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漫艺术设计论文
随着我国数字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动漫艺术设计专业开始逐渐兴起。动漫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具有自身的特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动漫艺术设计论文,供大家参考。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范文一:动漫艺术设计教育刍议
摘要:中国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动漫设计艺术教育的根本是培养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人”,与此相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应该得到很大的改变。
关键词:动漫设计艺术教育;目标;模式;方法
动漫产业,是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据经济专家预测:中国动漫产业拥有200亿元的大市场,并将拥有超千亿元产值的巨大发展空间!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也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文件与政策,鼓励与扶持中国原创动漫产业发展。
动漫产业红火带动了动漫人才的需求。也必然带动了动漫教育的发展。直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才刚刚起步的我国的动漫教育短短几年问发展到2005年正式面向社会招生、有学历文凭的动画专业学生的院校已达到200多所,在校学生7000多人。据调查,仅仅是湖南动漫设计艺术教育行业,到2005年。
共有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师范、湖南大众传媒学院等9所院校相继开设动画专业,专职教职人员110人,在校动画学生总计约700余人,另外还有相关的动画培训机构9家,合计年招收动漫学生总人数达到l千余人。
与此同时,我国的动漫设计艺术教育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办学历史短,师资短缺,系统全面的教材严重缺乏,教学环节不规范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得以呈现。一方面,学习动漫艺术设计的学生人数在不断地增加,就业形式逐渐严峻:另一方面,动漫界的人士却在抱怨动漫设计专业人才缺乏!中国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向何处去的问题日益突显!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学术界对于动漫设计艺术教育的研究却严重滞后。当今学术界对中国动漫(动画)产业研究相对较多,对动漫教育研究却较少,相当多的文章都是在谈论动漫产业时稍稍涉及动漫教育问题,而且谈论多为从动漫设计艺术所需人才角度来切入。
如王永利《迎接中国动画产业的春天》只是蜻蜓点水地谈到动漫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黎明《中国动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指出了中国动画事业繁荣的基础在于依靠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多规格人才的培养:国内从事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发展战略的有关研究(包括研究论文和研究著作或系列报告等)目前还非常缺乏,《2004国际动漫、游戏教育与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辽宁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涉及到动漫教育及其发展战略的论文只有少数几篇。尤其是对动漫设计艺术教育整个流程缺乏必要的分析,从而使得动漫设计艺术教育缺乏可借鉴的理论成果。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对我们当前的动漫艺术设计教育进行全面的反思。
一、关于动漫设计教育目标
我们的动漫设计艺术教育脱胎于传统的工艺美术教育,最初从事动漫设计和动漫产业的工作者都是从事工艺美术教育领域的学人。“人是历史生成的高级动物。”往昔人才教育的一个根本目标就是要使得这种人才成为“精”和“深”,专注于动漫本身的技能培养,着重于动漫本身的艺术形象的设计技能和方法,使之成为一种技术性专门人才。时代发展到2l世纪,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对传统的媒艺动漫设计人才教育观念和教育目标提出了挑战。
媒艺动漫设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由以往的专家技能型转向博学面广的复合型人才。即:不仅仅要求这种人才只注重技能训练与培养,还要求他们能够成为“熟技能、懂策划、会管理、能经营”的复合型高级人才。这样,教育目标也由以往的技能教育为主转变为以设计艺术素质教育为主。
这种以设计艺术素质教育为主的动漫设计艺术教育中应该是以突出创造性思维培养为主的素质教育。但由于当今中国的内部环境种种局限,伴随着政治、经济、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要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目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发达国家的设计艺术教育概念中,就自始贯穿着独立与创新的思想,同时。在中小学教育阶段艺术与设计的基础教育是十分普及和重视的,它同样是素质培养的关键环节,大多学生在还未进入高等艺术院校之前,其审美能力、判断标准已达到一定高的层次,虽然艺术表达能力没有跟上,但艺术设计的构思创造能力却远比中国通过强化训练或临时改变职业目标考入艺术院校的学生强。
