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饲养中华鲟

发布时间:2017-01-06 14:08

中华鲟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活化石。每年秋季,当中华鲟溯江生殖洄游时,在各江段都可捕到较大数量的中华鲟,故被称为“长江鱼王”。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中华鲟的饲养方式,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人工饲养中华鲟

中华鲟的饲养方式

中华鲟是底栖鱼类,食性非常狭窄,属肉食性鱼类,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动迟缓的底栖动物为食,在海洋主要鱼类为食,甲壳类次之,软体动物较少。河口区的中华鲟幼鱼主食底栖鱼类蛇鲲属和蛹属及鳞虾和蚬类等,产卵期一般停食。

中华鲟在长江中、上游江段生活的早期幼鱼以摇蚊幼虫、蜻蜓幼虫、蜉蝣幼虫及植物碎屑等为食;到了河口咸淡水域中的幼鱼则以虾类、蟹类及小鱼为食。

《本草纲目》中对其食性的记载为:“其食也,张口接物,听其自入,食而不饮,蟹鱼都误食之”。实际上中华鲟是靠口膜的伸缩将食物吸入,食物对象多数是生活于泥表或陷藏在泥渣中的各类小型动物。中华鲟从海洋进入江河的整个洄游和滞留期间,基本上不摄食。因此,中华鲟在淡水中的能量消耗和性腺发育所需的营养,依靠它在进入淡水前体内积累的大量脂肪等物质。因而,在淡水中,愈接近成熟的个体,身体就愈消瘦。

中华鲟的生活地点

中华鲟为洄游性鱼类,栖息于大江河及近海底层。中华鲟虽然个体庞大,摄食只以浮游生物、中华鲟植物碎屑为主食,偶尔吞食小鱼、小虾。中华鲟具有自己独有的生活习性。它们繁衍生息需要往返于长江、大海之间,也就是说,中华鲟是典型的咸水、淡水都能生存的洄游性鱼类。每年夏秋,成群结队的中华鲟由回来了生活在长江口外的浅海域回游到长江,历经3000多公里的溯流博击,才回到自己的“故乡”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产后,待幼鱼长大到15cm左右,这些“游子”又携带儿女们,顺流而下,旅居海外。它们就这样世世代代在长江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长,养成了身居海外不忘故乡的习惯。正是由于这种执着的回归、寻根的习性,所以人们称它为“中华鲟”。

据研究记述,因中华鲟特别名贵,外国人也希望将它移居自己的江河内繁衍后代,但中华鲟总是恋着自己的故乡,即使有些被移居海外,也要千里寻根,洄游到故乡的江河里生儿育女。在洄游途中,它们表现了惊人的耐饥、耐劳、识途和辨别方向的能力,所以人们给它冠以“中华”二字。

中华鲟的生存条件

水温

中华鲟是一种适应于水温范围相当广的温水性鱼类,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中华鲟的生存水温为0~37℃,

中华鲟生长适宜水温为13~25℃,最佳生长水温为20~22℃。亲鲟适宜催产水温为17~24.5℃。鱼卵最佳孵化水温为17~21℃。入冬之后,当水温下降至9~16℃时,中华鲟摄食量很少,生长停滞,甚至出现体重下降的现象。立春前后,水温逐渐回升至10~13℃,开始少量摄食,生长缓慢。清明之后,水温回升至15℃以上,摄食开始活跃,生长加快。当水温达到33~38℃时,中华鲟反而不能正常活动。

含氧量

中华鲟对溶氧量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水中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如果当水中溶氧量下降至4毫克/升时,中华鲟的食欲就下降;当溶氧量继续降至3毫克/升或降至3毫克/升以下时,中华鲟摄食量迅速减少,甚至停止摄食,严重者发生活动迟缓、昏迷、甚至窒息死亡。值得指出的是,水的溶氧量变幅大的肥水,不应作为培育中华鲟仔、幼鱼的水源。

pH值

中华鲟适宜于在pH为7.0~8.0的弱碱性水中生活。当pH下降时,就意味着水中二氧化碳的增多,酸性增大,溶氧量降低,这对于要求较高溶氧量的中华鲟不利;当pH过高时,会使水中氨氮毒害作用加大,对于养殖中华鲟也不利。

