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计职称论文
随着电气行业的迅速发展态势,电气设计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电气工程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气设计职称论文,仅供参考!
电气设计职称论文篇一
绿色建筑电气设计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的消耗非常大,资源储量日趋枯竭,在此情况下,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在我国的能源消耗中,建设对能源的消耗占有很大一部分,所以为了有效的缓解电力供需之间的关系,我们需从建设电气的节能入手,充分的实现建筑电气的节能减排目标。文章分析了绿色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并进一步对电气节能设计的内容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绿色建筑;电气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5-0138-01
引言
能源短缺问题已被全世界共同关注,建筑行业能耗很高,已不适应目前建筑行业发展的现状,绿色节能环保的建筑才是发展的主流。随着现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绿色建筑中的电气节能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具体探讨绿色建筑电气设计。
一、电气节能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建筑电气对能源的损耗量较大,这就需要电气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时要更多的关注电气节能,在设计时充分考虑电气的安全性、可靠性、适用性和经济性,从而制订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减少建筑电气对能源的损耗。具体而言,建筑电气的节能工作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1绿色建筑电气的节能工作必须在满足建筑物对于电气的功能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并且这种节能工作还要符合一定的经济效益。①当前的建筑电气节能工作的实施,必须保证人们对于电气应用的安全性以及舒适性,还要满足人们对于电气工作效率的要求,而节能工作的此项原则可以通过工作人员对电气设备进行优化来实现。②国家在实施绿色建筑的电气节能工作时,还要本着经济的原则来进行,避免为了进行节能工作而造成另外的高昂花费。这就要求国家在进行节能工作时,要遵循本国的国情,使用适当的花费来开展节能工作。
1.2绿色建筑电气的节能工作还应该通过降低无用的能耗,来达到电气节能对于环境保护要求的满足。必须积极地推动环保、节能、先进、合理的节能原则的落实,尽量在进行节能工作时,通过对电气设备进行优化选择及控制,或者是使用最低的节能投入得到最高的节能收益等方式来进行节能。
二、绿色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具体节能措施
2.1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
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情况对能源的损耗具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在进行供配电系统设计时,要从用户的需求出发,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从而保证供配电系统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能源的损耗。
2.1.1 变电所和配电所需要根据用电负荷的情况配置在负荷的中心,这样就能使低压供电的半径有所缩短,从而使线路的损耗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同时对于电压损失的减少和供电质量的提高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供配电线路的长度也要有一定的要求,通常情况下以不超过250 米为宜。
2.1.2 供配电系统应简单可靠,配电级数不宜过多,同一用户内,高压配电级数不宜多于两级;变压器二次侧至用电设备间的低压配电级数不宜超过三级,尽量减少电能损耗。由两路进线供电的系统,宜采用两路电源同时运行的方式,以减少正常运行时的线路损耗。
2.1.3 合理选择供电电压
同等情况下,电压越高,损耗越小。供电电压等级的确定应考虑技术经济合理性及电力公司的相关规定等因素。当用电设备总容量在 250kW 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在160kVA 及以上时,宜以 10(6)kV 供电。对大型公共建筑的空调冷水机组,考虑节能因素,经方案比较尽量采用10(6)kV 冷水机组,但应考虑大容量电动机启动时对变压器的影响。
2.1.4 合理选择变压器
电力变压器应当选用10 型及以上、非晶合金等节能环保、低损耗和低噪声的变压器。变压器的长期工作负载率不宜大于 0.85,在选择变压器容量和台数时,应灵活根据负荷变化情况,综合考虑投资和年运行费用,对负荷合理分配,选取容量与电力负荷相适应的变压器,以实现其经济运行,减少由于轻载运行造成的不必要电能损耗。
2.1.5 减少线路能量损耗
在满足允许载流量、电压损失、短路电流热稳定等技术指标前提下,应按经济电流密度合理校验、选择导线截面,从而达到降低电能损耗、减少投资和节约有色金属的目的。
2.2 降低电动机电能损耗,提高电动机使用效率
2.2.1 根据负荷特性合理选择高效率电动机,提高电动机运行的效率和功率因数。
2.2.2 功率较大的电动机可以采用变频调速器(消防设备除外),可提高电机在轻载时的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2.2.3 通常使用较启动器,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电机的平稳启动,从而减少电压的波动,使电网的电压要规定的范围之内。
2.3 合理提高供配电系统中的功率因数
设计中应通过正确选择电动机、变压器的容量以及照明灯具启动器,降低线路感抗,采用正确的电线、电缆敷设方式,提高用电单位的自然功率因数。当自然功率因数偏低,达不到电网合理运行要求时,应采用并联电力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装置。
2.4照明节能
照明节能作为电气节能中的较为重要部分,则需要在保证作业视觉要求及正常生产要求的情况下,并保证原有的照明质量,在这种情况下使照明系统中的光能损失尽量减少,使照明用电发挥到最佳的效能。因此在照明节能工作中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严加注意:
2.4.1照明在满足视觉作业的要求下,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所的要求来进行,符合相关的照明标准我国地域较为辽阔,东西南北经济发展速度有较大的差异,同时我国还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各有不同,这样在对照明设计标准进行设计时,就需要根据各地的情况及现场的实际需求,以高、中、低值来对标准进行合理的确定,并以适度的原则来规定标准值,并对局部照明情况进行合理的利用。 2.4.2 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的最佳光源是阳光
在电气节能方面可以充分的利用太阳光,太阳光是一种免费的资源,同时又能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所以在建筑内合理的引入太阳光,不仅有利于建筑内生活人员的舒适和健康,同时还能有效的调动人们的热情,使之愉快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提高,许多创新的技术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上得以应用,从而将日光引入建筑的内部,达到节能的目的。另外在灯具的布置上也要充分考虑到日照的强弱,使灯具随着日照的强弱来进行控制,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2.4.3 合理选择光源和灯具不同的场所对照明的质量需求也不同,所以在灯具的选择上,在满足照明质量的情况下,尽量保证光源的高光效果,使光源所发生的光得以合理的利用,所以在选择灯具时,以高效率和高系数的灯具为主,以节能型的高功率因数的电子镇流器为主。
2.4.4 照明不仅要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还要保证照明的舒适性所以对照明控制方式的选择是重点,目前在照明控制方式上有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二种,所以在照明开关的应用中,我们要根据实际的需求来进行合理的选择,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2.5 采用建筑设备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监视和测量是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的三大要素。通过应用信息通信、计算机网络、自动化控制等智能化技术,对建筑物内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给排水及热水供应系统、照明和其他各类用电设备系统的运行实施能效管理,确保各类设备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从而达到提高能效、降低能耗的目的。
三、结语
绿色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作为新时期国家开展能源节约工作的关键环节,在我国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国家只有努力实现对于绿色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才能够真正地持续健康地达到对于我国人民用电需求的满足。因此,电气设计的工作人员必须加大对于电气节能设计的研究,努力探寻新的有效措施以推动绿色建筑电气节能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任雪林.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相关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12).
[2]余根华.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有效措施[J].福建建设科技,2009(03).
[3]藏铂.浅谈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方法及原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06).
电气设计职称论文篇二
浅析电气控制设计
摘 要:现代社会,电气控制已经成为工农业生产方式的主流。电气控制系统线路设计水平是影响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人员操作、作业安全等方面的重要因素,优化电气控制设计,提高电气控制设计质量,是当前工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动力。文章围绕电气控制系统线路设计有关问题进行讨论,系统阐述了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优势、特点、设计方法和前置要件,介绍了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程序,最后对绘制原理图的注意事项作出强调说明。
关键词: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电力拖动
引言
科学技术是推动工业生产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现代社会,工农业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以信息技术和机电技术为基础的电气控制系统技术在各行各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是电气控制系统的基础,对于电气控制系统的性能水平和运行质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概述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工作主要内容为电气控制系统制造、使用、维护中所需要的各类资料和图纸。具体包括电气原理图、电气安装图、电气接线图等重要图纸和元器件清单、设备操作使用说明书、维修说明书等重要资料。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环节众多,其中对整体设计影响较为突出的环节有拖动方案的确定、电动机容量的选择以及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等。