其实,从某个角度看,高等艺术院校教育成败的衡量标准也并非是培养出多少单纯的“绘画机器”和“设计工具”,而是让其掌握艺术技能,会创造贯通的“通才”创作者,无论他们将来在哪一个领域作出贡献,都有动漫艺术设计教育中所受到的创新思维素质培养的功劳,这应该就是素质教育与职业定位在动漫艺术设计教育概念上的根本区别和意义。在设计中,自由的创造及想象才是对时代心灵应当有的回应。真正的设计自由可以象直觉绘画般的畅快淋漓。
法国艺术学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分析设计作品质量下滑的原因总结为:“思想感情的薄弱,伟大原创的淡薄,只凭回忆和传统才保持那个观念,但手艺却更熟练了。”
这种动漫人才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教育教学课程的建设上,所以动漫设计人才的素质教育不是简单地对传统课程的增删和归并,而是使学生在自身设计能力方面得到持续提高的同时,全面加强其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应当在学科建立、专业设置和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增强其互融性、交叉性、应用性等功能。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的互融性,是指设计学科与其它人文学科乃至自然学科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任何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和成果,都可以融合到设计学科中,对其发展起到重要的整合作用。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的交叉性,是指设计学科内部各门类的相互交融和贯通。学科专业方向划分要相对合理,打破专业方向之间的屏障,加强其共同点和交叉性,拓宽专业面。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的应用性,是指艺术设计教育要适应社会生活的需求,以及对于社会生活的广泛渗透。教学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撰和筛选,都要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需求,及时不断地作出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媒艺动漫设计人才全面健康快速地成长。
二、关于教学模式
媒艺动漫人才的成才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和学校教育的模式密不可分。纵观媒艺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种教育模式:技能型、观念型和素质型。所谓“技能型”,即传统的培养模式,其特征是以具体的设计手法和技巧为训练内容和培养目标。这种模式的共同特点是忽视现代设计的发展性、多样性以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人才的培养走向技能束缚的匠人型,跳不出旧观念的窠臼,这种模式最终付出的惨重的代价就是培养的没有思想的没有创造性能力的“设计工具”。所谓“观念型”,即追随现代西方各种设计思潮的发展,这种模式使其设计有过多的追求,一味强调自我主观意识,而忘记设计的本质乃是一种造物活动,使得设计离开现实的丰厚土壤,显得飘忽不定。
当然,结合到我国的媒艺动漫设计艺术教育现实,这种教学模式对传统技能型教育模式的冲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现代媒艺动漫艺术设计主张的教学模式是“素质型”,是以增强设计综合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崭新模式,着眼点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些综合能力包括设计逻辑分析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社会文化的洞察力、设计表达的驾驭能力等等。它具有现代建构多元化发展的深刻内涵,体现了民族、地域、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特色。
总体来说,媒艺动漫设计艺术教育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专业性教育,它培养的不仅仅是熟练掌握和应用技艺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健全文化修养,人文品格精神的设计“人”才。这是21世纪对中国媒艺动漫设计艺术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一方面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媒体手段已深刻而直接的牵制了设计者的思维判断方向。媒体手段一方面以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开拓出了视觉模拟新形式语言,为艺术设计提供了大量的设计空间;另一方面,这种设计空间的力量最终产生出一种令人难以摆脱的制约和心理寄托,使得媒艺动漫艺术设计的原创性、真实自然性、人文思想情感性得以全面消解。
媒介时代对当下媒艺动漫艺术设计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是挪用、照搬、拼制成了设计者创作的有效快捷手段;随机、重构、拼接代替了创新、真实、情感。没有情感的驱动力,没有基本的逻辑线索,没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媒艺动漫艺术设计作品承载的只能是欣赏当下视觉感染力和冲击力的过眼云烟!
