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17-02-15 10:13

公共基础知识科目考察的是运用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丹东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丹东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1、下列做法最贴近“看得见的正义才是真正的正义”法律内涵要求的是( )。

A、纪检监察部门开通网站并接受网络举报

B、地方政府在互联网上征求城市规划意见

C、人民法院在互联网上公布法庭裁判文书

D、交警配备执行记录仪实时记录执法过程

2、孙某委托吴某为代理人购买一批货物,吴某的下列行为中,违反法律规定的是( )。

A、吴某生重病,停止了购买货物事宜,并通知了孙某

B、及时将购买货物过程中的情况报告给孙某

C、经孙某同意,另行委托林某,办理购买货物事宜

D、与陆某恶意串通,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购入一批货物

3、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任何公民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项规定体现出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 )。

A、一致性 B、矛盾性 C、对立性 D、排斥性

4、财产所有权中最核心的是(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用益权 D、处分权

5、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 )。

A、提高政府的整体管理水平

B、推进“市场模式”的行政改革

C、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系

D、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6、通告的适用范围( )。

A、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

B、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C、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

D、公布有关各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C。解析:程序正义视为“看得见的正义”,源于一句法律格言:“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这句格言的意思是说,案件不仅要判得正确、公平,并完全符合实体法的规定和精神,而且还应当使人感受到判决过程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换句话说,司法机构对一个案件的判决,即使非常公正、合理、合法,也还是不够的;要使裁判结论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裁判者必须确保判决过程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因此,所谓的“看得见的正义”,实质上就是指裁判过程(相对于裁判结果而言)的公平,法律程序(相对于实体结论而言)的正义。所以,C选项中的做法,符合程序正义要求,最贴近“看得见的正义”,所以C选项说法符合题意。A选项纪检监察部门开通网站并接受网络举报是畅通监督渠道的行为,它架起了与群众沟通的桥梁,但并未体现题干提到的法律内涵;B选项明显与题干无关,征求城市规划意见,是民主的体现,不能体现“看得见的正义才是真正的正义”的法律内涵;D选项,交警配备执法记录仪实时记录执法过程,是行政机关对执法人员的执法过程的监督,也不能体现题干提到的法律内涵。故本题答案为C。

2、【答案】D。解析:《民法通则》第18条规定,委托代理人为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转托他人代理的,应当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没有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应当在事后及时告诉被代理人,如果被代理人不同意,由代理人对自己所转托的人的行为负民事责任,但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转托他人代理的除外。《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ABC选项符合法律规定,D选项的内容违反了法律规定。故本题答案为D。

3、【答案】A。解析:宪法这一规定表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体现了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特点:一、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我国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二、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三、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四、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1、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体是一致的:公民享有权利,就必须履行义务;同样,公民履行义务,才能享有权利。宪法第33条的规定即体现了这一点;2、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彼此结合的,如劳动权和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3、权利和义务是互相促进的。BCD不属于公民权利义务的特性。故本题答案为A。

4、【答案】D。解析:处分权是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最终处理的权利,即决定财产在事实上或法律上命运的权利。处分权是所有权四项权能的核心,是财产所有人最基本的权利。根本上体现了所有权的性,即权利的义务人是除所有权人之外的所有人,具有普遍对世性。处分在程度上体现了民法的基本精神——意思自治。占有强调一种事实状态,指特定的所有人对于标的物为管理的事实,是所有权的基本权能,是行使支配权的前提。但同时,也可与所有权相分离。使用可以基于自有权和他有权,指以所有物的的性能与状态,在不毁损物的的本体或者变更其价值情况下加以利用。基于物的使用价值而产生。收益权能是指收取所有物产生的经济利益或者物质利益的权能,通常以使用权能为前提。但所有权人也能将收益权能授予他人。处分权能是指依法对物进行处置,从而决定物的命运,在上述三种职能可以看出,权利是逐层递进的,包括授予他人受益权,都是对自身权利的处分。按照逻辑演化,物是人格的延伸,处分权是层次的所有权形态,受法律保护程度最强。因此,也是最根本的权能。故本题答案为D。

5、【答案】C。解析: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系。故选C。

6、【答案】D。解析: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通知适用于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通告适用于公布有关各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故选D。

丹东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二)

1、超市在三楼墙外设置的大型宣传板因大风而落下,砸伤了过路行人,此损害责任应由( )承担。

A、过路人 B、政府 C、超市 D、宣传板制作者

2、( )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

A、危害安全罪 B、侵犯财产罪

C、危害公共安全罪 D、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3、甲某对其外甥说:如果你在数学竞赛中获得名,就赠给你电脑一台。其外甥欣然同意,当其外甥在竞赛中获得名时,甲某表示,该电脑自己正在使用,不愿再将电脑赠给他。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赠予合同已成立,甲某已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B、电脑未交付,合同不成立,甲某不须承担责任

C、合同已成立,但电脑交付前,甲某有权撤销合同

D、合同已成立且合同约定的条件已实现,甲某应履行合同,无权单方撤销

4、目标管理具有( )特点

A、强制管理 B、政治管理 C、自我控制 D、价值管理

5、管理中的“木桶效应”指的是在管理工作中要注意( )。

A、整体性 B、灵活性 C、原则性 D、程序性

6、行文关系就是机关之间公文授受关系,它是依据机关组织和体系的职权范围来确定的,通常不包括( )。

A、监督关系 B、隶属关系 C、平行关系 D、业务督导关系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C。解析:《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在本案中,超市是大型宣传板的所有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故本题答案为C。

2、【答案】C。解析: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及公共生产、生活安全的行为。故本题答案为C。

3、【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百八十五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百八十六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甲某对外甥说如果数学竞赛获得名,就赠给他电脑一台,其外甥欣然同意,故赠与合同成立。由于赠与财产的权利尚未转移,甲某有权撤销合同,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C。解析: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于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由于每个组成成员的目标和自身利益攸关,故每个人都会自发地为了自身利益去实现目标。目标管理具有自我控制的特点。故选C。

5、【答案】A。解析:水桶原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说的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水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水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因此,木桶效应体现的是在管理工作中要注意整体性。故选A。

6、【答案】A。解析:行文关系包括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督导关系的机关之间的上行关系和下行关系,还有同级机关或不想隶属机关之间的平行关系,故选A。

丹东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