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关人生价值观的思修论文

发布时间:2017-06-08 15:18

人生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人生价值观就是对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也就是人认为怎样生活才算值得,怎样生活才有意义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学有关人生价值观的思修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有关人生价值观的思修论文篇一

《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构建途径探析》

摘要;人生价值观是对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它为人们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提供依据。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才能在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创造人生的价值。构建科学的人生价值观需要从客观现实和自身条件出发,营造良好的人生环境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需要通过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发挥教育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人生价值观 人生态度

作者简介:陈磊,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人生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人生价值观就是对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也就是人认为怎样生活才算值得,怎样生活才有意义的问题。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在整个人生观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在深层次上影响、制约和指导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因此,科学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对当代大学生显得尤为迫切和需要。

一、从社会现实条件出发

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选择人生目的,在实践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实践活动从来都不是随心所欲的,人生价值的实现当然也离不开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因此,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现实条件出发,正确地认识和利用这些条件。

(一)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物质性条件相符合

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归根结底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人的创造力的形成、发展和发挥都要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一般来说,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客观条件随着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的完善,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不仅规定着人生价值实现的可能性,而且也制约着人生价值追求的方向和范围。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何种水平,个人的贡献和成就就可能达到何种程度。因此,大学生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活动只能在一定社会生产力所提供的既定“舞台”上展开,大学生要珍惜难得的历史机遇,把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建立在正确把握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提供的条件的基础上,努力、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与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状况相适应

社会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文化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社会精神文明状况决定着人们的精神素质,而个人精神素质对个人的价值取向的确立和实现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虽然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但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始终都受到精神性因素的影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是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价值追求和文化认同。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新一代,需要形成以努力为社会做贡献为主旨的人生价值观。正确辨识社会现象中的是非、善恶、美丑,确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二、营造良好的人生环境

实现人生价值就是使人的潜在价值、内在价值转变为外在价值、现实价值的过程。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人生价值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与如何对待人生环境有重要的关联。大学生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在形成过程中,相关的人生环境对其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营造良好的人生环境,主要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等。

(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来源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人永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怎样正确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自我生存和发展的价值观问题。在历史上人类很长时间处于适应自然、顺应自然的“顺天敬命”阶段,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演化为“人定胜天”的强权自然观。不管是适应自然还是征服自然,都无法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不得不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当代世界出现的尖锐的环境和资源问题。当代大学生作为实现现代化的主要力量,必须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承认自然价值,尊重自然价值,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前提。个人与社会既对立又统一,只有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为科学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即将接触社会,同时没有社会经验又容易受到一些消极社会现象的影响,作出片面、错误的行为。因此,大学生应该全面地、联系地认识自身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自觉地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当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自觉服从社会利益。要把承担社会责任与义务作为享受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先决条件。在实践中实现自身与社会之间的融洽相处,使自己的人格健全、品德高尚,自我价值才能得以充分实现。

(三)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要与他人打交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只有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才能为实现人生价值创造良好的人生环境。大学生作为新时期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必须学会在平时生活中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特别是同学之间的关系。自觉地维护同学之间的和睦团结,在与他人交往中,应该做到一视同仁,把自尊与尊重他人有机结合起来。在交往中,彼此心诚善意的相互理解和接纳,重信用、守信义。当同学之间不同的意见和分歧出现时,这时就要求遵循宽容的原则,严以律己,相互包容。大学生要做到个人与他人的和谐,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既要鼓励竞争又要提倡合作,使公平竞争与友好协作相得益彰。

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科学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个人条件。大学生要实事求是的根据自身条件确定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经历了大学教育以后,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大学生的一生影响很大。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积极地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同时要严格恪守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努力锤炼自己的个人品德。大学生不仅要扎实的学好基础知识,更要努力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从而增强自身的才能,努力的把自己培养成复合型的人才。要树立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理念,在日常的学习中,要勤奋、严谨、求实,不断提高和拓展自己的创新能力。要在实践中继承和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具体表现为自信自强的心理、开拓创新的品质和坚韧不拔的气概,要求大学生即使自身条件有所欠缺,也要尽心尽力。如果畏惧劳苦,贪图安逸,最终只能虚度年华,抱憾终生。

四、全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大学阶段既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又是构建科学人生价值观体系的最佳时期。新时期的价值观教育既要适合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点,也要适应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注意各种因素的影响,协调各种力量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朝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全社会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生活的变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往往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产生波动,因此要运用全社会的力量不失时机的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

首先,倡导大学生树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集体主义是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则。在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中,倡导大学生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以大局为重,必要时为集体利益作出牺牲。努力实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和谐共存。同时还应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反对个人主义和小团体主义,使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的理想和奋斗之中,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提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基础的道德规范。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其自身特点以及当代爱国主义新的时代内容。不仅要教育大学生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也要要求大学生做到热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当代大学生要养成团结协作、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的作风。同时,还应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教育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为实现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

(二)高校行之有效的人生价值观教育

学校作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最主要的场所,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是全面而又深刻的。因此,通过学校这一强有力的因素增进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念是最为有效的捷径和方法。

第一,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谐校园文化能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指导,在现有的物质环境基础上,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创造民主、宽松的氛围。和谐的校园文化离不开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教育感染大学生,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的求学环境。高校不仅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还必须通过文化、宣传等手段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加以正确的引导,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健康有序的文化氛围。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高校的培养目标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通过优化校园环境来促进大学生科学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第二,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高校的价值观教育不仅要增强大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要培养他们实践的能力。在传统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实践中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接受考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应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生价值观教育及学校教育的整体计划中,不断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做到知行统一。

(三)健康安全的网络宣传

网络是一种开放的媒体和中介,各种各样的文化输入,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大量的不健康信息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能够为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要严格运用有关网络管理的法律规定对网络进行管理和建设,并适时的制定可行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使网络的管理运行有章可循。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针对网吧的重点整顿,坚决抵制色情、暴力、反动等不良文学和低俗文学在网络上泛滥。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解答和正面引导。不断加强网络育人,培养大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让他们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观念的侵袭。

参考文献:

[1]石海兵.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2]杨德广,晏开利.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张惠元.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的思考.思想教育研究.2003(3).

[4]蔺光.大学和谐校园建设与管理.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

[5]李娟,吕世辰.试论网络伦理的构建.理论探索.2007(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有关人生价值观的思修论文

大学有关人生价值观的思修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