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剧战马观后感3篇
舞台剧战马观后感1
2015年10月31日,妈妈带我前往国家话剧院观看舞台剧《战马》。这是在北京演出的最后一场了。妈妈说能看到这场演出非常不容易,所以我也看得格外认真。
这部舞台剧根据1982年Michael Morpurgo的小说《战马》改编的。2007年正式彩排,同年十月在英国国家剧院的奥利维尔剧院首演并保留至今。这次的演出是我国国家话剧院引进的中文版。
第一次看舞台剧看出了大片的感觉呢!战马也是我见到的最逼真的道具了!这部戏里的主角是一句台词都没有的马,它是由三名技术人员操控的一匹和真马一样高大的木偶马,它的眼睛是由透明树脂制作而成的,将中间掏空做出瞳孔的感觉,逼真极了!它的整个框架是由甘蔗条浸湿后覆盖在由木板和钉子制成的框架上的;它的小腿和马蹄等关节处都是由复合板制成,并且全是在电脑程序的控制下切割出来的,光一个马蹄就超过30个部件组成。虽然“战马”只是道具,但它像活的一样,传递了巨大的情感!它的通人性、它的呼吸和喘气,让我都相信它是有生命的!
看到它被迫卖掉和主人分离;看到它在前线卖苦力,被抽打;看到它被铁丝网套住不能动弹,受伤时,我都伤心的哭了,我用衣服挡住模糊的视线,真不忍心再看下去。我的心都要碎了!最后战争结束了,Joey回到了主人的身边,我揪着的心终于平静下来了。我不想世界再有战争,不希望动物们受到伤害!
舞台剧战马观后感2
一段凝聚了友谊、承诺与信任的人马之间的感人故事,一部中国舞台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好剧,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坚强、勇气、忠贞等一切关于美好的想象,见证一人一马从陪伴、分离到重逢过程中的共同成长。中文版舞台剧《战马》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一部儿童作品,它令每一个走进剧场的人都真切感受到了那种人与动物之间平等纯真的友爱。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那么一个动物小伙伴的陪伴,当我们长大后回望会发现这是一段多么难忘而宝贵的回忆,经历过世事离合的洗礼和永失所爱后的痛苦,我们更能体会到初心的无比珍贵与失而复得的巨大喜悦。
《战马》是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迈克·莫波格创作的一部小说,作者儿时故乡乡间的一位退伍军人大叔反复讲述的关于战马的故事给作者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印记,战场上牺牲的不只是士兵,还有大量的战马,它们是残酷血腥的战地上与人类相依相偎的好伙伴。长大后的莫波格从战马这个独特的角度切入,描写了一匹马眼中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故事。
英国国家剧院最初为了吸引青少年进剧场而把《战马》改编成了舞台剧,从而使这部小说从寂寂无闻到大放异彩,以致于吸引了大导斯皮尔伯格到伦敦观看,他观后很受触动,方才诞生了电影《战马》。这次国家话剧院把舞台剧《战马》作成中文版,消除了语言的隔阂,在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著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特色,是一次很成功的本土化演绎。
马是最早被人类驯化的动物之一,而战马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人与战马之间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古罗马和古希腊。据说当年拿破仑打到意大利后在康斯坦丁大浴场发现巨型战马与驯马人的雕塑 ,十分喜爱,但想尽办法也无法搬走,于是在凡尔赛宫仿建了 Marly horse 的塑像,雕塑刻画的是主神宙斯的两个儿子,即双子座兄弟卡斯托尔和波吕克斯,他们都酷爱战马,是驯马的勇士。现代化战争已经不再用到战马了,马的身影更多是出现在赛场上,美国电影《奔腾年代》就讲述了饱受伤痛折磨的骑师波拉和赛马海洋饼干战胜自己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所以,《战马》虽然讲述的是一战时期的故事,但时至今日,仍有其现实意义,具有普世和普适价值,它的美好与光芒并不会随着时代变迁而褪色。