盐度

中华鲟为广盐性鱼类,耐盐度范围较广,在自然条件下,往来于咸水与淡水水域之中,在淡水中繁殖,在海水里生长。

光照强度

在垂直游泳阶段,鱼苗有极强的趋光性。转为底栖后,趋光性消失。一般光照强度对仔、幼鲟的培育没有明显影响,但要尽量避免夏天强光直射水池而引起水温的急剧上升,养殖水池上方要设置遮阳设施。

底质

仔、幼鲟对底质的要求较高,要求池底很光滑,无污染;成鲟对底质的要求不很严格,泥沙底质即可。

透明度

透明度反映了水中浮游生物,泥及其他悬浮物质的数量。在仔、幼鲟培育阶段,透明度应控制在40~60厘米为好,要及时清除排泄物和加强日常管理;在成鲟饲养阶段,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即可满足其要求。

氨氮

氨氮主要是由养殖池中的有机物质分解而来。中华鲟长期生活在氨氮较高的水中,会出现活力减退、生长不良、引起烂鳃等病症,甚至导致大批死亡。对于仔、幼鲟,氨氮最好不超过0.2毫克/L。

水流

中华鲟仔、幼鱼,没有明显的溯水上游的习性,较喜欢集中在流水口。面积为3~10㎡的养殖池,水流量以10~20升/分为宜。

流速

中华鲟产卵时的平均流速都在1.0~2.0 m/s范围内,且流态都十分的复杂,一般都是在河道转弯处且有深潭的地方进行产卵,流场都有漩涡,且有着较大的卵石块。

人工饲养中华鲟

中华鲟的饲养

鱼种培育

采用已驯化转口的中华鲟,尾重5~10g,体长10~15cm。水质要求无污染的江河水,PH值7.2~8,透明度20~40cm.经沉淀过滤后使用。水温保持在10~32℃,当低于10℃或高于32℃时,用锅炉或深井水调温。使用增氧泵保持水中溶解氧在6mg/L以上,水交换量不大于10L/min。定期清洗鱼池,及时清除死鱼和污物。配合饲料成份为:鱼粉55%、花生粕20%、面筋15%、湿酵母4%、鱼油2%、食盐1%、维生素及微量元素3%。配合饲料中首先要考虑蛋白质的含量,实验表明蛋白质对幼鲟的生长影响最大,其它依次为脂肪、糖、纤维素。每天投喂3次,投喂量视水温、天气、水质、鱼体大小、密度等灵活掌握。

中华鲟的营养需求和饲料

有关中华鲟的营养需求和饲料的研究还不多,这主要由于人工养殖的历史短,规模小,传统的养殖以天然饵料为主,以培育鱼种放流为主要目的。1995年以来,中华鲟苗种培育技术取得突破,中华鲟的养殖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近年来,中华鲟研究所等单位已陆续开展了中华鲟营养需求和饲料方面的研究。

中华鲟的营养需求

①蛋白质。中华鲟是肉食性鱼类,以动物性蛋白质为主要蛋白源。中华鲟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含量和最适含量已经通过一些营养学试验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蛋白质梯度饲养法,以增重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得出,中华鲟饲料蛋白质适宜含量范围为35%-49%;采用正交试验法,用生长比速结合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为评价指标,筛选出中华鲟最适生长的饲料蛋白质含量为40%。

