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网球的李娜有没有孩子
打网球的李娜谁不认识的,但是网球李娜有孩子吗?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打网球的李娜有没有孩子,希望你喜欢。
网球李娜有孩子
李娜、姜山一家抵京。一下飞机,姜山在前面开路大步流星,李娜抱着闺女紧跟其后。李娜小腹凸起,二胎孕肚明显。
早在去年年底,李娜就对外公布了自己的二胎计划,并在今年5月13日发微博正式宣布自己已怀上二胎。李娜与姜山夫妇三年抱两娃,有网友感慨夫妇俩真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运动员出身的李娜在告别网球赛场之后,与丈夫姜山俩人过上了恩爱的小生活,一直期待二胎的夫妻两人愿望终达成。奥运会来临,而此次没有了比赛压力的两人看起来相当轻松,一家三口看起来十分幸福。
网球李娜教孩子的方式
小莉的话:李娜退役,引起国人关注,除了赞誉只有祝福。在当今的体坛,她是一个如此独特的个体。她留下了非常多的语录,而最打动我的是她在退役告别信里那一段“我最开始打网球的时候,只是一个邻家小女孩,我完全没有想到我面前有如此神奇和美好的网球之旅,我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够激励更多的中国年轻女孩,让她们相信自己。”娜姐,你做到了!
“如果退役后我有了小孩,一定要全身心自己带,”“当我有了孩子,我不能再用我小时候受到的教育来教育他/她,我要给他/她足够的尊重和自由,我要给他/她说“不”的权利,我要让他/她拥有自己的灵魂和梦想。“
优秀的网球运动员,独立而自信的女性,这些都是她以往的标签,而上面的话让我有理由相信,她,还会成为一个值得不错的母亲。
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就是“一锅端”,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让自己与大多数人一样,一旦超越了大众约定俗成的那条界线,就会立刻招来他人的口诛笔伐。许多人都在用教练教给他的生活方式生活,用父母的生活方式生活,唯独不敢用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
而我,就像众多模具中的一个手工制品,挣扎着想要闯出自己的一条路来。因此经常让大家觉得奇怪:你怎么就那么特殊?你凭什么就那么特殊?我并不是特殊,我只想跟随内心深处的呼声生活。
我曾经对朋友说过:我将来的理想是当个家庭妇女,姜山到哪儿我就到哪儿,这是我理想或者梦想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我也知道,完全当家庭妇女肯定会与社会脱节。我不希望看到自己落后于时代。
这几年姜山全身心围绕着我转。我退役后,他去哪儿我就会跟着他去哪儿,不一定在武汉。姜山不喜欢小孩。他觉得小孩都太闹了,但我还是很渴望有孩子。
当我离开网球场时,我会和姜山讨论一些关于未来的规划:我们都一直很抵触将小孩交给父母带这件事。以前对国外的教育不了解,当我们有机会走出国门,看到国外的小孩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时,我有一种被震撼的感觉。
如果将来真的退役有了小孩,我一定是全身心自己带。小孩的第一个老师就是父母,我必须要亲手抚养自己的孩子。如果可能,我希望小孩受到与我完全不同的教育,我不希望孩子进学校后受中国教育模式的影响。
我跟我妈聊天时,她会习惯用这样一些句式:你听我的,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我心里说,那可不一定。……当我有了孩子,我不能再用我小时候受到的教育来教育他/她,我要给他/她足够的尊重和自由,我要给他/她说“不”的权利,我要让他/她拥有自己的灵魂和梦想。
在中国做个孩子太难了,竞争者数量众多,资源有限,孩子们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强,容易产生攀比心,价值观容易扭曲。我特别不喜欢这样的孩子。
姜山也有同感。他觉得中国人的不自信是产生于家庭和教育,说得再实在一点,都是家庭造成的,因为父母老是告诉孩子要去做什么,什么事情都安排好了。而且父母们总是采用说教的形式,不停地对孩子唠叨:“你该洗漱了!”“你该睡觉了!”“学习去!”一切行为都是在大人的约束下形成的,小孩自己就不知道做一件事情是对还是错,就造成他的不自信,这是所有中国人都存在的问题,除非父母敢采取放养式教育。
中国小孩的不自信来自于父母。为什么外国人都比中国人自信?因为老外的孩子都是自己长大的。我们在国外待了很多年,大家都看到外国人怎么带孩子,对孩子的主动性从不约束。孩子会觉得,只要不是违法的,或是有严重错误倾向的,都可以去尝试一下,比如我今天选择打网球,或者选择读书、打篮球、玩游戏,他都会很自信地自己选择,然后去做。
