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听后感

发布时间:2017-03-29 09:03

《论语》是一部经典的著作,蕴涵着中国儒家的大思想者——孔子的为人道德,教化着炎黄子孙的品质修养。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论语心得听后感,欢迎阅读!!!!!

论语心得听后感

论语心得听后感篇一

每天中午,填饱了肚子后,便懒懒的躺在沙发上,手中握着电视遥控器。茶余饭后,还不忘的一道精神甜点——在12:45收看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此栏目云集了众多教授、学者,他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变幻莫测的历史风云,畅谈着流芳百世的文学名著,引人入胜。其中让人“过耳不忘”的于丹论语心得,阐述着智者的处事之道,养性之本,是心灵的一餐美味盛宴,是精神的一次高贵升华,使人受益匪浅。

《论语》是一部经典的著作,蕴涵着中国儒家的大思想者——孔子的为人道德,教化着炎黄子孙的品质修养。于丹教授带给我们一颗启明星,让我们真正领悟孔子所提倡的为人处事之道。《论语》当中的每一句话都能带给我们启示,于丹教授将其剖析得如水明净,令读者、听者能望眼欲穿孔子内心的真谛。

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于丹教授在《处事之道》一讲中曾说道,孔子心中对君子的衡量标准并不只是善良,而在于“不忧不俱”。 《论语》讲道:“内省不疚,夫何忧何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半夜敲门心不惊”。其实内心良知对自己的行为不感到愧怍,心中就能没有烦忧,没有恐惧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君子行得正,站得直,心中就没有杂念。君子不去更多地苛责外在世界,而把更多有限的时间、精力、修养用来苛责内心,修缮内心。孔子强调“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他认为一个真君子就是要做到内心的仁、智、勇,所以就少了世界上很多的忧、惑、惧。一个人每天行于世间百态之中,真正要做到内心的坦然,要做到一种仁义的大胸怀,必须要有心中油然而生的仁厚。孔子这里提出的君子永远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坐标系,从眼前做起,从今天开始学习,让自己成为心目中完善的自我。有一个小故事这样说,在一条小街上开了三家裁缝店,每一家都在想,我一定要招到最多的客人,所以就力图把自己说得非常非常大。第一家店说我是本省最好的裁缝,把这个大牌子挂出去了;第二家一看,觉得我要比他更高一点呢,所以做了一个更大的牌子,说我是全国最好的裁缝;第三家想了想说难道我还能做全世界最好的裁缝吗,想了半天,最后他做了一块很小的牌子摆在那儿,结果那条街上的所有客人都来了第三家,前两家变得冷冷清清。这第三家牌子写得是什么呢?他写得是我是这条街上最好的裁缝,也就是说,他把这个视线放回到眼前,从当下做起。

泰戈尔曾说:“如果你因为失去月亮而哭泣,那么你也将失去星星。”

人生百年,孰能无憾?每个人在生命中都会遇到缺憾或是不如意的事情,而如何能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呢?如果你总在念叨这些遗憾,将这些人生缺陷放大,那么人将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与阴影之下。也许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遗憾,也许我们无法扭转人生中的苦难,但我们却可以用心灵的力量与自身的努力改变现状,化解遗憾,从而提升生命的质量。于丹教授在《心灵之道》一讲中见解独到:我们在面临不得志的时刻,首先要正视和认可这种缺憾,并接受它,不要纠缠地问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灾祸。再加以坦然与淡定的心态去弥补、完善,让人生少一份失误,多一份完美。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著名的网球运动员,小的时候陪妈妈上诊所看牙医,她以为看完以后便可高高兴兴地回家,不料,妈妈再治疗过程中因心脏病猝死在了手术椅上。她亲眼目睹了妈妈的死亡,她不敢面对,总是回避,心理恐慌以至影响到她以后的生活。她牙疼也不敢去看病。后来她被牙病折磨得实在受不了,后来在亲人的安慰下,把牙医请到家中。当牙医在整理手术器械的时候,这个人就莫名其妙的死了。这就是曾经的一个阴影,一个惊诧的念头杀死的。可见一种缺憾在被放大到足够大的时候的力量。就如同有半瓶酒,悲观者则抱怨:“哎呀,这么好的酒就剩半瓶了。”而乐观者却抱以乐观豁达的心态说:“这么好的酒还有半瓶呢!”这就是人对待事情的不同心态。内心的富足和饱满,这就是坦荡磊落的人,这种由内心生发的情感会影响我们生活的本质。

孔子给我们的启示让精神,心灵有了一次最完美的升华。

论语心得听后感篇二

从古至今,《论语》一直是人人皆知的儒家经典。而其中的很多经典语句,也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而这本曾被誉为是“治国之本”的《论语》,在如今又能给我们现代人带来什么呢?是否是变化万千,又难以琢磨的呢?听于丹教授讲解的每一段《论语心得》,可以受益很多……

天地人之道——天地人三者是密不可分的。而我们只有与天地,与自然形成一种和谐与默契,才能使其变为一种强大的力量,让万物共同生存。也只有将这种能包纳天地的生活态度放入自己的心中,才能有孔夫子那样广阔的胸怀。当与人发生矛盾时,我们为何去斤斤计较他人的过错,一味地报怨,而不是挥挥手,淡忘此事呢?当我们做到了将天地融于内心时,那便是宽容。

心灵之道——人心灵的力量是无穷大的。要知道,我们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就会又怎样的结果。命运就在我们自己手中,选择面对还是逃避,都会有截然不同的结局。当面临人生中沉重的打击时,我们为何要一蹶不振,自怨自艾,而不是走出阴影,总结问题所在,吸取经验教训,让事件不再重演呢?当我们做到了用心灵去面对困难时,那便是勇敢。

处世之道——正确的处事态度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之前提。而要想处理好人际关系,就要有一个清晰的是非观。用自己的正直面对他人,不做没有价值、没有原则的事情。而与人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分寸,谨慎言语,才能做到正确的处事态度。当受到了他人的伤害时,我们为何要面红耳赤地报复他人,记恨在心,而不是冷静地思考原因,再选择最佳的办法来解决呢?当我们能用正直的态度对待外界的伤害时,那便是仁慈。

君子之道——“仁者不疚,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是君子的标准。说起来简单,但要做到却十分困难。“仁者不疚”,来自于内心的宽和与仁厚;“智者不惑”,来自于内心的果敢与丰富的经验;“勇者不惧”,来自于内心的坚毅与开阔。当面临所有的人与事时,我们为何去忧虑、迷惑、恐惧,而不是仁慈、智慧、勇敢地面对呢?当我们学会了仁慈、智慧与勇敢地处事,那便是君子。

交友之道——朋友就是你的一面镜子,他反映着你的一切。交一个好朋友,能让我们终生受益;而交一个坏朋友,却能毁掉我们的一生。在我们选择朋友的时候,要用理智的头脑辨清他的真相,而受益于他们。当选择朋友的时候,我们为何轻易下了结论,而不是用正确的方式来抉择呢?当我们能辨清他人真面目时,那便是智慧。

理想之道——理想是最隐秘的心灵的声音。找到内心真实的感受,才是找到理想的基础。而内心的感受比成就更重要。当在为找不到方向而迷茫时,我们为何自暴自弃,而不是让心灵为我们寻找方向呢?当我们找到了心灵的真正愿望时,那便是理想。

而将所有哲理合为一体时,那便是人生之道了。人生是最复杂的,又最简单的。只要我们用心体会,让这些哲理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就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有意义,更加完美。

竟不知,在于丹教授的讲解下,《论语》如此素朴、简单……

论语心得听后感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