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科学论文
地震是群祸之首,是人类生存和文明建设的大敌。它以巨大的能量,瞬息间使成千上万乃至数十万生灵惨遭伤亡,使人们辛勤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震灾害科学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地震灾害科学论文篇一
地震的人为灾害及预防
[关键词]地震;人为灾害;预防
地震是群祸之首,是人类生存和文明建设的大敌。它以巨大的能量,瞬息间使成千上万乃至数十万生灵惨遭伤亡,使人们辛勤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地震灾害随之出现了人为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地震灾害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灾害,而是自然作用与人类行为共同引起的综合致灾过程。人类正确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大大减轻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财富损失,而人类防灾减灾或应变行为的失当则会加重地震灾害,从而带来不应有的灾难。历史地震的教训是十分沉痛的。由于人类自身行为失当而致灾的问题,应当成为地震对策研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这对于减轻未来地震灾害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地震人为灾害含义辩析
地震灾害从后果及致灾过程上分析,一般可分为地震原生(一次)灾害,地震次生(二次)灾害和地震衍生(三次)灾害。按照比较常见的解释,地震原生灾害是指地震时由于地震动或地壳断层的作用,造成建(构)筑物的破坏、倒塌及由此引起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地震次生灾害是指因地震诱发而导致的其它灾害。如地震时大坝溃裂,酿成水灾;炉火倾覆,火种撤出,引起火灾;建筑物倒塌砸坏剧毒气体容器,造成毒害,高层建筑破坏引起的玻璃雨撒,油库、火药爆炸、燃烧或滑坡、海啸、泥石流等造成的次生灾害。地震的三次灾害又叫地震衍生灾害或广义次生灾害,指因地震灾害造成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职能失调,社会秩序混乱,停工停产而造成的重大损失。如电脑控制系统失灵,造成记忆毁灭,指挥系统和生命线系统失控,灾民基本生活需求无法保证,伤亡人员得不到及时救治,社会治安恶化等系统的不正常反应。
地震时,几十秒甚至几秒种这个短暂的瞬间人们应变行为的失当,将会造成严重的伤亡,即所谓的人为灾害。它与地震原生、次生和衍生灾害有很大的区别。钱学森同志认为:“人为灾害发生非常频繁,损失很大,不容忽视,不考虑人为灾害的灾害学是不全面的”。人为灾害包括:①各种爆炸事故;②火灾;③核工厂事故;④化工厂泄放毒物事故等。可见,这里所讲的人为灾害是相对于自然灾害而言的人为致灾过程。本文所说的人为灾害,是指地震时由于人们的应变行为不当或因地震谣传、误传而引起的错误行为造成的灾害。其前提是地震自然灾害或地震谣传、误传的大环境。
二、人为灾害成因分析
一是对地震灾害心理上的误解和扭曲。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有其孕育、发展和爆发的过程,对于地震,人类并不是一无所知。但是由于地震巨大的破坏性,给人们心理上蒙上了一层可怖的阴影,对地震既存有戒心,又有侥幸。从心理倾向和情感上看,人们对地震普遍关注,渴望了解地震,而又憎恶和恐惧地震,闻震心惊,谈震色变,一有风吹草动,就不辩真伪,惊慌失措,造成悲惨结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不良心理素质所致。
二是地震、抗震科普知识匮乏,应急应变能力低下。从地震抗震知识了解程度上看,真正了解的是少数,一无所知的也是少数,大部分则属一知半解。这种认识上的匮乏和心理素质的障碍,反映到行为上,必然盲目行动,导致错误行为。震时人们灾害基本上都是由于不懂得正确的地震应急避难方法所致,稍有震感,就盲目外逃或跳楼。1556年1月23日华县发生8级大地震,死亡83万多人。幸存者秦可大在地震后一文中深有感触地写到:“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之,纵有覆巢,可寄完卵,力不可办者,预择空隙之地,审趋避可也。”他列举了李羔外逃覆压而死,左熙躲在床下,“赖床格支撑,止伤一指,是避者反遇害焉”。曾经遭受过地震灾难的唐山及刑台、海城等地群众总结的“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要想把命保,就地躲藏好”的顺口溜,是有充分科学依据的。
三、减轻人为灾害的对策
历史地震的惨痛教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在遭遇未来地震袭击时,怎样才能有效地减轻人为灾害,在地震时恐怖的一瞬间,真正做到临震不乱,随机应变,审时度势,保命求生。
(1)单位减灾对策
单位及社会团体,是城市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其抗震能力的提高,对减轻地震灾害至关重要。
1.单位都要把抗震工作作为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
2.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地震、抗震科普知识,提高广大职工的抗震意识和震时的应急应变能力。