蛋白质需求量亦受蛋白源品质的影响,鱼类摄取的蛋白质要在体内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吸收后再重新组成体蛋白。因此并非所有的蛋白质都能被中华鲟吸收利用。研究发现,中华鲟被投喂以酪蛋白为主的饲料时,摄食、生长、存活率均很低,而以白鱼粉为主的饲料则增重明显,摄食旺盛,存活率高。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鱼类自己只能合成12种,有10种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饲料蛋白质中摄取,所以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本质上是需要蛋白质10种必需氨基酸。目前中华鲟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资料还很缺乏,但是一些科学家从鲤、鲶等鱼类的研究中发现,鱼体必需氨基酸的成分与它们饲料中必需氨基酸的需求量有很高的相关性。因此我们可以用中华鲟鱼体的氨基酸及蛋白质含量来粗略估计它们对饲料中必需氨基酸的需求量。

②脂肪。鱼类对脂肪的利用能力很高,脂肪的消化率与饲料效率均可达到90%,鲟鱼可超过95%。脂肪吸收后一部分转化为能量供鲟鱼活动消耗;另一部分重新组合成鲟鱼体内的脂肪积蓄贮存起来。从海里洄游到淡水的中华鲟亲鱼体内都积蓄了大量脂肪,亲鱼在淡水一年期间不摄食,完全靠体内的脂肪供应所需的能量并维持性腺的发育。研究表明,中华鲟幼鱼饲料中脂肪的适宜含量为9%左右。当使用白鱼粉为主要蛋白源的粉状配合饲料时,饲料压制成形前添加3%-6%的油脂对提高饲料效率和促进生长都有很好的效果。最适合中华鲟使用的油脂是鱼油,其次为大豆油和玉米油。

③糖类。鲟鱼对糖类的吸收是有选择的,对葡萄糖、麦芽糖、半乳糖的消化系数可达95%以上,其次为α-淀粉和糊精(78%左右),对β—淀粉、果糖、纤维素消化不佳,吸收率很低或不能吸收。肉食性鱼类饲料中糖类含量不能过高,否则会妨碍其他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中华鲟饲料中糖类的适宜添加范围为20%-30%。从以糊精为糖源,纤维素粉为纤维素源的正交试验结果筛选出的中华鲟饲料中糖的最适含量为25.6%,纤维素的适宜含量为2%-4%。

④维生素和矿物质。目前鲟鱼这两方面的营养研究国内外都不多。一些研究结果未发现鲟鱼有对维生素C和磷脂的需求;但发现鲟鱼有对胆碱的需求,当饲料中胆碱的含量为0.2%-0.4%时,有促进生长、提高饲料效率的作用。鲟鱼对矿物质的需求量也不清楚。目前在中华鲟饲料中添加市售复合维生素的量一般为1%-2%,复合无机盐的添加量一般为1%~3%,胆碱的添加量为0.5%。

中华鲟的饲料

中华鲟养殖用的饲料分为天然饵料和配合饲料,有几种采用不同饲料的养殖方式:一种是从幼鱼到成鱼都用天然饵料饲养;另一种是在稚、幼鱼阶段用天然饵料饲养,养殖至一定大小后转食配合饲料;还有一种是把配合饲料与天然饵料混合使用,相互补充,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降低生产成本。选择哪种方式养殖必须根据当地的饲料条件,因地制宜,其中第二种方式由于适用地区广和适应于规模化生产,被大多数养殖企业所采用。

①天然饵料。野生的中华鲟以水生寡毛类、水生昆虫幼虫、浮游生物、沙蚕、小鱼、虾、蟹、蚬等为食。天然饵料就是这类动物的鲜活品或冷冻品。天然饵料的优点是适口性、诱食性强,营养丰富全面,活饲料在水中能长期存活,不污染水质,在有的地区价格低廉。缺点是来源不稳定,不易贮存,品质不一,由于含水量高,成鱼养殖饲料系数高,用量大。

②配合饲料。配合饲料是将多种饲料原料根据其蛋白质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和鱼类对营养的要求进行混合,并补充一些不足的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和某些氨基酸等,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生产的人工饲料。中华鲟是口下位的底栖性鱼类,适合其使用的是沉性饲料。根据饲料加工的形态不同可分为软颗粒饲料、半湿性颗粒饲料和硬颗粒饲料。此外根据中华鲟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和摄食特性及饲料粒径又可将饲料分为开口饲料、稚鲟饲料、幼鲟饲料、成鲟饲料等。

