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教学方法的相关论文
摘要: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某项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手段,中职学校的教学方法,应适应现代职业学校发展需要,适应职业学校教学规律和特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中职教育教学方法的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职教育教学方法的相关论文篇一
《新形势下中职会计教育教学方法探讨》
摘 要: 会计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本文根据中职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法,本着教育创新的理念,阐述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 中职会计教育 教育改革 案例教学
一、引言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肩负着培养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教学任务,目前,这类学校大都为社会培养各行业的初级、中级专业技术人才,主要有财会专业人员,医务护理人员,旅游服务人员,电脑设计,操作人员,贸易物流人员,等等。办经济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我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之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步伐加快。因此,会计行业所面临的环境也更加多变和复杂,这对会计从业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新变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后,事实上,作为应对这场经济领域变革的重要部分――会计教育却明显滞后,培养能适应社会各级企业、部门所需要的多层次、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习中,会计已经成为热门学科,本文主要针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现阶段的形势、存在的问题、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的方法进行论述。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众多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都设置了会计的相关专业,然而,各个学校在建设本校的会计专业和课程体系时,不顾各自所面向的行业特点,忙于跟风,以致专业无明显特色,最终导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就业市场会计就业人员相对饱和,而一些公司和用人单位却出现人才相对匮乏的尴尬局面。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所招学生的素质差距较大,很难确定适用于绝大多数学生的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缺乏特点,没有充分发挥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优势,缺乏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深刻理解,不了解当前社会对多层次会计人才的需要。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教育目标不明确,专业建设的步伐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理论教学内容滞后,联系实际不足。
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呆板,教师精力投入不足,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多为被动式。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上会计机构的联系不密切,资源信息平台建设未有效启动,资源共享机制未有效形成。
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教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通过分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看到,会计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都是由自身定位不准、自我创新不足造成的。因此,会计教育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思路,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教育创新的基本理念。
1.认清形势,明确教育的目标。
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会计教育,必须深刻理解企业对多层次人才的需求,明确自身在整个会计教育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坚持以培养能从事企业或事业单位具体会计实务的会计从业人员作为主要的教育目标。
会计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按照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需求设置专业,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因此,学校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和行业属性,筛选出人才市场上适合于该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进行详细的调研,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学校教育的目标,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的建立应当以企业的需求为基础,以学校教育的目标为导向,注重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以便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建立课程体系时,应以培养目标作为指导原则,并注重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2.革新教学手法和手段,注重教育创新。
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法和手段,已越来越不能适应会计教育信息量大,知识点多,会计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必须大力引入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方法具有适应现代会计教育的突出特点。
(1)明确的目的性。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素质。
(2)客观真实性。案例所描述的事件基本上都是真实的,不加入编写者的评论和分析,由案例的真实性决定了案例教学的真实性,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得出自己的结论。
(3)较强的综合性。原因有二:一是案例较之一般的举例内涵丰富,二是案例的分析、解决过程也较为复杂。学生不仅应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应具有审时度势、权衡应变、果断决策之能。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灵活的技巧来处理。
(4)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教学,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5)突出实践性。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并学习到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6)学生主体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进来,深入案例,体验案例角色。
(7)过程动态性。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老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交往,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交往,也就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8)结果多元化。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方法可以把庞大繁杂的会计知识和会计实务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方便地融入会计制度,从而将硬生生的条条框框生动地组织起来,能有效地加强各种课程之间必要的联系,有利于在课堂中,融入会计制度的新变化和会计理论的新发展;同时,便于学生系统地学习会计理论、会计实务等相关知识,加深对各种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
案例教学方法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与讨论能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活生生的会计实务,直面复杂多变的工作情况,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案例总结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案例的理解和对所运用理论的反思。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经验。
3.确立市场导向,理论联系实际。
学校培养的是人才,而人才的舞台来自实践。因此,市场的需求应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教育的唯一导向,为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充分分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并将会计教育的相关内容进一步细分为:会计专业课程、会计基础课程、会计专业相关课程和一般课程。
建立学校与企业的横向联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会计教育与其他高层次的会计教育相比,与生产实际的联系更为直接,因此也就更为密切,这一方面要求课程设置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加大案例教学的力度,同时又要求会计师资水平的提高和优化。
将企事业单位或会计师事务所等有关单位的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同时又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人以多种方式灵活地引入到师资队伍中来。
为使学校教师自身水平提高,应建立多种形式的进修培训体制,鼓励他们到相应企业的有关岗位实习或见习。
参考文献:
[1]吴运霞,陈文寿,徐光友.我国高等会计教育创新研究.统计教育,2003,(3).
[2]王晓礼.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教育创新浅谈.税收科技,2003.1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中职教育教学方法的相关论文
中职教育教学方法的相关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