中国孩子遇事先想“我可不可以做”。这样长大以后,遇到事情都会根据惯性先问:“这样可以吗?行吗?”这两种状态出来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样读完大学、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甚至同样读到研究生、博士生的孩子,学识也许相仿,但他们的内在修养差别极大,他们以后的发展也会完全不一样。
这种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应该来源于父母,根本不是学校教的。学校教的只是知识。我们小学课本最开始告诉你:爱人民、爱祖国,到大学才教你:不要随地吐痰。这其实完全是错误顺序。
我最恨自己打球时没有自信,长期在运动队,集体式的教育,导致自己做任何抉择时都总在犹豫,没有自信,不敢肯定这件事做得对不对、做完后会得到什么结果。运动员们可能更会被这个问题困扰,因为自己要频繁面对输赢,从小面对的东西特别直接。教练喜欢通过比较来打击球员的自信,确立自己的权威地位,这也是不科学的。每个人都不一样,没有什么可比性。
现在我们俩的家里就基本不放奖杯,不放任何关于网球的东西。就是不想以后小孩会有“我妈妈是谁,我爸爸是谁”的优越感。我也不会刻意跟孩子说你妈妈原来是网球运动员。
如果把孩子养在国外的话,我们就必须跟着孩子过来。我们俩想的是,小孩18岁以后自由选择一切,包括在哪里生活,我们都不会再去干扰他们的人生。
我们看过王志文演的电视剧《天道》,里面有句话我们很同意:养儿不防老。如果我们要孩子,那一定是因为喜欢孩子,自愿对他尽义务,并不是等我们老了希望他来赡养我们。我们俩的想法是,等我们老了就去敬老院之类的地方,我们不希望给自己的小孩带来负担。
网球李娜和姜山的感情生活
6岁开始练球,自1999年转为职业选手后,便开始了她传奇的职业生涯。人们忘不了2004年在广州国际女子公开赛上,李娜从资格赛打起连胜8场一举夺冠,成为第一个在WTA巡回赛中夺得单打冠军的中国选手。
忘不了在2008年,在WTA三级赛黄金海岸赛上李娜伤愈复出并最终夺冠,拿下自己生涯第二座WTA冠军奖杯。更忘不了在2011年法网,李娜一路过关斩将杀进决赛,面对卫冕冠军斯齐亚沃尼,李娜最终在第二盘抢七中锁定胜利,夺得了中国甚至是亚洲的第一座大满贯单打冠军奖杯。自此,李娜的排名升至世界第四。
太多的荣誉与奖杯,带给我们太多记忆,纵然有无数伤病,她仍然不断刷新着历史记录,2014年初,她在澳网上连续第二年打进决赛,以2-0击败齐布尔科娃后,获得了个人的第二个大满贯女单冠军,这也是澳网百年历史上亚洲选手首个单打冠军。李娜排名也来到世界第二,刷新了亚洲选手的最高排名纪录。
当时已经32岁的李娜,成为澳网最年长的单打冠军。就在那一年,正当人们沉浸在喜悦与自豪的心情中时,李娜正式宣布退役,时间仿佛定格在两年前的退役仪式现场,在那个难忘的夜晚,全世界记住了她的梗咽与泪水。毋庸置疑,她是一个传奇,纳达尔与伊万诺维奇、扬科维奇等众多世界网球名将亲自来到场为她送来祝福。
但若回首过去十多年,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我们都无法忽略一个人,那就是无论何时何地,永远站在李娜左右的男人,她的“完美老公”姜山。姜山对李娜来说,即是一位职业的网球运动员,又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网球教练、更是一位体贴入微的丈夫,他一直是李娜最坚强的后盾。有人说:没有姜山就没有今天的李娜;也有人说:没有李娜更没有如今的姜山;其实,在两人眼里,是爱让他们成就了彼此。
印象中,李娜与姜山的爱情是女强男弱,然而在刚开始,却是李娜主动倒追的姜山。李娜12岁时入选湖北省二队,她在那里遇到了比自己大两岁的师兄姜山。四年相处下来,无数的温暖与感动,李娜发现自己不可救药的爱上了他,便主动出击,拿下了师兄。
一个人对你的好,并不是立刻就能看到,因为汹涌而至的爱,来得快去的也快,而真正对你好的人,往往是细水长流。2002年是两人爱情得到升华的一年,由于种种原因,两人暂时离开了运动队,一起到大学读书,上课、吃饭、和朋友聚餐,两人的爱情在校园土壤中甜蜜生长,2006年两人如愿步入婚姻殿堂。爱情中总有取舍,因为李娜的天赋与运动生涯处在上升期,姜山决定牺牲自己的一切事业和理想,在工作与生活中全力支持李娜。
真正的爱,是接受,不是忍受。婚姻没有一帆风顺的,有美好也有争吵、有欢笑也有泪水,相伴一路走来,靠的就是那份爱的责任。在姜山与李娜的婚姻中更是如此,将工作与家庭交织在一起,并不是好选择,因为两人之间的责任是多重的,训练中是教练对队员的责任。
