讨论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它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从千千万万美的东西中,去寻找美的普遍规律。关于美本身,所要研究的是作为普遍规律的美,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美的东西。把美的东西当成美,会造成许多困难。
首先,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例如漂亮的小姐,就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而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的汤罐的美。美的东西千千万万,但它们都各有其美,而不能用以相互说明,更不能相互等同。桃花的美不同于梅花的美,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或唐诗的美,也是各异其趣,迥不相同。美是从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它能说明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原因,但它本身并不就是美的东西。
其次,美的东西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者变成另外的一种美。例如西湖,当晴光潋滟或山雨空濛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而当杜甫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的雨,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美的吗?因此任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随着它与人的关系而变化,我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
第三,美的东西不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从自然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艺术,无不有美的东西存在,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你要把美说成是某一种东西,当然不可能。同一种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它们却可以都是美的;甚至互相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
第四,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不是一种“东西”,我们又怎么能够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呢?谈到味,它有酸甜苦辣;谈到色,它有红黄蓝白;谈到声,它有清浊高低。凡此,都是一定的物质因素构成的,它们都表现为某种物质的东西。但是,美却不然,你能说美是由哪些物质的因素构成的吗?你只能说,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例如美必须和味、色、声发生联系,但美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色外之色,声外之声。这样,你又怎么能够用某种固定的东西,固定的味、色、声,来说明美呢?
美不是美的东西,它是什么呢?我们说它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
(选自《美学新论》,有删改)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
A.从美的本质看,漂亮的姑娘本身就是美。
B.从美和一定物质条件的关系看,人的嗓音好,歌声不一定就美。
C.梅花的美丽与桃花的美丽虽不相同,但都包含着美的规律。
D.在欣赏诗词时,不能用词的婉约美去衡量词的豪放美。
E.斑马身上的黑、白两种颜色决定了它的美。
解析:选AE。A项,“漂亮的姑娘”是美的东西,该项把“美”与“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E项,说法和原文倒数第二段的内容矛盾。这一段说明不能用固定的东西,如固定的味、色、声,来说明美。而E项是用斑马的颜色来说明斑马的美,很显然是不对的。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美的概念需要根据美的东西来总结。
B.不能因为某一种东西是美的,就把与之相反的东西当成丑的。
C.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并未解决“美是什么”的问题。
D.美的东西人人都能欣赏,所以美的问题并不复杂。
解析:选D。D项中“美的问题并不复杂”是错误的。第三段中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的结果是“美是难的”,而且从全文的叙述来看 ,都说明美的问题不简单。
14.指出画线部分“味外之味”中两个“味”字的不同意思。(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语境,两个“味”的意义各不相同。由“美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句可知,前者指本义,后者则为比喻义。
答案:第一个“味”:人的味觉品尝到的酸甜苦辣等味道。
第二个“味”:超越于酸甜苦辣等具体味道之上的事物的美。
