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民间故事3个
简短民间故事 毓璜顶的故事
毓璜顶,其实原来叫玉皇顶。据传,自从宋朝徽宗皇帝封光焰妙乐国国王净德的儿子为昊天金阕至尊玉皇大帝,并下诏书天下各地建庙塑像供奉。此后,全国不少高山峰巅都建有玉皇庙,或称玉皇顶。
现在的毓璜顶之名更于清光绪十九(公元一八九三)年。当时在烟台奇山所,有一位雅士,名叫刘次垣,他经常游逛毓璜顶,每次都被这里的美景所陶醉,但又总觉得“玉皇”的名字不雅。一日,刘次垣对同游者说:“异哉,玉皇顶之命名也,其毋乃亵尊严乎?况此山脉南出塔顶,其势蜿蜒,气若争赴,遥而望之,如渴骥之奔泉,至此而一束。而其东,则群峰嵯峨,绵亘三五里。其 西,则林峦层叠,峥嵘而突兀,左环右抱,犁然在目,独西山之郁然中处,直超尘而绝俗。此固我村之巨镇,实为菁花之气所钟毓。以毓璜而更之何如?”同人一齐赞同。于是,“玉皇”便改成“毓璜”,他又写下了“毓秀钟灵地不爱宝,璜琮璞玉山自生辉”的楹联。意思是说,大自然不吝惜它的宝藏,将天然秀气,一切美溢皆凝结于此,可称得上是世外光华。这里既概括又具体解释了“毓璜”的含义:“毓”是生育、养育的意思;“璜”是一种精美的玉器,同时点明此处山岗优美绚丽的特点。
简短民间故事 鲤鱼跃龙门的故事
东海中一大群金背鲤鱼白肚鲤鱼,灰眼鲤鱼,听说禹王要挑选能跃上龙门的风流毓秀之才管护龙门,便成群结队,沿黄河逆流而上。
还没望见龙门的影子,那一条条灰服鲤鱼便被黄河中的泥沙打得晕头转向,就拐过头来,顺流而下,不费吹灰之力又游回黄海。不幸,正碰上张着大口的鱼鳖海怪,便呜呼哀哉了。
但金背鲤鱼和白肚鲤鱼,摆成一字儿长蛇阵,轮流打前锋,迎风击浪,日夜兼程,终于游到了龙门脚下。它们把头伸出水面,仰望龙门神采:只见那神奇的龙门两旁,各有一根合抱粗的汉白玉柱。玉柱上雕着活灵活现的石龙。龙身缠着玉柱,盘旋而上,直到百丈柱顶。龙门中水浪滔天,银亮的水珠飞溅到龙头之上,—恰成“二龙戏珠”的奇异彩图。背景是蓝天白云,映衬着龙门两侧的石刻对联: “长长长长长长长,朝朝朝朝朝朝朝”。这景色胜过那蓬莱仙境。
鲤鱼们看罢美景,就向禹王报名应试。禹王一见大喜,说: “鱼龙本是同种生,跃上龙门便成龙。”
鲤鱼们一听,立即鼓鳃摇尾,使尽平生气力向上跃去,没想到刚跳出水面一丈多高,就跌了下来,摔在水面上,老痛老痛的。但它们并不灰心丧气,而是日夜苦炼摔尾跳跃之功。就这样直练了七七四十九天,一下能跃七七四十九丈高。但要跃上那百丈龙门,还差得很远。
大禹见鲤鱼们肯苦练过硬功夫,就点化它们说: “好大一群鱼!”有条金背鲤鱼听了禹:王的话大有所悟,对群鱼说: “禹王说: ‘好大一群鱼’,不是启发我们要群策群力跃上龙门吗?”群鱼齐呼: “多谢禹王!”