舞台剧《战马》讲述的是由于父亲和伯父的一次赌气冲动,英国乡间男孩阿尔伯特得到了小马乔伊,他用真心的关爱得到了原本倔强敏感的乔伊的信任,一个男孩和一匹小马相伴成长,度过了不少难关。但一战爆发,已经成长为一匹健壮优秀骏马的乔伊被父亲卖给军队充作骑兵团的战马。后来承诺带回乔伊的上校阵亡、乔伊失踪,阿尔伯特谎报年龄提前入伍,历尽千辛万苦,经历重重险境,终于和乔伊重逢,战争结束后一起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
剧中对少年阿尔伯特与小马乔伊从陌生戒备到熟悉信任的过程表现的非常生动细腻,人马之间每一个动作、对话甚至眼神的交流都那样真实动人。阿尔伯特对待乔伊是平等的、真诚的,他是以对待朋友的方式去和乔伊相处,而不是像父亲那样用人类的身份和暴力去强迫它、威胁它。最后重逢的情景太催人泪下,乔伊在无人区被铁丝网勾住逃脱不能而奄奄一息,被救回战地医院后兽医掏出手枪打算结束它的痛苦,而此时的阿尔伯特因为把防毒面具让给艾米莉而被催泪瓦斯毒伤眼睛,沮丧伤心下拒绝战地护士的关怀与治疗,他想起来一直没有找到乔伊,最痛苦无望的时刻他合拢双手吹起了他和乔伊约定的口哨,“只要你听到它,你就知道是我——阿尔伯特在呼唤你”。是的,乔伊听到了,能感到它的眸子里突然散发出一种光彩,它蹒跚着走向声音的来源,那就是它的小阿尔伯特。“我一定会找到你,我们不会分开,我答应你”,儿时的伙伴终于团聚了,承诺和信任给了他们坚守的勇气和力量,唤起了生命的活力。新的生命开始了,阿尔伯特从一个男孩成长为男人和战士,乔伊从一匹被迫耕地的混血小马驹成长为一匹经历过真正战火洗礼的战马,他们都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剧中人马之间友谊的刻画不止于此,其中拍卖乔伊时即在场的上校一直默默关注着它,他用画笔描绘了阿尔伯特和乔伊驰骋在田野中的英姿,是他的承诺让阿尔伯特同意乔伊被带走成为他的坐骑,直到最后阵亡他一直和乔伊在一起。他的绘画辗转到了阿尔伯特手里,阿尔伯特撕下其中一页画纸踏上了寻找乔伊的旅程。因此,上校也是一位真正爱马的人。剧中的德国骑兵长弗里德里克是除了男主之外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之一。他是唯一一个能体现出战争面前人性矛盾的人物形象,反映了真实的人性和人,不是只有果敢无畏和勇往直前,也会有犹豫彷徨和怯懦绝望。他是一名军人,但在内心中他更是一位父亲,他盼望着能早日回家见到自己的儿女,他把这种感情投射到法国小女孩艾米莉身上、投射到战马汤普森和乔伊身上,在识破他的德国长官面前,他勇敢地保护了乔伊,他对乔伊的爱护是十分真挚的,战马汤普森死的时候他的悲痛也是真实而令人感动的。所以,从这样分属于不同战争阵营的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与动物之间纯真的友谊与爱与政治立场无关,这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美好感情。
除此之外,剧中其他支线剧情和人物塑造也可圈可点。阿尔伯特的父亲与伯父交恶,乔伊几次命运的改变都是由他们之间的紧张对立关系引发的,而追根溯源,他们兄弟之间的矛盾来自于之前的从军和留守,而这些裂痕通过阿尔伯特及其表兄在战场上的经历得以修补。阿尔伯特在寻找乔伊到过程中遇到了步兵团的士兵大卫,虽然各自的精神支柱和追求不同,但共患难的经历使他们成为了好朋友,战壕里大卫替阿尔伯特写家书那段,阿尔伯特家人读信的场面,两个本来时空交错的场景分别出现在舞台两侧,让人体会到在残酷的战争中仍然有友情和亲情的美好。虽然我观剧的位置不足以看清大卫的脸,但演员的声音和说话的语气还是让我很容易就认出他就是《英雄 24 小时》里面的演员张硕。大卫的牺牲令阿尔伯特悲痛欲绝,寻找乔伊此刻已经不是他唯一的使命,为好友报仇更加激发了他的斗志和勇气。
剧中表现最为抢眼的是乔伊和汤普森这两匹战马,高大健美的体型、灵动竖起的耳朵、摇摆活跃的尾巴、像会呼吸一样起伏的身躯以及马蹄踏在舞台地板上发出清脆富有节奏感的声音,让人以为面前的就是真实的战马,这要归功于三位控马师的高超技艺。战马木偶是南非掌上乾坤木偶剧团的杰作,而学会并熟练操控这些木偶却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他们成功做到了,最终呈现在舞台上的就是这样无与伦比的鲜活富有生命力的演出,乔伊确实是《战马》当之无愧的主角。