从动漫设计艺术教育的角度分析,动漫设计艺术它重技能,重画面功夫,但更重“画外功”和“画后功”,这“画外功”指的便是多方向的诸如文学、哲学、道德等修养,这也是中国当下动漫设计艺术竞争不过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外动漫设计艺术的根本原因。如何让受我们的媒艺动漫学生在有限的时限内掌握知识要领(技艺),既能够获得造型基础能力,又能够在艺术追求多元发展的结构中选择自己深入的方向及可能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创新精神,是每一个媒艺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在媒艺动漫艺术设计教育中,我们认为当务之急应当梳理学科和专业,改革学科发展结构和教育机制乃至教学计划,在保持传统基础学科发展的前提下,综合各相关各种学科的特色优势,创造出既有利于基础互通,多元发展,又有利于学生自我整合能力提高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和系统的形式来。 三、关于教学方法
在知识经济时代,媒艺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方法必将发生深刻的变革。从事设计教学的教师的职责将不仅是向学生的头脑填塞过去的文化和灌输现成的知识,而且是着力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富有创新精神的具有国际文化视野、中国文化特色的动漫艺术设计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在于把人的思想提升到较高的境界。
这有赖于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提升。从事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师如果没有哲学家对认识世界的思索,没有艺术家对审美意识的敏感,没有自然科学家对人类自身的关怀,就很难做好教育工作。只有采取切入学生心智,唤起学生探究欲的教学方法,才能给学生以足够的发展空间。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世纪,更是一个信息传播速度异常迅疾的世纪,这也意味着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将教师当作知识“仓库”观点的终结和将教师教学只是当作可以复制粘贴的“拷贝式”方法的休止。
这种背景更要求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应该彰显“创新精神”,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视学生为教学主体,最大限度地“钻探”每一个学生的潜质和潜能,采用更为开放的授课方式,探索研究型课程,尝试运用“适当讲课+公开讨论+研究探索”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让学生学得主动,重在掌握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充分开发具有不同禀赋的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和提升的机会。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应注重发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在教学中注重设计过程的体验和实践,建立新的设计作品评价体系。支持学生新颖独特的想法、做法,创造宽松的气氛,以利于学生的成长。
四、关于教学手段
今天,艺术设计教学手段已经全面抛开了一支粉笔、一支画笔打天下的年代,图像处理、印前技术、三维动画、虚拟现实多媒体技术等已经为每一个从事动漫设计艺术教育的工作者熟悉,感受到他们带来的便利及快捷。我们相信艺术设计教育在不远的将来将全面融入全新的数码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充分利用,使得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非常大的提高。一方面,要加强“硬件”的建设。
即学校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和建设,提供满足教学需要的精品软件与数字化教学信息,因为这是数字教育的物质基础与技术保障。