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第15课知识点

发布时间:2017-06-05 10:58

七下历史第15课讲解的是明朝君权的加强,这些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七下历史第15课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七下历史第15课知识点

一、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明朝的建立: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

2、明太祖加强君权措施:①政治上: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②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③在思想文化上,改革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成为“八股文”。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的坑儒还厉害!”

请回答:(1) 材料中顾炎武描述秦始皇的所为是什么?答:焚书坑儒

(2)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有关史实,谈谈你对八股取士的看法。

答:明朝实行八股取士,严格限定考试的格式和范围,并规定应考者不的得发表个人见解。因此许多读书人不讲求实际学问,只埋头攻读经书。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材料一 唐太宗时候,考进士科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录取比较严格。不少人从少年考到白头仍然未中进士。后来有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在金殿端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彀,是使劲张弓。彀中,指箭能射及的范围。比喻受人笼络、由人控制)

材料二 明朝考中举人的很多人,都是没有真才实学的迂腐儒生。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沉痛地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回答:同时对科举制度的评价,为什么人们对隋唐时期的科举取士褒扬,而对明清时期的科举取士贬斥?为什么人们对明朝科举取士极力诋毁?答:明清两朝实行八股取士,严格限定考试的格式(八股文)和范围(四书五经),并规定应考者不能有个人见解。因此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文,不讲求实际学问,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所以人们诋毁明朝的八股取士。

★★.比较隋唐与明清时期科举取士和不同,想想它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科举制度。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科举考试中常设和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杂文专考诗赋。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这种考试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

明清统治者实行“八股取士‘是巩固独裁统治的手段,是统治者加强封建专制的需要。

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靖难之役”。朱棣称帝,他就是明成祖

2、明成祖加强君权的统治:①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②进一步强化君权,继续执行削藩政策。③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

★★.明朝前期从哪些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

答:政治方面: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廷事务;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设立厂卫等特务机构,对臣民进行监视;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执行削藩政策。文化方面:八股取士。 阅读下列材料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改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久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职官志》

请回答: (1) 这是哪个朝代的官制变化?文中“帝”指谁?明朝。朱元璋。

(2)“六部”指的是?他们对谁负责?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皇帝。

(3) 材料中“帝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于皇帝一身;

(4) 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七下历史第15课习题

1.明朝建立的时间为 ( )

A.1351年 B.1368年 C.1399年 D.1421年

2.元朝灭亡是在 ( )

A.1368年 B.1399年 C.1402年 D.1421年

3.明太祖时期的特务机构叫 ( )

A.都指挥司 B.按察司 c.锦衣卫 D.东厂

4.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在 ( )

A.诸子百家 B.三通四史 C.唐诗宋词 D.四书五经

5.燕王朱棣打着“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靖难”的含义是 ( )

A.最大的困难 B.平定祸难

C.灾难的核心 D.克服困难

6.明朝迁都到北京时的皇帝是 ( )

A.明太祖 B.建文帝 C.明成祖 D.嘉靖帝

7.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表现有 ( )

①迁都北京②废除丞相 ③设立三司 ④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8.下列哪一项措施不利于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 )

A.废除丞相 B.设立特务机构C.分封藩王 D.八股取士

9.北京有“明十三陵”,却没有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那么朱元璋的墓在哪里? ( )

A.安徽凤阳 B.江苏南京 C.河南开封 D.浙江杭州

10.朱棣登上皇位的过程,与下列哪位封建帝王相似 ( )

A.东汉光武帝刘秀 B.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

C.唐太宗李世民 D.宋太祖赵匡胤

七下历史第15课知识点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