随着中华鲟养殖日趋规模化和集约化,使用配合饲料有很多好处:一是配合饲料所含营养比较全面,能满足不同阶段鱼生长发育的需要;二是配合饲料含的干物质充足,仅需较低投喂率即能达到较高的生长速度;三是通过加工能减少饲料营养成分在水中的散失,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系数;四是饲料原料不受季节限制,可长期大量提供,并便于运输和贮藏;五是经济效益高。全面权衡,配合饲料增重率比天然饵料高,成本比天然饵料低。因此在一定生产规模的情况下,使用配合饲料是经济而科学的。

中华鲟配合饲料的配方

(1)配合饲料的种类

1)中华鲟的配合饲料,按其形态可分为粉状饲料、软颗粒饲料和硬颗粒饲料等3种。

2)根据中华鲟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又可分为转食饲料、幼鲟饲料、成鲟饲料、越冬饲料和亲鲟饲料等。

(2)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中华鲟配合饲料的原料,一般由近20种原料组成,可分为动物性和植物性两大类: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原料,主要为鱼粉(白鱼粉最好,其次为红鱼粉),其次还有喷雾血粉、肉骨粉、饲料酵母、虾粉、猪肝粉、蚯蚓粉、蚕蛹粉、扇贝粉、乌贼内脏粉;植物性饲料的主要原料,有Q—马铃薯淀粉、小麦面筋粉、豆饼、膨化大豆粉、小麦粉、尾粉、玉米粉。此外,还需要添加鱼油、大豆卵磷脂、海藻粉、海带粉、复合维生素和复合无机盐,以及黏合剂、防霉剂、抗氧化剂和引诱剂等。

配合饲料的特点

1)中华鲟不仅对蛋白质要求较高,要求以动物性蛋白质为主,而且要求饲料的适口性要好,主要指饲料的形态适合摄食,且有嗜食的味道。

2)中华鲟配合饲料的原料,要尽可能粉碎细一些,常需采用微粉碎,甚至超微粉碎,其颗粒大小也比一般养殖鱼类稍小,这对于消化道较短的中华鲟,是非常必要的。

3)要求高质量的黏合剂。中华鲟口腹位,采取吸入法摄食,动作缓慢。对投喂的食物,不会像鲤鱼、斑点叉尾鮰等那样一哄而上地进行抢食,而是慢慢地探索食物,靠触须感知食物后,方将其吸入口中,而且喜欢分散活动的中华鲟,时刻处于游动状态。鱼体频繁接触食物,极易将饲料碰散。如果黏合剂质量不高,饲料浪费特别严重。因此,要求黏合剂的质量要高,以保证使饲料在水中能保持较久的稳定性,至少能保持1小时以上不溃散。

人工饲养中华鲟

中华鲟的物种保护

级别

濒危等级:易危。中国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

IUCN(1996)EN . CITES(1997)附录Ⅱ。

问题

第一,葛洲坝截流后出生和放流的中华鲟洄游产卵繁殖的数量极少。

第二,中华鲟放流的规模和规格过小,中华鲟增殖放流实际效果不明显。

第三,一旦三峡大坝截流,葛洲坝下的产卵场水位将降低,可能给中华鲟造成致命的威胁。

中华鲟的产卵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在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修建前,中华鲟的产卵场位于长江上游干流和金沙江的下段。当长江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后,10月份水库将大量蓄水,将水库水位从145米提高到175米,使下泄流量显著减少,10月平均流量从建坝前的18980立方米/秒减少到11090立方米/秒,减少了41%,于葛洲坝枢纽的阻隔,不能溯游到上游产卵场的中华鲟,在紧接葛洲坝下的宜昌长航船厂至万寿桥附近约7公里江段上,形成了新的产卵场,面积大约330公顷。这将使本来就不大的中华鲟宜昌产卵场的面积进一步缩小,使中华鲟的自然繁殖受到更为不利的影响。