15.一群大学生探险进入一处原始森林,对所见景物的原始美十分赞叹。几小时后,他们迷路了。夜幕降临……他们对周围的景物开始感到恐惧。请从美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结合文中原理,对这种现象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时可根据第六段的内容。
答案: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一群大学生以探险的心态进入原始森林,那种原始风貌在他们眼里是难得一见的美;当他们迷路被困,面临危险,原来的美就消失了。这表明美是随着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干草在青草中间
唐 韧
距美加边境不远的美国小州佛蒙特首府,小城伯灵顿,一年四季是旅游胜地。它傍美国第六大湖尚普兰湖,湖有海的感觉。小城永远宁静着,就是游人聚集的市中心商业区也无人喧哗,人们当街静静坐着啜咖啡饮啤酒,偶有小摇滚组合献艺,也不闹腾,好像是为尊重小城的脾气。
每天往返的路线上,有两片墓地。墓碑密集,白杨高耸。墓地与居民区隔街相望,只围一圈稀疏的栅栏,甚至栅栏都不设,往来之人并不避讳,墓地里鲜花供奉随常,无一些儿“阴森”感。
中国的城市,是没有这种“人鬼杂居”的城区布局的。当乡村改建城市或城市扩建,中国人决不会把一片坟地留在城市里面,一定会迁走坟墓。可以想象,在中国的城市街头嵌入一片墓地,会引发多少抱怨和惊恐。除非大名人墓可以在公园等处保留,一般坟墓都须远离市区,阴阳两界泾渭分明,生怕死者的阴气冲撞了活人,会招灾上身,特别是小孩子“撞客”了会惊吓发烧甚至夭折,至多只能在家里供奉灵位。还有一说,先人所葬地的风水又关乎其后裔的发达,所以要依山要靠水的,遵从“堪舆”的说道。南方许多地方更把扫墓称做“拜山”。每年清明祭扫,需要隆重地准备家族集体的远程旅行,找车,起早,备好一年供奉一次的清明祭品和足够先人一年“花销”的冥币,是一个浩大的活动。
而在美国的城市,阴阳之大防却没这么清楚。死者与生者毗邻而居,就像干草存留在青草中间,就像枯树与活树并肩站立。曾经活过的生命和正在成长呼吸跳跃的新鲜生命只不过隔着一段时间,共在一个空间很自然。
因而墓地就很敞亮。白杨沙沙,叶片油亮,一片祥和之气。可以看出坟墓都是一家一家的,有一个家族几个坟墓像小合唱队似的排成半圆。
嵌入城区的并非只有老墓地。在马里兰州CollegePark,新辟的墓地也是与居民区比邻的,没有围墙,一片开阔的绿草地上,星散着不多的墓碑,其间相距十数米数十米不等,一簇簇鲜花娇艳,宛如小花坛。
曾有意到其中一片墓地参观。前面的车上下来一男子,是来更换鲜花的,换毕即开车离去,前后几分钟,应是经常性的拜祭。墓碑文字有各种语言的,汉语的不少,多广东台山籍,碑文镌考妣姓名生卒年月籍贯等,犹太文西班牙文看不懂,英文的则多加刻《圣经》经文一段,或者以后人口吻撰写一两句简洁哀悼语,如“他远离了我们,但走近了上帝”。特别使人印象深刻的是两座童墓,在可爱的照片和种植的鲜花之外,一葬于2007年的十岁女孩墓前摆着16种各样瓷的、布的、塑料的、胶皮的、毛绒的大小玩具,墓碑最上面是家族姓,下凿三个姓名框,女孩名占其一,另两个框都还空着,似乎是哀痛的双亲为自己预留的;另一四岁女孩墓前则有大小五座天使石雕,内容风格非统一设计,应是陆续送去的,一块不同材质的褐色石板上刻了几句肝肠寸断的话:
如果眼泪能筑起阶梯
如果回忆能铺一条小路
我要走上天堂
接你回家
看过不少国外名人为自己作的墓志铭,旷达的、调侃的、深沉的,这种父母为儿女作的墓志铭还是头一次看到。
加缪在《鼠疫》一开头告诉我们,要了解一个城市,比较方便的途径是看那里的人们“怎样干活,怎样相爱,又怎样死去”。这样的城市墓地的布局,应该是显示着这里的人们希望让亲人就埋在附近,他们愿意只消走上几步,甚或从窗子里望出去,就看见亲人的墓,一早一晚可以去站一会儿,送些鲜花,说上几句话,而不必等待一个群体或社会统一的日期和仪式。
16.本文的题目含义丰富,请结合原文加以解释。(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文的题目具有比喻意义,结合文中的写的墓地,可以理解“干草”的含义,与“干草”相对,“青草”的含义也不难把握。
答案:(1)题目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干草”比喻“死者”,用“青草”比喻“生者”;(2)“干草在青草中间”比喻“死者与生者毗邻而居”;(3)其中隐含着的是一种 生死观:生与死只不过是生命的两种存在形式,“它们共在一个空间”,“只不过隔着一段时间”。
17.根据你的理解,伯灵顿这座小城有着怎样的“脾气”?(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从文章第一段开始,作者就依次介绍了伯灵顿的特点:宁静、生者与死者“毗邻而居”,当地人的生活等。先切分层次,再概括即可。
答案:(1)“小城永远宁静着”;(2)小城很明朗,“一片祥和之气”,没有阴森恐怖之感;(3)人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坦然地面对生活,接受死亡;尊重死者。
18.中国的“清明祭扫”与美国的“经常性的拜祭”有什么不同?包含着怎样的文化观念的差异?(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个探究性题目,作者对美国小镇伯灵顿特点的介绍中,隐含着与中国传统习俗的对比,从中不难看出两者的不同,这种不同实际上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不同。
答案:中国的“清明祭扫”,每年一次,是“一个群体或社会统一的日期和仪式”,非常隆重,非常奢华,更加注重形式。美国的则是“经常性的拜祭”,规模很小,很简朴,所做的不过就是“更换鲜花,换毕即开车离去,前后几分钟”。中国的“祭拜”表达对死者的悼念,隆重、虔诚、敬畏;迷信先人可以保佑后世平安、幸福,包含的是“阴阳”两界阻隔的观念。“美国的拜祭”更加简单、朴素、真诚;表达的是一种怀念、一种关爱、一种尊重,其中所蕴藏着的是一种生死平等的观念。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感悟自然复习题及答案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