另一方面,还要强调“软件”建设,即教育者应强化自己开发精品艺术设计教育软件的意识,全面融入全新的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我修养,融合现代设计的最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探索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存储信息的便捷、快速、大容量的特点,进行直观全景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互动式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应用改变了以往单向线性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在充满乐趣的传播与反馈中获得成效,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讨论设计课题,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与设计师、工程师、生产者保持联系。互动式教学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并最大限度地支持个性的发展。虚拟现实教学手段,再造了一个艺术设计教育的空间。
总之,我们始终不应忘记的是,动漫艺术设计是将自然界或人类繁杂的现象本质抽象出来成为人类社会精神、意识的载体——设计艺术作品,并使之服务于人类。为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动漫艺术设计,不仅要睁着眼睛观察世界的表象,更要学会闭上眼睛体验世界之本质。只有通过这种观察理解方式,才能将客体重新分解——提炼——表现——再组合,那么其作品给人提供的全新审美形象,便更能感悟和净化人的灵魂,提升人的境界。当今中国动漫艺术设计教育是从工艺美术过渡而来的,还笼罩在技能培养以及职业化教育的阴影之中。作为从事艺术设计教育的我们,更应认真实际地处理好美术与设计的关系,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功用,调整技能培养和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源自心灵和思考的艺术创作必然会浮出水面,只有这样,动漫艺术设计教育才能够迎来灿烂的阳光。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范文二:探析民间文化对动漫艺术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民间文化 动漫 原创
论文摘 要:民间文化传统决定了动漫文化的生命基因,多方面影响了原创动漫的人文精神、审美品格、题材来源、艺术手法等,探究民间文化独特的民族特征和旺盛的生命力,寻找与动漫创作的契合点,能够为创作真正具有民族风格的原创动漫精品提供借鉴。同时,动漫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艺术传播媒介担当着传承民间文化的功能,因其跨媒介性、兼容性和受众全龄化等优势,通过动漫作品和动漫形象实现民间文化的经典化保存和大众化传扬,对民间文化的推进和弘扬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动漫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文化大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诞生之时起就参与和推动着文化历史的发展进程,并且必然受到本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的制约。
在文化大系统中的民间文化,是立足于民众的生产生活,以一种通俗活泼的形式创造出来的用以娱乐民众的文化形态,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生活在民众之中并身为民众一员的作家、动漫家、读者、观众的“文化心理结构”,对动漫创作与动漫欣赏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动漫的显著特征是创意性,而文化积淀是创意的源泉。动漫创作必须对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元素进行改造和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有机结合,才能激发人们对本民族本区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实现走产业化道路同人文坚守之间的相融相生,并在动漫形象的塑造、动漫产品的研发、动漫品牌的树立、动漫企业的崛起中展示出中华文化的魅力,使动漫产业走上生生不息的创新之路。
一、民间文化传统决定动漫文化的生命基因
首先,从美学角度来看,民间传统文化涵养了原创动漫的美学品质:在审美风格上,倾向于意境美、道德美、意味美;在审美价值上,是寓教于乐、注重写意、质朴阳刚、内敛含蓄的中和之美与朴素之美;在艺术思维上,追求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永恒秩序以及和谐统一;在塑造形象上,崇尚“神似”、“神韵”和“会意性”。
这一切都构成了中国原创动漫的基本美学气质,《大闹天官》就是最好的例子。其人物造型风格以古雅和神奇致胜,追求的是灵动飘逸、超凡脱俗的奇幻风格,引入了脸谱艺术、民间彩塑、戏曲表演、壁画年画等设计元素和色彩配比,并从先秦青铜器、汉代画像石、六朝造像以及皮影、木刻等多方面汲取营养;在场景设计上借鉴了民间艺术造型元素并发挥想象创造力,虚实结合,简练而变化有致,鲜明地突出了神话中的幻境,艺术风貌凸现出民间艺术极强的写意性和装饰性。