据统计,长江上游每年可产中华鲟2~3万公斤。但捕捞过多,加之此鱼繁殖率低、成熟期长(10年左右),其种群数量已日趋减少。为使这种中国特产的“活化石”免遭灭顶之灾,有关部门已把中华鲟列为保护对象。

对策

自1981年长江葛洲坝截流以后,农业部采取了果断措施。对用于人工繁殖和科学试验亲鲟的捕捞数量和捕捞地点、时间严格限制,保护沿江和河口区的幼鲟,扩大中华鲟人工繁殖放流的规模,在长江上游宜宾市,每年均向长江投放培育中华鲟鱼苗,让中华鲟这一珍稀物种得以长期生存繁衍下去。为了补偿葛洲坝工程对中华鲟的不利影响,330工程局成立了宜昌中华鲟研究所。

具体措施

(1) 实行全江禁捕和限制科研用鱼,将中华鲟的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国家先后投资支持湖北省、四川省在长江沿岸建立渔政站,并帮助渔民转产转业;1983年全面禁止对中华鲟的捕捞,并严格限制科研用鱼;1988年《野生动物保护法》出台,中华鲟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名录。严格执行了全江禁捕,从而保护了亲鲟和幼鲟洄游,最大限度的保存了产卵种群。

(2) 开展中华鲟科研,进行人工增殖放流活动。1983年,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省水产局、宜昌市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中华鲟人工繁殖协作组取得了葛洲坝下中华鲟人工孵化的成功,此后不久便开始向长江增殖放流中华鲟苗和幼苗。据统计,1983~1998年,共增殖放流各种规格中华鲟苗近600万尾。1999年12月投放10万尾10cm以上大规格中华鲟苗,超过15年来同种规格鲟苗的总量。

(3) 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活动,集中全社会力量来保护中华鲟。在沿江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社会保护中华鲟的意识日益提高,沿江渔民误捕中华鲟后均能自觉放生,发现不法分子偷捕能举报,市场上经营利用中华鲟的行为已绝迹。

研究表明,由于对中华鲟采取了全面保护的对策,从而延缓了中华鲟资源衰退的进程,基本保全了溯河产卵亲体,为中华鲟自然繁殖、研究和增殖放流打下了基础,中华鲟物种数量已开始回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1983年突破了中华鲟人工繁殖,330工程局成立了宜昌中华鲟研究所1984年也取得突破,有关中华鲟的人工繁殖和放流工作已试验成功。。从1983年开始,长江水产研究所每年向长江放流人工繁殖的幼鲟,但由于培育技术和养殖规模的限制,每年只能培育出长度为8~10厘米、重3~5克的达到设计规格的幼鲟不到1万尾,多数年份几乎为零。因此,中华鲟种群的补充,主要依靠在宜昌产卵场自然繁殖的幼鲟。

保护区

中国已建成东台中华鲟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是江苏省级保护区。东台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经国家、省专家和高官论证后,于2000年创办的,设有中华鲟繁育研究中心,从2002年开始,逐年实行了放流。

省级东台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位于东经120°50ˊ、北纬32°40ˊ至33°15ˊ。保护区面积35.9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5.38平方公里,缓冲区10.2平方公里,实验区20.36平方公里。这里气候温和,资源丰饶。据统计,这一区域现有野生动物701种,其中无脊椎动物220种,脊椎动物481种。远古以来 ,中华鲟作为中国特有物种,一到春、夏季节,就游集在这块水域,栖息育肥。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海岸内有哺乳动物20多种,植物56种;海区内有黄海美人鱼(伪虎鲸)、黄海彩球(刺豚)等自然景观。这里不仅是丹顶鹤等珍禽越冬的栖息地,也是中国东部南来北往鸟类迁徙的通道,区内现有鸟类36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珍禽16种,二级保护珍禽27种。

人工饲养中华鲟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