日常训练中不仅要扮演“陪练”角色,比赛时发挥不好还要担当场上“出气筒”,在工作中他是员工对老板的责任,生活中他是丈夫对妻子的责任。在这么多的角色中互换,姜山对李娜的爱可以说比任何人都重,他承担的压力不比在赛场上拼搏的李娜要小,人们常说“经营婚姻需要爱,更需要智慧”。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实现,但姜山做到了,作为一个男人,他在场上主动弱化了自己,平衡了所有的关系,这也成就了体坛赛场上少有的“妇唱夫随”。李娜去哪,姜山就在后面跟到哪,赢球了为她欢呼,失利了站出来吸收一切负能量。
高质量的爱情,不是一下子把你感动晕,而是在不经意间把你宠坏。对于场上姜山经常被李娜“吼骂”,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很多人都曾替他委屈,其实这只是他们夫妻间的小习惯,在姜山看来,这是妻子的一种减压方式而已,如果这样可以让她在场上释放,被骂一万次都值得。李娜心里也清楚,这是丈夫宠她的一种方式。这世上没谁有义务忍受这些负能量的发泄,只有姜山愿意,并且乐此不疲。所以,李娜对他的爱也深深藏进心里,平日因她受的种种委屈,她都不会忘记,就在2013年澳网痛失冠军的那一刻,李娜泣不成声,张嘴第一句话就是“我真的很想赢得一个冠军,作为结婚纪念日礼物送给姜山。”
通常,一个冠军背后可以感谢很多人,可以有很多层意义,但李娜只想为姜山拼一个冠军送给他,因为她知道丈夫姜山为了她牺牲了太多。婚姻是两个人一同维系的,任何事都有它的平衡点,李娜自己也懂这个道理,在场上她占据了绝对主动,在场下就回归贤妻良母角色,“在场下,姜山比较有性格,离开赛场之后,李娜还是听姜山的,两人的私生活安排也是姜山主导。”这是好友们的一致观点。
拥有了这种互补的默契,就算出现再复杂的责任关系,两人也都能轻松处理好,不得不说,两个情商高的人结婚,真的很完美。其实在两人的眼中,“责任”这个词不仅体现在爱情、家庭、事业中,也包括作为公众人物的一种社会责任,一股引导的力量。自从第一个女儿Alisa降生,到后来怀上二胎,她与老公姜山一致认为,“公益就是最好的胎教”。
体育、家庭、公益一直是两人生活的中心,对于公益这件事,李娜有自己的原则“坚持雪中送炭,拒绝锦上添花”。当许多明星们大玩冰桶挑战的时候,李娜则是专注于资助10名安徽贫困儿童上学,类似的事情她大部分都采取保密捐助的方式。
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后,李娜和丈夫姜山专程前往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儿童福利院,将自己在马德里网球公开赛的奖金第一时间捐给了青海玉树灾区,帮助在这里生活的57名玉树灾区孤儿。在青海省西宁市黄南州孤儿院两人与孩子们合影。有时,公益不一定非要慷慨解囊,更在于付诸行动。2014年6月17日,李娜全力支持女性关爱乳房健康,拍摄了半裸上身宣传照。
李娜还与许多公益组织合作,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公益光有热情不够,还要科学的方法”。比如在一次活动中,她学习用不同的拍手方式与声音,帮助一位有视力障碍的孩子,感知距离、方位。最近的一次,已经身怀二胎的李娜为呼吁全社会拒绝酒驾,拒绝侥幸,她和老公姜山现身上海,参加2016上海交通大整治零违法零酒驾大型公益活动。
“小饮怡情、大饮伤身、酒驾殒命”。酒驾的危害无人不知,但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酿成大祸追悔莫及。因此,8月30日,百威英博携手上海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中国酒业协会、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在上海北外滩举办“明智饮酒,拒绝酒驾”公益活动。“为人父母之后更能体会到对家庭、孩子的责任重大,更多的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因此,李娜、姜山选择成为百威明智饮酒公益大使,共同传达“明智饮酒,拒绝酒驾”理念,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这也是她永不退役的选择。
本次活动为李娜与姜山专门设计一款纹身,整体以象征“爱”的手势为主体,结合了李娜生活及赛场上的重要因素,包括李娜、姜山的10周年和三人名字的首字母“L J A”,代表了她姜山以及大女儿Alisa永远在一起。“个人的背后总有家庭在支撑,拒绝酒驾不单只是为自己,更是对家庭负责,它需要全家一起面对。”值得一提的是,她与丈夫姜山甚至携手出演了2016百威《没有侥幸》的公益宣传短片,此片从名人、执法者、酒驾受害者、驾驶者等多重角度,讲述真实故事和证言,呼吁更多的消费者明智饮酒,拒绝酒驾。短片全程由李娜监制。
打网球的李娜有没有孩子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