鲤鱼们高兴得摇头摆尾,一条条瞪眼、鼓鳃,用尾猛击水面,只听“膘膘”的击水声接连不断。一跃七七四十九丈高,在半空中一条为一条垫身,喘口气儿,又是一跃七七四十九丈高。只差两丈了,禹王用手扇过一阵清风,风促鱼跃,众鱼一条接一条地跃上了它们日夜向往的龙门。
却说有条为众鱼唤气垫身的金背鲤鱼,跟看同伴们都跃上了龙门,惟独自己还留在龙门脚下。它寻思道:我何不借水力跃上龙门。恰巧黄河水正冲在龙门河心的巨石上,浪花一溅几十丈高,这金背鲤鱼猛地窜出水面,跃上浪峰,又用尾猛击浪尖,鱼身一跃而起,没想到竟跃到蓝天白云之间。一忽儿又轻飘飘地落在龙门之上,如同天龙下凡。大禹一见,赞叹不已,随即在这条金背鲤鱼头上点了红,一霎时,鱼龙变化。金背鲤鱼变成一条吉祥之物一黄金龙。大禹命黄金龙率领众鲤鱼管护龙门。怪道老人传说,过去在黄河上捞鱼的人如果捞到头顶有红的鲤鱼,就立即放回黄河中。学校招生出榜,姓名上点红作法就来源于此。
韩城自古读书人多,便“把童生进仕”,喻为“鱼跃龙门”。韩城城里还设立过“龙门书院”。文庙大门照壁上有砖雕的“鱼跃龙门图”。
简短民间故事 汉江沙金
自古至今,人们都说汉江沙金质优色正,形状各异:大的像蚕豆、玉米、黄豆,小的似麦米、麸皮、细沙。可是,你知道吗?关于汉江沙金的来历,民间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话说是很久很久以前,在韩家州头河对岸,店子河村下江湾台地里,有两座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的庙宇。一座是土地庙,另一座是娘娘庙。庙宇都是坐北朝南,面阔五间,前庭后院、雄伟壮观。
甲午年五月四日深夜,土地庙内,土地正与麇国城隍把酒言欢。原来,城隍是为参加五日卯时在店子河白龙圣庙举行的端阳节朝圣大典,才下榻到土地庙的。佳节迎贵宾,土地当然要倾奉诚挚之情、竭尽地主之宜,设专宴,热诚款待。
宾主俩互敬互陪,你斟我饮,推杯换盏之间,已是酩酊大醉。只听城隍口中喃喃地说着“羞愧呀,羞愧!”,土地忙问城隍何故突然心情不畅?城隍沉吟半晌,才慢慢睁开醉眼,道出了他的祭祀不如土地,而发自内心的感叹。
土地忙劝解道:“城隍知道,寺庙香火盛衰,皆天时地利人和之功。小仙这障眼栖身之所,就是见证,非小仙能力所为。在这儿地处水陆交通枢纽的区域内,五里一庙、十里一观的密布着许多庙宇,如与小仙相邻的玉清宫、白龙圣庙、娘娘庙、杨泗庙等,还有那通往洛阳官道上的杨家沟口太山庙,老掌沟山顶的老君观,青曲老君殿、尖疙瘩的道庵等等,都建的富丽堂皇,皆是彰显该域风水宝地,天地作合的人力之作,请城隍不必为此浮华纠结在心”。
城隍酒醉心明,听土地解释,自知酒后失言,即顺着土地话意问道:“久闻河对岸韩家洲上有取之不尽的宝藏,敬香寻宝人络绎不绝,何以经久不衰?”
土地答道:“韩家洲原是卧伏在龙宫上的鲇鱼精化身,是阴阳宅中的山水交媾龙阴地,汉水北岸,则为阴阳交会龙阳地。自古以来,就是皇家封禁地和达官贵人家争相窥探偷葬地,随葬品丰厚。加上人们盛传在夜深人静时,洲内常有吹打拉唱乐器声,故引诱了许多盗墓寻宝人。不过,盗宝人窃走的只是洲外来的陪葬品,想取得洲内宝贝,比登天入地还难”。
城隍问:“此话怎讲?”
土地答道:“城隍莫非忘了,那洲内龙宫宝库钥匙,在龙王施展法力,降服鲇鱼精时丢失了。没有了钥匙,哪儿能进得了宝库取宝呢?”。
城隍说:“钥匙失落在何处,你这当坊土地最清楚。我和你同列仙班,你没必要顾忌隐匿,说来听听可以吗?”