3.组织抗震防灾演习和专业队伍的培训教育,提高技术素质和快速反应能力;
4.学校、幼儿园、俱乐部和农贸市场等人流集中的公共场所都要编制应急预案,落实各项防灾措施。
5.重要部位和岗位,要有严明的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震时严禁逃岗或因错误操作造成不应有的灾害。
6.在短临预报发布后,对群众搭建的防震棚的防火安全等问题要作出明确规定,认真搞好宣传,及时组织检查,防患予未然。
(2)家庭应急对策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落实家庭应急对策,对抗震防灾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家庭成员都要全面了解震前准备、临震应急、震时自救、震末抢险和震后救灾等各个时段的具体要求。
2.每个家庭成员都要了解住所周围的环境条件及避震的场地、路线和有关规定。
3.每个家庭成员都要熟悉水电闸、阀的位置及煤气炉灶的应急关闭操作要求。
4.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懂得抢险救灾的基本知识,学会简易的急救方法。
5.临震前要清理家中易爆、易燃物品,容易塌落的高架物品及阳台的花盆、砖块等危险物品。
6.在短临预报发布后或出现大量宏观前兆异常震情十分紧张时,应建立家庭抗震防灾应急箱(包),准备必要的熟食、饮水、手电、蜡烛、常用药品、小型收音机等,以备震后使用。
(3)个人自救对策
在地震发生时的短暂瞬间,人们应变行为的正确与否,是减少人为灾害的关键。
1.居住平房的人员,如果屋外有空旷野地,地震时可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以最快的速度外出避震或就地隐蔽在室内较安全的地方。
2.居住楼房的人员,地震时千万不要惊慌跳楼或外逃,应立即躲避在家俱、床、桌子或灶房、厕所和空间较小的房间,主震后立即撤离。
3.如果地震发生在夜间,不要因寻找衣物或穿衣耽误时间,要争分夺秒立即向安全地带转移或就近隐蔽。
4.地震时,凡逃出屋外的人员,不要在狭窄的小胡同或高大建筑物、高压线附近逗留。
5.在岗人员,地震时要沉着冷静,坚决果断,立即切断电源,关闭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品的闸阀,停止油气输送,然后再就近避震。
主震后,不要立即进入房内,防止强余震的袭击,以免造成伤亡。
地震灾害科学论文篇二
地震灾害救援研究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多次地震救援实战经验,研究在现有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从救援技术应用、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地震中的生命救援能力的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地震;救援;研究
中图分类号: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并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会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堰塞湖等次生灾害。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发生后,受灾人口达到4571万,一场生命救援的竞赛迅速展开,全国13434名消防队特勤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从建筑坍塌废墟中成功抢救出1701名生还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当前,地震后快速、科学实施生命救援是国内外地震救援队伍面临的最突出的课题之一。
1 地震后生命救援的特点
1.1 作业环境复杂
地震发生后,建筑物垮塌严重;被埋人员的亲属,以及志愿者、救援队的人员众多;现场秩序较乱,一些被埋人员的亲属甚至出现不理智行为;同时,各类基础性的“生命工程”,如交通、电力、天然气、有(无)线通信等,遭到严重破坏;地震中随着余震不断,往往伴随着恶劣的天气,如雨、雪、雾、大风等,使救援作业环境异常复杂,增大救援难度。
1.2 救援装备需求大
地震救援过程中,不仅要用到雷达生命探测仪、音视频生命探测仪、搜救犬等搜索装备进行全方位的人员定位,还要用到起吊、挖掘、破拆、顶升和支撑救援装备,埋压深度较深时,甚至还要用到大型的吊车、重型铲车等工程挖掘机械,有些时候,必须“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各类装备,才能打开救援通道。同时,救援现场还需要大量救生类、照明类、洗消类、后勤保障类等装备。除此之外,救援人员还要结合现场实际,利用木料、砖块、预制板等材料,制作各类支撑构件。
1.3 救援持续时间长
地震中,随着被埋压人员的生命体征越来越弱,救援过程就是与时间赛跑。救援准确发现并定位被埋压人员后,在打通救援通道的工作中,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救援过程中,各类破拆类装备不宜长时间使用,其主要构件易造成损坏,加之在一些狭小空间里,空间有限,操作装备和人员施救的难度加大。以上原因致使救援效率低,救援时间长。
1.4 救援危险性大