这传达出中国人特有的哲学观、宇宙观、审美观,并将人民性和民间性表现得浪漫而神奇,民间文化与动漫形式自然交融,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境界。
其次,民间艺术凸现出的人文内涵和人文价值,是中国人观念体系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动漫创作应从中国人爱国爱民的民本精神,自强自立的开拓精神,惩恶扬善、反抗强暴、见义勇为的道德精神,善良质朴、勤劳智慧、诚实谦虚的传统美德等人文精神中,集英纳萃、提炼浓缩出作品的精神内核,一脉相承地展现民众所具有的道德品质、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采取主动的姿态吸收传统文化并与世界现代文明和谐相融,形成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追求。
如《葫芦兄弟》讲述七只神奇的葫芦,七个本领超群的兄弟为救亲人前赴后继,同法力无边的妖精进行了一场场扣人心弦的较量,宣扬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这一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其中老翁与穿山甲代表了正义与奉献;绿色的仙草代表了生命和希望;蛇精和蝎子精象征“邪恶的智慧”和“阴毒的力量”;葫芦种子则是上天为了克制恶的力量而赐予人类的宝物,用七种颜色分别代表人类的七种品性:勇敢无畏、温柔宽容、刚强坚毅、平和慈善、嫉恶如仇、活泼自由、沉郁思辨。
七兄弟的故事如同七个生动的寓言寓示受众:优点可能同时也是缺点,长处有可能转化成为短处;放纵单方面特定的优势或夸大个体的力量,势必会导致整体的失衡与失败;唯有“七子连心”的融合、凝聚与团结,才能最终战胜阴险、黑暗、诱惑和背叛。而结尾那充满生机的美丽的七色峰,象征了中华民族追求美好、向往和谐的人文追求。《葫芦兄弟》成功地将传统表现手法与动漫审美特征、民间意象与现代内蕴、鲜明的民族价值观与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完美地融为一体,成为国内原创动漫中的经典。
二、民间艺术为动漫创作提供广阔的生命空间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历程中,诞生了浩如烟海的优秀民间艺术作品。民间艺术题材广泛而丰富,囊括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浓郁的地域化色彩,体现了民间特有的风土人情,是动漫原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现代的动漫创作虽然是专业创作者艺术思维的结晶,但根据创作意图,在创作中采用民间艺术的形式或从民间艺术中撷取素材,从民间艺术传统的宝库中挖掘精彩的“动漫原型”,用现代的设计语言重新组织以达成新的意境和情趣,创作出具有中华风格气质的动漫形象,承担起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是原创动漫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动漫艺术和民间艺术难以割舍的源流关系,首先表现为动漫作品取材直接源于民间,是在采集整理民歌、民间故事、野史传说等的基础上,对民间叙事原型进行整体重现、改编和创新而成的。如中国的《哪吒闹海》、《渔童》、《人参娃娃》、《阿凡提的故事》、《九色鹿》、《金色的海螺》、《孔雀公主》等,国外的《白雪公主》、《埃及王子》、《大力士海格力斯》、《小美人鱼》、《阿拉丁神灯》等,这类成功的动漫作品比比皆是。
其次还表现为对民间叙事类型的借鉴与生发。民间艺术具有自发性、传承性、实用性、娱乐性、民俗化和程式化等特征,民间叙事因出自集体口头创作,并以口耳相传的方式长久地传承下来,使得同一“故事核”在不同时间、空间、背景中的人群里流传时,组接故事的元素既保持了原有的基本形态,又会发生丰富的变异,进而形成“叙事类型”,如灰姑娘型、小红帽型、魔法宝物型、王子复仇型、异域探险型、三兄弟型、两姐妹型,等等。情节类型跨越时间和空间流传于世界各地,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这种稳定性来自它具有人性共同的心理构架、情感需求和艺术鉴赏基础。
在原创动漫中,民间故事类型中的人物形象及人物关系经常是以现代的演化形式而出现,不禁让人感叹民间叙事永恒的艺术魅力。比如近年来风靡世界的魔幻潮,就有千年的民间魔幻文化根基,将善恶冲突设置在神话、传说、童话、民间故事原型中,对魔法、精灵和怪物等幻想元素进行整合、改造,引起了当代观众渴望打破平庸、超越现实、追求奇特的心理共鸣。
原创动漫的核心竞争力是新颖的形象和独特的创意,这依赖于角色设定、画面效果、拍摄手法以及在叙述时对节奏的控制和把握。从根本上讲,一个好的剧本是这一切的基础,没有好故事、好形象,再高明的技术制作也不能创造经典。随着技术的发展,动漫艺术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