土地生性忠诚老实,又唯恐薄了城隍情面,败了酒兴,只得将龙宫钥匙,如何从高空堕入店子河边,化作五里礁堤,历经江涛河浪荡涤,采得天地灵气,吸取日月精华,孕育成灵;又如何每逢甲午岁午月六日寅时,元神出窍,变成五尺双头紫竹,于柳岸竹林内,采聚日旦真气固体;人若在此时擒之,至洲头右侧,如此这般这般……,宫门自开,方可见宝等等,都对城隍一五一十的说出来了,就连玉帝令其与娘娘同在这儿江湾住防,守护对岸宝藏,不得泄漏天机等事,也都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土地与城隍酒后一席话,刚好让在土地庙借宿,夜起小解的西安卧佛寺得道游方高僧慧云,听得一清二楚。慧云大师听完土地的话,回到屋里,躺在床上,一夜辗转反侧,无法入眠。端午节,也无心留意那人山人海,观看龙舟竞赛的胜景,魂不守舍的在江边徘徊。原来扰乱慧云方寸的不是龙宫宝贝,而是意外收获的玄妙天机,六十年一遇的机缘,以及龙宫宝库的景观和缘得宝物回寺报恩的念想,使得慧云最终作出了舍身探宝的决定。
于是,慧云深夜潜伏在竹林,伺机掳获“紫竹”,飞至洲头,对着岩壑,右三左五旋转“紫竹”,现一洞穴,顺道直入,见一排房屋有光芒射出,迎着亮光走去,看是一磨房。一驴正拉着磨,绕着磨道打圈圈磨面。上磨扇箩套里的金豆子和磨盘上磨碎的金颗粒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慧云见状,本能地忙把手中的“紫竹”靠在磨房门边,轻手轻脚走进房里,跟在驴后,左手撩起衣襟,扬起右手,踮着脚免强在箩套里抓了一把金豆子,放入怀抱,颇觉费力费时,随敞开撩包,将磨盘上金颗粒,尽情揽入撩包内。
拉磨的毛驴听到响动,闻得生人气息,于是,又踢又叫。随着驴叫声,从里屋闪出一妇人,一边高呼着“抓贼”,一边扬起手上倒拿的刷子,向着慧云打来。慧云躲闪不及,背上挨了重重一刷子疙瘩,双手急忙抓紧撩包口,夺门而出。听得磨房外锣声响处,传来一遍抓贼声。慧云疾循来路飞奔出洞,来到江边,猛然醒悟“紫竹”忘在洞内,正不知所措时,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回头看时,不见了洞口,但见洲上岩石翻滚,山体滑落。随即,江对岸土地庙、娘娘庙传来了抓贼呼叫声。慧云顾不得多想,急施驾术,跃上江面腾升的烟雾,顺着河道向西飞奔逃逸,撩包中的金豆金粉,随着步履踮跛,气流吹袭,洒落入江,凝固成形态各异的沙金。
慧云奔入金钱河时,天色已大明,河面烟气消散,精疲力竭,回头看时,土地和娘娘越追越近,不得不舍弃怀中宝物,用尽余力逃进岸边上津城里,隐入元贞观藏身。后脊背挨刷子疙瘩处,生痈疽,不治而亡。
跟随慧云身后,紧追不舍的土地和娘娘,撵至金钱河时,眼看着慧云赤手空拳,降落到河岸,走失在上津城里,只好无功而返。
开启龙宫宝藏的钥匙,被慧云丢遗在宝库。护岸礁石失去了灵性,倒塌崩溃。汹涌咆哮而至的滔滔洪水,卷走了江边大片土地,冲毁了土地庙、娘娘庙……
玉帝得报:责土地泄密、失职,降土地为最低神格,以"磊"(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为庙,受祭于树下或路旁;麇国城隍酒后多事,当有国破庙败之灾;赞赏慧云宿愿,因之大发慈悲,抚顺浮生之愿,赐汉江引金为种,盛产沙金,世世代代造福两岸黎民百姓。
从此,汉江就有了淘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沙金资源。
简短民间故事3个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