地震生命救援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其主要表现为:一是余震的威胁给救援带来困难,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几天内发生余震6000多起,而且有6.0级以上破坏性较大的余震4起,余震可能引起受损建筑物出现第二次垮塌和打通的救援通道出现塌方;二是救援人员在破拆时,若使用的装备冲击力强,引起较大震动,也可能造成新的垮塌;三是救援时一些钢筋水泥、玻璃等尖锐物品容易刺伤人员;四是救援人员连续作战,精力和体力下降时,有可能造成搬运重物时精力不集中,砸伤人员,过度劳累也可能导致人员重伤或死亡。
2 地震生命救援面临的突出问题
2.1 信息化指挥手段落后
由于当前消防部队多数时间在主要城市救援作战,单兵手持电台的配备率高,在较小、空旷的区域内通讯能力强于其他部队。但进入山区和市政通讯设施损毁的区域搜救,移动式卫星定位通讯设备普遍效果较差、远程通讯能力较弱的问题就暴露出来,部队失去联系的情况屡有发生。
2.2 技术装备配置不合理
救援过程中,由于运输条件限制,重装备数量不足,多靠轻装备作战,损耗严重,影响了攻坚和持久作战能力。同时,从装备的配备标准看,目前轻、重型地震救援队装备配备种类繁多,各不相同,给战勤保障带来了巨大压力。从装备的便携性上看,多数装备难以适应山地携行,影响了山区搜救的行军速度。
2.3 战勤保障能力欠缺
当前,全国公安消防地震救援队已全面推行了72小时自我保障,但这种保障模式受作战区域、作战时间、装备携行重量等因素影响,在长时间、跨区域和山区地震救援中常常难以实现。
3 地震生命救援采取的措施
3.1 积极搜救被困人员
搜索定位是现场救援的第一环节,应主要把握两个主要方面: 一是确认有无被埋压人员;二是使用不同搜索设备和仪器,由大致定位到精确定位,并对被埋压人员的生命体征作出判断。要想切实把握好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就必须使用人搜、犬搜、仪器搜等正确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细致的搜救。
3.2 发挥各类救援装备的最大效能
在现场救援过程中,要注重发挥装备的最大效能,要能形成整体合力。一是承重墙、承重梁、预制板等墙体或承重构件的破拆,可利用凿岩机、剪扩器、铁锤破拆;二是建筑中的钢筋、楼梯铁扶手等的破拆清障,可视情况利用钢筋速断仪、切割机、便携式万向切割器、氧气或乙炔或丙烷切割器、液压组合破拆器进行;三是可利用起重气垫、液压顶杆,撑开建筑缝隙,拓宽救援通道。
3.3 配合实施医疗辅助
接近了被困者但不能立即救出时,要及时稳定被埋压人员的情绪,根据现场不同情况,利用导管输送水分和流质食物,必要时可进行输液和输氧、止血;在人员救出后,一要防止眼睛灼伤;二要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对救出人员的身体进行捆扎固定,防止人员长时间的挤压蓄积的有毒物质向身体其余部分扩散,造成二次伤害。
3.4 全面开展现场清理
现场人员搜索、救援等主要任务完成后,要综合利用人搜、犬搜、仪器搜等方法,并动员社会各方面的救援力量,对现场开展确认探测搜索,最终确认有无被埋压人员;现场如有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要利用稀释驱散、沙土埋压、倒罐等方法,清除残余物质,清除危险源。救援结束后,必须全面、彻底清点人员,检查有无受伤或失踪的人员,并将检查情况报告现场总指挥员,做好记录。
4 加强地震生命救援能力建设的对策措施
4.1 要建立完善特大灾害事故救援网络
我国幅员辽阔,发生大型灾害事故的机率大,力量集结难度较大,可以参照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做法,整合专业救援力量资源,以公安消防部队六大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为重点,主要开展灾害事故专业性救援训练,形成覆盖全国的消防救援力量网络,专门应对严重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故。
4.2 加大救援器材装备建设力度
目前,我国消防部队的器材装备是由同级政府负责,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消防部队器材装备配备参差不齐,特别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差距较大。为适应特大灾害事故救援需要,建议出台符合各区域处置自然灾害事故的实战的、科学实用的器材装备标准,硬性推动各级政府配置相应的救援装备器材,成立区域性消防救援中心后,重点配备搜救器材和破拆类器材、车辆和重型机械等,具备应对重大灾害和事故的强大战斗力。
4.3 要建立完善信息化支撑体系
建立以信息化为主导的高素质、高效能指挥机关,实现地理信息的全国覆盖,提升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作战特别是跨区域作战中行军的快速准确。提高单兵信息化装备配备水平,确保整个指挥系统的准确高效运作,提高灭火救援作战指挥水平。
4.4 建立完善战勤保障体系
相对于发达国家及解放军的联勤体制,我国公安消防部队的战勤保障工作起步较晚。当前,要以走“融入式”发展道路的思想为指导,以提高灭火救援战斗力为出发点,按照现代灭火救援作战行动的规律,将人、财、物和社会可利用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建立具备技术、物资、生活保障和联勤保障能力的战勤应急保障体系。
5 结束语
地震救援中,消防部队要发挥出生命救援的拳头和尖刀的作用,就要于微观处把握地震的主要特点,宏观上认清制约救援能力提升的主要方面,在救援现场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展开立体救援,才能在地震救援中“快速反应、科学施救”和“能打仗、打胜仗”。
地震灾害科学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