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人的客观规律进行管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解决问题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决定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严格按照人的客观规律办事。下面就是jy135网为大家整理的按人的客观规律进行管理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觉得有用的朋友可以分享给更多人哦!
按人的客观规律进行管理
前面讲过,世界的第一性是物质,人作为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一性同样是物质。虽然人有精神意识存在,但精神意识只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且精神意识不能脱离人脑单独存在,也就是不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唯心主义人则认为人的精神意识可以脱离大脑单独存在,也就是可以脱离物质单独存在。然而,如果精神意识可以脱离物质单独存在,人间就会出现一种极为恐怖的场景,即:诸位读者百年之后,精神意识会留存世间而变成子孙后代的梦魇——鬼魂。由此推定:精神意识是不可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的,人的第一性是物质性。如果把精神意识比喻成电脑软件,把存储设备比喻成人脑,那软件能脱离存储设备单独存在吗?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由矛盾组成,矛盾由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构成。'这就如同一枚硬币由正反两面构成一样。我们通常把“事物由对立统一的两个矛盾面构成”称之为对立统一规律或矛盾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所有事物的普遍规律,也是根本规律,也是中国道家哲学所说的“道”。当然,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视角度而定,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对立统一规律内容是不同的。就拿一棵树来讲,若从生命的角度看,树要活就必须会死,只会活不会死的树是不存在的,所以“生与死”就是其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若从生长的角度看,树要长出叶子就必须会掉叶子,只长叶子不掉叶子的树是不存在的,所以“长叶子与掉叶子”就是其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若从形状上看,树要长直就必须会长弯,不会长弯的树是长不直的,只会长直不会长弯的树是不存在的(有谁见过遇到障碍就赌气不长的树?),所以“直与弯”就是其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若从高低上看,树要长到高处就必须从低处长起,不从低处长起的高树是不存在的,所以“高与低”就是其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若从粗细上看,有粗就会有细,上下一般粗的树是不存在的,所以“粗与细”就是其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等等。
人作为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和大自然的产物,对立统一规律也是其根本规律。同样,因角度不同,人的对立统一规律内容也不同。比如,从好人的角度看,人有好的一面就必须有坏的一面(对坏人坏),是非不分、爱憎不明就不能称之好人,所以“好与坏”就是人的对立统一规律内容;从长相角度看,有长得比别人美的地方就会有长得比别人丑的地方,处处都长得比别人美的人是不存在的(完美的事物不存在),所以“美与丑”就是人的对立统一规律内容;从强弱上看,有比别人强的地方就会有比别人弱的地方,什么都比别人强的人是不存在的,所以“强与弱”就是人的对立统一规律内容;从胆量的角度看,人之所以勇敢是因为会害怕,什么都不怕的人是不存在的,所以“勇敢与害怕”就是人的对立统一规律内容;从智力角度看,人有聪明的地方就会有愚钝的地方,凡事都能表现得聪明的人是不存在的,所以“聪明与愚钝”就是人的对立统一规律内容,等等。当然,这些都不是管理学要寻求的规律。那管理学要寻求的“人的对立统一规律”内容是什么呢?
古今中外,无论管理学如何发展,无论管理方法如何创新,始终有个管理内容是恒古不变的,其所反映出来的恰恰是管理学要寻求的“人的对立统一规律”。这个亘古不变的管理内容只有两个字——奖惩。奖惩是管理工作的基石,纵观古今内外的所有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有哪种理论和哪种方法能离开这个基石而取得成功?从国家到企业,从社会到家庭,从学校到单位,有哪个领域的管理能离开“奖惩”二字?哪怕是门庭高广的佛门,修行者都是从牢记清规戒律开始修行,违律必罚。奖惩是一对矛盾,“奖”的目的是用“利”诱使人们努力工作,“惩”的目的是用“害”迫使人们努力工作,这种“威逼利诱”的管理方法反映出来的就是人的自然天性:趋利避害。趋利避害是人的自然天性,简称人性,其就是管理学所寻求的人的对立统一规律内容,其也是管理学的理论原点。
现实中,我们对人性的认识通常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人性本善,以为人天生善良;二是认为人性本恶,以为人天生邪恶;三是认为人性本空,以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这三种观点都是违背“任何事物都是由对立统一的两个矛盾面构成”的论断,都是不成立的。与之相比较,“趋利避害”恰恰能够解释人的善恶因果:在国家法制框架内,趋利避害行为突破法制即为恶,遵循法制即为善。趋利避害是人脑趋利逻辑和避害逻辑的反映,是人的自然天性,是人“物质第一性”的具体表现。趋利避害不仅是人的自然天性,也是所有动物的自然天性,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内容拓展)当下,科学家在“人为什么比其他动物聪明”的问题上一直没有得出一个有效结论。比如,若从脑容量上评定聪明程度,蓝鲸的脑容量比人大;若从脑重和体重的比例上评定聪明程度,白鼠的脑体比重大于人,况且瘦子并不会比胖子聪明。其实,所有动物的大脑除了拥有趋利逻辑和避害逻辑外,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逻辑:等同逻辑。等同逻辑是一种本不该存在的错误逻辑,其原理是:把甲等同于乙,把乙等同于丙,把丙等同于丁,最后得出甲就是丁的结论。虽然等同逻辑是一种错误的计算逻辑,但这种错误却促成了感情、想象力、好奇心和自由意志等现象的发生。比如,父母生下孩子后,父母的大脑会错误地把孩子等同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从而产生亲情,青年男女的大脑会错误地把对方等同于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而产生爱情,朋友的大脑会错误地把对方等同于自己利益的一部分而产生友情,等等。动物大脑的这种计算错误程度决定了其聪明程度:在趋利避害逻辑作用下,错得越离谱,所犯错误次数就越多,由此而积累的信息就越丰富,大脑就表现得越聪明。比如,婴儿拿到什么东西都以为是吃的而往嘴里塞,大脑由此积累的信息就会很丰富;小狗只有闻到同样气味的东西才去啃,大脑积累的信息就会比较少。或可说,人类之所以比其他动物聪明,就是因为人脑的等同逻辑计算不如其他动物的靠谱,这就是唯物辩证法。人脑的这种巨大缺陷最终就了人类比其他动物完美,缺陷造就完美,这也是唯物辩证法。相反,人工智能的聪明程度之所以赶不上最低级的动物和缺乏自由意志,原因就是人工智能的计算不会犯错,不会犯错的结局就是全则必缺,这也是唯物辩证法。
按人的客观规律进行管理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