一些动漫创作者片面夸大科学技术的含量,在人物设计和故事情节方面存在着幼稚化、雷同化、性格特征不突出、模仿意味较重、缺少想象力和创造力等问题;不论在文化定位的整体把握上,还是对人物性格的动态刻画上,都缺少感人至深的人文内涵和艺术生命力。科学技术是动漫发展的血脉,人文主义则是其灵魂。
只有将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相结合,才能使动漫发展处于协调状态。曾在国内外获得极高声誉的优秀动画片《三个和尚》,取材于一句古老的民间俗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它采用最简单的故事、线条、结构、形式来表现,无人物语言,寥寥几笔就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连音乐都被精简成了几声木鱼,制作的技术简单到最普通的逐格摄影,但它却成为中国动漫的原创精品。究其原因,就在于民间文化和民族传统激活了原创动漫的生命。
场景具有水墨山水画的味道,气韵生动,达到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传神写意的艺术效果;在角色塑造中,将西方现代漫画表现手法融合在本民族风格中,随意洒脱却又神情具现;在音响效果上,把佛家色彩与现代风格结合在一起。作品的故事取材、人物设计、场景设定、背景音乐和叙事表现手法都极具民族性,将民间生活的哲理在动漫的写意与诗化氛围中充分表述出来。 三、民间文化构成了动漫艺术的生命画卷
中国民间艺术不仅有着多姿多彩的艺术形式,而且每种艺术形式,从创作手法到美学风格都极具个性化和地域性。有的朴素豪放又俏丽多姿,如民间戏剧、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相声、魔术、杂技等;有的造型古朴、色彩明丽,如青铜、石刻、建筑、彩陶等;还有的形态多样、内容丰富、美不胜收,如民间皮影、民间剪纸、民间刺绣、民间雕刻、民间绘画等;更有那些存在于神祀祭拜、四时节令、婚丧嫁娶、物象装缀中的“生活化的艺术和艺术化的生活”,如民间服装、民间玩具、民间饰物、面塑泥塑、木雕砖雕,等等,不胜枚举。这些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景象,为动漫在形象设计、表现手法、配音效果、艺术造型、背景道具等艺术创作上提供了滋养。
民间艺术中大量的艺术形式已经运用到动漫艺术中,创造出一批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如《哪叱闹海》借鉴山东民间年画的造型;《九色鹿》的造型风格则完全取自于敦煌壁画;《草人》模拟民间粘贴画和工笔花鸟画的形式摄制而成;《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渔童》、《金色的海螺》等成功地使用民间剪纸的叙事思维和动作造型,简洁地讲述着民间最质朴的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则第一次运用中国水墨淡彩的绘画手法来绘制,整部动画片洋溢着江南水乡的清新气息,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此后的《牧童》配竹笛、《山水情》配古琴,更是将水墨动画发挥到极致,每个场景都是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独立画卷。但令人遗憾的是,刺绣、陶瓷、书法以及民间工艺等民间艺术宝藏尚未被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
这些艺术表现形式形象多变、色彩丰富,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可塑性,具有充分挖掘和利用的空间。将民间艺术造型中鲜活的传统元素融入到动漫角色设计中,能使观众感受到新颖而又亲切的视觉体验,能在价值观念、审美观念、风俗习惯等方面领略到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四、对民间文化的弘扬升华了动漫艺术的生命价值
动漫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信息,带有民俗文化的特征。原创动漫从对民俗意象的领会、对民俗事项的再现和创造中汲取灵感,构筑艺术时空;从对民俗文化凝聚的深厚历史内涵进行现代化的感悟中,丰富动漫艺术的深层意蕴;从对传统民俗文艺的置换、变形和创新中,将创作个体的情感倾注于群体文化模式,使民俗文化在动漫作品中达到升华和重建。动漫艺术也因此获得艺术生命的力量,长久不衰。创作者借动漫来诠释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期望,寄寓着生活感悟、人生冷暖和社会变迁,给动漫赋予深厚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文化因素。
