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伴我成长的手抄报
读书是获取信息,增长智能和培养个性品德的重要途径。学习不限于读书,但读书是学习的基础,要获取知识,就离不开读书。读书手抄报该怎么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书伴我成长的手抄报,希望大家喜欢。
读书伴我成长的手抄报的图片
读书伴我成长的手抄报图一
读书伴我成长的手抄报图二
读书伴我成长的手抄报图三
读书伴我成长的手抄报图四
读书伴我成长的手抄报的资料
有关读书的名言
1)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3)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5)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6)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7)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8)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9) 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10) 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茨威格
关于读书的典故
1.高凤流麦
形容专心致志勤奋读书的典故。语出《后汉书·逸民传·高凤》:“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后人于是以“流麦”、“麦流”、“弃麦”、“麦不收”、“中庭麦”、“高凤”等来形容专心读书。
2.温舒编蒲
形容勤学的典故。事出《汉书·贾枚邹路传》:“路温舒字长君,巨鹿东里人也。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晋时的王育也在牧羊时折蒲学书,最后博通经史。此典的其他形式有“编蒲”、“截蒲”、“削蒲”、“题蒲”、“编简”等。
读书的三重境界
何谓“读书的三重境界”?曰:为知,为己,为人。
为知,就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识见和智慧。为此,必须多读书,读好书。宋太宗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皇帝如此,一般读书人更应该把读书当成一种永不疲倦的好事来对待。遇有和自己观点不同的或者不适时宜的书,也要拿过来看一看,甚至研究研究,以便从正反两面获得经验和教训,增加知识和才智。总之,博学从而多才多艺,这些都是“为知”的需要,也是读者的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和目的。
为己,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正己,培养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这是读者的第二重境界。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占有知识视为人品、人格自然升华的保证,苏东坡有“腹有诗书气自华”诗句,表达的就是这一意思。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常言:“独善其身”,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从而也有益于身心健康,这是古今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读书目标。读书固然要博览,但是听读之书,也要尽可能有所选择。换句话说,不仅要多读书,还要读好书,这是甚为关键的。
对于读书完全“为知”而言,“为己”已经是大大提高了一个层次和境界。这是非常宝贵的,非正人君子是不易做到的,应该大力提倡,并大加发扬。但是光做到这一点还不够,从更高的层次上说,还应该向前人学习,“为人”而读书。
我所说的“为人”,不是“今之学者”的“装饰自己,给别人看”的“为”,而是我所要表达的“为黎民百姓”而读书,或即周恩来少时所说的“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比较而言,“为己”是读书人“能够”做到的,“为人”则是读书人“应该”做到的。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图片作为参考:
1.阅读伴我成长手抄报图
2.读书伴我成长手抄报图
3.读书伴我成长手抄报
4.读书伴我成长的手抄报照片
5.阅读伴我成长的手抄报内容
6.读书伴我成长手抄报画
7.读书伴我成长8开手抄报
8.阅读伴我成长手抄报内容
9.阅读伴我成长手抄报
10.阅读伴我成长的手抄报
读书伴我成长的手抄报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