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电影营销案例
电影是一种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及听觉艺术,利用胶卷、录像带或数位媒体将影像和声音捕捉,再加上后期的编辑工作而成。小编精心推荐的一些电影营销案例,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2017电影营销案例一
《英雄》:一部糟糕电影的辉煌纪录
有史以来中国电影市场最成功的票房,有着糟糕动作片的一切特征——弱智的故事情节、失真的动作设计、装腔作势的台词,但这部糟糕的电影,上市20天就创下了超过2亿元的票房,而本年度风靡全球的《哈利·伯特》,在中国创下的票房仅为6300万元。 让《英雄》成功的,不是由于电影的精彩,而是由于营销策划、市场推广的创新。《英雄》组成了阵容强大的明星剧组,早在2001年初,新画面公司就开始借助团队的明星效应,持续制造新闻。在媒体的支持下,这些“新闻广告”高强度持续进行了两年时间,终于让大量中国人按捺不住,走进影院观看这个中国有史以来营销最成功的电影——也许还是最糟糕的动作片之一。这些人中间,包括几乎从来不看电影的笔者。 《英雄》以令人赞叹的耐心、丝丝相扣的营销策划和长达2年的新闻公关,列本年度十大营销创新案例之首。《英雄》必将以营销的创新写入中国电影史,但未来的电影观众必把它忘得一干二净。
《英雄》入选,是为了表彰发行商新画面公司对电影营销的突破性贡献。它所获得空前成功,将把电影营销策略和营销组织性推进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英雄》以后中国电影将越来越倾向于大制作、倾向于告别艺术电影、倾向于向好莱坞靠拢。
2017电影营销案例二
《无极》无所不极
“一个人不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陈凯歌在柏林怒斥网络电影《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作者胡戈。
“人不能无趣到陈凯歌这个地步,”网友们反驳道。同时,他们还发起万人大签名支持胡导。
就这样,由于胡戈的一次贪好玩的举动,让本该冷却下来的电影《无极》又重新火热起来,尽管导演陈凯歌得不到大众的支持,但是却利用这个机会继续炒作。这是个中国电影商业化日益高涨的年代,从《英雄》开始,电影行业的营销手段日渐高明,直到《无极》可谓是“无所不极”。
“无所不极”创造商业神话
电影《无极》真称得上“叫座不叫好”,自上映以来,市场骂声不绝。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商业表现并不糟糕,甚至称得上成功。据统计,截止到2月底,《无极》在国内的票房收入已经超过2亿元,如果加上日本、韩国、美国的票房收入,单票房收入一项,收回3500万美元的投资成本已经毫无问题。
进一步要说的是,这还只是《无极》目标收益的冰山一角。该片制片人陈红早就高调宣布:《无极》的市场开发效益将达20亿元左右,依据是《无极》的绝大部分收入将来自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图书、音像、各类舞台演出、卡通片甚至主题公园等后电影市场的开发。 据此看来,尽管大家对《无极》这部片子本身颇有微词,但站在营销的角度,我们应该对它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它不光赚了钱,而且开创了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无所不极”的营销模式,很值得大家借鉴。
2017电影营销案例三
《小时代》
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与《致青春》不同,《小时代》是一部口碑较差的电影,其在豆瓣上的评分甚至低于5分,但郭敬明、杨幂等一批娱乐名人的效应还是吸引了大批年轻粉丝,数托邦(DATATOPIA)分析发现观看《小时代》的观众平均年龄为20.3岁,远低于《致青春》的22.5岁,这批典型的90后成了《小时代》票房的最大贡献者,也成为了《小时代》在社交网络上传播的最大贡献者。 差口碑看来对《小时代》票房的影响并不大,这部电影上映的第一天开始,关于它的口水战就没有停,黑《小时代》一派与挺《小时代》一派在社交网络上旷日持久的骂战反而让《小时代》引起了更大的关注。2000多万的投资,近5亿的票房收入,郭敬明让我们看到了粉丝经济的力量。
《小时代》电影的消费者在已经由郭敬明的小说创作时期培养起来了,电影的出现只是郭敬明的粉丝对郭敬明的另一种形式上支持,这已经是有基础的,风险较小,就像刘德华哪怕在电影中只担当一个小角色,票房也是有保障的。
2017电影营销案例四
《致青春》
于2103年4月末上映,上映之前官微早已建立,并迅速积累了超过18万的粉丝,而在上映之后,以赵薇和光线传媒为核心的娱乐媒体圈开始在微博上广泛传播关于电影的话题,黑马良驹在《致青春:一场引爆社交网络的周密策划》中写道:“赵薇的圈内好友纷纷前来助阵不足为奇,让大家始料不及的是连商业圈的史玉柱、草根圈的天才小熊猫、文化界的张小娴、宗教界的延参法师都参与了微博营销。不完全统计,几个参与转发的微博大V,区区24个账号,粉丝总数已经接近3.7亿,在没有去重的情况下已经占了微博总用户量的80%。”除明星的直接参与外,网友主动传播的话题也为电影的营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像#有一种友情叫做赵薇和黄晓明#,#长的好看的人才有青春#这样的众包话题引发了极高的参与度。
明星互捧代言,同时借助微博平台,利用微博大V海量粉丝广泛传播。
2017电影营销案例五
《达 ·芬奇密码》四两拨千斤
《达 ·芬奇密码》在全球首映拿下2.24亿美元的票房佳绩,这和营销策略有关。“除了用媒体做宣传广告,我们用的是四两拨千斤的品牌综合推广。”索尼哥伦比亚国际影片发行公司张苗谈起来头头是道,“我们收到的宣传效果是投入3000万—4000万元的效果,而实际上我们只投了不到1/10甚至1%的钱”。
“我把奔驰汽车的顾客带进了电影院,而爱立信把《达·芬奇密码》的电影海报带到了各个手机零售店。这种品牌的互动,宣传渠道的共享,特别适用于市场广大的中国。”张苗在品牌营销方面的独特创意,正好契合了他“《达·芬奇密码》可以为任何商品解开财富密码”的想法。
电影《达·芬奇密码》的宣传几乎是无孔不入,和手机、汽车、食用油、互联网、出版社等多个行业捆绑在一起。
2017电影营销案例六
《头文字D》赛车场锁住观众眼球
2005年4月10日16:30到17:20,CCTV-5的镜头锁定了上海F1国际赛车场,《头文字D》电影真车表演赛在这里拉开。带着寰亚公司与《头文字D》电影的LOGO,醒目地打着淘宝和新浪鲜艳的LOGO,电影中周杰伦等演员开过的4台战车在赛道上极速狂飙。表演赛结束后,片方敲定了与淘宝网价值1800万元的现金和资源合作,酝酿已久的“淘宝网杯”《头文字D》亚洲飘移女郎选拔赛和亚洲飘移王选拔赛陆续开赛;而两项赛事线上、线下由新浪网全力支持。《头文字D》为此次活动投入了现金近百万元,而活动后的企业赞助却达到了近4000万元。
拍摄之初这部投资1亿元的电影即定下了内地市场“收回30%份额”的目标,这意味着除了七八百万的音像版权费,按现有分账比例该影片全国票房要达到6000万元,而《头文字D》最终获得了6500万元的票房,当时能达到这个数字的也只有《英雄》、《功夫》、《十面埋伏》等寥寥几部。《头文字D》事后调查显示,受此活动相关电影信息影响,去看电影的观众比例占了这部电影总观众的29.87%,而这个“赛场轰炸”堪称整部电影营销中的杀手锏。
2017电影营销案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