此次国家话剧院与英国国家剧院倾力合作打造的这部舞台剧,确实能看出付出的心血与诚意,整部剧的表现力非常震撼,与以往相比,完全是一个新高度。舞台后方如撕裂画纸般的布景,光影不断投影在上面,丰富了舞台层次,而且契合剧的主题,纯真美好的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就如同撕裂这战争阴霾的亮色和光明,是我们生活的希望所在。剧中手风琴演奏和歌者现场歌唱部分也很棒,合唱部分更是雄浑壮阔和激动人心。
我与战马的私人故事起源于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战马》,两年前在费城歌剧院这座古老的剧场里观看了从纽约巡回演出而来的英文版《战马》,当时看完就十分喜欢。今年又看到了中文版,更是欣喜。应该说中文版《战马》完成度很高,很好的展现了原著里面的风貌,虽然在人物名字和少数台词上存在着难以避免的疏离感,但整体来说是一次相当成功的创作。
从战马的角度切入战争,反映历史大背景下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表达了对和平与自由的追求,并未因主题是动物就疏忽对于人物的表现,反而是塑造了众多鲜活饱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十分难得。剧中真实、自然流露的感情特别打动人,观剧过程中默默哭了两回,第一次小哭是战马汤普森死的时候,第二次大哭是阿尔伯特和乔伊重逢的时候。漆黑的剧场里我坐在那里不知不觉地泪流满面,每一个真正爱过动物的人都会理解这种感受,在那一刻我回忆起了那个陪伴我成长的伙伴,每个人心中都有个战马乔伊。
1918 年 11 月 11 日,一个特殊的日子、一个值得被铭记的日子——一战停战纪念日,如落幕时歌中所唱
“我们将在荣耀中相会,回忆中留下是走过的路”,留在我们回忆中的是与它走过的那些年、那些路。
舞台剧战马观后感3
一直以来,我都对战争题材有一些抵触,讲到底是因为没有感同身受的体会。看戏,总还是希望能够从中看到一些过去未曾知觉或者久已忘记的自己,从不熟悉的人事中得到启示固然是一种高级的需求,但前提是,总得找到进入一个作品的入口。于舞台剧《战马》而言,这个入口清晰可循。在战争、时代等一系列宏大字眼的铺垫下,人的原始、正向能量以诗意的方式得到了解说。
每个观众都会自然联想到人与马的神秘联系。那种对求生的渴望、对胜利的追寻和回到温柔故乡的愿望,始终并行在肉体和灵魂里。
男孩自小得到这匹马,喂养它,庇护它,驯服它。战争打响,马被征入军队。男孩久也得不到它的消息,遂奔赴战场。这是戏剧的上半部。在下半部里,人在战场和马在战场两条线索并行,各自征战,勇敢而踉跄着前行。两条线,最终在剧末归拢。
尾声,男孩眼睛受伤蒙着纱布坐在台口,心中沮丧而失落。另一边,马被人缓缓牵入,已近坍塌的边缘。就在士兵举起枪决定射杀它结束其痛苦的生命时,男孩吹响了他们彼此熟知的那声口哨。
那一刻,心实实在在有了提在喉咙的窒息感。然后教堂的钟声远远传来,战争,结束了。一切的一切,台上台下,都得救了。剧场里响起掌声,仿佛大家一起刚刚经历了一场险象环生的飞行,这时终于落地了。
戏剧现场感的动人之处在《战马》里得到了堪称完美的诠释。大家对演出的假定性心照不宣,却又心甘情愿为之俘获。这段共同享有的剧场经验和记忆由此变得稍纵即逝、唯一而不可替代。
《战马》高级的视觉设计和高超的技术呈现保证了以上现场感如切肤之深刻,初入剧场即可感受到。舞台(包括台口延伸到观众席的区域)全部包裹上了黑色的材料,立于舞台两侧的音响架和灯架也如是。肃杀,同时隐忍。舞台背景设计中,最明显的是一张白色的“纸”,像是被人随手从笔记本上撕下的一条――在演出中,它负担着与呈现多媒体投影的功用。随着剧情的推进,黑色水笔手绘的英国村庄、法国战场、河谷、天空、谷堆,一一显影在其上,提示着舞台上环境的变化。而引申的则是,那撕纸的痕迹令人想到一些温柔但无奈的事情,比如童年、记忆和离别。
还有令人惊叹的,是马。马的身形高大,骨架结构清晰可见,至少3人操纵,最多时有7个人。是怎样的魔力,令观者的目光可以忽而凝视着钻在马身里演员的一举一动,忽而又可以全然将他们忽略,只觉得自己看到一匹活生生的马,忽而再确信他们是融为一体的。
《战马》开发了我对自己观望一件真实可触的事物的维度,也让我得到了探看事物表象之外其他内涵的能力。比如那一场战争里有无数匹马、无数个士兵;每个人背后都牵连着一个他们自小长大的村庄;每一枚炮弹的炸裂都将改变周围战壕里所有人的命运;每一封信都将安抚一颗焦急等待儿子回家的母亲的心,或者让她痛哭心碎……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灵魂,都有权利接受奇迹的降临,只要他足够相信。
舞台剧战马观后感3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