2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突出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电气控制系统的特点日渐为人所致,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优势也已经充分体现出来。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气控制系统使用功能丰富,性能水平先进,集成程度高,应用灵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便于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的开展。(2)电气控制系统反应迅速,程序执行速度快,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相关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使用无触点开关,降低了设备损耗水平,极大地延长了系统设备的使用期限,相对于传统控制系统,这些优点尤其突出。(3)电气控制系统在操作方面非常简单,控制人员只需在控制终端进行相关设置,控制系统内部承担具体工作的控制软件就能够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相应调节,而无须大量使用连接线路和控制电器,减少了系统对设备的需求。
3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基本方法和前置要件
3.1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基本方法
常用的电气控制线路设计方法包括逻辑设计法、经验设计法两种。所谓逻辑设计法是根据工业生产实际需要和设计目标,利用逻辑代数的理论进行电气控制线路设计。所谓经验设计法是凭借已经积累的经验指导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以达到适应生产调节,满足生产要求的目的。二者相比,逻辑设计法要求设计人员有着系统的、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而经验设计法则对设计人员的工作经验有着极高的要求。
3.2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前置要件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涉及因素众多,需要全方面考量。正式开展设计之前,设计人员要详细了解项目的规模大小、软硬件环境和生产工艺等重要信息,准确把我工程控制的目的、形势和主要技术指标,以此为基础进行设计思路的选择和方法的明确。准备充分后再开始设计,以此尽可能保障设计目标的顺利达成。
4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作业程序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工作组成复杂,包括多个作业环节,具体有以下几个步骤:
4.1 编制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是开展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工作的起点和基础。通过编制设计任务书,对设计工作的相关因素进行明确,作为设计工作有序开展的指导性文件。具体包括如下内容:设备名称、用途、结构、动作要求、工艺过程:电力拖动的控制要求及方式:保护、联锁要求;稳定性、自动化程度及抗干扰要求;操作台、信号指示、报警方式等要求;设备验收标准等。
4.2 选择适当的电力拖动方案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选择合适的电力拖动方案。在工业生产领域,为保障电气控制系统运转达到设计目标,要针对生产加工的具体要求,生产机械的结构、零件加工精度、负载性质、调速要求、运动部件的数量、运动要求以及投资规模等重要内容科学规划、选择系统设备,特别是作为关键部件的电动机的数量、种类、规格、运行方式和控制要求。在选择、设置电力拖动方案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4.2.1 选择正确的拖动方式
电气控制系统常用电力拖动方式分为两种,一是单独拖动,二是分离拖动。随着电力拖动方式的不断发展,电动机和工作机构的越来越接近,电动机的拖动方式正向着多电动机的拖动方式发展。这种拖动方式可以大幅减少传动环节,促进传动高效率的提升,是电气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的重要基础调节之一。实际设计工作中要按照具体生产工艺和系统结构配置相应数量的电动机。
4.2.2 选择适当的调速方案
工业化大生产是在机械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实现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电动机的转速必须具有一定范围的可调性,以保障在生产工艺参数发生变化时满足生产正常运行。电动机转速调整方案通常包括多速电动机变速、机械变速和变频调速三种。从目前发展趋势上看,交流调速电动机的经济效益最好,是今后机械设备调速的主要发展方向。而精密机械设备对加工精度要求很高,通常采用无极调速方式。此外,无极调速也是重型、大型设备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调速方案的常用选择,从而有助于设备造价的降低。
4.2.3 选择合适的拖动电动机
在选择拖动电动机时,要重点考量电动机结构、类型、容量、额定电压和额定转速等技术参数指标。要确保选择的电动机结构符合机械设计要求,对实际工作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电动机在设计使用条件下要具有长期稳定的工作能力,起动、制动性能良好。
4.3 控制线路的设计
控制路线承担着控制电动机的重要职责,是控制系统的主干,控制线路和信号线路、检测线路相配合,是实现电气控制系统的相关功能的基础和载体。线路设计是控制系统设计工作中的主体,工作量最大,困难程度最高。在具体设计时,设计人员要从安全性、稳定性、先进性等方面考虑,同时结合生产造价和检修、维护的需求。
5 绘制原理图的注意事项
在绘制原理图时,要按照先局部后整体的原则,首先完成各个控制单元的电路设计,然后再进行整体的电路设计。进行整体的电路设计时要和电动机控制方法相结合。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控制线路要保持必要的独立性和稳定性,防止发生电路意外接通或出现寄生电路,导线越少越好。二是在进行元器件布局时,要尽可能使用统一型号的电器或标准件,以达到简化线路和减少接触点的目的。三是电路设计要能够满足正反转电路起动、停止和信号指示的要求。四是要在保障设计目标圆满实现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简化线路,减少使用的电气数量,能够使用正向接触器的地方要使用正向接触器,以提高线路可靠性。
6 结束语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对于工业生产影响重大。设计人员要秉持为产品负责的理念,严守作业规范,把好设计质量关,一丝不苟做好每项工作。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总结经验,夯实技术储备,对于遇到的问题要用以创新,大胆尝试,为提高我国电气控制设计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孙海珉.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4).
电气设计职称论文的评论条评论