受众则由此受到熏陶、接受教育、耳濡目染,寻找到情感、梦想和精神的家园。文化符号不一定是这个民族最精髓的思想,但一定是最直观、最易被世界接受的形象。如提到中国会想到茶叶、瓷器、饺子、中国红等,尽管这些已经不再是现代中国人生活的全部,但这些符号是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引起共鸣的元素。动漫角色的塑造,不仅仅是创一种品牌,是动漫衍生产品开发的基础,它更是具有民族精神内涵的文化符号。那些代表民间传统的文化元素就成了赋予角色生命力的“点金棒”。中国动漫曾经的辉煌也正说明,强大的民族文化支撑才是动漫艺术生命不息的根本所在。
近年来颇受欢迎的《喜羊羊和灰太郎》,关注当下大众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用冷笑话、流行语、热点问题等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同时还融入了春节、牛年故事等大量的民族文化和民间元素,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因此,原创动漫的成功就是要植根于民间文化沃土,生长成流淌着民族文化热血的鲜活生命体。
动漫作为一种文化媒介,能把复杂的内容、抽象的概念加以形象化,准确、深刻、具体地表达其文化本质,是传递文化信息的强有力手段。优秀的动漫作品具有深刻的寓意、波折的情节、充满哲理的想象,是老少皆宜的。动漫产业的本质是形象产业,动漫文化也是通过动漫形象体现的,动漫形象通过跨媒体传播体系的传播,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受众喜爱这个动漫形象的同时,实质是接受了它所承载的文化特质。
那些经典动漫形象永远不会衰老,永远精力充沛,被动漫所承载着的民间文化也永远生机勃勃。动漫是具有很强兼容性的综合性艺术,不仅综合了传统艺术,而且把现代艺术纳入其中。它囊括象征、比拟、变形、夸张、神化、虚构、合成等手法,用其想象力的无极限成像方式,表达日常生活中渴望但不可及的审美范式;它糅合多种成熟的艺术手段,以不同的组合方式集中成了独特的艺术标准和审美价值;它又是一个由精神价值与市场价值共同构架的“产业化的艺术”,是用艺术作为灵魂,借助技术的外形,乘着多种媒体的翅膀飞腾起来的。在动漫的发展过程中,一系列民间文化先后被吸纳进来并为其服务,同时民间文化也通过动漫异彩缤纷地呈现出来。
中国动漫不断将传统民间艺术进行动漫形态的创新,使民间习俗和民间文艺得到经典化的保存与流传,对民间文化的传播和弘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众传播的特性也使动漫具有民间文化的色彩,网络动漫以其轻松幽默的风格,开放、普及和互动所带来的参与和交流,具有了草根性、平民化的民间文化特色。随着“三网融合”的来临,原创动漫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将更为突显,其文化渗透力将不可估量。全球化时代,伴随着以动漫产品和服务为代表的资本输出,文化的渗透力已经开始影响着许多国家的消费观念、核心价值体系以及主流意识形态,而寻找民族文化的自我定位,实现文化的自觉,成为动漫原创的文化担当,原创动漫本身也因此获得蓬勃而长久的生命力。
中国动漫艺术要立足于自己的民族精神和民间文化,对外来文化进行借鉴、分解、还原、抛弃,把他国经验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发展出自己独特的动漫文化体系,形成独有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身份。这样,随着原创动漫形象在全球传播的将是这些动漫形象所携带的民族价值观和文化思维。对于当代原创动漫来说,民间文化早已渗透在民族的血液之中,并镌铸着中国人深层的心理积淀,其中既蕴藏着民族的主体精神,又包含有外来因素的影响。如果以科学的精神探求民间文化的主体意识,高扬民族精神之优长,反思民族精神之缺失,在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振兴中,动漫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葛竞.影视动画剧本创作[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2]廖海波.影视民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齐骥.动画文化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4]秦明亮.动画造型与设计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杨学芹.民间美术概论[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4.
[6]张慧临.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7]仲富兰.民俗传播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浅谈动漫艺术设计论文相关文章:
1.影视动画美术论文 影视美术设计论文
2.动漫艺术的美学品格探讨论文
3.巧用动漫元素凸显美术课堂魅力论文
4.浅谈公共艺术论文范文
5.浅谈高校艺术教育论文
浅谈动漫艺术设计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